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玛莲-再见海因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莉莉玛莲-再见海因茨-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知道西伯利亚的冬天会冷成什么样吗?出门就是雪,破漏的煤炉子就能把你熏死,地上连一棵草都没有,你去了能干什么?在大雪天和那个可恶的德国鬼子谈情说爱吗?”
  素素坐在桌边给盛斯年泡茶,两撇清秀的眉毛拧起来,她生气了,“你讲话几时变这么刻薄?我去哪里、做什么我自己会考虑,不牢你操心,更用不着特地跑到我这里来发威。”
  “你——”盛斯年同样气得吹胡蹬眼,“我难道不是担心你吗?钟先生那么好的人你不选,偏偏看上个法西斯份子,你是不是疯了?为了男人,国仇家恨都抛到脑后?”
  “好哥哥,真厉害,你就差骂我自甘下贱。”素素自己饮一口红茶,还是不能适应这类粗糙的口感,“战争已经结束,他也已经得到审判并且正在承受惩罚,一切依照国际法办理,你如果认为不够,应当向纽伦堡法庭申请复审。”
  “盛永爱,别拿你糊弄叔叔婶婶那套说辞敷衍我,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他很可能在西伯利亚挖煤挖到死,到时候你怎么办?父母家园都不要了吗?”
  说到父母,素素垂下眼睑,有些黯然,“我向南京发过电报妈妈并没有提出反对。”
  “哼,我就知道,婶婶总是这么……这么不合常理。”
  “所以你来苏联的时候只有她表示支持。”
  “话是这么说……”盛斯年被噎了一句,气短,“但你不一样,你是女孩子,这又关系到你的终身大事,你怎么能……怎么能如此儿戏?”讲起来真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
  但吵到这个时候,素素反而不生气了,她喝着茶,慢悠悠讲话,四两拨千斤,“哥哥是进步青年,怎么也搞男女歧视?只许你追求自由和理想,不许我追求爱情?更何况我今年已经二十七岁,完完全全可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我看你脑子没长成,跟三岁时没差别。”
  “我三岁也比你讨大人喜欢。”
  “素素……你就不能听我一句劝吗?”骂够了,又要讲苦口婆心。
  无奈素素好似一尊佛,随他出什么招数,她都不动如山,“下礼拜一我会跟着克罗洛夫大尉的家人一起出发去莎赫蒂。”
  “以什么身份?间谍吗?”
  “我有学院的考察任务。”
  “盛永爱,你可真能耐!”盛斯年叉着腰,被她气得七窍生烟。
  等他缓过这一阵才开口说:“我懒得再管你,但我下个月回国,这以后你遇到难事连个听你哭的人都没有。”
  素素给他沏一杯茶,终于收起锋芒,关切道:“你要回南京政府任职吗?”
  “怎么可能?”盛斯年喝一口茶,定定道,“我要去红色苏区。”
  “大伯知道吗?”
  盛斯年答,“多少听到风声。国内的情况其实并不算好,两党剑拔弩张,中原地区冲突不断,大战在即。”
  “你要参加战斗?万一遇到大哥怎么办?”
  “大哥在两广,暂时没什么可能,更何况我做政委,并不直接指挥战斗。”
  “这真是……我以为外公至少会努力促成两党合作。”
  “形势逼人,梁老也力不从心。促成双十协定已是倾尽所能,不能再强求。”盛斯年喝着热茶,慢慢说道,“我回国参战的事情,家里其实并不反对,南京政府腐败无能,如果共军能有出头之日的话,至少能保住大哥的命。如果失败,也不过是牺牲我一人。”
  素素放下缺了口的茶杯,闷声道:“多线投资,全家都是精明人。”
  “只出了你一个糊涂蛋,天大的事情也能胡闹。”
  素素怕再绕回去,因此赶紧问:“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刘先生做我的引荐人,但其实这么多年我已经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做了许多联络工作,这些你不知道最好。”
  “晚上留下来吃饭吧,我做一桌菜,就当给你践行。”
  “你?”盛斯年扬起眉,看不起盛大小姐的厨艺,“你能把水烧开就阿弥陀佛了。”
  “那你别吃,到时候你就坐着看我吃。”
  “也成,我还怕你下毒毒死我。”
  “你怎么越来越讨厌,从前你可不这样。”
  “你以前也没想找个德国鬼子结婚。”
  “等你走了我们就办婚礼。”
  “你敢!”又开始瞪眼睛,凶巴巴威胁。
  “你看我敢不敢。”
  吵嘴归吵嘴,但她和盛斯年的感情从未变过。出发前盛斯年来送她,把现金和粮油票都留给她,更拜托在莫斯科的好友代为照顾。
  在莫斯科火车站,素素拥抱盛斯年,且告诉他,“哥哥,我为你感到骄傲。”
  “我为你感到头疼。”盛斯年皱着眉毛半开玩笑的说。
  素素抿着嘴笑,她只有在哥哥们面前才这么活泼放肆,“照顾好自己,别让自己受伤,我帮不了你什么,只能祝你好运了。”
  “哼——”盛斯年瞪着她,凶巴巴地说,“那个德国人……是叫海因茨吗?”
  “是的,海因茨·冯·马肯森。”
  “哼,居然还是个可恶的日耳曼贵族。”他看着素素,心中难舍难分,“你告诉他,如果他敢辜负你的话,我一定从中国回来亲手枪毙他!”
  素素笑着点头,“好的,亚历山大同志,我一定把你的恐吓带到莎赫蒂。”
  “保重。”
  “保重。”
  火车吹气鸣笛,往来的人群不断往火车上挤,克罗洛夫太太隔着车窗呼唤她,“快上来亲爱的,我给你留着座位。”
  “再见。”素素红着眼睛向盛斯年道别。
  “再见。”他挥了挥手,在冬天人潮攒动的莫斯科火车站呵了一口热气。
  四周围只剩下白色的雾,模模糊糊。他的眼睛有一些潮,渐渐看不清了。
  动乱的年代,很多时候一次分就将成为永恒的失之交臂,他们什么都无法预料,他们什么都无法改变,只能承受、隐忍、坚守。
  再见,亚历山大。
  再见——
  海因茨还是老样子,他的耳朵时好时坏的,因为风大,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到底是风声还是耳鸣。
  虽然穿着素素留下的爱情小棉袄,但也挡不住西伯利亚寒流,这该死的鬼天气冻得人整天整夜的睡不着,唯恐一闭眼就被冻成冰棍,接下来再被残忍的苏联人倒插在雪地里当路标。
  不过,有些事情连克罗洛夫大尉都感到惊奇。那就是顽固分子海因茨居然破天荒地捡起笔写思想汇报,虽然都是些乱七八糟狗屁不通的东西,但这至少证明了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感召下,就连最坚定的纳粹魔鬼都不得不低下头颅。
  克罗洛夫大尉对自己的工作业绩感到非常满意,并且适当减少了海因茨的工作量,企图给他更多时间让他写出更多的狗屁文章。
  临近圣诞的时候,莎赫蒂也热闹了起来。
  是的你没看错,无神论者布尔什维克份子也得庆祝圣诞。
  他们把冷杉树砍下来装扮成圣诞树,在会议厅里张灯结彩,更不知道从哪捣鼓来了一架风琴,只是音色不怎么好,外观也是又破又旧,海因茨不屑去弹。
  不过战俘营里会弹钢琴的人数不胜数,还有一个叫奥古斯丁的瘦高个儿,居然曾经是柏林音乐学院的副教授。
  但后来他选择拿起枪保卫柏林,他为他的热血以及爱国主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平安夜,他得用一双被铁楸和铲子折磨的手弹俄国人的喀秋莎,还得装出欢乐喜庆的样子,这可真够讽刺的。
  海因茨躲在石头后面动了动手指,怀念起能和钢琴和音乐拥抱的日子。
  那是多么阳光灿烂幸福美好的时光。
  雪再次驾临人间,夜晚沉静安详。
  右手的疼痛让他异常清醒,手腕上仿佛时刻有火在烧有针尖在扎,然而痛苦是必备的,幸福是难以祈求的,他得庆幸,至少有卡尔这个小白痴替他干完了剩下的活儿,不然他的右手非得废在这不可。
  但这个臭小子有一点非常讨厌,他总是不停地蚊子似的嗡嗡嗡地问:“妈妈什么时候来?”
  “妈妈还会来吗?”
  “长官,妈妈是不是不要你了?”
  真他妈的烦都烦死了。说真的,他有时候真想缝上卡尔的嘴,这样也许能让他对素素的思念变得少一点。
  但是谁又能料到,我们英勇无畏的盛小姐会在平安夜这一天乘着风雪来到死寂的沉默的莎赫蒂。
  请为她鼓掌,请为世间伟大而纯粹的爱情欢呼。
  是的,无论时代如何残忍,至少我们还拥有爱情。


 Chapter38

  
  白雪覆盖着西伯利亚的每一寸土地,冰雪之吻渗透着每一寸暴露的皮肤,零下三十几度的气温让寒冷变成一种对疼痛的认知,也让孤独化作不可治愈的顽疾。
  万幸这是圣诞节,欢乐的歌声至少能够驱散寒夜之中潜行的魔鬼。
  圣诞晚会上,克罗洛夫大尉始终心不在焉,他的夫人和孩子还没能赶到莎赫蒂,这已经超过预定时间三小时,他不断地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可大雪一点儿也没有停止的意思。
  这该死的雪,他抽着呛口的香烟,忍不住骂道。
  而海因茨正坐在大堂角落,看着卡尔像个傻子一样站在人堆里唱着歌颂小鞋匠(斯大林)的歌。
  这可真是愚蠢,比他写的思想汇报愚蠢的多的多的多。
  都怪可恶的不识字的斯拉夫人——他抽着米勒递过来的烟屁股,心不在焉地想东想西。
  也许他应该早点去睡觉,最近不知怎么了,老是浑浑噩噩的,好像患上了什么了不得的脑部病症。
  不过卡尔小白痴却诊断他这是得了相思病,天天夜夜都在思念远在莫斯科还有可能被黄毛猴子安德烈死皮赖脸纠缠的“妈妈”。
  当然这都是放狗屁,英俊又伟岸的马肯森少爷怎么会把斯拉夫小奴隶放在眼里?呃……如果他的配件和勋章还在的话。
  礼堂外面突然想起了狗拉雪橇的铃铛声,可怜的克罗洛夫大尉就像个从没见过雪橇犬的土包子一样飞奔出去。
  卡尔仍然站在台上木着脸唱着俄文歌曲,这群德国战俘的俄语发音可真是灾难,但海因茨居然也能被歌声感动,他认为一定是他的语言水平太高的原因,嗯,多语种人才也有犯难的时候。
  “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
  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
  透过淡淡的薄雾那青年看见
  在那姑娘的窗前还闪亮着灯光
  前线光荣的大家庭迎接这青年
  到处都是同志到处是朋友
  可是他总也忘不掉那熟悉的街道
  那里有可爱的姑娘和亲爱的灯光
  远方心爱的姑娘寄来珍贵的信
  她那少女的爱情永不会消逝
  胜利时他将会得到他期待的一切
  和那永远明亮的金黄色灯光
  看到姑娘的来信想起姑娘的花
  青年心里多高兴变得更坚强
  打击可恨的侵略者战斗更勇敢
  为了苏维埃祖国和亲爱的灯光”
  嘬着烟屁股的讨厌鬼米勒打断了海因茨的多愁善感,他弯着腰弓着嘀咕说:“听说这歌原本是一首诗…………嘿,我说海因茨,你最近是怎么了?怎么活像个脆弱的小姑娘,每天都在为流走的水和落下的叶片哀伤。”
  海因茨瞪他一眼,瞬间收起了哀伤的情绪。大门外面传来小孩子们的欢笑声,文盲伊万对另一个稍微会写几个字的伊万说:“是大尉的夫人和孩子们来了。”
  “我可真羡慕大尉。”
  “你羡慕什么?你连婚都没结。”
  米勒抽完最后一口烟,一边享受余味一边说着,“真不知道我的莉莉安现在怎么样,也许真的在等我也说不定。”
  “别想了,她一定老早就嫁人了。”卡尔回来了,哑着嗓子和老长官米勒唱对台戏。
  米勒听了并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回答说:“这种事情怎么能强求?我只希望莉莉安能过得好,反正我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到柏林。”接着又拿手肘捅了捅海因茨,“你呢?我的兄弟,你的姑娘嫁人了吗?”
  “哼哼,海因茨和你可不一样。”卡尔仰着脑袋,说起话来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
  “关你什么事?你知道内情?”
  外面越来越吵,文盲伊万吃错药似的窜来窜去,操一口土的掉渣的北高加索口音大喊着:“快来快来,中国姑娘又给咱们带来了圣诞礼物。”
  一群土老帽嗡一声齐刷刷冲了出去,留下还在台上唱歌跳舞假装欢乐的德国战俘们面面相觑。
  不过等等,文盲伊万刚才说什么了,好像是……中国姑娘……
  什么中国姑娘?在这冰天雪地寸草不生的西伯利亚,在这残忍死寂充满罪恶的战俘营,怎么会有中国姑娘?
  “长官,是妈妈,一定是妈妈来了!”卡尔头一个站起来,拉着海因茨的破外套大喊大叫。
  米勒捂住耳朵企图制止他,“喂喂喂,别像个老娘们儿似的乱叫!”
  海因茨也愣了,卡尔轻而易举地就把失魂落魄的海因茨拉起来,他们正想去外面看看,不怎么文盲的伊万却回来了,端着枪勒令他们老实点,通通回到座位上去。
  接着,克罗洛夫大尉回到大堂,会场的秩序再度得到维持。但海因茨的魂魄却飞走了,他的心也随之消失,胸腔里空落落的什么也没有,他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直挺挺地站着等待救赎。
  因为他的爱人,他的妻子,他勇敢而无畏的莉莉玛莲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乘着圣诞老人的马车,系着深红色围巾出现在他面前,美得让人认为多看一眼都是罪恶。
  一九四六年的平安夜,海因茨收到了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圣诞礼物。
  但这暂时是个秘密,没人知道他的幸福和满足。
  米勒摇着脑袋感慨,“我的上帝啊,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当然是因为爱,因为他们不屈不挠无法磨灭的爱情,才令他在遥远西伯利亚无数个被痛苦和寂寞折磨的夜晚得到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爱你——”
  远远的,在人群之外,海因茨隔着空气,用眼神拥抱她,亲吻她每一处,从头到脚。
  一个不注意,卡尔已经突破重围冲到素素身边,他那张被寒风吹得满脸褶子的脸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