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的身体是结实,经了那一场瀑布飞沫、越过石梁,回去擦个身换套衣裳,喝点热饮,也就好了,不像二皇子,出城投个降,回去就一病不起。
    以至于云剑还要费心给他养病。
    云舟道:“好,那我去。”
    云剑未必不知道二皇子对云舟的心意——否则何以向云舟求助?
    云舟如果也愿意跟二皇子过日子,云剑说不定也就成全他们了。什么班幼娘?完全像草芥一样,不需挂意。
    根本上,云舟知道自己挑什么男人当夫婿,云剑大概都不会反对的。
    他对她,也算仁至义尽。
    就连她如果要委身于他,他大概都会同意的吧?
    但她没有提这个问题,怕他做出任何回答,都会从此破坏他在她心目中的形像。
    在一路默默行来的日子里,她已经把他想得太美、把得到他的这件事预设得太美好,以至于不能接受其他模式。
    她道:“皇兄放心,我会劝违命侯服药。”
    云剑难得幽默了一把:“如果违命侯像牵丝侯一样叫人省心,就好了。”
    自从二皇子得了“违命侯”这个封号之后,唐静轩就换了个封号,叫牵丝侯。因他这几年来,都在别人操纵下行事,如牵丝傀儡一般。
    二皇子若能有被人牵丝的顺从与自觉,那他的日子就会过得好多了。
    可惜他还没有转过这个弯来。
    他躺在病床上,好像还能闻到那天出城投降时冷雨的气息。
    其实现在房间里暖融融烧着个小小的火炉。窗户外头是个好端端的天气。被褥软软的暖暖的。云剑是真没有亏待他。
    可是现在他闻什么东西,都好像还闻到那天的冷雨。
    直到云舟走进门来。
    她秀发端整、她珠环悦目、她裙摆姗姗。
    她坐在二皇子床沿边上。二皇子就觉得空气终于静静的安暖了。
    她端起药碗,自己喝了一小半,再递给二皇子。二皇子就饮了。
    云舟一言不发收起药碗。
    “那个……”二皇子觉得有必要替自己辩解一下,“不是信不过谢大郎。是朕……呃,我!”唉,刚登基时,不习惯用“朕”字,改了好久,毕竟也没有每次都用“朕”,如今下位了,他又时不时嘴里溜出“朕”字来了。这也是没法子。他嗫嚅道,“上次喝药,看见里头有只小虫子,我还不小心喝进去了。”
    云舟挑挑眉毛:“有这等事!我去查那日当勤的都是谁,全打上八十背杖,赶了出去。”
    二皇子忙道:“那、那也很不必。你肯来,我就放心了。你经手的总是妥当的。”
    “是嘛。”云舟淡淡道,“妾身当年说怎么处置锦城才好,圣上怎么不觉妥当呢?”
    “那……”二皇子额上见汗。他忽然想起来一个替罪羊,“都是皇后——不不,我是说班幼娘!对,就是她!硬是不让听你的,我有什么办法呢?说到底……”声音低下去,“当时她总是我皇后。你,你跟谢大郎,一万年也是兄妹。”
    云舟冷笑:“你们一万年还是兄弟。”
    二皇子苦着脸。云舟替他掖了掖被角:“总之你将养着便了。谢云剑没打算赶尽杀绝。‘议宾’的度量他还有。你放心便是了。”
    所谓“议宾”,是古礼“八议”之一,指的是对前朝的皇族给以宾客般的特殊礼遇。
    那时候战乱太多了,比现在还多。各国各朝林立,说不准什么时候这个吞并了那个,再过些时,风水轮流,那个又搞掉了这个。上流社会又是就那么几个数得出的姓氏,彼此联姻,说不准谁就是谁的亲属。抢政权归抢政权,实在不便下狠手灭满门。要是来个瓜蔓抄,说不定就抄到自己家的人了。怎么下手?何况谁也说不准自己就能坐稳多长的位置,要是有个万一,还是希望人家对自己的亲属客气点的。
    于是“议宾”的待遇应运而生。大家打战归打战,打完了答应彼此对家人眷属客客气气的,这样才能维护了基本的秩序与安全感,不至于太过于人间地狱。L

☆、第六十三章 劝进表

自从分裂割据的时代结束,政权更替形式基本从诸侯争霸转为一朝取代另一朝之后,其实议宾的制度也名存实亡了。而云剑还愿意遵古礼,二皇子觉得很欣慰。
    回头他一想:咦,“议宾”是给皇室亲属的,又不是给前皇帝本人的?前皇帝本人还是应该咔嚓掉的呀?
    看来云剑真是太仁慈了!肯把议宾的待遇扩张给前皇帝本人呢!真是古圣贤君无以过之。二皇子觉得自己真比不上云剑。
    其实云剑此举另有深意,又非二皇子所知。
    二皇子要等半年以后才能知道。
    半年以后,云剑不但平定了两河流域,把西戎赶回了边陲,而且北胡始终未敢南下侵扰。时机成熟了,他终于“打下了水佐岗”,把太后等贵人们都解救出来。原来那“强盗”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真的杀掉这些贵人们。太后等人很感谢云剑,商量着把崔珩留下来的皇位禅让给云剑算了。
    ——咦,是崔珩留下来的皇位,不是二皇子留下来的皇位?
    对了!这就是智囊团给云剑出的主意。要知道新君践祚,最困难的就是正名份了。比较方便的是先朝末君昏庸残暴不堪,尽失民心。有个人救万民于水火,推翻暴政,建立新政,百姓们高兴得都嚎啕了。这时候,名份就不是太大的问题。
    问题是大陵末期,百姓们受的苦,基本上不是天灾、就是兵祸。崔家皇朝救灾、抗敌,处置得还是可以的。百姓们的怨恨,基本不是对皇帝所发。这种时候,云剑自己上位。还没有继续扶持崔家子孙,就得有个说头,史书上才能好看点儿。
    从水佐岗附近不让崔珩投奔画城、进而逼死了崔珩、并劫持了其他皇室贵人们,计划就已经开展。
    皇室的使者自己趾高气昂,云剑误以为是骗子招摇,加以笞责而驱逐,这不能怪他。崔珩等人自己为了谢小横的死。有愧于心。不敢贸然去画城,不是云剑不要他们。云剑在此处,未失臣道。
    后来崔珩被流寇杀死在山中。云剑鞭长莫及。他扶谢小横棺木回乡。这是尽孝道,更无失礼可指摘之处。
    再后来皇上要摘掉他的军队、灭了他——当然二皇子可以矢口否认,不过这否认的话就未必有人听了——那些士兵怕死,哄抬云剑反抗。怎么说呢?情有可原。
    更妙的是。云剑在从南到北逼近京师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说取代大陵而称帝。他打的戎人。称帝是在新打下来的地盘里称的。
    如果他直接从大陵手里拿下地盘而自己称帝,可以说造反。但是戎人先从大陵手里抢了地盘,云剑从戎人手里再抢过来,过了一道手。就跟大陵没有直接关系了。
    进入京师后,他的身份不是取代大陵的新帝,而是戎人手中抢过来的地盘上的皇帝。到大陵的京师来“狩猎”,主要目的是把太后等贵人们救出来。这是很友好的行为。
    这话说到这个地步。是不是很动听?
    之后太后等人投桃报李,感念云剑的救命之恩,更感念没有云剑就没有中原的今天。于是,为了汉人能生活得更好,她们跪请云剑接盘崔珩留下的江山!
    二皇子怎么办呢?
    哎,根据段子手的说话,他就是二皇子,不是皇上!
    为什么呢?因为崔珩虽然曾经请他代理京师事务,但后来崔珩又把皇帝的权柄要回去了,二皇子也答应啦!
    所以呢,大陵皇帝的名份,还是在崔珩那里,不是在二皇子那里。
    如果二皇子想加以申辩:“没有啊!我没有把皇帝还给父亲啊!”
    卫道士们就可以跳出来说:“好啊!你个不孝子!父亲问你要回皇位,你居然敢不还?也不想想你这皇帝位是谁给你的!也不想想你自己是谁生的!你个不孝子啊!你还能当皇上?!”
    “……”二皇子估计只有干瞪眼的份。
    “如果你说你没还,皇帝还是你。那么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后来重要文书还是递到你父亲那边,而不是递给你?”
    “……”二皇子估计只有去哭了。
    “当然,你父亲后来就驾崩了……”难得卫道士还尊重一次事实。
    对啊对啊!谢小横提前把崔珩搞死,就是为了让二皇子彻底上位。云剑又把谢小横送上路了,但崔珩是救不回来了。怎么解释这几年二皇子在管理国政?难道他还不是皇帝?
    “您这也是没有正规授权,就自己干上了啊。”人家啧啧摇头,“考虑当时也乱着,就不怪您了。不过现在太后他们都回来了,为百姓的福祉着想,你也就一起劝进吧?”
    “……”二皇子老老实实拟劝进表去了。
    所谓劝进表,就是劝你当皇帝的文书。
    你想不想当皇帝?想毙了!但是你如果自己表示我好想当啊、我肯定能当得好啊、都让开让我来当啊!吃相就太不好了。
    你要表示很谦虚:那什么?其实对我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啦哈哈!此事自有天命!由天来决定好了。我就不谈这个了。
    然后周围一群人对你苦苦劝说:就是你啦!根据百姓的心愿,他们要你。根据百官的心愿,他们要你。天命也选你!瞧,咱们有这么多祥瑞……没有?那就编出这么多祥瑞来……总之你当皇上是注定的,谁也别想跟你抢!
    这么着,你不但是当皇帝,而且是高姿态的当上皇帝了。其乐何极!
    同时,懂事的官员们还在努力搜集西戎、以及大陵末期地方官员们的罪证。
    其中,搜集西戎的罪证,出乎意外的容易。
    戎王益侈对此有几句话说:妈妈的蛋!俺原来倒是过来抢的来着。你们被抢得哭天喊地我也理解。后期我是想把你们中原都当我的治下子民啊!我们很努力的治理了啊!没打算杀鸡取卵!是着手好好的管理你们的!怎么你们还哭得血泪斑斑!
    唉,管理得不好,还不如明抢呢!
    试举一例:有一个江宁城,被西戎攻陷了。负责管理那地方的戎人,也无有个汉语名字,戎语拗口,故且就称宁王罢。
    这宁王觉得要以汉治汉!汉人的语言他都不懂啊,就要找能说汉语的。光是能说还不够啊,还要会官话的!你要问官话的汉语跟普通汉语有什么不同?嗯哼,这么说吧。某姑娘发了个微信,里头两张黄叶红叶的风景,还有她自己站在讲台上的照片,旁边配文字:风好大。秋天的叶子红的红黄的黄啦,心情真好,英文的做得好,同学点头教授满意。放学的路上给家里发个信。
    你可能挖挖鼻孔,想:这么点事儿瞎叨逼啥……
    结果她发的是诗。注意,要吟一手好湿啦!
    湿云:满地风生。是丹枫乍爇,黄杏初粲,秋心新澄。把鸟语增删,花香安顿,使晨夕旦暮玉壶呈。归去也雁阵!致意胡城。
    你唯一反应大概只有:这是什么鬼……
    你还得找人给你解释:爇呢,就是燃烧的意思;乍呢,就是刚刚才的意思;粲呢,就是鲜明的意思,像灿烂的灿烂;鸟语呢,其实就是英语的戏称;玉壶呢,取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典故,其实是在夸她自己冰心,跟那个秋心是一个自夸的意思,但是免了重复,还有还有、另外另外……
    你说不定听得一个头两个大,直想踹案而起!
    不要问谁会干这种事……咳咳……难道区区在下笔者我会自己招供,发状态就是这么犯贱,嗯咳……
    总之!回到治理江宁城的问题。不关是文人咬文嚼字起来,一般会汉语的也看不懂听不懂,还有官方文书哪!譬如某某人“遭父艰”,不是他被父亲逼到了什么很艰苦的地步,而是说他的父亲去世啦!
    你本来可以借着他父亲的死,做点什么文章的,结果因为看不懂,白白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岂不可惜?
    又有些重要的军书文书,是这么说的:甲戌,取须胸。遂城郚……
    你要怎么解读!
    他这都不用设密码的!他这写出来就是外星文啊!
    写成这样,你劫他的文书还有什么用啊!
    宁王果断需要一个翻译。不知他怎么想的,又觉得男人不好控制。反正他也劫了不少女人使用,其中也有知书达礼的,正好一鱼两吃,既暖床又解字。
    不得不说他这种用法,比很多年前的“两脚羊”高明多了。
    很久之前的北边某民族,中原也管他们叫“胡”,其实跟现在的胡人没太大血统联系,总之就举兵南侵了,一路粮草不足,就赶上一群汉人,称作“两脚羊”。羊是可以吃的。两脚羊虽然只有两只脚,但也可以吃。尤其是雌性的,晚上还能解决生理需要呢!
    这种血腥侵略持续了很久,大江以北汉人几乎要被搞到团灭了。终于有个好汉出现,揭竿而起,发出一张“杀胡令”,那可比什么水泊梁山替天行道来得更艰难更刺激更荡气回扬,居然真被他成了气候,辗转间杀了几万万个胡人……不过那时候计数多半是虚数,也未必信得。总之是杀掉一大片胡人。胡人为之胆落,从此对汉人不敢以畜牲目之。L

☆、第六十四章 以汉治汉

那位颁发杀胡令的好汉,也未必天生爱杀人。但是当一群家伙除了暴力之外不懂其他语言的话,你也只好用同样的语言,才能让他们听懂。
    自从那次之后,对汉人灭绝性的屠杀凌虐行为,就很少发生了。少数民族们开始知道:汉人不是羊,是兔子。逼急了要咬人的!
    西戎对中原的战略,就此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抢了就跑,让他们咬不着!第二步,打进去,留下来,以汉治汉。
    宁侯让汉人女人帮他解读和起草文书,也是以汉治汉方针的体现。
    他觉得吧,是他操过的人,他用起来放心!
    有这么个姑娘,叫善祥,二十多岁了,也嫁了人,说起来是掉了价了,不过生得好,比黄花大闺女更有风韵,而且床上很能婉媚逢迎,很合宁侯的心意。正巧她也识字,于是就用来代批文墨。
    一开始,善祥行事很小心,很能揣摩宁侯的意思,解字更解得到位、写的文书也好。汉人文人知道宁侯有这么个贤内助,就不敢拿着汉文乱歁瞒宁侯了。宁侯也很满意善祥,给她的待遇很好。善祥慢慢的就翘起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