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之风云路-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晓燕的报复来得极快,她立刻宣布道:“今天谁能让夏主任喝一杯,我就送他一瓶酒。”
    还没待众人有所行动,李峰、赵新胜就每人端起两杯酒,笑吟吟的站到了夏江海的面前。
    一位刚上任的新书记,一位卸任的原书记。这酒敢不喝吗?喝了这两位的,同级的能不喝吗?武装部长、政委的能拒绝吗?棉纺厂的领导能薄别人的面子吗?至于下级嘛??????谁有幸能拿到奖励,那就要看夏江海能挺多长时间才倒地了。归根结底一句话——在劫难逃!
    这两个酒名林海确实没有参与,他只把大致要求对王晓燕说了后就没再管了。而王晓燕又转告了琳姐姐,俩人杀死了无数脑细胞,又进行了数次的电话磋商,最后终于大功告成。
    连林海对俩人在取名方面创作力的大增都感到了惊讶,连连赞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结果又招来了王晓燕和琳姐姐电话里的一阵娇填。
 第二四零章 征稿启事的连锁反应
    第二天,河中日报在第四版用套红刊登了一个大幅的征稿启事:
    光明公司丰裕酿酒厂即将推出一种品质绝佳的高档白酒其军供品已被誉名为“老兵”。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弘扬艺术创作,现河中日报和光明公司、红海服装厂特联合举办为期三十天的外售品品名及商标图案征集活动。两类作品第一轮入围者二十名将奖励命名后的白酒一箱,第二轮入围者五名将另奖励香格丽儿或极地服装一套被最后选中的一名,将获得河中日报“荣誉读者”和光明公司“荣誉职工”的证书,享受十年的免费送报和每年一箱赠酒的奖励。届时还将举行中华传统酒文化竞赛、读者评议入围作品、以及隆重的命名揭晓仪式等活动。具体要求云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此消息一出,一时间街头巷尾、亲朋好友议论纷纷。自持有才者已经迫不及待的做起了构思。
    更多的人则在感叹报风转变的同时,更期待着一睹此酒的面世。
    林海却可惜到,现在电视台还没有现场转播的能力,否则还可以生发出无限的精彩。
    省委的一帮领导每天都是要看报的,消息当然掌握的很及时。开会前作为插曲议论时,大家都认为这一定是林海这小子在背后兴风作浪,最后一致通过了一个不做记录的决议:
    等那个酒厂第一批产品出来后,一人先敲林海一箱酒再说。不然不足以平民愤。
    而与林海熟悉的秘书们,很快就深为同情的把这个不幸消息通过电话告诉了他。
    其实真正的内幕是那天朱副书记和组织部长离开丰裕县时,王晓燕让人搬了两箱酒放在车后,结果两位领导把这没有牌子的酒不当回事,回到万阳以后叫司机、秘书、随从干部等人分了。过了两天,下班后回家的组织部长正在客厅里等着吃晚饭,突闻厨房里飘出的香味不对,疾步冲进厨房一问保姆,才知是保姆刚才用自己拿回来的那瓶无名酒在烧鱼。组织部长拿过酒瓶一闻,接着就抿了一口,顿时叫苦不迭。而再打电话,以那个酒不能喝为由、想从部下那里收回其余的酒时,人精似的部下们却一个个都闪烁其言,不是送了人就是摔碎了。
    身为省委常委的组织部长亲自打电话想要回送出去的普通酒,里面没有名堂才怪了!林海和王晓燕是什么人,能拿毒酒给领导喝吗?
    其实这是组织部长爱面子。如果要是明说那是好酒,别人还不一个个巴巴的给送回来?
    组织部长毫无收获,饭后总结了经验便散步来到了朱副书记家,变了个法把信奉好事成双的朱副书记带回家、也是扔在了厨房里的两瓶酒骗到了手。
    结果河中日报的征稿启事一登,醒悟过来的朱副书记来到了组织部长办公室一通拍桌子瞪眼,最后逼得自知理亏的组织部长当晚请朱副书记到家,贴进了几个好菜,把最后剩下的大半瓶酒喝的一滴不剩,这才了结了此桩诈骗案。
    这段故事伴随着征稿活动的热浪一起被机关干部们传扬,为人们**增添了无尽笑料。能让两个省委领导为此大动干戈,大家也知道了那酒非同一般。
    随后,王晓燕一杯换一瓶的慷慨之举传到了省委,更是令众多人心疼得滴血。
    光明公司丰裕酿酒厂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投产,可声势却已经造得满天飞,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而这时,突然传出丰裕县酒厂新出的“金丰裕”和“银丰裕”都是用与征名酒相近配方生产的消息,一时河中省便掀起了一股抢购品尝金、银丰裕的狂潮。丰裕县酒厂和县招待所院内也到处游荡着各地来的糖酒公社的负责人和采购人员。
    华有仁兴冲冲的向李书记和林顾问报告,这个月招待所肯定可以实现多年来的第一次盈利。
    而在县酒厂蹲点数天的杜明学和骆炳文,不及回来就拿着统计表在电话里喊道:“要按这个势头下去,县酒厂一年的利润就得??????就得一千多万!”
    接完电话的李峰呆坐在椅子上半天没吭声,然后突然一拍桌子道:“林海,难怪前些天我说县财政从工业上可以收入三百万左右,你在一边笑得那么阴坏,还叫我什么李老财。原来是在看我出丑!我算认识你了,和你打交道是喜怒参半!”
    林海赶紧起身作揖道歉,表示这是误伤,下不为例。
    这些天林海和李峰也把丰裕县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大体商议好了。
    在工业上明年要以稳定现有规模、深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培养市场竞争意识为目的。

()
    而在农业方面,除了原来确定的那些工作以外,林海还提出了在实行农村各级机构职能转变、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建立农村农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
    李峰开始有些不太理解林海的意图,认为其中一些事目前还没有必要做考虑。
    而林海却道:“当农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劳动竞赛地里种什么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你就自己往深里想一切按应对这种情况来做准备、未雨绸缪肯定不会有错。虽然你在任的时候不一定能全都碰上,但这个局面的到来也不会为期很远了。陆山县那里我也告诉了他们。”
    李峰是个一点就透的明白人,立刻理解了林海说这番话的意思,一是为了自己在任内有所建树,二是暗示丰裕县这块地盘要长期的经营下去。因此他马上就开始考虑怎么来办了。
    林海将大事商议好后就一概工作都不过问了,每天和母其方开上车撒开了往各公社跑。由于柳正担任了李峰的秘书,再加上林海也没什么具体是要办,他本身也不愿意摆什么派头,所以就他和母其方两人倒也来去利索。而占立奎这几天则被林海派到了邻省去执行一个秘密的任务。
    李峰让柳正当自己的秘书,向众人传达了他与林海本是源于一统的信息。
    时间一晃到了十一月中下旬,马民远和宋汉杰果然在北京开会仍未回来。而林海在D出访东南亚三国回来后没几天后,就接到了赴京的通知。
    林海知道这一去就算是和丰裕县相脱离了,但为了不惊动大家,只是谈谈的说省委又有临时性工作。这种事已为平常,所以丰裕县的干部群众并没有什么过度的反映,林海和王晓燕离开时也很平静。因为王晓燕到万阳参加完征集活动以后,还要再返回丰裕县呆一段时间,直到酿酒厂和肉类加工厂都投产以后才会离开。
    怎样收尾道别和赔礼道歉的麻烦事的事就交给王晓燕来应付了。
    曲静上次从林思明和楚青那里得知林海神秘出行数天一事后就吓得不轻,这次听说儿子又要去北京,全无了以往那种高兴,竟变得有些担忧了起来。后经林海的花言巧语、再三保证,以及陪着而来的严琳和天天在林家吃饭的苗云极力劝慰,曲静这才略有宽心。这也是做母亲的本能反应,要是真的阻止林海为国效力,曲静还不可能做出这种举动来。
    而没什么心眼的萌萌却不管那套。林海在家只能住一个晚上,睡觉前除了和林思远、张振武密谈的一个多小时以外,其余的时间她就和萍萍一起腻在林海身边不肯离去。还是琳姐姐借口上楼去给萍萍试衣服,这才让萌萌满足了和林海哥口舌缠绕的愿望。
    要不是天冷衣服穿的多,意犹未尽的萌萌非得在林海眼前大秀美腿不可。不过她还是在热烈之中吧林海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前,非要让林海哥感觉一下她这里又长大了没有?这才一个月呀!可在萌萌的心中,自己就是为林海哥一个男人而生的。
    同样,王晓燕和严琳也只萌萌不可能离开林海了。只不过萌萌现在才十九岁,还有家里的一关要过,也不必为此过于着急。而且林海现在明显是铁了心了,多的一个女孩也不去招惹。周围这几个,哪一个都是割舍不掉的。或者说是割舍了哪一个,都会酿成不可收拾的事端来,反过来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更大。
    林海这次回家必不可少的要和父亲及张振武谈及准备打仗的事。他道:“爸、张伯伯,叫部队坐准备吧!可以以一年全训紧张,到年底适当松弛为理由,部队削减一下训练量,以装备保养为主,并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伙食也放开一些。营以下干部和超期服役的战士,能放回家探亲的就尽量放回去,下个月中旬全部归队就可以。走不开的让家属来探亲,房子不够住就租地方招待所住。另外根据特战营的经验,该准备的用品也都尽量在下月底以前准备好。我让晓燕马上再办二百万过来。下个月服装厂会再补充一批装具过来,光明公司也会备好大量的食品。我到北京以后再想办法给军里调一批其它装备过来。”
    钱的事情林思远和张振武已经麻木了。但现在总部的命令还没有下达,林海怎么就说得这么肯定呢?
    但林海接着一句“我上次到北京参加了会议”,便把两人的疑虑消除了。再者,林海何时说话不准过呢?
    多年不打仗,现在战争已临近了,林思远和张振武纵然是枪林弹雨里过来的,此时心里未免也有些沉甸甸。
    林海却想起一件事道:“爸、张伯伯,万一上面有意思要调你们走的话,你们千万别答应,给个军区副职都不换。一切都等打完仗再说。如果挡不住就告诉我姑父或者严伯伯。”
    这话主要是说给张振武听的。前世S军的军长在部队临开拔前被提到了军区当副司令,令从军区调了一个副参谋长过来当军长,看似一升一平,可战后一个月新军长就调到另一个大军区当了第一副司令。
    S军现在是全军装备最好的部队,又经过了近两年的训练改革和合成演练,林海还砸了数百万进来。带着这样的部队上战场不知要羡慕坏了多少人,也难免会有人动些心思。
    林思远是候补中央委员,又在中央和军内有强硬的后盾,谁也不敢打他的主意。而张振武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
    虽然D和军委的一些首长也知道张振武,但也难免会有人使尽各种花招,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当军长的目的不一样,林海才不愿意给不纯之人做了嫁衣。
 第二四一章 重要任务的前奏
    在万阳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上,一间软卧包厢的门轻轻敲响,当态度卑躬、满脸笑意的列车长来请阿姨到餐车吃饭时,孙云霞这才结束了对林海百般关切的问话,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和林海一起由列车长和占立奎陪着离开了包厢。(pm)母其方则从通道进入包厢里守候。
    年龄不大、却见多识广的列车长见状后和列车员低语了两句。
    列车员忙去喊来了一位乘警坐在包厢门口,又锁上了包厢的门。母其方这才随后也来到了餐车。
    宋汉杰是林海姑父饶成山的老部下,虽然之间隔着好几级级,但这层渊源是抹不掉的。而且这几年由于林海的原因,饶成山主动给宋汉杰带了好,尔后又增加了楚青和林思明是同学,孟凡英又是林、宋两家的女儿这些越扯越近的关系,所以宋汉杰每次进京差不多都要到老首长家来拜访。
    并且宋汉杰也发现饶成山两口子对林海的事是百听不厌,有的事明明以前就说过,但林思明听了仍是笑呵呵的。所以也就投其所好,每次都把林海当成了主题,不过后来又加了个孟凡英进去。
    林思明还依稀记得当年兵团文工团那个扎着短辫、一天蹦蹦跳跳、歌声最为响亮的“小喇叭”,因此一再要求宋汉杰有机会一定要叫孙云霞到北京来。

()
    这次宋汉杰看会议还遥遥无期,又听说林海要来,所以电话里就和孙云霞说好了让她随林海同行进京,路上正好有人照应。到北京以后就住在老首长家。
    林海的特殊身份一般人不知道,但孙云霞是省委二把手的夫人,省委办公厅提前就向铁路局打了招呼。因此上车以后,列车长对孙云霞百般殷勤,不时的过来陪着说几句话,还在餐车里专门安排了丰盛的晚饭,让林海这三个“随从”跟着沾了光也省了事。
    到了北京后,林思明和孙云霞见面以后自然是格外热情,并告诉孙云霞一会楚青也要过来。
    而林海吃了饭刚想休息一会,中央办公厅就派车来把他接走了,结果和后脚到的楚青刚好错过。
    汽车驶入警戒森严的京西宾馆后,中办的一位副主任过来接待林海道:“林海同志,中央工作会议正在这里召开,我们根据中央首长的指示给你准备了部分会议文件和简报,让你先阅读一下,一会送文件的人也会把会议情况向你简单做个介绍。随后中央首长还找你有事。”
    说来也巧,给林海送材料来的竟是被抽调来做会议工作人员的大表哥饶冀生。于是林海晃悠着二郎腿,得意的听着大哥向自己汇报着会议概况。
    饶冀生实在是忍受不了林海这种故意做出的傲慢,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说了一会后就指着一堆材料愤愤的道:“不明白的你自己我还有一堆的事,不伺候你了。”
    说完便匆匆的离开了房间。
    由于送来的材料很多,林海只得在专门留给自己的一个房间里粗略的浏览着这些文件和简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