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谍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大谍战-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的鬼祟动作引起了甘粕正彦的注意,他赶上来,幽默地问:“你们在从事什么非法交易?”

八木保太郎光笑不答。明人不做暗事,白月朗决定实话实说:“正与八木部长商议,预支一千二百元片酬,连本带利,还你的债务。”

甘粕正彦虎起脸来说:“这传出去,有损我名声吧?”

白月朗说:“欠债还钱,自古而然。”

甘粕正彦说:“那我也不能在开戏之前,让演员提前支取薪水还我账啊,再说,我又不放高利贷,利息就免了。”他告诉八木部长,“记着,拍完戏发片酬时,扣了还我,不准预支。”

八木保太郎笑着应承下来。

梁父吟望着白月朗笑,似乎在说:怎么样?撞枪口上了吧?

·13·


第十四章

1

满映标准放映室里,灯一灭,银幕上出现“加映”二字,是日军在菲律宾攻击登陆的纪录片,轰鸣的炮声中,响起旁白:

日本皇军第十四集团军及特种部队共五万七千人,协同海军第三舰队、第十一航空联队、陆军第五飞行大队,已一举攻占菲律宾,美国溃不成军,五万余人投降。美军统帅麦克阿瑟逃往新西兰,现皇军正向澳大利亚乘胜进军……

下面是张景惠慰问日军的镜头,张景惠的滑稽动作,不伦不类的讲演让白月朗差点笑破肚皮。

趁着换正片的空当,张景惠便成了众人谈论的话题。

从前,白月朗只是在医大请天照大神时见过他一面,还从他手里讨还过纱巾。白月朗对甘粕正彦说:“这位老豆腐匠实在丢中国人的脸,日本人相中他什么了?”

“忠诚。”甘粕正彦两个字就概括了。甘粕正彦是张景惠的顾问,他太了解这位国务总理了,别人都讥笑他是酒囊饭袋,其实是误解,他这人太精明了,这就是日本人为什么喜欢他而不中意他的前任郑孝肯的原因。甘粕正彦又说,“张景惠是个很知趣的人。”他问白月朗,“有兴趣吗?可以跟我到国务院去见见总理大臣。”

白月朗没兴趣,她说:“我又不是他的顾问,我去干什么?”

甘粕正彦说起她和总理大臣有过一面之识的事。白月朗吃惊地睁大了眼睛,问:“这可奇了,你怎么会知道?”

原来是张景惠说的。甘粕正彦说:“一提到你,张景惠赞美不止,看来有很深的印象。”

“不管怎么说,我都不想认识他。”白月朗撅着嘴别过脸去。

甘粕正彦说:“你是满映的人,理事长让你陪同也不行吗?”

显然白月朗意识到甘粕正彦没安好心,把她当美色送礼。坊间风传,张景惠有七八房老婆,甚至去逛妓院,是个大色鬼。白月朗很不客气地对甘粕正彦说:“对不起,我并没写卖身契给你,因此也用不着由你来转卖。”

甘粕正彦并没生气,在她手上轻轻拍了一下,说:“你误会了。满映培养一个明星多不容易呀,即使有人打你的主意,或者连你本人都愿意,我也不会答应的。”

白月朗的语气缓和下来,“那还让我去见张景惠干吗?”

“看看张景惠官邸建筑什么样也好啊,房子修得很别致,标准的德式建筑风格。”甘粕正彦说,“就当逛公园、看博物馆一样,国务院大楼也值得一看,门前有一排顶天立地的柱子,是仿照日本皇宫样子建的,那么森严,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见识的。”

白月朗不好再让他难堪,就退了一步说:“既然和逛公园一样,闲了去逛逛也无所谓。”

这时正片开始,正出厂标,是凤凰影业公司出品,《空城计》,马连良主演,地道的舞台纪录片,白月朗不知道拍《林则徐》要从诸葛亮身上借鉴什么。

2

西江月正在单身宿舍给陈菊荣、周晓云、宋伯元等几个学生补习,他在讲解作文,课堂上他出了个题目,是《感时花溅泪》,作文收上来,没有几篇上路。对这费解的题目,学生们有些茫然。西江月便找了几个人来辅导。

西江月说:“大家虽是学医的,语文课不能荒废,任何学科,基础都是文字。”

陈菊荣不以为然,说:“我又不写诗、当诗人。”

西江月说:“中国传统经典著述中,有伦理道德纲常,学做人也是必修课。这些精髓都藏在文学著作的字里行间。”

停了一下,他开始对《感时花溅泪》破题,他不要求学生们像八股文那样先破题,再启承转合,要有内涵,他问大家:“杜甫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

“国破山河在呀。”陈菊荣说,“其实作文题目不如就叫这个。”

西江月说:“学问就在这儿。以《国破山河在》命题,那太白了,容易让日本人抓住把柄。感什么时?为何会溅泪,还不是因为国已破。国虽破,山河犹在,山河由谁来拯救?这是要挖掘的内涵。你看你们的作文,太直太白,都是标语口号,好像你们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点切肤之痛都没有。”

忽然电话铃响了,他接起来,是个很陌生的山东口音:“是西江月先生吗?”

西江月说:“是的,你是哪位?”

对方并不正面回答,话说得莫名其妙:“听说你感冒很重,怕你传染学生,让你立即去医院休养。”没等他答话,对方“咔”一下挂断了。

这显然是上级用暗语下达的指令。太突然了呀!西江月茫然愣了半晌,在场的学生也都听见了,陈菊荣问老师:“您感冒那么重吗,非得去住院?”

宋伯元也说:“这是谁呀,这么横?老师治不治病,要他下命令?”

西江月极为消沉,情绪全无。他把作文本拢在一起,交给周晓云,让她明天给同学们发下去,好好看批语。他说:“我真的感冒挺厉害,头疼,今天就到这儿,你们先回去。”学生们站起身,向他鞠躬,道了“保重”,走了出去。

西江月发了一阵呆,几次拿起电话耳机,拨了号,又马上扣上了耳机子。他茫然地在屋里转了几圈,才开始销毁文件。

3

湖西会馆甘粕正彦卧室里,他正与徐晴做爱。桌上的电话铃响了。甘粕正彦起身去接电话,徐晴坐起来,一边穿上睡袍,一边注意听他接电活。

只听甘粕正彦判断说:“这是指令他逃走的信号,要快,大鱼捕不到,不能让小鱼也漏网。还有,那个冯月真,也要抓。尽管她不是有组织的人,跟西江月相好,总是有油水可榨的。”

停了一下,他又下指令:“要注意搜查电台。最近在南湖、朝日大街,都出现频繁的无线电信号。他们很狡猾,这些地方是日本军方电台架设的区域,浑水摸鱼,很难区别。”说完他挂了机子。

徐晴显然都听得一清二楚了,脸上极为失落,她意识到是西江月出事了。

甘粕正彦已没心思继续做爱,一边穿衣服一边用训诫的口气说:“你低估了对手了。你还等着去见他们的书记长呢,特高课方才通过电话监听,知道西江月的上司已下令,让西江月马上消失,他们当机立断掐断了一切线索,如果不马上抓住西江月,我们就一无所获了。”

徐晴说:“至少他接过头的李师傅得抓呀。”

甘粕正彦冷笑,“主动权在人家手里,与西江月有瓜葛的早先撤了,除了西江月,谁也不会上网的。就是西江月,迟一步也会溜之大吉。”

徐晴显得极为沮丧,徐晴寄予莫大希望的西江月,一瞬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她白白夸口了。好在徐晴已和甘粕正彦同床共枕了,他不会抛弃她。果然,甘粕正彦安慰她:“不必难过,你不是没损失什么吗?不至于把自己都搭进去了吧?”

甘粕正彦指的是什么,徐晴心知肚明。

徐晴怕甘粕正彦笑话,自己也觉得丢人,这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她不能让甘粕正彦小瞧,反正也没什么记号,就强撑着说:“他算个什么东西,我不过吊他胃口而已。”

4

冯月真正在医大宿舍里看一本德国名医写的《实用内科学》,桌上的半导体收音机也开着,满洲之声放送局正播报新闻。忽然门外有人敲了一下她的房门,她走到门口去,脚步声又远去了。低头一看,从门缝里塞进一张字条。她急忙拾起来,上面写着:

西江月出事,正在被追捕,你很危险,迅速离开学校,明天上午十一点,在武藏野有朋友见你。

她擦根火柴,把字条烧了,推开门出去,走廊静悄悄的。她刚要迈步,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她临时改主意,闪身进了女厕所。

这时宪兵已经在舍监带领下冲到了冯月真的宿舍前拍门了。冯月真在厕所里,分明听到了外面的拍门声,她一刻也不敢停留,越窗而出。

医大校本部大楼是回字形封闭式建筑,中间是空地,冯月真来到天井中,走到门洞子向外一看,所有出口,便衣和军警都布了哨,她一时无处可走,正好学生们晚自习下课,许多夹着书本的女学生通过门洞子向女宿舍楼走去。她很自然地混到女学生当中。

突然有人叫她:“冯老师。”

她一回头,认出是陈菊荣,又惊又喜,也不敢回头,拉住她的手低声说:“宪兵在追捕我,想先到你们那儿躲一下。”

陈菊荣点点头,说声“快走”,拉着冯月真越过人群,闯入了女宿舍楼大门。

此时西江月已处理完必须处理的信件、文件,离开了他住了四年多的单身宿舍。他的男宿舍是平房,在校区外,而冯月真的女医生宿舍在校本部回形楼内。西江月把头缩在大衣领子里,已走出了校门,边走边回头看。他的房间没有关灯,此时一队鸣笛驶入校园的军警已将教工宿舍围住。警笛声惊动了上自习的学生,纷纷跑出来看。

他站在远处木匠铺雨褡下,望着宪兵砸碎了他的窗门,蜂拥而入。他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

按着上级的指令,他在销毁了机密文件后,必须无条件地躲藏起来。可他也不甘心,他不能不见女友冯月真一面,万一上级把他打发到遥远的地方,他可能连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永远与她失之交臂,那是无法想象的痛苦。当然,这个时候去见冯月真,也可能冒风险,但侥幸心里使他失去了理智,他鬼使神差地来到医科大学校本部回字形大楼外。

这是西江月多次与冯月真约会见面的地方,校门口花坛前那尊医学始祖希波克拉的石雕像落寞地矗立着,肩上堆着一层雪。西江月没戴帽子,只提一个皮包,他在校门口徘徊着,雪地上留下他踩出来的不规则的脚印。

校园里静寂无声,多数窗子漆黑,只有住院部有灯火。

犹豫不决的西江月终于走进了校园,向女单身教工宿舍楼走去。他并未发现,树后、揭示版后、楼房角落全有便衣在监守着。他一进楼,那些人立刻跟踪上来。

西江月哪里知道,冯月真也正被宪兵队追捕,正躲在女大学生宿舍里。

陈菊荣的寝室是新宿舍,不再是大通铺。屋子很宽大,上下铺,共有八张钢丝床,每人床头一桌。靠门口还有一排壁橱,每人一个柜门,是装箱笼衣物的。

陈菊荣带冯月真进来后,周晓云和另外几个女同学也随后进来了,她们都认识冯月真,一齐叫“冯大夫”、“冯老师”。大家都觉得奇怪,纷纷问起:“冯大夫怎么会光顾我们寝室呢?”

冯月真只得实说:“不知得罪了什么人,也许西江月那边出了什么事,日本人来抓我,临时躲一躲。”

周晓云说:“正好崔洁请假回家奔丧去了,空一张床,来查,就冒充是崔洁。”女学生们都说这倒是个好主意。陈菊荣还打开橱柜找一套学生制服让她换上。

冯月真很为难,说:“这么大岁数了,哪像学生啊,混不过去的。”

陈菊荣一边翻找衣服一边说:“冯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又长得面嫩,没事,肯定像学生,看不漏。”

冯月真换上了学生装,周晓云又帮她拢起了发带,显得更年轻了,陈菊荣拿了一面小镜子给她,叫她自己照照,陈菊荣更夸张,叫道:“别说大学生啊,就说是国高的也像。”女生们也都附和她。

冯月真说:“尽拿我寻开心。”

这时走廊里传来吆喝声:“查铺了,查铺了。”

一个女生趴门缝向外张望,果然是舍监带着宪兵、警察逐个房间检查,乒乓叩门声、吆喝声震耳,只差几间房就查过来了。

陈菊荣安抚道:“大家别紧张,该干吗干吗。”

少顷,有人重重地砸门了,陈菊荣过去开门,拥进四五个日本宪兵、警察,横眉立目,一个军曹喊:“点名!”

站在走廊里的舍监便拿着名册一个个念:“陈菊荣!”陈菊荣忙喊“在”。又喊周晓云,也有人应,王桂芳,也答应了,又喊了几个,最后喊“崔洁”,躺在床上看书的冯月真故意懒洋洋地回答:“在这儿呢。”

日本宪兵用刺刀挨个挑开垂下的床单,弯腰看床下面是否藏了人,折腾一气才走了。

周晓云一关严门,陈菊荣立刻抱住了冯月真。

冯月真是脱险了,来会见冯月真的西江月却一步步走向灾难的边缘。

当西江月上了二楼,来到教工宿门前时,认准了冯月真的204号,正要伸手拍门,冷不丁发现门被捣出个大洞,门也半开着,屋里面衣物、书籍扬了满地,一片劫后景象。他警觉地感到了危机四伏的险境,立刻后悔了,转身想尽快脱身。但为时已晚,从走廊两端扑上来一群守株待兔的便衣,不容分说,将一个黑布口袋往他头上一套,拖着就走,他挣扎反抗早已无济于事。

5

碉堡一样的国务院大楼从外面看很是雄伟坚固,酷似法国的巴士底狱,因为墙厚窗户小,里面显得阴暗,对人难免造成心理上的压抑。

虽然上班了,张景惠却闭门不视事,在用制钱打卦,每摇一次,必认真地在纸上记下,这样反复地摇,再对照卦书琢磨。他原来并不信这一套,见溥仪笃信,也渐渐被熏染,溥仪不管开会、视察、出行、祭祀,事先都要摇一卦,一卜吉凶。

在张景惠门外的总务厅长官星野直树急得团团转,问守在门口的侍从武官兼秘书小原二郎:“他怎么也学皇上这一套?什么时候能摇完卦呀?”

小原二郎回答说:“早着呢,我也在门外等一个多小时了,总理大臣总该有这点自由吧?他不摇卦则已,一摇,必摇出大吉大利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