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之风云路-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也可以使用部分商场的职工。如果这几点都做到了就等于占领了市场。”
    周厂长听林海说的方案都很新奇,虽然不是马上都能理解,但也听出了一些道道,便请林海再进一步指点迷津。
    因为这是在谈一个产品怎样从无到有,再到占领市场的操作全过程,严明等众人也是听着极有兴趣,同样也催着林海快说。
    林海又道:“第一个关于原料问题,你们存在这个困难别的厂也同样存在困难,但我们的解决办*别人不一定有。这是一个商业机密,在没有合作以前我不能告诉你,就是合作了以后也只能限制在极少的人知道。我就不详细说了。第二个关于商标注册及走品牌路线,就是为了针对服装容易被模仿这一特点,并利用人们先入为主的习惯思维方式,同时要给一件产品上都打上商标,使消费者产生这才是正宗产品的印象。也有利于迅速扩大影响和今后其它新款式的推出。第三为什么要在商场租柜台,采取以我为主的销售方式,这是为了避开过多的中间环节,更好的突出和宣传自己的产品,加快资金的周转,更及时的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至于第四条,既然要走品牌路线,就要有和品牌相适应的一套先进的生产质量和成本管理体系,使品牌既有外延又有内涵,提高企业可持续稳步发展的能力。当然这里面的内容还很多,我们合作了以后我会详细提供给你。只要大家坦诚相待、共同努力,几年之内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不起眼的集体企业,打造成超过国营大厂的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可以带动省内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果说林海前面的话是给人以新鲜、寻味和思考的话,那么最后一句话就是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激动振奋了,包括面临大事都不轻易为之所动的严明也不例外。他敞开了两个衣扣,端起面前的茶杯猛呷了一口水道:“小海,君无戏言。我等着看到这一天。”
    严琳和王晓燕则一边一个坐在沙发扶手上挽住了林海的胳膊,好象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她们的钦慕。
    周厂长此时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要不是在省委书记家里他早就坐不住了。他明白自己今天是遇到高人奇人了,与他合作那工厂的发展就指日可待。何况还后一个省委书记站在后面。他急切的问道:“林海同志,我们要是合作的话利润是怎么分配,你提个意见出来。”
    众人又都竖起了耳朵。林海道:“首先是商标所有权,红海服装厂占百分之四十,我和严琳、王晓燕各占百分之二十。再就是利润我们提百分之三十,各占百分之十。我保证五年之内每年提供不少于五种新款式样给厂里。商标名称我建议叫‘燕琳牌’。这是从其他两个商标所有人的名字里各取了一个字,其它的我前面都说过了。”
    周厂长觉得林海还没有狮子大开口,便表示同意林海的要求。严琳和王晓燕此时把林海的胳膊楼得更紧,看林海时的眼睛都要流出水来了。
    严明看了楚青一眼,楚青领会了严明的意思就道:“小海,商标的所有权我不懂,也不好说什么,但还是要谢谢你对琳琳的关心。可你要提那么多利润就要好好考虑了,这可不是小事。”
    林海道:“将来的实际结果可以证明我要的并不多。发明创造也是一种劳动,也要受到尊重和保护。我就是要人们都明白这一点。另外将来我所拿到的利润不会用于我自己身上,而是要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而且在使用之前还会由厂里代管,要使用的时候也会通过厂里来办理,我自己不会直接经手。每一笔的去向都经得起检查。当然以后国家政策允许的时候再另当别论。这一点请阿姨放心。”
    严明此时开了口,他没有再提利润的事,而是道:“小海,你刚才所说的话里有很多新的提*和观点比如说品牌路、线管理体系、品牌的内涵外延等。正确与否我不好下断言,但是我期待你能用实践来证明你的观点和思路是正确的。你这个小海呀!一件衣服就引出了这么大一篇文章,下次要给你一头牛你还不翻了天?我得把你看紧点。”
 第八十八章 开辟新的根据地
    红海服装厂的周厂长回到了厂里后,先和其它三个负责人开了个会,然后又把股室和车间以上干部召集在了一起,把林海设计的服装样式和与林海交谈的情况、以及林海提出的合作方式向大家做了通报,会议室里立刻议论纷纷。
    周厂长道:“从我和林海的接触中我感到他虽然年纪很轻,但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人。他所设计的服装和怎样打开市场、把企业从小做大的整套观点给我总的感觉就是‘新’,新中带有很耐人寻味的合理。我们一个集体小厂今天这个来管,明天又谁也不愿意要,折腾了二十多年还是这个样子,在那些国营厂面前大家都觉得抬不起头来。我有一个预感,这次和林海同志的合作,将是我们厂发展的一个机遇和转折点,连省委严书记都表了态等着我们的好消息。我还要告诉大家,这个林海就是去年全省都向他学习的那个小河公社的林海。你们说是不是老天爷都在帮我们。”
    如果说周厂长前面的话有些令人将信将疑,那么最后两句话却使大家都喧腾了起来。
    谁不知道一个下乡知青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落后的山区公社变成了全省闻名的富裕公社,而且还创造了一段舍己救人的英雄佳话。没准小河公社的奇迹真的会在自己厂里重演。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众人都一致要求周厂长把林海请到厂里来和大家见个面好好谈谈,如果林海真是象宣传的和周厂长说的那样,大家一定全力支持厂里和林海进行合作。
    周厂长带着员工们的要求到河中大学找到了林海。林海本来也就准备抽个时间道红海服装厂去实下,要是真成为合作伙伴,连对方是个什么样的情况都不了解,那岂不当成了儿戏?正好第二天下午林海没课,于是双方就约好了明天下午两点钟在厂里见。
    听说周厂长说要来车接自己,林海疑问道:“你们厂里有车?”
    周厂长道:“我们一个集体小厂哪里会有车?准备找别的单位借一台。”
    林海道:“借车不花代价?不还人情?我又不是什么娇贵人物,坐公交车去就行了!”
    当天晚上,林海在严琳的宿舍里又忙到了半夜,把些经营管理的理念系统的整理了一下。要想在红海服装厂立威,不拿出点真东西是不行的。不过太超前了的也不行,选择适当的尺度这着实让林海费了一番脑筋。
    而且林海也有另外的一番考虑,自己这几年所涉足的都是农业及相关的方面,对工业这个重要的领域还是空白。现在正好借此机会开辟一个新的根据地,为日后全面实行自己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创造条件。


    从那天俩人亲密接触以后,严琳就在宿舍里给林海准备了两条新毛巾,不管林海晚上会不会来住,两个暖瓶的开水都灌得好好的。林海现在也不需要忌讳什么了,写完了东西后把脸脚一洗衣服一脱,闻着被子里那股熟悉的香味几秒钟就睡着了。
    第二天虽然没有借车来接林海,但红海服装厂对林海的接待还是极为隆重的。厂区的卫生都仔细打扫了一遍,会议室的桌子上还铺上了台布,摆上了水果。快到两点时,几个厂领导就已经在厂门口等着林海了。
    林海到了厂里以后先在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然后又参观了设计室,最后才回到会议室里坐了下来。
    红海服装厂的那两个车间虽然分别只有三十几个和七十几个工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电动裁剪缝纫设备还不少。林海虽然不懂服装生产这一行,但在周厂长的介绍下也看出了个大概。特别让林海满意的是厂区的占地面积竟有十三亩多,除了一栋两层办公楼以外都是平房,将来盖一个几层楼上万平米的车间足够了。
    林海在会议室里坐了一会以后屋里就陆陆续续进来了不少人,最后甚至把会议室都挤满了,周厂长说所有的科室人员和班组长全都来了。大家的热情和期待可想而知。
    周厂长先向大家介绍了林海,然后就带头鼓起了掌欢迎林海给大家讲话。
    林海并没有一开始就讲具体的设计、管理和销售等问题,而是从他下乡以后一直到离开农村这一段时间农民的衣着变化讲起,讲到了一开始有的人只有夏天和冬天两套衣服,头一天晚上洗了第二天不管干了没有都得接着穿,而现在不管大人小孩谁没有几套衣服,连姑娘小媳妇们下地干活都穿着花衣服,还凑在一起互相比较这一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在座人们的极大兴趣。林海接着又讲到了马书记家的姑娘媳妇发现了他设计的新款服装以后竟一直追到了省委书记家,自己又是怎样在重重包围之中频于应付的,更是让会议室里笑声一片。
    林海道:“我讲这些事的目的不是想逗大家开心,而是要让大家看到服装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的方向。人们常把衣食住行作为生活的四大基本需要,虽然‘衣’并不一定排在‘食’的前面,但地位却不会次于‘住’和‘行’。可以说服装行业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败的行业,有做不完的文章。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多样化、时令化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强烈,这就使我们这样集体小厂比国营大厂更具备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可以说市场大门是向同行业所有人敞开的,谁要是先抢进去一步,谁就会做得更大,走得更远。所以大家对自己和企业的发展要树立充足的信心,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收入和待遇一定会超过国营企业,甚至会让国营企业为我们服务。但是大家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劣势,这就是条件差、底子薄、名气小,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比国营企业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用更先进的管理方式做支点来撬动地球。”
    接下来,林海从成本控制、生产质量管理、市场开拓、设计创新、树立品牌、建立岗位责任制等方面一一做了讲解。两个多小时下来,众人听得是如醉如痴,除了因内急匆匆去而复来外,竟没有一个人因其它事中途离开。
    林海的讲话一结束,整个会议室里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人们眼里都闪烁着炽热和希望的光芒,根本不待厂领导发话,各种提问就蜂拥而至,林海对此都给与了耐心的解答。
    众人满意的离去了以后,林海又和几个厂领导就目前要抓紧落实的几项事情做了进一步的商谈并做了分工。决定管理方面的事现在就开始落实,十一之前就进行商标注册,十一以后就全力筹备新款服装生产销售的事宜。
    林海的任务是再提供一套夹克式上装设计构思,并筹集十万尺布票。
    见林海答应得轻松,几个厂领导都有些担心。对林海的设计能力他们倒不怀疑,可是在国家严格的计划控制下,能一次弄到十万尺的布票,而且不用额外花费一分钱,这谈何容易,搞不好会犯错误的。可是这布票一旦要是弄不来,一切可就前功尽弃了,大家只得心里祝愿林海确实有通天的本事乐。
    第二天下午,周厂长就带着合作协议又来到了河中大学让林海三人签字。协议里除了林海提出的那些条件以外又增加了一条,给林海、王晓燕、严琳三个合作者每人一年提供五套服装作为产品宣传用。
    当王晓燕和严琳看到这一条时眼睛里的兴奋都难以掩饰。她们倒不是在乎省了衣服钱,作为爱美的女孩能得到这种特殊待遇实在是令她们感到是一种金钱换不到的荣耀。
    所以林海很明智的没有删掉这一条,而是背地里告诉周厂长这些衣服钱从分成里扣除。不过周厂长坚决不同意,说严琳和王晓燕长得又漂亮身材又好,穿上了红海服装厂的衣服一定会给厂里吸引更多客户。
    这不是模特的雏形吗?
    周厂长临走时又再三拜托林海一定要尽快落实十万尺布票的事,看来他还真是不放心。
    林海道:“不用担心,十一以后几天保证把布票给你送到厂里。”
    十万尺布票在别人看来如同登天一般,在林海那里却是一张八分钱邮票的事。
    按国家的规定,每交售一头生猪就奖励十尺的布票,并且还有其它的一些奖励。对交售活羊、活鸡、鸡蛋等也同样有不等的奖励。
    现在市场上要布票很少的化纤尼龙面料的服装既轻又耐磨,很受农民的欢迎社员们自己的布票都用不完。而小河公社也只把饲料、化肥指标等奖励要了,奖励的布票去年就没有去拿都作了废。今年情况还是如此,而且数量更大,估计不会少于二十万尺。要是到社员手里去收,就是再加十万尺也没问题。
    林海给何本志写了一封信,叫他从地区供销社领十万尺布票,国庆节以后送到万阳来。
    这件事林海不敢公开对周厂长他们说,如果一旦泄露,别的中小服装厂也会效仿,那么红海服装厂的优势就少了一条。市场竞争光有理念是不够的,还要辅以必要的手段。另外自己此举多少有一些干扰区域内计划的嫌疑。
 第八十九章 惊艳四座
    到了二十八号下午,河中大学体育场内的舞台就搭建完成了。这个体育场四周本来就有预制板搭起的五层看台,正面一侧还有一个大平台,平台后面是一溜几间屋子,所以只要再立几根杆子,挂上两排幕布,配上灯光音响就是一个很漂亮的露天舞台。
    二十九号上午,舞台上的大横幅以及体育场四周的彩旗都挂起来了,音乐学院的人正忙着安装和调试音响,河大团委也组织了一些学生在打扫场内的卫生,这些都吊足了河大师生和员工的胃口。特别是一些男生,听说了音乐学院的女生普遍长的漂亮,更是迫不及待的想一睹芳容。
    下午四点多钟,林海几个正在寝室里看书聊天,一个总支干事突然把冬冬领了进来,说是严书记让她把冬冬交给林海,严书记自己到师院有事去了。
    林海问冬冬:“谁把你送到河大来的,你奶奶知道吗?”
    冬冬道:“是奶奶叫刘阿姨在我们学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