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狂潮[黑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比特狂潮[黑客]-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边,罗子昕回到家中,脱下帽子围巾挂了起来,其实某人今天之所以急匆匆赶回家,也是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他把兜回来的小菜放到餐桌上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拿出芯片插上了电脑主板,将一切零部件回归原位,接通电源,搓搓犯冻的双手,按下了开机键。
  电脑发出正常运作的声音,两绿一红的指示灯跳跃着,系统进入自检,过了一会儿,Mac OS系统的彩色图形操作界面就出现在了罗子昕眼前。
  子昕激动地咽了口口水,不愧是全国知名学府的教学设备,他在图书馆中看到的书大部分描写的都是DOS系统,而面前这个显然比前者要高级得多,它可以支持分层文件系统以及较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能使用软盘或硬盘。
  罗子昕快速地输入一串串指令,调出这台电脑各方面的功能参数查看,在外人看来晦涩难懂的程序语句,对子昕来说却像一道道接连呈上的美食,色香味俱全。苹果II毫无反抗之力地被某人摁在工作台上,肆无忌惮地扒个精光。 
  “嗯?”子昕打开一个软件源程序,这是个被编写到一半的数据库系统,作为半成品,这个软件的前半部分似乎已经经过开发者的反复修改和优化,可以看出来开发者的编程水准还算过关,至少程序语句中规中矩,还是很严谨的,但是它却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戛然而止。
  罗子昕正托着下巴看到高兴处,却被生生掐断,他扫兴地摇摇头,嘟囔道:“其实只要遵循ACID的四个特性,不进行类型检查也是可以的……”
  一边说着,他一边伸手往上翻,大段大段删掉了几十句代码,又在后面添了几句进去,最后调试了一下程序,看到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起来,便心满意足地关掉了它。
  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下什么混事的某人很快就把这段小插曲抛在脑后,津津有味地在苹果机上到处乱逛,看到哪里有设置不当,就动手将它们一一改好,就连系统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也让他想办法解决了,如果遇到自己不太会算的函数,他便把这些问题隐藏起来,或者设置逻辑误导,把它们可能暴露的问题避重就轻。
  做完这一切,罗子昕毫不意外地看到外面已经明月高悬,手边放着一套干净衣服——老爸来过了?……他可能太投入了,根本没能发现,现在想来,怪不得右耳朵隐隐发疼,估计是又被揪过了。
  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长辈们都喜欢捏他,某人郁卒地揉揉耳朵,拿起衣服跑去洗澡。
  第二天一早,林光和李昀泽就坐公车来到罗子昕家里,在男孩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搬走了那台电脑,并且支付了一笔不菲的报酬。
  随着电脑消失在视线里,罗子昕也好像被抽走了身上的力气,今天是周日没有课,电脑也送了回去,他从抽屉里拿出借阅证,最终还是决定在图书馆里度过这难得的一个周末。
  图书馆里的藏书经过罗子昕这段日子没日没夜的翻阅,能给他带来的新鲜信息也越来越少,计算机方面的书有些已经被他翻了不止一遍,罗子昕先是照例选了本数学方面的书自学了一会儿,把一些算法揣摩透彻以后,换了计算机的书,拿出笔记本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记下来。
  这里的藏书并没有涉及到计算机精尖前沿的知识,而罗子昕现在在做的,就是通过他已知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理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去推算、改造、甚至创新。这样的行为,就类似于学会了几种食材的烹饪方法后,不断尝试去做各种不同的菜式、甚至大胆地融入进自己的创意,开拓新的食谱。
  罗子昕放下了手中的《计算机硬件》,闭上眼揉了揉鼻梁上的穴道,这是和他过去所学的电工知识关系最密切的一本书,介绍了计算机各个零部件的作用,简单地涉及了一些人机控制方面的学识,它已经被这位年轻的借阅者翻了不下五六遍,而男孩对计算机的构造,更是已经了如指掌,倒背如流。
  等等,了如……指掌?
  子昕“唰”地挺直腰背,舔了舔嘴唇。离开电脑只有大半天的时间,对罗子昕来说却像是度日如年,令这个男孩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可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而他又对电脑的构造如此了解……既然这样,他,能不能自己组装一台出来呢?
  想到就做。罗子昕摊开笔记本和《计算机硬件》,将自己脑海里的各个硬件模块图画出来,他知道,凭自己有限的材料和工具,很难造出功能可以和苹果2这样,用高端仪器制造出来的电脑相媲美的机子,但他可以用其他相对好找的零部件去代替,苹果2内部的集成芯片工艺难度高,他也可以适当地用零散开来的晶体管取代,这会使机子的体积变大很多,功能呈几何倍数简化,但是——
  罗子昕握着笔飞快地演算着,参照自己所有的条件来规划的话,或许他可以造出一台类似电脑的“亚电脑”,再加上自己之后对它的数控编程,应该能使它拥有计算机大部分的功能!
  对于一个饥肠辘辘快要饿死的人来说,即使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个肉包子放在面前,也已经足够他欢欣鼓舞的了。


☆、第十二章

  曲海大学。
  林光和李昀泽抬着修好的苹果机,出现在计算机系实验室的门外,四顾了下,见没有人,赶紧掏出钥匙打开了实验室,把电脑搬到原来的位置上,插好电源,迫不及待地按下了开机键。
  两人忐忑又激动地搓着手,凑在电脑前,正常开机的画面在显示屏上出现,李昀泽操作着鼠标查看了一番电脑环境,对林光做了个OK的手势。
  “总算修好了,真是虚惊一场,我们赶紧继续做课题吧。”林光长吁一口气。
  “好。”李昀泽应了一声,点开了他们编写到一半的数据库软件。
  这时候学院的计算机系教授们也走进了实验室,似乎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隐约听到“源代码”之类的词汇。
  “照当时学生描述的情况来看,虽然那位高人在解密的过程中占着主导地位,但是我校的数学支援也功不可没呀……”
  “而且他老人家还把源代码留在我们学校,这么重要的东西到现在也没见谁来拿,或许那位高人的用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我想也是,凭我们整个计算机系的力量,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想还是可以胜任的,不能让那人失望嘛……”
  教授们聊着,转头见到两人正在电脑前摆弄着毕业课题,都欣慰地点点头。
  “啊!”李昀泽突然发出一声惊叫,林光赶紧捂住了他的嘴。
  “发生什么事了?”一位教授似乎心情颇好,听见声响便向这边走来:“有什么困难吗?”
  “没,没没……”两人白着脸,拼命摇头。
  “正好我现在有空,让我看看你们的进度完成得怎么样了。”
  “不不,教,教授,我们还没做完,不必麻烦您的……”林光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偷偷瞄了一眼编到一半的软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代码丢失了几十条,简直变得千穿百孔,要是这样的东西被教授看到的话,一顿臭骂肯定少不了。
  “对对!”李昀泽也面无人色地附和。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现在给你们把把关,要是有什么根本错误也好尽早发现。”教授说着,就走到了两人身旁,看起了电脑上的代码。
  林李二人见阻拦不住,只能苦着脸战战兢兢地立在旁边。
  只见这位教授脸上的神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下来,变得无比凝重,突然他抬起头向着另外几个教授的方向吼道:“你们几个快给我过来,看看这个!”
  几个教授好奇地凑过去,场面随之渐渐安静下来。
  “这……多个进程或线程可以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而没有问题?”一名教授瞪大了眼睛。
  “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平行读取同一个数据库……”
  “薛教授,您怎么看?”
  “不行,虽然可以读取,但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进程或线程可以进行数据写入,否则会写入失败并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可我认为这是使数据库更加实用的创新,特别是与无类型的脚本语言一起使用的时候……”
  又有人反驳道:“但我觉得这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严重缺点!”
  “张教授……”
  “程序或许会自动重试一段时间,而这重试时间的长短是可以设置的……”
  “所以尽管如此,但我觉得还是可行的!”
  “这一点也不严谨!”
  “我叫你来这里不是为了和你吵架!”
  “我也是!可是……”
  “喂喂!……”
  眼看着教授们的神情越来越激动,个个面红耳赤就差撩膀子展开全武行,两个面无人色的大学生尝试着开口:“我,我们……”
  “闭嘴!”一个教授回头吼了一句,转过去继续和同僚激烈地争吵起来。
  “我们的毕业设计……”两人欲哭无泪。
  “那还用说吗!”
  果然是天要亡我么。两人对视一眼,都从互相的脸上看到了绝望,他们最后看了一眼吵成一团的教授们,心如死灰地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实验室,并顺手为一直以来尊敬着的教授们带上了门,这也使两人没能听见,一个教授在他们关上门后发出的喟叹:
  “但毫无疑问,这是个里程碑式的杰作……”
  ******
  罗子昕在图书馆列出一个大致的零部件列表后,天色已经黑了,他抬头看了看钟,决定在回家之前先去一趟旧电器回收站。
  这次去,显然抱着鲜明的目的。子昕既然打定主意制造一台“亚电脑”,首先需要攻克的难关就是整台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CPU。这是全机的心脏,没有它,其他所有设想都只是泡影。
  为此,他首先想到的是用单片机代替。单片机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种变体,一般使用的都是嵌入式操作系统,极其简单而又有效。
  与应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通用型微处理器相比,单片机更强调自供应,说白了,就是体积小、操作简单、存储量少、功能单一、成本低。
  让罗子昕大为看好的是,单片机一般很容易配合外部支持芯片制成工作计算机,这样就可以把单片机系统植入装置内部来控制装置了,更有意思的是,单片机上不但具有输入输出设备,竟然还有其他串行通讯接口,也就是说,通过特殊的指令、外接设备和一定的改造,罗子昕甚至可以把它制作成一台能够联通网络的电脑!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单片机从哪儿来?答案令人大跌眼镜——家用电器。不过也并非所有家电中都装有这么一块简约版的微型计算机,必须要是那种全自动的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冰箱之类的高级产品。
  九十年代初的小镇中,有实力使用这些电器的家庭着实不多,所以罗子昕的打算是,尽早向回收站的工作人员打好招呼,让他们为自己留意着,子昕已经做好等候一段日子的准备了,只要有这类电器被送到回收站,就在第一时间通知他,至于里面的单片机有没有损坏——罗子昕相信,只要不是坏得太离谱,对其了解颇深的自己还是能够修好它的。
  事不宜迟,打定主意他就合上书本,前往位于镇西南的旧电器回收站。
  他是做电器维修这一行的,自然和回收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打交道,那儿的几位老伯也颇为喜欢这个乖巧礼貌的男孩,罗子昕经常能在那里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淘到不少有用的东西。
  三辆灰白色的卡车停在回收站门口,往下装卸着一台台老旧的电器,罗子昕熟门熟路地走上前,其中一个正在搬运的工人认出了他,招呼道:“小罗,这么晚你怎么来啦?这次想要些什么?”
  罗子昕喊了声“刘伯伯”,快步走上前,帮着那工人合力把一台电视机搬进回收站,这才向对方说明了来意。
  “……带单片机的电器?”被称为刘伯伯的工人摸着下巴:“我们这儿最近没有收到呐……要知道,全镇现在能有的也只有这么几户人家,不然就是政|府和企业单位,大多数都是近两年才置办的,很难碰到报废的机器。”
  毕竟年纪还小,男孩脸上的表情明明白白地写着他有多失望:“这样啊……那要是收到了,请在第一时间通知我,我愿意出一百元。”
  他刚想转身离开,却又被刘伯叫住了:“对了,小罗等一下。”工人抓抓后脑勺:“我这儿有样东西,不知道有什么用,小罗你懂得多,帮我看看这是什么?”
  罗子昕应了一声好,便跟着工人走进了回收站后面的仓库。
  仓库里隐隐弥漫着一股灰尘的味道,刘伯伯拉亮灯,里面的情景便一览无余,男人走上前去,在一堆电器里头翻找了会儿,最终拿出一块灰不溜秋的板状物,大概有一尺长,半尺宽,罗子昕接过的时候,双手顿时便被沾上了满满的灰尘。
  他目光呆滞地看着手里的板状物,小心翼翼地拂开上面的灰尘,原本白色的板身以及当中镶嵌着的黑色键盘便显露出来,还有上面的一串大大的红色字母——LASER 310。
  “怎么样?你认得它吗?”刘伯伯凑近了问。
  子昕惊醒过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这是一台微型计算机!……您是从哪里搞到的?”
  “微型计算机?”刘伯伯一脸迷茫:“哦,这是附近一所高中批给我的……它是什么,能煮饭吗?”
  “……除了煮饭,什么都能。”罗子昕咽了一口口水:“刘伯伯,这台机器你用吗,能不能开个价,卖给我?”
  “啊,我不知道这是啥玩意,放在这里也没用,这样吧,你要的话,二十块钱给你吧!”
  “……多多多,多少?”
  “二十块,太多了吗,那就十五吧。”
  ……
  罗子昕直到走出回收站的后门,还是一脸的不在状态。别人可能不知道他手里这块方方正正的机器板是什么,但男孩却清楚地明白其背后的价值——
  华国引入的第一代个人电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