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省委大院-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下来。

最后,刘放明知道,在西江省的政坛上,自己已经是明日黄花,退二线了,没有实权了,但有些事情还没有解决完。自己的两个孩子,儿子刘小明,女儿刘小丽,现在都是处级干部,三两年之内,都要面临提拔升职的机会。怎么办?只能靠王一鸣了。王一鸣不说话,什么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统统都是屁!评议再好,群众再拥护,也比不上省委书记的一句话。他说你行,提拔个厅级干部,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两个秘书,肖钢现在虽然是正厅级了,但是在省政府办公厅不能呆一辈子啊,这样一辈子就到顶了。总得下去,到市里当个市长什么的,锻炼锻炼,说不定哪一天运气好了,就上去了,当个副省长什么的。等刘放明年老了,自己的秘书有权有势,还可以继续风光。小方过几年,也要给他弄一个副厅级,这个小伙子也不错,照顾刘放明,比自己的亲儿子还尽心。这样的人不用,还用谁啊?!

官当到刘放明这个份上,也不容易了,围绕着他的三亲六故、铁杆死党,一抓一大把,他刘放明就是那参天的大树,他的羽翼下,是很多等待着他保护的花花草草,他要为他们遮风避雨,他是整个集团的领头羊,关键的时候,他不出头谁出头。

坐在王一鸣旁边的薛志恒,脸上始终带着献媚的表情,他是今天这个饭局的发起人,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饭局上,让刘放明出面为自己说情,正面获得王一鸣的首肯。如果王一鸣痛痛快快的,那就说明,他薛志恒的事情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王一鸣吞吞吐吐的,不太痛快,他也就知道,自己的希望是渺茫的,做好弄不成的心理准备。

该努力的努力了,还是不成,那就是命,自己就不再怨天尤人了。不就是个副省级吗,和正厅级也差不了多少。自己这些年,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玩的玩了,什么省级厅级的,自己该体验的也体验了,比着一般人,那些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才弄个处长、副处长干的人,强多啦。就是现在死了,比着那些人,自己也不亏了。在官场上混,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得到了感恩,得不到不怨天尤人。

坐在旁边的肖钢,一边埋头喝汤,一边留意着王一鸣和刘放明的表情、讲话。他今天出席这个场合,完全是搭上了顺风车。一开始薛志恒不想让他参与,因为自己请客,谈私密的事情,自然是人越少越好。

但刘放明说,就他们三个人的话,显得有些少。找其他的人也不合适。只有肖钢合适,是自己的铁杆,还可以趁机和王一鸣熟悉熟悉,进行些感情上的投资,为肖钢今后的发展铺铺路。

肖钢知道今天请客的主旨,所以,不该他说话的时候,他绝不插话,静静地坐在那里,吃东西,喝水,听领导们谈天说地,说到高兴的时候,他叫叫好,活跃活跃气氛而已。

他见了王一鸣,内心里也是有些紧张的。现在王一鸣是省委书记了,可以决定一个厅级干部的前途命运,所以,他今天最恰当的表现就是,一定要给王一鸣留下一个好印象,肖钢个子中等,长相俊朗,看着文质彬彬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皮肤白皙,性格沉稳,内敛,是标准的秘书出身的干部,整个脸上,最有生气的,就是那双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非常有心眼的人,能在省政府混到给省长当秘书,你说能有几个傻子啊!

这里最稳坐钓鱼台的,就是王一鸣。他一进包厢,就明白了今天这个饭局安排得颇有深意。刘放明主陪,薛志恒副陪,还有一个敲边鼓的肖钢。估计这三个人,目前都有事情要求他王一鸣办,具体是什么事情,王一鸣只能是随机应变,先慢慢了解。

喝完汤,刘放明端起面前的一杯茅台酒,站起来,大家一看,也都跟着站起来。就见刘放明微笑着看着王一鸣,然后扫视了一圈说:“这第一杯酒,我们先共同祝贺王书记荣升,我们西江省从今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这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我们大家共同干一杯,祝贺王书记,好不好?!”

薛志恒和肖钢说:“好。”

王一鸣端着杯子,说:“感谢了诸位,实在是过奖了,我也要说,感谢放明兄的一向关照,今后西江省的发展,还需要老兄出谋划策,多多指点呢!”

刘放明说:“指点说不上,一鸣老弟胸怀韬略,目光远大,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的。我相信西江省在你的领导下,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比那些光说不练的人强。”

第三章用人权才是牛鼻子(16)

刘放明话里有话,王一鸣不知道他指的是杨春风还是什么人。估计刘放明几年来对杨春风当西江省委书记,还是有些不满,认为他耽误了西江省的发展。

这个话题过于沉重,牵涉刘放明和杨春风的过节,王一鸣不想过多介入,只能是话锋一转,说:“一届领导有一届领导的使命,我们现在就是在你们上一届的基础上发展嘛,谁也不能在空中建楼阁。还是要感谢你们当年做出的成就,这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刘放明说:“那是,那是。”

于是,大家坐下,吃菜,喝水。

刚休息了几分钟,刘放明就端起一杯酒,冲王一鸣说:“老弟,这第一杯酒,我一定要敬一敬你。首先,这是最诚挚的祝贺,你当西江省的一把手,最符合我的心意。中组部考察组问我的时候,我丝毫没有犹豫,我认为,你做省委书记最合适。到中组部谈话的时候,部长问我,谁接任省委书记合适,我说除了王一鸣同志,我都不赞成。一鸣同志年轻,有思路,有胸怀,有魄力,内敛沉稳,对西江省的情况也熟悉,是做一把手的最合适人选,你们要是派了别的人,我一万个不乐意!”

王一鸣一听,就知道刘放明在为自己表功,这样说话,有一个作用,可以迅速拉近和王一鸣的关系。

如今的官场上,高级官员之间,已经很难建立什么真正的友谊了。因为他们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有的时候,竞争大于合作,甚至为了一个关键位子,双方之间的争夺会像战争一样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为位子就那么多,你上去了,我就永远失败了。所以他们相互之间,只有利益交换,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的。

但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了根本的利害冲突,像现在王一鸣和刘放明之间,刘放明已经退出竞争了,王一鸣已经事实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双方之间,才有可能握手言和。假如刘放明小五岁,还有当省委书记的机会,他和王一鸣根本是不可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谈话的。两个人都视对方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你上去了,我就彻底失败了,还怎么有心情这样说话。

王一鸣认为,刘放明在酒桌上把这样一番话作为自己的开场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王一鸣记住,在你的胜利里,有我刘放明的功劳。我当初鼎力支持你,这个情你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还回来的。要不然你就欠了我一个人情。

王一鸣听着刘放明的讲话,微笑着点头说:“多谢了,多谢老哥!”

刘放明继续说:“第二呢,现在我已经退居二线了,归隐田园、颐养天年是今后的生活主题了,但避免不了的,总是有些事情还要麻烦老弟。看在咱哥俩多年关系的份上,到时候找到你一鸣老弟,我希望,你不会不给我这个老哥一点面子吧!”

王一鸣说:“哪能啊,谁的面子不给,你放明兄的面子,总是要给一些的嘛!”

刘放明笑着说:“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我们兄弟干了这杯酒!”

王一鸣端起自己的杯子,和刘放明碰了碰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两个人喝完,还把杯子向外倾倒着,没有滴出一滴酒,以示自己的诚意。

然后才坐下,喝水,吃菜。

服务员倒满酒,刘放明冲薛志恒一仰眉毛,端起酒杯,对薛志恒说:“志恒老弟,我也敬你一杯吧!”

薛志恒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端起酒杯,弯下腰,碰着刘放明伸过来的杯子,说:“岂敢岂敢!老板你这是折杀人啊!哪有老板敬部下的道理呢?”

刘放明笑着说:“这些年跟着我,辛苦你了!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为你弄成副省长的职位,对不住了老弟!这杯酒,算是我向你表示歉意!”

薛志恒说:“老板,这实在是使不得啊使不得,你这样,实在是让志恒我无地自容啊!当初你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我本人没有这个福分,能力不强,条件也不够,能有机会为老板服务,我已经非常荣幸,我知足,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刘放明说:“你能有这个认识,很好!你的事情,现在我是帮不上什么忙了,但是,王书记这里,你要多汇报汇报。他为你说句话,比什么都强!”

刘放明巧妙地把皮球踢给了王一鸣,揭开了今天晚上这个宴会的主题。

王一鸣这个时候,不得不有所表示了,他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等待着他有一个明确的表态。他们三个人说白了都是一伙的,今天他王一鸣赴的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鸿门宴”。他们三个人都在配合着演戏,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看他王一鸣怎么办。

王一鸣只好接过刘放明的话茬,说:“薛秘书长表现不错,各方面的反映也都很好,省委到时候会慎重考虑的。”

对于薛志恒的称呼,王一鸣思忖了一下,还是称呼他的官衔好。论年龄,薛志恒比王一鸣还大好几岁,但是,王一鸣不能像对刘放明那样,和他称兄道弟,那样就降低自己的身份了。刘放明是前省长,年龄比王一鸣大很多,和他称兄道弟,有尊重对方的意思,而薛志恒就不同了,他才是正厅级干部,怎么可能让一个省委书记如此屈就呢?!

王一鸣这个表态中规中矩,可进可退,其实是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对这个结果,显然刘放明是不满意的,他接着说:“志恒是我的小兄弟,跟着我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一鸣老弟费心尽力,给我本人一个面子,让志恒老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省人大或者省政协,随便给个位子都行,关键是解决了副省级的级别。这样我脸上也有面子了。”

这个时候,刘放明只好自己破题,单刀直入,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了。

王一鸣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如果继续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就太不给刘放明面子了,那样整个宴会,事实上已经进入非常尴尬的状态,进行下去,大家都没有兴致了。因为主题已经明确了,大家也摊牌了,王一鸣就是不给面子,他刘放明也没什么办法了。那样不欢而散,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最关键的,王一鸣无形中就树立了几个对手。原来这些和自己关系还不错的人,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了自己的对立面,恼羞成怒,是什么样的阴招损招都会使出来的。王一鸣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千方百计安抚他们,不要让他们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王一鸣只好说:“老哥啊,既然你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只好在这里表个态,在薛秘书长升副省级这件事上,我一定倾尽全力,该我做的,我一定做。该省委表态的,我一定表态。但是,中组部那里,也需要你做些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反正位子就那么多,大家都盯着呢,谁上谁不上,都有道理。我们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刘放明说:“好,有你这句话,我已经很满意了,来志恒,我们一起敬一敬王书记,他表示同意了,你的事情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

薛志恒连忙弯下腰,冲王一鸣不住地点着头说:“多谢王书记了,让王书记费心了!”

王一鸣和他们两个人碰了杯,又喝了一口。

接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吃些东西。服务员把各种美味佳肴按照顺序上来,大家享受着美味,心里想着各自的事情。

刘放明看王一鸣今天这么给自己面子,该表态的都表态了,十分高兴,这样看,薛志恒升副省级的事情,基本上就有眉目了。中组部那里,该找的人已经找过了,该打点的也已经打点了。现在最重要的一关,就是王一鸣这里。他到时候推荐你,就可以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中组部那里,很重视省委书记的意见的。下一步就是为自己的秘书肖钢铺铺路了。肖钢现在已经是省政府的副秘书长了,解决了正厅的级别,但是,下一步有没有更好的发展,要全靠王一鸣的安排了。到下面市里当市长,是最优的选项了。实在不好安排,到省直机关当个一把手,弄个厅长、局长的当当,也是实权派。但一个省里,厅长、局长也就是几十个,竞争相当激烈,把肖钢弄到厅长的位子上,现在对于刘放明来说,也有难度了。毕竟他现在不是省长了,当年他当省长的时候,虽然在干部的安排上,还是杨春风占上风,但是,他刘放明要保的位子,杨春风也不能不给面子,要不然在省委常委会上,他就不配合,否决杨春风关于人事安排的提议,让省委常委会开不下去。

第三章用人权才是牛鼻子(17)

现在他退二线了,不能参加研究干部的会议了,只能是借力打力,通过和王一鸣搞好关系,实现自己的目的。刘放明于是就端起酒杯,冲肖钢一举,说:“来,小肖,我也敬你一个!”

肖钢连忙站起来,弯下腰,陪着笑脸说:“老板,这更使不得吧!”

刘放明说:“你跟着我这么多年也受累了。你的事情我该给你想办法的,也都想了,你现在也是正厅级了,接下来你的发展就看你自己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王书记关照,今后你一定要多汇报,多请示,紧密团结在王书记周围!”

刘放明话绕了一圈,又绕到王一鸣身上了。王一鸣听着他们主仆二人的一唱一和,心里明白,刘放明是想为自己的秘书肖钢探探口风,看王一鸣能不能在这次的人事大调整时,考虑给肖钢安排个好的位子。

肖钢连忙说:“多谢老板栽培,今生今世我一定报答。也多谢王书记的一再关照,没有王书记的关照,我提副厅的时候就不可能那么顺利,更别说现在上正厅了。这些情分我一定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