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绍仪颇为深意的看着唐浩然的说道。

    “大同江位置极为优越,若开采沿岸矿产,亦可借水路之便运往仁川或海外。那里确是个好地方。”

    唐浩然轻轻叹了一口气说。

    “我们现在要办的不仅仅只是特区。若仅立足于贸易,怕不见得有多少优势。现在日本对朝鲜之野心人尽皆知,看眼下情形,朝鲜局势多变,若是我等不提前准备,恐怕后患无穷,所以,我想大修承恩祠。”

    这只是一个想法。在唐浩然看来,现在也许是再次强调“中朝鲜血疑固的友谊”的时候了。只有如此,才能交好朝鲜士民之心,当然那额外的私心,便是借此去影响府中诸人,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进而成为自己的助力,而非满清的忠臣。

    “借承思祠之名,对朝鲜士民加以警示,令其尽晓日人之野心,我等亦可凭此得先人之余荫,于仁川、大同江行以建设。”

    这是你的理由吗?

    望着唐浩然,李光泽在心里暗自思量道,此次来朝鲜之前,他既对这个“隐士之国”充满好奇,在汉城时,也曾对朝鲜有所了解,朝鲜两百五十余年来一直视清朝为“夷”、“虏”;祭祀明太祖、神宗和崇祯皇帝的大报坛二百余年间烟火一直不绝。之所以如此;根源就在朝鲜秉持以春秋义理为核心的中华正统观;这种正统观决定了其对明、清两朝不同的文化心态;是朝鲜王朝尊周思明的理论根据和思想基础。

    故面面对作为中华正统的明朝;朝鲜有很强的认同感;以“小中华”自居;大讲慕华;恭行事大。满洲以边鄙“胡人”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对秉持程朱义理观的朝鲜来说;这是华夷变态、本末倒置、天地不容之事;此时的慕华即转变为尊华;尊王攘夷的春秋义理观甚嚣尘上;遂极力崇明;大讲尊周思明。

    受宋时烈等朝鲜大儒的影响,朝鲜儒家学子对明朝灭亡有切肤之痛;或是对清朝则有满腔的仇恨;或是对其充满鄙夷,多年来朝鲜儒家更是大肆宣扬尊明贬清的观念。

    而现在大人在初定朝鲜之后,便大建“承恩祠”,仅仅只是为了交好朝鲜人、提醒两国血浓于水的交往那么简单?若难为如此,又岂会冒惹人猜忌的风险?还是说他另有想法?

    我大明、满清、夷狄……诸如此类的话语,一一在李光泽的脑海中闪动着,这会看似冷静的他望着唐浩然不禁有些迷茫,他到底在想?

    “既然朝鲜视国朝非正统,反以明朝为正统,只怕我等如此宣扬,恐会惹其更加离心离德……”

    双目炯炯的唐绍仪望着唐浩然试探着问道。

    “到时,岂不更不利于我?”

    心道一声,故作思索的唐浩然却是摇头说道。

    “这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却也能带来一些好处,至少可以保证朝鲜暂时的稳定,毕竟咱们也是中国嘛!有了暂时的稳定,我们才在这里做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业绩来,少川,可愿与我共谋这朝鲜之事?”

    (思崖山甲申而不悲者;其人必不忠,主角于此如何能不感伤?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主角反清之心,可昭日月啊,好了,第三更了,再一次求月票!大家的票票与订阅,可不就是无语努力更新,疯狂加更的动力!拜谢!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

 第28章 压迫(第一更)

    大海渐渐的在身后隐退,“西一丸”客货轮乘风破浪,在港湾入口掀起阵阵泛着白沫的浪花!夕阳下,被红霞笼罩下的一个初显繁华的滨海小城——济物浦!

    穿着一身西装的李明欣此时就站在“西一丸”的船头甲板上,望着济物浦那初显雏形的商港,他觉得自己已经热血沸腾了,二十三岁的他选择了同他人不同的路,准确的来说,李家年青一代人中不同的路,出身泗水李家的他,并不是家中的嫡子,上面还有26个兄长,按照李家的规矩,成家同样也意味着离家,他的那些兄长们或是去了新加坡,或是去了槟城,还有人去了上海,而他选择了另一条去——北上,不过他并没有去天津,而是来了济物浦,嗯,按中国人的叫法应该称之为“仁川”。

    而之所以选择仁川完全是因为在船上受一位行商的影响,在那里有华租界,高朝鲜人一等的华人自可在朝鲜畅行无阻,且在朝鲜享有种种特权。

    特权!

    来自殖民地的他非常清楚,特权意味着,意味着财富,在这片辽阔的大地,充满无限的机遇,他将会在这里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像他的曾高祖一样,远渡重洋到了泗水在那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李明欣自幼便有在傍晚洗澡的习惯,刚洗了澡他便赶到甲板上吹风,徐徐的海风让他想起了很多。济物浦,如同朝鲜这个国家一样。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荒地”,这里充斥着太多的机会,但机会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的。都能看到的。

    尽管有着分家时的一百万荷盾作为后盾,但他却知道,这笔钱看似很多,但却经不起冒险,尽管他对朝鲜充满了野心,但是他此行的目的却是在这里寻找属于他的机会。

    绝不能给李家丢脸!

    李明欣喃喃自语道,尽管分家之后。按照南洋华人的家规,家族对他不再有任何责任,至多只会在他经营失败时。李家大房每月会给个度日的柴米钱,但内心的骄傲和野心,却使得几代李家人宁可饿死,也绝不接受大房的“施舍”。更有甚者因生意失败远走他地易名隐居。

    绝不能丢李家的人!

    夜。已经悄悄降临,不知是因为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还是因为距离济物浦越来越近的关系李明欣那张如种植园劳工般黝黑的脸庞上浮现灼热的酡红。

    尽管他穿着一身西装,可那张在种植园中晒的黝黑的脸膛以及在种植园中砍蔗时砍下的满手老蚕,使得在外人眼中,他倒是有点像是个劳工,以至于在这船上,根本就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说着有些生硬的官话的李明欣。

    酒馆里乱蓬蓬的。空气中弥漫着和着汗臭味的饭菜酒香,震耳欲聋的划拳声。更是不时传入耳中,这间山东饭馆是仁川码头华工聚集的地方,这些从山东来此的劳工,每日在码上背负着沉重的货物上船、下船,终日劳累的他们,每到夜幕降临时,都会聚集在饭馆里,靠站几两烈酒,麻痹疲惫的身体。

    “又是炸酱面!”

    吃着碗里的炸酱面,李明欣忍不住嘀咕着,在华租界炸酱面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廉价的庸食物,码头上的劳工之所以喜欢吃炸酱面,是因其廉价,而且快捷,不过自幼吃惯大米的李明欣,却正在适应着炸酱面。

    虽说在朝鲜能吃到大米,但吃米总需要点菜,一顿饭菜钱若是换成炸酱面足够吃上一天,对于来到济物浦已经一个半月的李明欣来说,为了省钱他住的是十六人的大通铺,吃最便宜的炸酱面。

    连吃了一个半月炸酱面的李明欣并没有多少胃口,瞧着饭馆里挤着的华工,虽然他们说的是山东话,可对于华工他并不陌生,在家里的甘蔗中便有上千名来自广东与福建两地华工,除去话音外,他们并没有区别。

    “应该做生意呢?”

    此时,李明欣脑海中所思所想的只是生意,这也是他来仁川的原因,但仁川并没有太多的商机,即便是常年从事对朝商贸的商人,所从事的依然单边贸易——将洋货销往朝鲜,返程时携带黄金、银元或者红参,朝鲜几乎没有任何特产。

    “哥几个,照我说,这事肯定有赚头,一个人头一块大洋!”

    在那嘈杂划拳声、谈话声中,一个嚷声传到李明欣的耳中。

    人头?大洋?

    “瞧你说的,那可不根卖人似的!”

    “不是卖人,是招工,统监府现在不是在在仁川这地方开港,建特区吗?还要在大同江边的南浦开港,那里可都没有,盖房子要人、建港要人,这不他们那边现在满地的招人,牙人招来一个工,就给牙钱一块大洋,我估计,要是咱哥们去干这生意,这一年至少能挣一两万大洋,那还用掏这力量!”

    建特区,这并不是新闻,实际上现在仁川事务厅最近就在征地,以开办仁川特区。

    可南浦招工?

    这是怎么回事?

    李明欣顿时留意了起来,一来到仁川他便听说成立统监府的事情,相比于狭小的华租界,特区足足有万亩之大,可那么大的地方能干?开办工厂?仁川的煤都需要从日本进口。

    “一两万人?美得你,这地方要那么多人干啥?仁川开港都好几年了,才多少人……”

    “你不知道,南浦和这不一样,统监大人不是要在仁川工厂嘛,就需要原料,对,还要在那采矿的,那可都要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这机会咱们可不能错过了,别的地方不说。就是咱老家那边,一年闯关东的可都有几万人,要是咱们弄过去几千人,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接下来隔壁那桌人再说,李明欣反倒没兴趣了,拿着筷子的他,不时寻思着先前听到的信息——南浦、建港、开矿、工厂。诸如此类的信息,一一在他的脑海中整理着,虽说心知招募华工确实有利可图。在荷属东印有不少人正是以此发家,但李家的人没必须去挣这个银子。

    “港口、工厂、矿产……”

    反复在心底念叨着这几个词,李明欣却只觉得呼吸一阵急促,或许其它人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但他却知道。矿产对于一座港口意味着,意味着港口的发展潜力。

    “也许,应该去南浦看看,或许那里有新的机会!”

    李明欣在心底暗自轻语一声,通过一个半月的观察,在他看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受限于本朝鲜贫瘠的土产输出,仁川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但如果南浦找到合适的矿场,而又于仁川兴办现代工厂。那么,未来这里的发展也许将不可限量。

    然后迅速吃完碗中的面条,李明欣便离开了饭馆,也许,现在还能往东亚轮船会社买一张前往南浦的船票!

    在走出饭馆的时候,行走在街道上,自幼于热带长大的他便感觉到与南洋相似的盛夏,顶着徐徐的海风朝着日租界走去的路上,却听着远处传出一阵喧嚣声。

    “拿了这厮去见厅长大人!”

    在那阵喧嚣声中,李明欣看到一群华商和他们的雇员正押着几名朝鲜官员,为首的穿着官衣的朝鲜官员似乎是一个三品官,被绳索紧紧的捆绑着,他的乌纱帽早不知道被扔到了地方,就连一旁的朝鲜衙役亦被绳索捆着,和官员一样浑身满是灰土。

    “这是怎么回事?”

    在诧异中,李明欣跟着人群朝着“衙门”,也就是过去的华租界的仁川商务公署,现在的仁川事务厅走去,在高大的衙门前已经挤满了人,门外站着几名穿着黑色警服的警察,他们荷枪实弹的站在那,警察这是统监府成立后,方才出现于仁川的事务,取代了华租界内的英捕。

    在众人挤到衙门口时,却见衙门里走出一个穿着青袍的青年官员,那位就是事务厅厅长,似乎是姓李,好像是统监大人的学生,见大人出府,一众华商纷纷下跪叩头。

    “这是怎么回事?”

    那青年官员肃声喝问时,只听其中的一个华商说道。

    “韩大人,这厮实在太过恼人,我等奉统监大人之命,于特区内办洋火厂,为筑厂房不过只是推平几座孤坟,他竟不知从那里找来坟主,竟动辄相威,言称要推平工厂,我等气愤不过,特将其绑来见大人,以为赔偿,还请大人为我等做主……”

    听着那理直气壮的诉讼,李明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虽说来到仁川后早已见过华人于朝鲜的跋扈,可谁曾想一群商人竟然直接将朝鲜的三品官给绑了,这,这也太没有……

    就在他诧异的功夫,却只听着那李姓厅长喝声道。

    “你等实在太过无礼,岂不知金大人是当朝三品大员,奉王命协助我统监府创办特区,岂能如此无礼,还不速速退下……”

    那李厅长一边说,一边走到神情沮丧的金大人身边,随意搭手道。

    “金大人,诸人多有得罪,还请见谅,切勿与他们一般见识……”

    随后他才命人解去金大人身上的绳索,瞧着这位李厅长三言两语的处置此事,而那位金大人却虽是满面的委屈,却只是垂头甘认的模样,李明欣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这是怎么回事?

    (再次求月票!别的话不说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无语的支持,新书不易,试着看看能不能冲击一下榜单,毕竟野百合也有梦想不是,如果大家的月票给力,无语保证更力一定也会非常给力!拜谢!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

 第29章 贱骨头(第二更)

    羞愤!

    在那捆于身上的绳索被解开的时候,原本垂头丧气的满面委屈的金意平,感觉到周围的华人投来的轻蔑之色,那脸上的羞愤之色更了,羞愤交加下,见这李大人无意主持公正,反倒一味偏袒,突的抬起头来,双目直视李幕臣鞠身行礼道。

    “大人,小臣虽是下国之小臣,然亦有下国之尊仪,上国之民虽是上国之民,然其所操却为商贾之贱业,今日上国持贱业者,捆小官于先,且不问其上下不分之罪,就其有辱斯文之行,难道大人便视若无睹,任意偏袒吗?”。

    羞愤交加的金意平在说起话来,倒也是有条有理,他没有说上下,而只问斯文,若是碰着旁人或许会因其话三思一番,许会对那些商人加以训斥,可他却没想到眼前这位李厅长,家中亦是操着商贾之贱业。金意平这般一说,他又岂不心恼,原本有意将此事化了的李幕臣一听,那因肥胖而挤成一团的脸上立即露出人畜无伤的笑容来。

    “本人不过只是无品之事务厅长,于金大人面前岂敢称大人?”

    这倒不是李幕臣的谦虚,虽说统监府中官职众多,可除去统监为三品官衔外,其它人却大都都是“布衣”,自然也就谈不上品衔。

    “那……以金大人之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