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之风云路-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十万元啊!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林海就这么不动声色的真给变了出来,而且一笔笔都算得明明白白。这个小书记不知费了多少脑筋,也得亏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而且还有路子办得到。
    众人纷纷表示了赞叹,这差距不承认也不行啊!到了这一步,所有人都被林海彻底折服了。
    林海此时又说道:“我以前多次说过,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能得到这些资金当然有上级的支持,也有其他关系的帮助。但首先是自己要去想去干。比如上面的专项补贴资金和贷款,本来就是放在那里的,可为单单什么给了我们?如果我们不动脑筋拿出真东西的话,我没那个面子,领导也不是傻瓜,敢拿着国家的钱随便扔。关键是我们有扎扎实实的项目能拿出来,让上级能够满意和放心,不至于让别人说闲话抓辫子。所以最关键的一条还是‘路就在自己脚下’。下一步怎么走就看大家的。”
    众人回想了一下,从光明大队到小河公社,林海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
    有了林海这个大铺垫,又有了刘文辉的参与和大家的积极配合,再加上下面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几天后,小河公社的《七四年经济工作计划》和《山区经济模式发展纲要》就出台了。
    按计划除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外,全公社要新增饲养肉鸡两万只,蛋鸡两万只,羊三千只,生猪存栏五千头,鱼塘两百亩,温室一百五十亩。并根据《发展纲要》的规划适时发展其它产业。使全年副业产值达到六十万元。
    《山区经济模式发展纲要》共分为八个部分:
    一,资源普查。
    二,自然资源开发。
    三,种植业。
    四,养殖业。
    五,加工业。
    六,基础建设。
    七,资源及环境保护。
    八,管理体制。
    公社党委决定成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王士安任组长,林海,刘文辉,万明德为副组长。同时设立经济工作办公室,由刘文辉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光明大队的许亮为副主任,另外从社属单位和大队抽了八名工作人员。随着人员的迅速到位,经济工作办公室就投入了运行。
    种植养殖的指标分配给了各个大队,公社的其他领导和干部则每人负责重点指导和督促一个大队。
    许亮任经济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自然是林海提议的。因为今后的对外联系以及采购和销售任务将很繁重,调许亮主要是让他负责这些外部事务。
    随着资源普查的进行,有人反映上来的两件事情引起了林海的注重。
    一件事是大炼钢铁时曾有地质队来这一片勘察过。铁矿没找着,但留下话来说有一处山上的花岗岩的石质特别好,储量也很大。
    另一件事就是有一户人家种了几颗苹果树苗栽在房后,结果结出的苹果又大又好吃。可惜林海和刘文辉赶去时只见到树,而没有苹果了。那个社员说他在山东当兵时,那个地方苹果树很多,连部队的营区内都种的有,他平常也学了一些栽种的方法,复员回来时带回了三棵树苗想种了试试,没想到还真种成了。外观看着挺好看,吃起来比那边的还要甜一些。
    刘文辉仔细观察了苹果树后说这应该是一种叫“国光”的品种,看样子还比较适应这里的气候和土壤。而且山区阳面坡上的温差大,水果的含糖量也会大一些。
    林海让刘文辉把这件事和花岗岩的事都赶快调查清楚。另外他还根据前世的了解告诉刘文辉香菇和木耳的人工培植应该是可行的,而且成本低市场潜力大,也要他和农业科研部门很好的沟通一下,看他们是否有相应的资料。
    小河公社的经济工作计划和发展纲要一经向上汇报,就迅速的摆在了各级主要领导的案头上。其力度之大、眼界之广、观念之新,无不象重锤一样敲击着看过这些报告的人们,也使得“山区经济模式”这个暂新的概念深深的映在了各级领导的脑海中。
    有人坐不住了。
    县委书记庄永华为此又带了一帮人来小河公社住了两天。见到了林海就道:“咱们俩也不知道是谁的官大,你这一动我就得来。”
    地委书记宋汉杰放下材料就喊着要车到小河公社去,看看那小子是怎么折腾的。
    省委书记则严明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沉思。“这个小书记,和上次来才时隔了三个月,你到底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意想不到的东西?”

()免费电子书下载
    省、地、县的有关部门也纷纷前来调研。
    由于《山区经济模式发展纲要》的出台引起了各方广泛的关注,小河公社筹集到的资金比计划还多出了十万。其中省里下拨了五万,地区肉食品公司增加了五万。
    罗经理来小河公社时提出的唯一的条件就是,小河公社将来总结成绩时,一定要把他们的无私支援写进去。
    对此林海表示了深深的理解,接着就厚颜的提出如果能再增加二十万,就把门口“陆山县小河人民公社”的牌子改为“平阳地区肉食品公司人民公社”。
    罗经理也认为林海的建议很好,表示等他们回去后向国务院请示了再给林海答复。不过时间说不准,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年,要林海耐心的等待。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小河公社的社员群众。养鸡限额的禁令一解除,人们立刻欢天喜地。山区养鸡可不要多少成本,一天稍喂点食往山坡上一放就不用管了,那些草籽小虫把只只鸡喂得油光水滑。只这一项下来家家的日常生活用度就不再用愁了,还可以有些积攒。
    对以前在家庭副业问题上那些限制,其实各级基层干部也有他们的苦衷。原来定的那些禁令他们也知道不合理,可是也没有人敢提出来去打破它。万一又来了什么运动,说不定就是罪状之一。这不?现今又开始在莫名其妙的搞什么“批孔”,把孔老二祖宗八代都翻出来了。那还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事都不放过,现在一旦惹火上身,自己的祖宗八代禁得起查吗?没准在几十年前自己的曾祖父曾去贩过一趟私盐,现在联系起来就是典型的搞资本主义复辟。
    可现在小河公社有理由啊!鸡是公社委托社员代养的,还是属于集体经济。而公社又是为了完成和肉食品等公司签的的协议,而这些公司又是为了保证部队需求。罗经理等对林海说:“放心干,你就是把小河公社都变成鸡圈和猪圈,也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量。”
    于是有些公社就找来了,要把他们家庭养鸡这一块归到小河公社的名下,借供应部队为名以解除养鸡的限制,到时鸡和鸡蛋都由小河公社代为收购。连县委书记庄永华和其他县委领导都来出面说情疏通。
    林海和王士安摆出了一副顾全大局,为领导分忧,为兄弟公社解难的高姿态咬牙把事情应接了,背地里俩人却笑得快找不着北了。只这一项搞好了,一年下来,公社就可以多收个十万八万的。
    部队哪里要得了那么多肉蛋,就是想吃也没有那么多伙食费。这只是个由头。外面的需求量才大的像个无底洞。
 第四十三章 十八岁
    林海有笑的时候,可也有要哭的时候。
    晚饭时林海用筷子指着一个剩了少许残汤的大碗,带着哭腔道:“葛伯伯,葛局长,葛老头!这河里的最后一只甲鱼已经到你的肚子里了,你明天是不是也该回平阳去了?”
    六只甲鱼,宋汉杰来带走了三只,当然其中有林海和王晓燕给家里的两只。庄永华撇开部下溜到这里来吃了一只。剩下三只,这葛老头在小河公社住了十二天,几天到这里来吃一只铁打不饶。林海说这是他们留准备等过五一、过五四、过六一时吃的,那葛老头也全然不理。
    听林海有赶他走的意思,葛局长用调羹拨拉了一下碗底道:“你小子怎么说话的?我给你领来了七八个省里和地区的专家你怎么不提?我们地区农业局把你们小河公社定为了山区农业的示范单位你怎么不提?还有那个刘文辉,把他借调给你们不说,他的同学不是又借调来了两个吗?不说我的功劳,偏偏计较这几只甲鱼。再说了,那甲鱼是我一个人吃的吗?哪一次你不都是把裙边都给那两个丫头捞走了,我也就是喝汤啃骨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别处至少还藏了两只。反正我明天要走了,眼不见为净。你把那几个年纪大一点的专家给我照顾好就行了,我下个月再来。嗯?你小子怎么打摆子了?”
    林海忙道:“我是听了您老人家的话激动的。小河公社欢迎您来、欢迎您再来!”
    孟凡英端着碗跑出去了。王晓燕偷偷对林海做了一个羞羞的手势。
    这俩丫头没良心,没听刚才葛老头怎么说的吗?
    不过玩笑归玩笑,葛局长可真是尽力了。
    在刘文辉等人的辛勤努力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小河公社的经济计划也有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首先各大队的养猪场和鱼塘都建起来了。仔猪和鱼苗已陆续运来。
    同时公社的藤制品加工厂的设备和请来的师傅都以到位。
    两万棵苹果树苗也以联系好,对方还答应到时把树苗送来并派人指导。
    还订购了一批茶树和优质板栗树苗准备试栽。
    人工培植香菇木耳万阳农学院前两年就实验成功,菌种都有,以前就是没人来联系。现在不但给了菌种,教授讲师也都跟来了。到了小河公社以后刘文辉上前道了声“老师!”,大家更是喜做了一团。
    最可喜的是那个花岗石矿已查明,石质在省内是最好的不说,初步计算的储量就有一亿多立方米。而且当初曾到过这里、现在省地质局工作的一位工程师回忆说,根据他多年经验,附近还应该有不小的蕴藏量,只是因为当时找铁矿是首要任务,没顾得上其它。
    根据以上情况,公社对资金和人员安排做了一些调整,所有项目都指定了专人负责,来确保各项工作的进度。其中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的就是修建通往采石场的六点三公里的专用公路,这个项目由公社武装部长负责,根据农时安排分两阶段施工,在十一月份最后完工。
    这么快就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与范厂长和郝政委他们的大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军工厂的那台推土机连人带车基本上就放在了公社。

()免费TXT小说下载
    小河公社平常也就只有五六个人的接待住宿能力,现在常住短住、来来往往那么多人,基本都住在军工厂招待所,人家每天还管接送。
    而部队仓库不仅大小车都出动为小河公社跑事情运物资,高主任和郝政委还多次亲自带着官兵来参加劳动。
    林海向他们表示感谢时,几人都道:“你们地方上轰轰烈烈的,我们哪里坐得住?再说将来没准也跟着你小子一块出了名。”
    忙碌之中,王晓燕和林海也即将迎来他们十八岁的生日。
    王晓燕说是比林海大一个月,实际上只差十七天,她是四月二十八日的生日,林海是五月十五日的。
    林海根本没想到什么过生日的事。可女孩心细,平常的生日过不过无所谓,去年俩人就谁也没提这个事,可今年不一样,满了十八岁,就算是正式长大成|人了。因此王晓燕早早的就在想这件事怎么来安排了。
    按王晓燕的意思是俩人各办一次,她过生日的时候简单一点,到林海过生日时多请几个人来。
    林海听了道:“过个生日连办两次那不太麻烦了?反正我们俩的生日就差那么十几天,你吃点亏往后挪几天,我占点便宜往前提几天。合在一起过又省事又热闹。还可以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说了,你的生日在前面,等轮到我过生日时,大家说的话都是给你说剩下的,那我不是亏大了!”
    王晓燕掩嘴一笑道:“前面说的话让人心里甜蜜蜜的,后面说说就下道了。不过还是按你说的办好了。”
    只听林海又道:“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以后过生日咱们就都这么办。最好将来晓燕你怀毛毛的时候,千万一定要挺到这一天生。到时候三个人一起过生日,那岂不”
    一把托住了王晓燕。不能再说了,得赶快救人!怀里的小美人不知道是气晕了还是喜晕了。
    既然王晓燕这么看重这个生日,林海就琢磨应该给她送一件让她高兴的礼物。金银首饰买不着,就是有了也不敢戴。上次已经送了她一首歌,再送就没有新意了,钢笔笔记本什么的太俗气,林海想了好一阵没有头绪。
    到了晚上林海拿着衣服毛巾来到了小河边洗澡时,脑子一闪“有了!”
    从来到农村以后,王晓燕除了天热时偶尔晚上和林海一起到小河里洗个澡以外,其它的时候都是烧了热水在房间里擦澡,不方便不说,每次地下也都弄得湿乎乎一片,天冷时更是受罪,澡没擦完,人已经哆哆嗦嗦了。
    建一个浴室给王晓燕当生日礼物,她肯定满意。平常孟凡英也可以用,不能下河的时候,自己的洗澡问题也解决了。
    说干就干!公社现在到处在建设,材料和泥瓦匠有的是。林海找来几个人,商量好了价钱,就按林海的想法从厨房里开了个小门,外面用砖和预制板盖了一间高两米二,面积不到四平方米的小屋,打上了水泥地面,又到郝政委那里割了半个汽油桶架在厨房墙壁上当水箱,接了根管子通到小屋里,再装上一个水阀。一间小而实用的浴室就建成了。
    林海一宣布浴室完工,可真是把王晓燕高兴坏了,竟当着孟凡英的面亲了林海,当晚就烧了热水和孟凡英每人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
    在被窝里抱着香气扑鼻,浑身滑腻的王晓燕,林海心想,“看来建这个浴室,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林海和王晓燕要过生日的事情可不敢声张出去,按他俩现在再干部社员中的影响力,一旦让人知道了,那还不踩平了门栏!所以王晓燕只告诉了孟凡军兄妹,一起悄悄的做着准备。林海则告诉了光明大队的干部和公社的刘文辉,说这些天大家都累了,五月八号晚上都到家里来喝酒,慰劳一下大家。
    到了那天晚上客人都到齐坐好后,孟凡军兄妹点燃了十八只红蜡烛。众人忙一问,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