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省委大院-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圈子里的人谋取最大的利益。至于全省的改革开放发展大局,那都是摆在面上的,对新闻媒体说的,糊弄老百姓的。其实,官就那么多,钱就那么多,用谁做社会都会发展,只不过用对了一些人,发展的步伐就快一些,效果会好一些而已。

第五章人事决策的游戏规则(4)

王一鸣刚才讲话的时候,李耀认真看了看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他翻看了一遍,立即就明白了,首先是第一项,调整范一弓、马正红、况远征三个省委常委的工作,从安排的情况看,况远征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这说明王一鸣和况远征的私人关系不错。马正红从不重要的城市,调整到重要一些的城市,说明行情也在看涨。只有范一弓是行情下降的,这说明,在王一鸣的心里范一弓是失宠的。范一弓原来是杨春风喜欢的人,他失宠理所应当。一朝天子一朝臣吗!这个可以理解。这三个人和李耀都没有特殊的关系,都是普普通通的同事,所以李耀犯不着为哪一个说话,或者打抱不平,并因此得罪王一鸣。按照惯例,省委书记表态后,省长第一个发言。如果王一鸣的决策让李耀感到非常不爽,他就会权衡利害,认为适当地发作一下,会提醒一下王一鸣,让他收敛些,对我李耀尊重些。他就会提出反对意见,这样省委常委会就没办法开下去了,省委书记和省长意见不一样,其他的省委常委更不敢轻易表态了。同意省委书记吧,无疑就得罪了省长;站在省长一边吧,就得罪了省委书记。这样他们干脆什么都不说,坐山观虎斗。

今天的会议议程,李耀看了,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只不过是王一鸣的第一次人事调整表演,冠冕堂皇,也让他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于是李耀扫视了大家一眼,说:“我谈一下自己的意见。我认为,王书记这个安排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我们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干久了,是有许多不利的地方,特别是人际关系,容易下不了手,怕得罪人。换换岗位好,又可以认识一些新朋友,工作上也有冲劲。对这个安排,我没有意见。”

李耀说完了,抬头看了一眼王一鸣,就见王一鸣冲他点了点头,笑了笑。李耀也连忙点了点头,笑了笑,算是还了一个礼去。

王一鸣内心里对李耀这个发言还是非常满意的,他事先已经让秦大龙征求过李耀的意见,把王一鸣的意思传达过了,王一鸣已经给过他李耀面子了。省委书记要办什么事情了,出于礼貌,会向省长先通通气。这样即使省长心里有不满意的地方,因为省委书记已经放下身段,给你个面子了,你也要见好就收,给对方一个面子,有什么问题,下一次再提,这样双方不撕破脸皮,什么事情都可以沟通的。

李耀表态完了,下面的省委常委一看,省长和省委书记都保持一致了,大家该怎么办就已经很明白了,于是纷纷表态。

按照官职大小,在省委常委里的排名顺序,下一个发言的是省委副书记何杰。

何杰刚来西江省,属于最新的外来户,对大家谁也不熟悉,和任何人也没有利害冲突,他现在最主要的从政思路就是,紧跟王一鸣,王一鸣说啥就是啥,尽量不得罪李耀。省长和省委书记,他谁也不愿意得罪。其他的人,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他是名副其实的第三把手,那些人还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呢!

于是何杰说:“我个人同意王书记的提议,认为李耀同志说得很有道理,其他的我就不补充了。”

省委副书记谭士平说:“我也没什么意见,完全同意王书记的安排。”老谭也是从省外交流过来的,和西江省的干部没有多少瓜葛,所以完全可以超然世外。

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美娟和范一弓、马正红、况远征三个人,也都是一般般的同事关系,她也表态发言,说:“我也没什么意见,同意王书记的安排。”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志斌是国家部委的干部下派,他原来是国务院一个部委的司长,到西江省挂职后,就留在了省里,做了省委副秘书长,后来下派,做了海城市的市委书记,做了一届,就升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他和马正红、范一弓、况远征的关系都是一般般,同僚之间,现在很难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大家互相防范还来不及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李志斌乐得看他们的笑话。现在他最重要的倾向就是,贯彻王一鸣的指示,配合王一鸣的工作,因为他知道,得罪谁现在都不能得罪王一鸣了。王一鸣可以决定他李志斌的政治前途。于是李志斌说:“我也没有什么意见,王书记的决策很好,我完全支持。”

接着牛振海、裘新旺、郑天运、秦书海都表了态,完全同意王一鸣的决策。

剩下的三个就是事情的相关人,第一个发言的是马正红。他说:“我完全同意王书记的看法,完全支持这次工作调整。我认为这是王书记对我们三位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是容易产生惰性,我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发奋地工作,把各项事业发展好,不辜负王书记的信任。”

接下来是范一弓的发言,他虽然内心里有万般的无奈和痛苦,但脸上还是努力做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说:“大家都说了,我也表个态吧!我们都是为党工作了几十年的高级干部,什么样的困难没有面对过,什么样的苦没有吃过?我觉得,哪里都是我们为党做贡献的地方,什么岗位上都能建功立业,只要我们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我长期在河东市工作,当主要领导也已经七八年了,是该换一换地方了。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好,很及时,很妥当,我个人完全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更加刻苦,谦虚谨慎,不急不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范一弓知道,王一鸣就等着他这个讲话呢,其他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自己,是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他范一弓有什么情绪,被王一鸣当场抓住了,他就会借题发挥,损你一下,也是有可能的。范一弓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任何人看自己的笑话。有什么啊?还是当市委书记,权力一点也没有少。照样领导着几百万人,手里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该吃吃,该喝喝,该玩女人照样玩,说不定还可以发现新的目标。他妈的,反正谁现在也挡不了我这一辈子潇洒了。

范一弓讲完话,看了一眼王一鸣,他见王一鸣也在看着他,于是就讨好似的向王一鸣点了点头,脸上还特意挤出几分笑容。

官场上就这样,你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深深地掩藏起来。有的时候,外人看到的是你的笑脸,其实你的心里此时却在哭泣。尤其是对方是个大人物,一句话可以决定你的前途命运的时候,你心里即使对这个人讨厌得要死,恨不得杀了他,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你还得放下身段,不断地装孙子。对方即使对你做了很多不可容忍的事情,你还得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淡然处之,以化解对方的敌意,让他产生恻隐之心,手下留情,这样做可以避免对方横下一条心,往死里整你。有时候,让你的对手发泄一下,也是自保的办法。你阶段性的退让,忍辱负重,可以麻痹对手,让他觉得你这个人修养很好,不是不可救药,也就对你网开一面,不再和你过不去了。你其实就是受了一些委屈,熬一熬就过去了。这总比逞性子,和对方较劲,斗个你死我活好。那样结果是无法预料的,弄不好你就满盘皆输,实在是不划算。

范一弓从小就生长在干部家庭里,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官场经验,文革中,他父亲范金山作为当时的西江省省委副书记,属于“保皇派”,被解除职务后,靠边站了,受到了造反派的多次批斗。那个时候,每天出去参加群众集会,站在主席台上挨批斗,“文攻武卫”,对于范金山来说是家常便饭。每一次参加完批斗会,范金山回到家里,都是被打得鼻青脸肿,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据他自己说,他在主席台上,被几个人摁着,坐“喷气式”,脖子里放砖头,跪下的地上放石子,膝盖都磨烂了,鲜血都流到鞋子里了。

回到家里,范一弓的妈妈哭着把自己的老公搀扶到床上,给他擦啊,洗啊,然后涂药,为他做饭。范金山的牙齿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人打掉了几颗,满嘴是血,吃不了硬的东西,只能是喝稀饭,就那,他还每天坚持着吃东西,稍微好一些,就下床走路,锻炼身体。那个时候,许多领导干部受不了这个折磨,就服毒自杀了,或者上吊,投水,每天都有坏消息,说某某自绝于人民了。

第五章人事决策的游戏规则(5)

范一弓的妈妈怕自己的老公也寻了短见,于是一天到晚陪着他,开导他说:“老公,你是受了很多委屈,但是你千万想开些,不能寻短见。你走了,我们孤儿寡母的,今后就更没有活路了!”

范金山眼一瞪,冲自己的老伴说:“你放心,我不会自己寻死的,除非他们把我打死了,否则,我绝不会自己去死。我就是要看着,我范金山这一辈子难道就这样一直过下去,完全没有翻本的机会了?!那些人能一直这样闹下去?那些比我官大的,整死好多个了,他们的家属会一直这样忍气吞声?!无论如何,我都要活下去,活到我扬眉吐气的哪一天。要不然,我死不瞑目!”

就凭着这口气,范金山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熬到了“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他官复原职,又回到了权力的中心。他的几个孩子在他的安排下,也纷纷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其中大儿子范一弓,很快就当上了河东市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后来又当了市长,省委常委兼市委书记。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从小就经历了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范一弓有着成熟的政治斗争手腕,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对付王一鸣,他现在还没有任何把握,只能是顺应形势,配合王一鸣的工作,不引起王一鸣的更大反感。现阶段,守住既得利益就是最大的成功。范一弓算了算,自己今年已经五十五了,升正省级,已经没有多少可能了,到了六十岁,就要去人大或者政协养老去了,现在还剩下这五年时间自己是有职有权的,能把这个市委书记当到头,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不管谁当西江省的一把手,我这个省委常委,是谁也动不了的。我手下管了几百万的人,每年财政有几十个亿,手下的处级干部管了几百人,科级干部上千人,这些人随便动一些,每一年光是批发乌纱帽的钱,就能收入上千万,就是他王一鸣不待见我,我也照样潇洒过日子。只是现在不能和王一鸣对着干,发生表面上的冲突。只要不激化矛盾,他范一弓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干满这五年,捞的盆满钵满,到时候就是退二线了,这一辈子也有用不完的钱了。

王一鸣听完范一弓的表态,还是很满意的,他点了点头,冲范一弓笑了笑。今天他肚子里的一块石头,算是安稳落了地。今天的会议,其实王一鸣心里有两个节点不踏实。第一,就是李耀会不会提反对意见。李耀是代省长,他如果提了什么反对意见,那这个省委常委会就没办法再开下去了。王一鸣特别害怕的是李耀站在范一弓的立场上说话,如果那样,省委常委里面一下子就会出现两个和王一鸣意见不一致的人,范一弓肯定会帮着李耀说话,不那样他就是傻子了。谁会自己反对自己啊!一个省长和一个省委常委拧成一股绳,虽然你王一鸣是省委书记,你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只能是妥协,另外想别的办法。好在王一鸣提前让秦大龙和李耀沟通过了,李耀也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没有和他王一鸣过不去。

王一鸣担心的第二件事,就是范一弓是不是识时务。如果范一弓耍公子哥的脾气,谁的面子也不给,就在省委常委会上当面质问王一鸣,为什么这么安排?不公平嘛!我不干,就是不配合。你看着办,撤职法办都可以,关键要找出什么证据来,让人心服口服。

如果范一弓这样做,破罐子破摔,当场和王一鸣撕破脸皮斗,王一鸣虽然有办法,但是,场面上总是不好看了,其他的省委常委就会看笑话。这对于王一鸣本人的形象是非常不利的。大家传出去,就是你这个当省委书记的不行,权威不够,看,一个范一弓向你发飙,你都没办法!今后其他的省委常委如法炮制,你这个省委书记就当的有些窝囊了。时间长了,名声出去了,大家就知道你驾驭全局的能力不行,等中央对你的工作进行考核时,大家众口一词,你就千口难辨了。说不定你这个省委书记就被调整了。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能力不行,不能驾驭全局是官场上的大忌。组织部门一旦对某一个官员有了这样的结论,基本上就等于直接宣布,这个人的政治生命已经就此终结了。

王一鸣想好了,如果范一弓胆敢叫板,不识时务,他王一鸣就要横下心来,彻底解决范一弓的问题。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他不能容忍一个省委常委向自己提出挑战。那样自己的名声就砸了。如果连十几个省委常委都搞不掂,那怎么可能领导一个六千多万人口的大省呢!在官场上混,想当大官,心狠是必须的。谁挡我的路,我叫让谁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作为一个省委书记,利用体制赋予自己的权力,让一个省委常委滚蛋,或者把对方送进监狱,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个王一鸣懂。

好在范一弓今天的表现不错,让王一鸣觉得,这个人还是有长处的,精明,识时务,顾大局,识大体,还是可以用一下的,先交给他一个临海市,让他折腾吧!只要他不过分,自己就不动他。

王一鸣知道,范一弓父子两代,在西江省经营多年,势力也不算小,这样的人不能轻易动他,更不能把他逼急了,成了自己的死敌。那样就激化矛盾了,在官场上,干什么都有个度,过犹不及。你是省委书记,一把手,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但是,你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就算你平常里招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