《kof的遥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kof的遥想-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语:基本集中于两个角色上,直卫示源与嘉神慎之介。例子嘛……“驚天動地、暴虎馮河、図南鵬翼、星火燎原”等……其实我觉得SNK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么……前三个还好说,最后那个……是月华的故事背景后一个世纪才出现的词吧…………还有几个是和我们用的成语很相近的,是改良了还是以讹传讹?比如“不俱戴天(不共戴天)”、“焚書抗儒(焚书坑儒)”。至于堕珑的“捨己從龍、死兩撥生斤”…………该说芋屋自作聪明呢,还是…………

佛教用语:这个其实不该归入汉语里…………不过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形成的,就放这儿了……秦双子的六神通、炎邪的六道、色和坏帝的某些招都属于此范畴。还有一个坂田冬次的“摩利支天”也是。

韩语:如果连KIM的招都没有韩语的话,那其他角色就不要想了吧……有没有呢?有的。“ネリチャギ”,ネリョ&;#12539;チャギ的缩写,写成韩文就是&;#45236;&;#47140;&;#52264;&;#44592;,抡踢的意思。其余还有几个特殊技,加上他小儿子的某招也都是韩语读音——平假/片假名的命名方式,懒的一一查意思了,例子有一个就够了……(好吧,我承认我对韩文极其苦手)

德语:德语应该是最受SNK喜爱的二外了吧…………使用德语来做招式名字的也是除英语外欧洲语系最多的。(这儿顺便说一下,英语和德语都属于日耳曼语系,而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属于拉丁语系。不过英语的外来语里貌似吸收拉丁语系的词汇还多些?)

说到德国人,一般想到的SNK角色就是帝王Krauser吧。很可惜,他的招除了“Kaiser”和德语沾那么点边外其余的招名都是正宗的英语。第一个用德语做招名的是Sieger(这名字本身就是德语里胜利者的意思),由国籍是普鲁士王国的他为开端,以下的Karman和Soiree也都是德国人。Adelheid虽然国籍不明,不过这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德国名字(还是女名……)。问题出在K‘,这位其实只用了一个“ein(一)”而已,不过他那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日耳曼族的。还有Kain,这位国籍上写的可是美国啊,流派是“暗黑真空拳”(那是什么流派?),和德语扯上果然是为了耍酷么……

拉丁语:唔,我没想到用拉丁语做招名的是这位——TamTam……他妹ChamCham的一部分招名也是拉丁语(另一部分是口语)。虽然说侍魂的背景年代里南美洲是被殖民一个多世纪了,原住民说拉丁语也没什么稀奇,不过,我还是觉得奇怪……

法语:现在一说法语都会想起Ash的月份吧,其实最早的不是Ash,而是Rosa……Ⅺ里Elisabeth也加入了法语的行列。相比德语,法语更受芋屋的青睐点。这算是SNK从硬朗转为小资的体现?(我在扯淡,别当真啊)

西班牙语:这个我目前只发现有一招,就是Ramon的“ElDiabloAmarilloRamon”。但是Amarillo在西班牙语里是黄色的意思,这又和国内译为仰望的不一致了。有高人指点下吧。

葡萄牙语:唔,SNK(P)至今为止最恶劣的命名方式就这个了,角色是前面提到的桃子。把葡萄牙语(大部分是卡波拉的招式名称)的读音转化成平假名(还不是片假),翻译这个真是噩梦啊(抖)……

阿拉伯语:先回忆一下SNK的角色里谁是阿拉伯人?给你五分钟………………………………啊,不用回忆了,因为唯一一个拿阿拉伯语做招名的是一个金发**英国女郎——Lien。啊?你问我为什么要用阿拉伯语?我也想问制作者来着……

俄语:大蛇四天王。为什么要用俄语呢,因为俄罗斯有一个族叫Orochi族。有种说法八歧大蛇与须佐之男的故事其实是由从北边过来的Orochi族人与当时日本的原住民的战争转化而来,也有说现在中国的鄂伦春族与Orochi族其实是同源的等等……先不管谬误,SNK的开发人员应该是听说有这种说法,于是就拿来用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其实大蛇四天王的招名本质是汉字,是汉字—把汉字的读音转成平假名—再由读音转成相应俄文这么来的。跟通常的做法刚好反一下呢。

基本的语言种类就以上这些了(数了一下11种……不少了),如果要问原因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语言给招式来命名呢,还是为了突出角色自身的“个性”吧。武术派别也好,国籍也好,其他什么也好,虽然注意这个的人不会很多(国内注意这些的更少吧),但注意到了的,了解是什么意思的,还是会多多少少对角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吧。我写这个的原因,也基本在于这个了。(谜之声:其实是为了自我满足和降低由自己懒而产生的负罪感罢了XD)

“艺伎”与“艺妓”

“艺伎”与“艺妓”

——感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李傲  

转自:PME商务网站

题记:《艺伎回忆录》的出现,注定要一石激起千层浪。抗日战争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从记忆的深处再次翻腾上来;曾经的屈辱和苦难,再一次刺痛了国人的心。大家抗议、控诉,但同样也有人,置民族感情于不顾,为“艺妓”摇旗呐喊,并赋予其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是谁在往民族的伤口上撒盐?又是谁在助纣为虐?PME要为历史、为人民、为所有曾经被摧残的灵魂、为中国文化的未来,讨一个公道!

2006年3月6日,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艺伎回忆录》获得三项大奖,“艺伎”小百合也荣任颁奖嘉宾,光彩照人,并一跃成为西方国家最具知名度的亚洲女艺人,荣登《花花公子》亚洲百大美女之首。

影片初面世时,观众大概都对片名中的这个“伎”字颇感陌生。也难怪,中国人见的最多的是“妓”,人人知其意,却未曾想还有一个不明不白的“伎”字,着实够新鲜。事实上,汉语里的确有“伎”这个字,而且从原意来说,“伎”与“妓”是相通的,在古代均指以歌舞为业的女子。只不过后来“妓”字渐渐通用,而且超出了歌女、舞女的范畴,更多地指贡献肉体之业。

对于艺伎一词,我们的女主角也煞有介事地解释过一番:艺伎在日语里叫做“艺者”,是指在专门的艺馆或者酒席宴会上进行艺术表演以娱乐宾客的女子,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变成“艺妓”,因此容易让大家产生某些误会。想必她也是怕咱学识浅薄、孤陋寡闻,所以郑重其事地要求澄清有关自己出演日本妓女的谣言。

事实上,人们对艺妓并不陌生,也都知道它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地位。可是既然最初命名的时候就用的“妓”字,现在又何必硬要变个戏法,搬出一个看似高雅的、已经淡出人们使用范围的“伎”字来呢?在看完影片之后,一切昭然若揭。片中的艺妓显然已经不只表演歌舞这么简单了,已经逾越了日本传统艺妓的职业底线。如此玩弄文字游戏、偷梁换柱,真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阿!

可是,你愤怒、你声讨有什么用?人家电影在国外却是一路高歌,荣耀尽收。这位艺妓更是大受追捧,各大杂志封面轮流亮相,风头无人能盖。

在很多人看来,这的确是个很奇怪的现象。看看大众的评论,几乎都是对其演技和人品的责难之声,但却丝毫不影响她的星途扩展。一面备受舆论围剿,一面走红之势锐不可挡,这其中有何玄机?还是她有何魔力呢?

这个小女子,的确有着不一般的本事。我们且细细看来。

头一项本事就是聪明好学。无论怎样反感,但你无法否认,她是聪明的。她才不管百姓大众对她怎么看,那些无关痛痒的评价左右不了她的人生。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那些导演、制片、大赛评委,才是她需要认真对待的人!她对于机会的把握也是绝对的巧妙:不做女主角不要紧,配角依然可以出风头;不做最佳女演员不要紧,进入提名照样可以亮相奥斯卡!她可以做出任何导演需要的表现,时而我见犹怜、纯情无辜,时而烈火灼人、风情万种。如果不是后天修炼有功,就是天生聪慧了,不佩服又怎样?对于长辈同行的批评,人家也是敏感知会。说她英语蹩脚,马上闭门苦学(作为今年5月戛纳电影节评委,在评审团见面会上坚持不用大会安排的翻译,用英语发言,大有“一雪前耻”之意);说她不会穿衣,不隔几日便来一次精彩亮相。真是孺子可教阿!就像一个绝顶聪明的小孩,可以在任何时候轻而易举地骗取长辈的夸赞。如此看来,让她出演艺妓也正是再合适不过了——艺妓不就是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博得看客的喜爱吗?

第二项本事乃勇于奉献。娱乐界,很多时候不是一个拼实力的地方,而是一个拼运气、拼胆量的地方。只要你够出位、够大胆,扬名天下就是一夜之间的事。这一点上,我们的这位艺妓可真是具有“伟大的献身精神”了。别人不敢穿的我穿,别人不敢说的我说,别人不敢做的我做,只要能接大片,只要能火了自己,生出几条绯闻又何妨?背几个骂名又如何?

第三个本事大概就数她超凡的心理素质了。换了别的年轻女子,周围溅满唾沫星子,早就不堪重压,收起锋芒重新做人了。可这位艺妓却不同,不管它回头是岸,只管纵身向前。外界对于她的种种传言可谓铺天盖地,与某导演的关系如何暧mei、多喜欢抢锋头、成名后多么拿翘、片酬如何狮子大开口……她呢,任你翻天覆地,我自岿然不动。此等境界,岂是我辈一般人所能达到?

有了这些个本事,也就难怪小小艺妓能够如日中天了。不过还有一个让大家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她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呢?对此问题的公认解释就是,她的形象符合了西方人的胃口和他们对东方文化不无偏执的判断。从《卧虎藏龙》到《尖峰时刻Ⅱ》,再到《英雄》,她在荧幕上展现的那些美丽而危险、性感而毒辣的东方女性形象,让西方观众倍感新鲜、热血沸腾。可是,她除了一味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以外,还有没有展示一点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风采呢?韩国的《大长今》在我国热播,也向我们展示了韩国的国粹,让韩国的历史文化更加为人熟知。可是我们这位明星的影片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似乎没有多少贡献。此次得以跻身奥斯卡的《艺伎回忆录》,竟也是彻彻底底的日本人物、日本传统。就连日本人都因为这部影片未起用日籍演员而恼羞成怒。

饰演别国的人物对一个演员来说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她选择的却是日本这样一个曾经对中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国家;演日本人也就罢了,但她演的竟是一名给日本男子提供欢娱的艺妓!历史的伤疤被再次揭开,我们想起了“慰安妇”这个承载了太多耻辱和辛酸的词语。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就在中国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慰安妇制度。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丑陋、最肮脏、最黑暗的*隶制度。整个侵华战争期间,约有20余万中国妇女惨遭蹂躏。2005年3月18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在二审判决中,驳回了中国“慰安妇”要求日本政府谢罪和赔偿的诉讼请求。这次起诉始于1996年2月,已历时10年,而最后以败诉告终。原告本人及其亲属、所有的中国人民、世界各地的幸存“慰安妇”、包括日本的正义团体,都感到无比愤慨。事实上,这只是多起“慰安妇”诉讼案之一,而所有的诉讼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

在全中国人民都为“慰安妇”的血泪史而痛彻心骨、为幸存“慰安妇”遭到日本政府的不公待遇而群情激愤的时候,我们的大明星,却穿起了华丽的艺妓服,在荧幕上当了一回实实在在的“慰安妇”!试问“艺妓”,出演这样的影片,置个人尊严于何处?置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于何处?

同样是在美国大受欢迎的姚明,他的顽强不屈、奋力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还有他的爱国情怀,让西方观众对中国人刮目相看。那才是当代真正的中国形象!而一个虚有其表的艺妓,除了一张中国人的脸孔以外,还有什么可以代表中国的地方?

中国某著名女歌星,一直都是穿着绿军装为祖国唱颂歌,只因为与厦门远华经济案头领的私人关系而一度遭遇封杀。今天的艺妓,玷污民族历史,伤害民族感情,可以算得上损害国家荣誉了,却为何仍然能够招摇过市呢?

在声讨艺妓的大军当中,火力最猛、声势最大的一位,非宋祖德莫属。提及这个人,恐怕要做一番大文章了。这是最近冒出来的一个红人,以炮轰娱乐界而闻名。他对各路明星、导演的攻击,可谓刀刀见血,豪不留情面。他骂得肆无忌惮,骂得酣畅淋漓。结果自己也惹来一身非议,落下个言语粗鄙、恶意炒作的罪名。但是在PME看来,这个人只不过用一种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出了对娱乐界的抗议,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黑暗,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不疼不痒的指责批评,人家明星大腕根本不在乎;只有如宋祖德一般的狂轰滥炸,方能显出威力!所以,总算有人跟他较真了。从他遭遇莫名暗算,差点丢掉小命,到“超女”大张旗鼓要将他送入牢房,以及无数的对他“诽谤”之罪的控诉,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明星们的确慌了阵脚,对这个不知好歹的“大嘴巴”欲除之而后快了!

我们不能说宋祖德的每一句话都有道理,但至少他给娱乐界带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荡。异见之所以可贵,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因为它必须!如果有一天明星们都人人自危,生怕又做错了什么事给宋祖德抓住小辫子,于是个个谨小慎微、规规矩矩。如此一来,娱乐界也少了那些个肮脏龌龊,大众的眼前也干净了许多,岂不是也大快人心!

宋祖德的四面开炮、口无遮拦,也使自己成为了被围攻的对象。但是对此PME还有另外的解释,那就是他的超前意识。他的这一番口水战,似乎打响在一个不太适合的时机。毕竟现在还没有完全到一个人人都敢大胆说话的年代,这样“出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