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之风云路-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海没有急于直接回答葛罗米柯的提问,而是首先向他们讲述了中国国内由于粉碎“SRB”和思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精神上、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还重点介绍了由于粮食增产而促成的物资流通以及轻工业方面的一系列成就。然后诙谐的道:“我们改变态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我们更讲求实际了,各个报纸的总编都觉得报纸的版面很紧张,都想登载一些更实际的内容。想来你们的总编也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为了满足总编们的要求,我就赶到这里来了。”
    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在大笑中理解了林海的意思。
    葛罗米柯道:“苏中关系的长期紧张状况,对双方来说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好处。所以双方恢复以前的友好关系才更符合两国的利益。”
    林海道:“葛罗米柯先生,我同意您的部分观点,但您可能有一些误解。我们的意图是恢复作为两个相邻的世界大国之间的正常友好关系,而不是以前那种具有同盟性的关系。同样,我国在发展和任何一国的关系中,也不会带有这样的目的。在这种基础之上,我们愿意搁置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议,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另起炉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两国关系。至于以前的那些恩恩怨怨,就让我们时间来冲淡它。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不作为任何目前发展两国关系的先决条件,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项一项来解决。”
    林海很清楚,现在中国手里只有一张牌。没有实力是无法过多要价的。
    一直未说话的安德罗波夫这时道:“林海同志,你这些话是否可以理解成为中国方面以结束党之间的公开争端为条件,向我们敞开了大门?你们这样做是不是因为你们内部发生了什么问题?”
    林海道:“安德罗波夫先生,看来你们一时难于转过这个弯子来,还把想法停留在我国一定是有求于你们这点上。我已经向你们转达过了我国领导人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对等沟通,所以也不会把停止两党争端作为条件。我国已经解决了国内的政治稳定问题,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成效日渐显现,很快就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实话对你们说,你们就是不愿意,我们也顾不上做那些无谓的事了。你们想吵就吵,我们对此会不予理会,埋头做我们自己的事就行了,等你们累了以后自己停下来,我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从国际形势和美苏力量对比上看,表面上你们是咄咄逼人的攻势,但实际上美国和北约只不过是在做YN战争以后的战略调整。由于双方经济实力的相距甚大,你们在与他们争夺战略优势中已经严重的削弱了你们国内的经济,也削弱了华沙条约成员国对你们经济上的依赖性。再加上生活物资的缺少、以及一直存在的民族矛盾,使你们内部面临的困难要比对手大得多,如果再发生更大规模的、更尖端的军备竞赛,你们的经济将不堪重负,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据我们了解,美国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计划。所以我国领导人想缓和中苏两国关系的目的不外有二:一是想减少干扰,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二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单级世界的出现。所以结束两国之间的敌视状态,战略上不以对方为主要目标,通过经济的互补来增强各自的实力,对双方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苏联来说,从中能得到的实际利益要大于我们。我们确实是敞开了大门,同时也会拿出具体的方案来表示我们的诚意。但是鉴于世界局势和历史原因,以及双方党内和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将是一个从秘密到公开、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我方的态度已表明,你们愿意谈我就坐下来谈,要是不愿意我就走。现在就等待你们的回应了。”
    葛罗米柯见林海准确的分析了苏美力量对比、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苏联目前表面风光之下的痛楚之后,又摆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不由对中国领导人派来了这么一个能谈既可以负全责,不能谈又可以什么责任也不负的年轻人作为代表的高明之举深感佩服。同时这个年轻人也确实非同一般,面对一个长期周旋于各国首脑之间的世界闻名人物、一个掌管着让西方闻之变色的KGB大权的神秘人物也能面色坦然,言辞有据,对很多问题显然是有很独到的见解,而且言语中还留足了后手,暗示他知道美国下一步针对苏联会采取的对策。中国一夜之间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人来?
    但葛罗米柯也意识到了,如果苏方拒绝了中国主动伸出的橄榄枝,对于一向注重尊严的中国人肯定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这个机会一旦被错过,那么就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了。而且还必须是己方主动,同时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还很有可能被中方对等的拒绝一次。
    于是葛罗米柯忙道:“林海同志请原谅!从两国的利益上出发,我们愿意和中国发展新的友好关系。但由于你们搁置争端、发展关系的建议,与你们原来的一贯主张相比转变太大,所以我们没有充足的准备。现在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中国领导人的意图,那么今天我们暂时就谈到这里,请允许给我们一点时间来重新调整一下思路。我很欣赏你,年轻人!有什么要求尽管向这里的服务人员提出来,希望你在这里能过得愉快!我想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林海随着葛罗米柯站起身后道:“感谢葛罗米柯先生和安德罗波夫先生的盛情!我随时恭候两位长辈的光临。”
    当葛罗米柯穿戴好大衣和帽子走出别墅时准备下台阶时,林海特意上前搀扶着住他道:“葛罗米柯先生,虽然您的身体很健康,但是我还是要用这个方式表达我对您的敬意。安德罗波夫先生,如果您介意的话,就请您站在这里稍等一会。”
    两位权势者笑了!安德罗波夫竟主动的上前一步伸出了胳膊。
    被林海左右搀扶一直走到了汽车旁边的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此时表情完全就是两个安祥的俄罗斯老人。
    无异,一个视野远大、聪明睿智、相貌英俊但又彬彬有礼的年轻人,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年龄和资历是资本。但年纪轻,运用好了也是一种资本。
 第二三零章 帝王生活
    (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离开别墅以后直接驶向了克里姆林宫,随即面见了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听了汇报以后咆哮了一阵、大肆谩骂中国人想赖掉以前的旧账、在苏美争锋中得益的勃列日涅夫,在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的劝说之下好不容易重归于理智。
    中国主动伸出手,说明了其并不想完全倒向一方。要知道,中国现在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数月之前,中国还与日本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如果苏联不接受中国的和解姿态,而是与中国的继续交恶,无疑会将这个桀骜不驯的邻国更快的推到美国一边,严重的损害苏联自身的利益。现在唯一可取的办法就是通过缓和关系来稳定住中国,并逐步增加对中国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在愤愤中只得下令召开政治局会议以商讨对策。
    而送走了两位苏联领导人以后,林海却被别墅周围的旷茂和白桦林的寂静所吸引,其它隐约的建筑都相隔很远,就是自己住的这个别墅,光是院子就有好几十亩。林海不禁叹道苏联不愧是有着地大物博的优势。
    林海想往远处散散步,但他出了别墅的木栅栏前行了几十米以后,便被突然出现的两名身着西装和皮大衣的大汉有礼貌的拦住了。
    在地里咕噜一通之后,周翻译告诉林海,苏方说为了他的安全,他的活动界限就到这里为止了。
    林海倒也没有为难这俩人,向他们礼貌的点点头后,从大衣兜里拿出了一包中华烟递给了其中的一位,然后转身朝别墅方向走去,在身后留下了一连声的“中国!哈拉少!”
    回到别墅以后,林海就进了卧室旁边那间宽敞明亮的书房,在书柜中竟然发现了好几十本中文书籍。这显然是苏方精心准备的。对那些中国自己出版的著作和政治书籍林海也没有心思去看,倒是把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小说拿了几本,半躺在沙了起来。直到那位长着黑色头发和一双褐色大眼睛、鼻尖微翘的年轻女服务员和周翻译一起过来来喊他吃饭,林海这才放下书站起了身,一看表,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看了一个多钟头的书了。
    这也是怪苏联的食物热量太高,昨晚的一顿丰盛大餐,再加上今天早上的牛奶、黄油、面包、咸肉、咖啡等,让林海一点饿的感觉都没有。不过当看到铺了厚厚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的竟是大米饭、洋葱炒肉、红烧鱼、炒土豆丝、青椒木耳、西红柿鸡蛋汤时,林海的胃口又被吊了起来。
    见到站在一边的翘鼻子女孩要往大酒杯里倒伏特加时,林海便连忙制止了她,说自己中餐的时候不喝烈性酒,如果有啤酒可以考虑。
    翘鼻子女孩听完以后便去了储物间,一会便真的用托盘端来了几瓶啤酒,放下托盘后又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把起子打开了一瓶啤酒,给林海和翻译一人倒了一杯。


    林海举杯喝了一口,在暖烘烘的餐厅里觉得这啤酒格外的清爽,味道也很浓。周翻译说这是苏联挺有名的波罗的海牌啤酒,因为苏联人的酒量大,所以啤酒的酒精度也比中国的略高一些。
    林海又大呷了一口啤酒后便问翘鼻子女孩吃过饭没有?
    当听到她回答还没有吃过时,林海就让她坐下来一起吃,说饭菜的数量足够了。
    那女孩连连摇头说不行,和客人一起吃饭会违反规定。
    林海道:“葛罗米柯先生对我说了,有什么要求就对你们提出来。我现在的要求就是请你坐下来吃饭。第二个要求就是如果你不和我们一起吃,那么我们也不用你在这里服务了。”
    可以坐至少二十人的大餐厅,长条餐桌上就坐着自己和周翻译两人,再让一个妙龄婀娜的女孩站在后面伺候,林海感觉很不舒服。
    女孩见林海这么霸道,只得另取了一份餐具来。林海发现这女孩居然会用筷子!显然是经过训练专门招待一些亚洲国家宾客的。没准她连中国话都能听懂。
    吃饭间林海问翘鼻子女孩这个中餐是谁做的?
    女孩说别墅里的厨师不固定,也不住在这里,都是每天根据客人的饮食要求来安排。如果客人不提出要求的话,就由别墅管理部门根据客人的习惯来安排。
    林海又问这栋别墅里平常有几个人在服务?
    女孩回答说今天有三个人,除了她以外还有两个做杂工。另外还有几个警卫人员,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只能在外面的警卫室,不能进到别墅的屋子里来。
    林海点点头,这两个杂工都是典型的胖大婶,昨晚到今天都碰到过了。
    见林海一口一个小姐的称呼,翘鼻子女孩有些不太愿意道:“先生,我叫伊丽娜,您可以称呼我的名字。”
    林海立即就改了口道:“伊丽娜,你的名字翻译成中国话听起来很好听。我很高兴这样称呼你。我再向你提一个要求好吗?你们的招待很热情,所以我必须要加大运动量了,请你帮我找一双运动鞋来好吗?”
    伊丽娜点头答应,并问了林海鞋子的尺码。
    吃晚饭以后,周翻译用眼神示意林海跟自己到屋外去。等走到院子里以后周翻译道:“林顾问,苏联这些服务人员大部分都是经过KGB训练的,有些干脆就是KGB的人。所以你和他们往来的时候要注意一些。”
    林海道:“谢谢你的提醒。不过正因为我们的言行她会向上级报告,所以我们也不用那么刻板,必要的交往还是要有的,这也便于苏联人看到我们中国正在起着的变化。”
    苏联为贵宾服务的效率很高,等林海午休以后再到书房时,伊丽娜便捧过来两个纸盒和一个大纸袋,说是两双运动鞋和一套运动服,让林海试穿一下。
    林海说了谢谢后便拿着服装鞋子回到了卧室里,一会再出来时已经是一身轻装、英姿焕发,直接便跑出了别墅。看得周翻译是直摇脑袋。
    国内的高官一个个都是举动矜持,步履平稳。哪像这位不知是享受什么级别的国家事务顾问,面对苏联顶级的领导人不卑不亢,义正言辞和礼貌周全用得恰到好处,可转眼就随意的躺在沙,吃饭时还敢叫外国美女陪着,这会跑在野外又像一头欢蹦的驯鹿。工作和闲余时间的表现反差也太大了!
    晚饭之前,随着苏联副外长伊利切夫的到来,又是一顿丰盛大餐开始了。
    系上了餐巾,手握刀叉的伊利切夫抱歉的对林海道:“林海同志,由于您这次莫斯科之行不便声扬,所以我们也不好安排其它的活动,只能在这里用最简单的方式款待你了。听说你在自找娱乐。这点还请你多谅解!”
    林海道:“只要伊利切夫先生不嫌麻烦,我很愿意再享受一段这样悠闲的时光,把它当做是一次异国风情的度假。这一点我要向您学习,您在北京最长的一次不是呆了将近一年吗?”
    伊利切夫笑道:“这可完全不一样。我的活动是公开的,有那么多自己的人陪着,可以在北京到处参观,还可以经常到全聚德去吃烤鸭。那才是真正的度假。北京是个让我很留恋的地方。”
    伊利切夫没有与林海谈论两国关系问题,表示了来的任务仅仅是尽地主之谊,再加上他对中国确实有一些了解,所以一边大嚼美食和大口的灌着伏特加,一边与林海话题广泛的聊了起来。
    好在伊利切夫已六十有余,喝酒虽猛但酒量还是有所控制,才使得林海有机会品尝了厚厚焦脆的俄罗斯馅饼。然后揉着肚子起身叫伊丽娜带他到厨房里去拜谢大师傅。
    那个厨师个头不高,留着两撇浓厚八字胡,瘦小的身躯在一顶大白帽子的笼罩下显得极为滑稽。
    听到贵宾一个劲的夸奖自己的厨艺、并夸张的拍着肚子,厨师高兴的手舞足蹈,竟把林海让伊丽娜而后端来的足有半斤的一杯伏特加一干而净,那神情就像喝了一杯凉白开一样,顿时让林海目瞪口呆。
    送走了伊利切夫和翻译以后,虽然按莫斯科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