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对于身为殖民地大臣的张伯伦来说,现在,一个在伦敦外交界传播的小道消息,正在困扰着他,或者说困扰着英国。

    “……这个消息表明,中国人已经希望不再与我们在菲律宾的问题上达成任何共识,在中国大使馆的招待宴会上,他们的大使曾在私下里询问,能否向我们的海峡殖民地派出官员学习殖民治理经验,他很隐约的透露出一个消息,现在,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开始挑选菲律宾总督了……”

    在对待菲律宾的问题上,英国的态度一直都非常明确,他们希望菲律宾独立或者由多国进行托管,这显然是违背中国利益的,但是张伯伦以及伦敦都曾自信的以为,中国人一定会同意,至少中国人会同意菲律宾独立,而不是吞并菲律宾,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中国非但没有同意英国这个看似“合理”的要求,反而借“菲律宾是俄罗斯殖民地”的借口为由“不谋求现况的改变”。

    换句话来说,作为俄罗斯国土一部分的日本将会作为国土并入中国,至于作为俄罗斯殖民地的菲律宾,自然也将成为中国殖民地。

    这也意味着,在菲律宾问题上,中国人完全没有考虑到英国的立场,对于英国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远东的平衡,他们并不需要中国过多的介入到东南亚,原本对于中国人控制婆罗洲一事,许多人就颇有微词,但当时更大的威胁是俄国,而现在,俄国人走了,可是中国人却接管了俄国人的一切——更为致命的是,中国距离东南亚更近。而且他们对东南亚的影响也是俄国人甚至英国人所不能相比的。

    “我们可以阻止他们吗?”

    “除非我们决定现在就向菲律宾出兵,但是阁下,现在的菲律宾依然是俄罗斯殖民地,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这一次中国人从一开始就处心积虑的准备吞并菲律宾,而不是给予他们独立,如果在战争爆发初期,他们就占领了菲律宾,那么我们势必会对就菲律宾问题同其进行谈判,而那时中国是需要依靠我们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或许他们会拒绝,但最终却仍然不得不同意菲律宾独立或者由多国托管,所以,他们没有向菲律宾派出军队,没有去占领那里,这使得菲律宾依然是俄罗斯的殖民地,如果我们出兵的话,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与俄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或许俄罗斯现在已经虚弱不堪,甚至国内的叛乱使得其权威尽丧,但是阁下,这不仅将会导致中国的不满,也必将激起德国以及其它国家对我国的敌意,而这又势必可能导致俄国完全倒向德国!”

    若是此时唐浩然听到张伯伦的这一番点评,他一定会说知我者张伯伦,因为之所以不出兵菲律宾,正是因为英国试图插手菲律宾,试图令中国同意菲律宾的“独立”,对此,唐浩然当然不可能同意,日本、冲绳、台湾、菲律宾,以及婆罗洲那是中国最后一道防线,是整个太平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如果菲律宾出现了不是中国主导下的独立,那么无疑将导致这个防御体系的瓦解,所以这是绝不可能接受的,但在离不开英国帮助的情况下,又不能冒然拒绝他们的要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将出兵菲律宾的问题加以搁置!

    之所以搁置出兵日本、菲律宾的计划,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因为英国的“蛮横”或者说他的平衡外交。但那些英国人显然忘记了,中国流了那么多血,花了那么多钱,是绝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宣布停战的,更不可能让本就被视为盘中肥肉的日本与菲律宾从中国盘中飞出。

    煮熟的鸭子飞不了!

    但若是几个人一起吃的话,却有可能会饿死请客的,如果当时真的一口把那煮熟的鸭子吞下去,没准现在鸭子真的飞了,因为中国需要英国的支持,而在没有打下两地的情况下,唐浩然可以永远用一句“一切等打下两地再谈”,到时候,当英国的支持变得可有可无的时候,自然也就不需要去考虑他们了。

    现在,张伯伦等人看出了唐浩然的打算,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中国又抱了另一个“大腿”,或者说中国又与另一个国家在那里互相勾搭了起来。

    “德国!”

    塞西尔这位已经已年迈体衰的英国首相,念叨着这个名词,他的眉头紧皱着,过去,德国与英国近乎于盟友,德国从未曾试图于海上挑战英国,而现在,德国不再满足于作为英国平衡大陆的一个棋子,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在海上向英国发起了挑战,而且这个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的。也正因如此,对于德国的警惕一直左右着这位索尔兹伯里侯爵的决定。

    “现在德国对中俄战争的插手,已经损害到了英国的利益,张伯伦,你觉得,在俄国将尼古拉总督区、菲律宾殖民地以及西伯利亚甚至中亚交给中国人之后,再支付十亿卢布的赔款之后,他们与中国之间处于什么情况?”

    看着张伯伦,塞西尔吐出两个字。

    “仇恨!”

    是的,那将是无边的仇恨,对于俄罗斯而言柏林的条约将是耻辱的。

    “每一个俄罗斯人在未来,只要凝视地图,他们就会感受到无边的耻辱,因为他们失去了太多,他们失去了整个亚洲,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荣誉,失去了俄罗斯的荣誉,相信我,在这种情况下,那位残废的皇帝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他永远不可能弥和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敌意,对于德国而言,在这两国家之中,他们只有一个选择……”

    是的,只有一个选择。德国不同于英国,英国可以通过巧妙的外交以及地理位置,游走于法国与德国之间,但德国却不行,就像英国虽然可以游走于法德之间,却永远也不可能把两个国家拉到一个桌上一样。

    “《法兰克福条约》给德法两国带来的仇恨是永远不可能消弥的,这同样也意味着,无论德国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都将因为领土问题而陷入长时间的敌视与对抗之中,而我们需要的就是……”

    吐一口雪茄烟,塞西尔吐出了两个字。

    “平衡!”

    平衡,这是几百年来英国欧洲政策的核心,从拿破仑时代直到现在,对于英国而言,他绝不希望看到在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影响到这一平衡的国家,只要一显现这个苗头,英国就会千方百计的打压他们,曾几何时,英国通过帮助德国,以对抗法国,进而通过德法对抗维持平衡,在法国展现弱势的时候,德国意图挑战英国的时候,他又同法国结合在一起,以对抗德国,平衡,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平衡而已。

    “我们并不需要其它的什么,现在的英国已经足够庞大,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为广阔的殖民地,可以提供给英国所需要的一切,而在这个时候,任何人试图打破这种平衡,无疑都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

    静静的吸了口雪茄烟,塞西尔稍作沉思。

    “德国人试图通过这场谈判影响到俄罗斯以及中国,那么,我们就要打破德国人的这种想法,我们不仅要打破他们的这一想法,还要千方百计的促成中国与俄国的对抗,嗯……也许,我们应该帮助中国人!”

    作为一个玩弄平衡外交的高手,在意识到危险之后,尤其是中国人试图摆脱英国控制时,塞西尔立即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他不再将中国视为盟友,而是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既然是对手,那么就应该用来打压!

    “帮助中国?”

    张伯伦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这位首相,难道他真的老糊涂了吗?

    “当然,我们应该帮助中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西伯利亚,中亚,尼古拉总督区、菲律宾的殖民地,凡是中国人需要的,我们都要表示对他们理解和支持,当然,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有意见,但是,作为盟友,我们仍然支持他们!当然这一切只能通过私下渠道告诉他们!”

    默默的夹着雪茄烟,在作出这一决定之后,塞西尔又沉思了一会,

    “至于俄罗斯方面,现在的俄罗斯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帮助他,欧洲不能够再承受出现一个新拿破仑的风险了,德国、奥匈对俄罗斯的干涉是正确的,但是仅仅只是武力上的干涉是不能够满足俄罗斯需要的,也许,我们应该促成英格兰银行对其提供一笔贷款,用于帮助俄国恢复秩序,嗯,这可以拉上法国人一起干,如果法国人不愿意,就告诉他们,除非他们希望俄国完全倒向德国!否则大家就必须一起帮助俄罗斯!”

    此时,无论是德国也好、俄罗斯也罢,中国也行,在塞西尔的棋盘中都变成了一个个棋子,在塞西尔的计划里按照一个预定的方向发展着,而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世界格局也必将朝着对英国有利的一面发展。

    “阁下,你是希望让俄国尽快恢复元气,以对抗中国吗?”

    张伯伦明了塞西尔首相的用意,促成中俄两国间的对抗,进而瓦解德国试图建立“东方联盟”的可能,除非他们排除中国,而在他们排除中国的同时,中国将不得不倒向英国,以换取来自英国的支持。

    “不,不仅仅只是如此!”

    摇摇头塞西尔看着面前的张伯仑,尽管他已经老迈,但是他的外交嗅觉依然比其它人更为敏锐,毕竟几十年的经验教会了他很多事情。

    “我们需要的是让俄国佬,中国佬还有该死的德国佬一起互相残杀,而我们只需要一旁观看就可了!”

 第339章 无忧宫(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柏林,关注波茨坦的无忧宫——这里的每一天,都将决定两大帝国的命运!”

    《泰晤士报》

    波茨坦位于中德北部的侵蚀山脉和冰川区内,距离仅不过只有柏林10公里。柏林纳森林和哈维尔河形成的一系列湖泊和池塘,为波茨坦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从而使得一位又一位普鲁士国王在这里修建了宫殿和庭园。而无忧宫正是其中之一。

    因为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热衷于艺术与文学,因此他促成了无忧宫庭园和宫殿的发展。7年战争之后,他建造了包括新宫殿在内的许多建筑。19世纪,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在无忧宫庭园内增建了7座建筑和庭园。

    整个无忧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而在无忧宫的一侧,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采用中国传统的碧绿筒瓦、金黄色柱、伞状盖顶、落地圆柱结构。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中国式香鼎。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令每一个来访者都会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不过此时对于无忧宫的客人们来说,他们却无心欣赏无忧宫美丽的景致以及那样的建筑,实际上,几乎每一天,这里的谈判,都会让人们失去耐性,因为谈判总会涉及到太多的实质性的问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原则,双方都在争论,甚至多次不欢而散。

    而每一次不欢而散,通过各种渠道传至外界的时候,总会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人们非常清楚,这场谈判对于中国以及俄罗斯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个国家的未来,同样也意味着未来数十年内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也正因如此,外界才会专注到这里的一举一动,各国外交官更是试图获得第一手情报,从而掌握谈判的动态,不过,国与国之间总有着不同,对于英国以及法国而言,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对俄罗斯极尽压榨,那怕是最后,由英法两国共同承担俄国的赔款,也是可能接受的,他们相信一个战败的被中国压榨一干的俄罗斯,是不可能做为德国温顺的“小伙伴”,因为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不仅会因此敌视中国,同样也会对促成和谈的德国产生不满。至于美国则希望俄国最好保存一定的实力,只有那样,他们才能够牵制中国的扩张,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扩张已经到达了严重威胁到美国利益的地步。

    而作为东道主的德国,这个一手促成谈判的国家,他们的想法则非常简单——避免德国卷入与中国之间的战争之中,当然,他们同样也不赞同对俄罗斯的过份削弱,尽管,他们需要俄罗斯作为德国温顺的小伙伴,但是却不希望这个小伙伴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或许德国可以提供一定经济上的支持,但相比于英法,德国的金融力量实在太过单薄,所以他们更希望战争最能够以让俄罗斯颇为体面的方式结束,而不是令俄罗斯蒙羞的方式。

    对于外界的关注,无论是做为俄国代表参与谈判维特,亦或是作为特命全权特使抵达德国的梁敦彦,都没有加以任何关注,他们甚至没有去看报纸,更没有去理会来自各界的邀请,而是每天都在那里进行着谈判,一条条的谈,一个个的讨论,在激烈的时候,双方甚至会拍起桌子不欢而散,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每一次,在双方不欢而散之后,德国外交大臣或者总理就不得不拜访他们两位,给他们一个台阶,让他们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而双方则就颇下驴于次日恢复谈判。

    就像是现在,在昨天的不欢而散之后,双方又一次看似心不甘情不愿,实则却又是心甘情愿的回到谈判桌前,继续昨天的话题。

    “阁下是一名外交官,您应该知道,德国首相俾斯麦他曾是一名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他曾主导着德意志帝国的走向强大,但是他最失败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维特将手中的钢笔收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