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渲械哪茄湔氲拇虺梢慌牛萍坪跤行┰驹居缘穆奚保坪迫槐闼档馈�

    “胡理臣、罗升,要不你们试试!”

    他们俩是谭嗣同的家仆,在唐家粗活重活一般也都是他们俩干。这打煤球自然也不例外。

    “唉,唐少爷!”

    罗升一听连忙跑过来,学着唐浩然的样子,在那里打起煤球来,借着脚力夯实煤,然后提着它走到一旁,将那顶出来的杆子压下去,这活干起来倒是有些新鲜。

    “少爷,先洗把脸,擦擦汗!”

    不过是刚一闲下来,那边云儿便把洗脸盆端了过来。

    “子然,你这是……”

    看着刚洗过脸的唐浩然,谭嗣同有些疑惑的问道。

    “蜂窝煤!”

    吐出三字,唐浩然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不无得意的说道。

    “燃烧的更充分,热量更高,最重要的是,引一次火,只要炉子不灭,一天三四块煤,从年头到年尾,便不用再升火!”

    “就是这个……”

    谭嗣同瞧着那六寸大小厚不过两寸蜂窝煤,满面是尽是不解之色,再不用升火?这怎么可能?

    “只要闷着火就行!”

    放下手中的茶杯,唐浩然指着那边的蜂窝煤说道。

    “我寻思着能不能在京城里置几家煤行,专门做这蜂窝煤的生意,”

    “什么!”

    谭嗣同现在反倒是不能理解了,唐浩然在说什么,他是在做生意吗?

    “复生,难不成,你现在还以为这经商是贱业?”

    笑看着满面尽是疑色谭嗣同,唐浩然都怀疑自己给他的洗脑都洗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他又把话声微微一压。

    “再说,咱们需要钱!”

    唐浩然刻意加重了钱的音调,提醒着谭嗣同,他为什么做这门生意。

    “当,当然不是,只是子然,这煤真行卖掉吗?”。

    “少爷弄的东西,大家肯定抢着买!”

    云儿在一旁插嘴道,在她看来这蜂窝煤是少爷专门给自己做,为的是让自己不再每日受引火烟呛之苦,那能会不高兴,高兴的同时,对少爷也是更加崇拜了,那里容得了谭嗣同去质疑少爷。

    “会不会抢着买我不知道,可复生兄,那日你说过,一般五六口之家,一天需要十三四斤煤,若是一天只需要十斤煤呢?而且还不用每日升火?”

    “这……平民百姓过日子自然是精打细算,若是这样,一天能省出三四斤煤,想来百姓自然乐意用之。可……”

    瞧着那六寸大小的煤柱,谭嗣同又说道。

    “我瞧那煤一块至少有五六斤,若是用这蜂窝煤,一天至少十五六斤吧!”

    “所以,我才让铁匠铺打了小一圈的,这样煤的重量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唐浩然笑着,然后便一一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寻思着,咱们不仅要买下几家煤行,最好再买下一家烧煤炉窑,这一个煤炉才300多文,我估计若是自己制也不过200文,到时候,咱们送,像卖煤油的那样,买500块煤球,送炉子,”

    在武昌的时候,唐浩然才知道,买煤油送煤油灯,那些美国油商为了开拓市场,倒也会算计,靠着这算盘,不过只是短短几年的功夫,煤油与煤油灯便城市中彻底取代了旧式的油灯。

    “按现在煤球的价格,这炉子钱还不够掺土,只要炉子送出去了,往后也就有了个主顾,我算过,京城应该有15至17万户人家,若是按每家每年用一千块煤球,如果垄断了京内的煤球供应,一年的利润至少有几十万两的利润,这全京城有多少家煤行?”

    “全京城的煤球?”

    谭嗣同被唐浩然的想法吓了一跳。

    “子然,这么大的京城,没有三百也有两百家煤行,你还能把他们全吃了?”

    “全吃了?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银子不是?……”

    唐浩然笑了笑,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我的想法是,把京城分成十至十五个区,每个区设一个煤行,然后这个以这家煤行为中心,吃下那一片的煤球生意。”

    垄断京城的煤球生意,这是唐浩然这几天来的想法,无论是当初想外放地方,在地方上干一番事业也罢,亦或是从事“革命工作”,总归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银子,没有银子什么事都办不成,就连所谓的革命也不过只是做梦,若是孙中山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又岂会十次革命而不成?

    现在这么一个赚钱的商机摆在眼前,唐浩然自然不会错过,虽说张之洞给了笔程仪,前几天卖了书得到了一笔银子,可谁闲银子扎手,若是自己有个几百万两银子,没准现在拉杆子便造反了。

    “子然,可我瞧那煤球机也不复杂,若是有心人,比着葫芦画瓢,不出一两个月,便能也能弄出蜂窝煤来,到时候又怎么能挤垮他们?”

    虽说知道这煤行生意,大都是小门小户的生意,自然不用担心惹到那位大人,那个王爷贝勒的,可唐浩然未免把一切想的太过简单了,这独门生意又岂是好做的?

    “嗯……”

    沉吟着,唐浩然却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起来,他盯着正在打着煤球的罗升,脸上却带着笑容,确实,这煤球机造起来并不复杂,只要稍一用心,在煤行里逛一圈,便能猜出个差不多,可并不意味着,这生意没办法做。

    “只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

    放下茶杯,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看着谭嗣同说到。

    “这年头,想吃独食不容易,关键要看怎么操作,复生,这五万两银子,看似不多,可若是用起来,却也能派上大用场!”

    冷冷一笑,唐浩然的眉头微扬,这个时代的商人眼界大都局限于眼前,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无论是后世的电影、电视亦或是文学作品中,总少不了一家企业如何借助种种手段实现对市场的垄断,而垄断风潮也正是这个时代西方最为盛行的市场手段。垄断所带来的暴利,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唐浩然不能,同样有一些人也不能。

    “复生,这几天,你看看把咱们的摊子张起来,先在城外买两家炉窑,再收几家铁匠行,然后,再弄一份地图出来,咱们盘算盘算,把这片区给划分划分,嗯,还有就是……”

    听着少爷同谭少爷在那里谈事,云儿只听的一头雾水,虽说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可却从少爷的话里话外的意思中听出他是想做煤球买卖,少爷这是怎么了?怎么会会做这种买卖?

    想到煤球生意,云儿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煤行中那些浑身都是煤灰的伙计,就连掌柜的身上也不见得干净到那去,少爷这不是自降身价吗?

    不行,回头得劝劝少爷!

    心下冒出这个念头时,云儿却看到少爷满面喜色的同谭少爷商量着,而原本反对的谭少爷似乎也被说服了,两人在那里似乎在谋划着什么,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

    难不成,这煤球生意,就那么好吗?

 第10章 虚张声势(明天加更)

    刚出正月,这北京的天气虽说还带着些冬日里的寒意,可今年却不显冷,太阳一出来,院子里便是暖洋洋的,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院子摆着水缸和破木箱,主屋前的一张长方桌放在从云彩缝里射出来的阳光下,上边晒着大包袱,那是打了春后要穿的衣裳,正好借着太阳晒晒潮。

    李娘子二春抱着几件衣服走出来,仰着头正看刚露出来的太阳,把衣服搭在绳子上晒。王大妈生好了煤球炉子,仰头看着天色,小心翼翼地抱起桌上的包袱,也跟着晒起衣裳来。待晒好衣裳大妈用水瓢由水缸里取水,置壶炉上,然后便开始干起活来活。

    “他大妈,跟你借几块煤团儿,等孩他爹回来了,让他去煤行里买了煤就还您。”

    晒好衣裳的李娘子在一旁说着,都是邻里那有不借的理。就在话里的功夫,院门外头却传来吆喝声。

    “卖煤球嘞,好烧的煤球,不升火嘞……”

    院外的哟喝声让原本借煤球的李娘子一愣,然后便冲王大妈笑笑。

    “他大妈,你瞧,这可巧了,我出去看看这煤球是啥价,若是不比行里的贵,就买上几十斤,也就不劳烦您了!”

    “瞧您说的,那有啥劳烦不劳烦的!”

    王大妈说着,李娘子便出了门,刚一出门就瞧着赶着驴车拉一车煤的贩子,正在那哟喝着。

    “喂,送煤的,这煤球咋卖的?”

    那边贩子还没回话,这边李娘子便瞧着那驴车上的煤与平时卖的不同来。

    “哟,这煤球咋是这样的!”

    可不是嘛,往日里煤球都是煤团子,可这煤球却是大饼子,上面还满是窟窿眼,不单如此,那煤饼子颜色发白,瞧着都知道定是土掺多了。

    “算了,算了,这煤模样怪不,还掺多了土……”

    正待不要的时候,煤贩子却搭着笑说道。

    “哎哟,大嫂子,瞧你说的,这煤球不是模样怪,是“华扬行”新出的“蜂窝煤”,一天只要烧三块,升着火了,只要不断煤一年到头都不用升火,也省得大嫂子到时候成天让烟呛着,薰的满脸灰不是!”

    “呸,你这贩子,当我妇道人家好欺是不是,打从开天地起,那有升着炉子不熄火的!”

    嘴上这般说新旧,可李娘子还是被那句不让烟呛着给动了心,人便从门槛边走了下来,瞧着那煤说了起来。

    “这煤颜色这么白,肯定是掺多了土,搁在炉子里,不耐烧不说,就是火钳也夹不住,”

    “大嫂子,华扬行出的蜂窝煤,绝对耐的烧,一天三块,多烧一块,今个点了火,只要不忘了换煤,打今起您再不用升火了,我是您儿子,”

    贩子瞧见这人似乎有兴趣,连忙在那赌起咒来。

    “呸,你贩子,嘴里没一句实诚话,这煤是咋卖的……”

    骂归骂,说归说,李娘子的心还是动了,若是不用升火,一年光柴钱都能省个百十文。

    “这煤可不按斤卖,按块卖,也省缺斤短两不是,一块煤17文,买一百块,送个炉子,这煤非得搁专门的炉子里烧!”

    煤贩子指着车头吊着的四个炉子说道。

    “那可不得一千七百文嘛,太贵了,不……”

    一算要一两多银子,李娘子正欲不要的时候,却听着那贩子又说了起来。

    “大嫂子,瞧你说,这贵个啥,一两多银子,可够您烧一个月出去的,搁往常,便是焱字行的煤团,再耐烧,那一个月也得二两银子出去,”

    焱字行的京城里声誉最好的煤行,用的煤好且掺土少,煤球自然耐烧,价格虽说不便宜,可精打细算起来,倒也不贵。

    “再说,咱们华扬号不还送炉子嘛,你若是单买一个煤球炉子也得小四百文,算起来,这一天还不到五十文钱!这一天可就省出几十钱文来,一年可省出好几两银子!”

    贩子巧舌如簧的说道着,说李娘子心动的功夫,王大妈不知时候却说了出来,她搁旁边一瞧,便说道。

    “你这贩子,别当我们妇道人家好欺负,若是今个烧了你的煤,明个还要升火,这煤这么白,定不经烧,若是多烧几块怎么办?”

    “好办,大娘,若是不行,今个我就只收五百文定钱,等我过两天来的时候,您直接退过来便成,不论您烧多少煤,您看这样行不!”

    听贩子这么一说,别说是李娘子,就是王大妈也心动了,别的不说,一个炉子得小四百文,加上一百块烧,便是掺了一半的土,那也能值一两银子。

    “既然这样,那就给来一百块这个蜂窝煤,咱丑话可说的前头,若是烧着不行,到时候可别怪我退了煤,还白烧你两天的煤啊!”

    “瞧您说的,大嫂子,你尽管放心,若是不好烧,全给您退了,华扬号那么大的煤行,这生意都开到皇城里头了,还能说话不算话!”

    开了生意的贩子,连忙解下两个炉子,提到院子里,然后搬起煤来,不一会,两百块煤球就被码在两家人的厨房前,直到帮两家人升起了火,引着炉子教会她们怎么用之后,煤贩子才满面笑容的走出院子,重新赶着驴车上路,这会煤贩子想的全是卖掉两块煤提一文钱的提成,这不过半天,一百文钱便到手了!

    “卖煤球嘞,好烧的煤球,不升火嘞……”

    几乎是刚进二月,这四九城里的胡同里,便到处回荡着煤贩子的吆喝声,那吆喝声总会引来几个感兴趣的,冲着一文钱的提成,煤贩子无不是使出浑身力气,卖着车上拉着的煤。

    哗拉、哗啦……

    在华扬煤行的后屋,戴着眼镜账房先生不断的打着算盘,每天晚上,京城内外十六个分行的账都会送到这里,汇成一个账本,一天销了多少煤,送了多少炉子,收回多少煤钱,都在账房先生的算盘下被打了出来。

    “内一行送煤46700块,收回煤款……”

    当账房先生将按照内城外城分片划区的煤行销售情况一一汇报时,唐浩然只是慢慢的喝着茶,这生意远比他想象的更为顺利。

    “子然,这十六家分行生意不过才开张半个来月,便送出了33142个炉子,若是按一天烧三块煤算,这一天就能卖掉十万块煤,若是按一块煤接近7文钱的纯利,这一天,可就是四五百两银子的利啊!”

    瞧着神情平静的唐浩然,谭嗣同这会却是彻底佩服起他来,这当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原本他以为这生意不好做,可在他手里,却变得再简单不过,他不过只是帮忙搭起了十几个煤行的架子,可这生意怎么做,却全靠着唐浩然自己。

    其实这生意看起来倒是简单,设在城外的煤球厂里,工人打四个煤球得一文钱,这样打制煤球也就没问题了,而那边他又跑去找那些赶着驴车跑单帮的车把式,卖掉两块煤球给一文钱,那些车把式摇身一变成了煤贩子,就是靠着全城六七百个跑单帮的车把式,这煤是一天天的见涨,现在一天要送三千多个煤炉,甚至那边炉窑都供不上了炉子了,不得不把炉子交给旁人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