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5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武装,如果有必要的话,侦察员甚至可以操作机枪——准确的来说是37毫米马克沁机关炮,对地面的上的目标实施“炮击”,400克重的炮弹威力虽说无法与重型炮弹相比,但其在短时间内将数百枚等之手榴弹威力的炮弹打出。仍然可以带来“效果可观”的杀伤。

    也正因为其用途广泛、使用灵活机动,甚至不需要依赖设施完备的飞艇场,所以“机动艇”才会成为目前中装备数量最多的飞艇。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上。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在碧蓝的天空中像鸟儿一般自由自在的飞翔更让人向往的确事情了,实际上几乎每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曾有过飞上蓝天的梦想,而在东北却有数百名年青的军官实现了这个人类的梦想,也只有这些飞艇员,能够在空中像鸟儿一样飞翔。

    李远鹏便是其中之一,他是“鸟儿”的大脑,许志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是“鸟儿”的眼睛!

    大脑和眼睛,就是这些空中侦察兵对自己的戏称。大脑是飞艇员,眼睛是侦察员。看着地面的建筑、森林不断的从视线中掠过。这种感觉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对于李远鹏和许志林而言。尽管他们已经飞了两个月,但每一次飞行,依然会沉浸于这种幻想之中。

    站在后席,操作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标注目标许志林笑了下。

    “老毛子这边似乎没有什么动静!”

    在说话的时候,他不忘在地图上,又对比了一下过去的侦察,空中侦察并不需要提供准确的地图,但是却可以提供一些概括性的情报。就像现在,他们已经深入俄国境内近一百公里,但是却没有发现大股的俄军。

    “从库伦到买卖城的空中直线距离是多少?”

    叼着雪茄烟,李远鹏反问道,他倒不担心雪茄烟会引燃飞艇的气囊中的氢气,因为氢气远远轻于空气,即便是泄露也不会传入舱室内,在舱室内吸烟是安全的,这既是实验的结果,同样也是艇员们的勇敢尝试所取得的经验(1)。

    “至少有200公里,到乌兰乌德至少有450公里,如果考虑到地形等诸多问题,距离足有1000华里,1000华里远啊!”

    盯视着地面绿色的草原、森林,李远鹏颇为感叹的耸肩说道。

    “如何保障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供应?一两个师没有问题,可十几二十个师,那问题可就大了……”

    这一声感叹之后,李远鹏朝着地面上的城市看了一眼,那座位于三角洲畔的乌兰乌德看去。

    “所以,对于俄国人而言,他们只需要在乌兰乌德放下三个师就足够了,一千里……无论是徒步行军的步兵也好,步兵也罢,都会被累个半死!到时候他们只需要以逸待劳便行了!”

    但凡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徒步行军一千里需要多长时间,同样也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对于军人而言意味着极度的疲惫,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后勤!如何保证大军后勤供应,才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年拿破仑正是毁于后勤。

    “别说是库罗帕特金那些俄国佬会觉得的放心,就是咱们,恐怕也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呢?

    就在这时,许志林却突然指着贝加尔湖畔说道。

    “你看,那里是什么?”

    从许志林的手中接过望远镜,透过望远镜李远鹏可以看到在贝加尔湖边,一艘轮渡正靠着码头。码头的栈桥上停着几节列车。

    “是火车轮渡!”

    发现这一情况后,李远鹏立即驾驶着飞艇朝着轮渡码头的方向飞去,他甚至特意降底的了飞行高度。以查看轮渡码头的情况,地面上的俄国人似乎也发现了他们。不过他们似乎已经适应了飞艇的存在,码头上的人们并没有发生任何慌乱,似乎他们知道,这只是一艘侦察飞艇而已。

    “俄国人是什么时候修好的轮渡码头?”

    “更重要的铁路轮渡……返航吧,赶紧把这个消息上报司令部!”

    尽管飞行员们称自己才是大脑,可是在侦察机上,拿着望远镜的侦察员才是真正的大脑,他们决定这“鸟儿”飞到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返航。

    在轮渡码头上的俄**官在看着那出现在头顶上空的飞艇,在盘施几分钟后,又突然驶离的飞艇时,忍不住摇头叹息着,任何人都明白,对于拥有飞艇的中国,军队而言,战场似乎完全对他们敞开着、是单方透明的。

    正如同,现在中国人的飞艇之所以不断的对轰炸贝加尔一带的铁路工地实施轰炸一般,正因为他们掌握着天空。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实施攻击,以阻挡铁路的筑建。

    “他们走了!”

    望着空中的飞艇,列维希尔从掩蔽所里走了出来。他的额头上带着些汗水,作为铁路工程师的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乌兰乌德至湖滨的码头铁路,让他没想到在第一次投入使用,就被中国人发现了,

    “他们走了,但很快就会回来!”

    尼古拉耶夫大校无奈的叹了口,他看着正在驶离码头的火车。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列维希说话。

    “对于飞艇,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我认为也许可以使用机枪向空中射击,以阻挡飞艇。但是,天知道,我们的机枪少的可怜,库罗帕特金将军还需要机枪在石喀勒河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现在对于俄罗斯而言,石喀勒河的战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那里有几十万军队正在拼命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如果他们在河岸处构建好防线的话,我认为石喀勒河完全能够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因为曾经于那里勘探过铁路线的关系,所以列维希尔非常清楚,那条河有多宽、那是一条近一俄里宽的河流,最深外深达十几米。而现在又是春天,正是那条河最宽、水流最急的时候。

    “应该能守得住那里,唯一的铁路桥被炸断了,我听说在河岸处,到处都是密集的战壕,每一俄尺的地方,都有一个拿着步枪的俄罗斯士兵在守卫,中国人几次进攻的尝试都被挫败了……”

    提及现在的战事,尼古拉耶夫大校总算是找回了一丝自信,似乎,现在发生在石喀勒河畔的战斗,终于让俄国找回了面子,不再像过去一样,总是不断的挫败。

    甚至就连彼得堡那里也在流传着,胜利很快就会降临,似乎先前的挫败,除去因为中国人的突袭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冬天——嗯,在冬天的时候,军队不便于发起大规模进攻。现在春天来了,一切都将会结束,只要在石喀勒河挫败中国人的进攻就行了。

    “可……”

    突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话列维希尔的心底涌起一阵不祥之感。

    “如果中国人无法突破石喀勒河的话,他们会不会从其它地区突破我们的防线?毕竟……”

    毕竟西伯利亚太过广阔,而且除了后贝加尔,还有其它地区与中国接壤,或许他只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并不是军人,但是他却知道,如果碰到无法克服的地理障碍,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修改路线,现在中国人被止步于石喀勒河,那么他们会不会选择从其它地方发起进攻呢?

    “比如说,从蒙古。如果他们从蒙古打来的话,距离这里只有……”

    不等列维希尔把话说完,尼古拉耶夫大校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我的朋友,相信我,中国人没有那么愚蠢,”

    在说话的时候,尼古拉耶夫大校显得极为自信,这种自信缘自于对自身力量的认知。

    “不要忘了在乌兰乌德,我们有三个师近五万军队守卫着这里,而且在伊尔库茨克,我们还有两个师,可以随时通过贝加尔湖增援过来……”

    五个师,这是后贝加尔以西乌拉尔山以东俄军仅有的兵力,近十万俄军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实际上,在尼古拉耶夫大校以及其它人看来,已经足够击退任何敌人的了,甚至只需要一个师。

    “我们有五个师,可是中国人呢?他们既然是派来二十个师,又有什么呢?后勤,中国人根本解决不了后勤问题,除非他们准备像让二十个师的部队像拿破仑时代一样,靠着马车以及徒步行军的方式,越过蒙古高原……”

    “可是,不要忘了,他们在蒙古有一条铁路,那条铁路距离边境线只有三百多俄里!” △≧△≧

    “可以距离乌兰乌德还很远!我的朋友!”

    面对列维希尔的反驳,尼古拉耶夫大校用悟定的口吻说道。

    “或许,中国人会调动几个师从蒙古进攻这里,但是在离开了库仑的铁路之后,他们徒步行军的话,需要步行十五天以上,即便是他们想通过水路……”

    尼古拉耶夫大校自信满满的朝着南方看了一眼,然后接着说道。

    “嗯,他们确实可以通过水路运输部队,但是那却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在色楞格河进入俄罗斯之前,那些河流只能航行木排,对于军队而言,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他们为木排安装上蒸气机,否则的话……”

    此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语气显得极为坚定,即便是最为无知的军官也非常清楚,现在的战争并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战争,军队的消耗早已经不再是马车所能保障的,中国人想要击败乌兰乌德的守军,至少需要投入十万人以上的军队,他们或许有这么多的军队,但问题是,他们有能力保障这些军队的后勤供应吗?

    “一切都是空谈!”

 第239章 开创时代

    1900!

    是一个新世纪的分界线,同样也是一个新纪元,至少对于东北而言1900年,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分别,这一年,在经过近十年的积蓄之后,东北的工商业经济有如井喷似的发展着。

    有一个最简单的数字可以证明一切,在1899年,东北的钢产量包括仁川在内只有72万吨,而在1900年,却突破了150万吨,增长了超过一倍,这既是得益于鞍山钢铁厂的投产,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东北对钢铁的需求,那一年美国生产了1035万吨钢铁,德国为665万吨,英国498万吨,俄罗斯221万吨,法国159万吨,也正是在那一年,东北移居世界第六。

    数量如此之多的钢铁,被迅速增长的东北的铁路以及工业所吸纳,而在1900年,一个全新的工业门类,却在悄然无声的出现于东北。经过多年的发展,1900年,在政府的主导下,东北的汽车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年既制造了三千辆,这一数字甚至超过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总和。

    在1900年以前,东北的汽车展览都是以自行车和其他机械产品的展览会的分展的名义举行的。而从1900年开始,大量的新闻媒介和广告开始为汽车宣传造势。也就是在这一年,东北总督的出行工具换成了汽车,马车被总督府淘汰了。而早在一年前,也就是1899年,唐浩然便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乘坐汽车出行的官员。当然,出于对汽车可靠性的担心,那次出行搭乘的专车后面还跟着一辆用来应急的马车。这也在当时被传为笑谈。

    而在1900年后,总督出行乘坐汽车的行为却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事情,且政府公务机关的汽车亦开始取代马车。依如在电话的推广过程中一般,政府成为了汽车的推动者。也正在总督府以及官厅的带动下,汽车作为一种新颖的交通工具得到了被人们迅速接受。

    这一年为了推广汽车,东北总督府农商部发起了从大连至上海的“汽车大赛”,经过20天零52分钟的奋战,东方汽车公司派出的选手驾驶东方牌汽车车越过各种土路,第一个冲到了终点,而在它的身后,是数百辆来自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汽车。其中半数未能完成这一赛事。

    在1901年的东北,已经生产了3.5万辆汽车,尽管其中三分之一为政府定单,但其中两万辆的定单却来自国内外,而最为惊人的恐怕就是其产量,这一年,东北生产了三万辆汽车!而之所以能够生产数量如此众多的汽车,完全得益于东北商学院的那位管理大师泰罗在过去多年间做的试验——生产流水线的试验。其在《科学管理研究》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动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和设想。

    而早在1897年,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沈阳兵工厂的步枪车间建成,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1900年的夏天。沈阳兵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的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更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了。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

    也正是在那一年,面对激增的汽车定单,新成立的东方汽车公司决定开设自己的生产流水线,生产流水线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东北的工业,而对东方汽车公司的改变更是巨大的,在这一年在东方牌轿车受到人们的追捧时,“民生”牌2。5吨卡车完成试制,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由十辆“民生”卡车组成的车队,完成了里程长达3。5万公里的试验。而与“东方牌”汽车诞生时,其通过新闻报纸等方式为汽车宣传造势不同。这种使用55马力柴油机的“民生”牌2。5吨卡车,却是悄无声息的投入生产,而它的第一个采购者是军队。

    1901年10月,东北军向汽车公司下达了三万辆“民生”牌2。5吨卡车的定单,从11月起,刚刚投入使用的载重车生产线便开始全力以赴的投入生产,以完成军队的定单。与此同时,在东北军辎重兵学校出现了一个新的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1902年中俄战争打响时,东北军已经培训了超过四千名具备维修本领汽车驾驶员,到五月,这一数字便超过一万人,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民生”牌2。5吨卡车产量已经突破9500辆。

    在1901年的东北,即便是东北军的训练场上培训的那些汽车驾驶员们,也不知道汽车会给战争带来多大的变化,对于他们而言的汽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马车,仅此而已。当战争爆发的时候,汽车兵被编成了一个个汽车团,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近八千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