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背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忠诚与背叛-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庆商业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设在重庆机房街,开设中文,外文、数学、薄记、会计等课程。校长梅际郇,号树雨,是一位知名的举人和学者,很重视学习。罗世文进校后,校长又换成胡宇光。他是一位国民党左派进步人士,常请社会上的知名的进步人士来校讲课,学校风气也很纯正。罗世文在商业学校,刻苦好学,所以每学期几乎都是头二名,因此皆为免费读书。这期间,“五四运动”对重庆影响很大。革命的新思想和新文化传播,使得罗世文受益不浅。他如饥如渴地看着在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的《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少年世界》、《星期天》等报刊杂志。他尤其喜欢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文章。那些文章打开了罗世文的心灵窗口,解开了他思想上的疙瘩,使他明白了许多进步的道理,也因此逐渐明白了要想改变这个不平等的世界,就必须投身到革命浪潮中去。从此,罗世文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革命活动,期间他结识了四川早期的革命家吴玉章和杨暗公等人,以及192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派到四川的特派员肖楚女等同志。在这些革命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罗世文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在参加革命活动中,不断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1923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4年1月20日,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纪念列宁的专题演说。在四川成都,吴玉章和杨暗公等同志领导群众在少城公园举行了列宁逝世追悼大会,并发表了宣言和演说。在重庆,则由肖楚女和罗世文等人召集青年学生和群众团体代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时候,重庆“一肖一罗”即肖楚女和罗世文,在青年学生和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

1924年5月21日,杨暗公同志由成都返潼南故乡后,来到重庆。罗世文热情邀请杨暗公到进步青年中讲演马列主义的真理。而杨暗公同志则以敏锐的目光,很快发现了罗世文是个革命的人材,并认为罗是“本团的健者,很可造的”,并对其给予特别的器重和培养,提携罗世文担任重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地委书记。从此,罗世文与肖楚女、杨暗公等同志一起,成为领导重庆市革命斗争的领导骨干。

这年11月19日,日本商船乘军阀混战之际,私运伪币来渝,被重庆军警团重庆督察处查获。船主不但拒绝检查,反而将督查的士兵六名一齐捆绑,掀下大江,淹死四人,重伤两人。重庆军警团即将船主及船上伪币押回督察处。日本领事不但不依国际公法让中国人按法律处理该船主,反而污蔑中国兵士侵犯日本轮船警察权,要中国放人、道歉,赔款。卖国贼的重庆关督察江岳生不但不处理日本船主,反而将日本船主释放,还对其道歉认错。激起了重庆人民的极大愤慨。

罗世文立即与杨暗公等同志商议,决定要以这件案子作为一个事例,激发重庆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肖楚女和杨暗公赞成罗世文的主张,他们三人开始领导了这场在重庆近当史上留下重要影响的革命运动。11月20日之后,肖楚女接连在《新蜀报》发表评论,愤怒声讨日本商船私运伪币、打死中国地方检查官的暴行,同时揭露江岳生等卖国官员投降媚外、压制舆论的行为。罗世文则以重庆学联领导人的身份,到省立二师、川东师范和联合中学等学校以及市商会等群众团体进行讲演和鼓动,主张由人民直接进行国民外交,发动全市群众猛力抨击日商船惨无人道、道貌岸然的行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四川重庆的种种罪行。集会和宣传获得巨大成功。随后,肖楚女代表报社,罗世文代表学联,同其他几位群众代表登上日本领事馆之门,同日本领事馆及其代理人进行谈判斗争。在谈判中,日本领事馆骄横地说:“我们日本政府同贵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我们日本有在贵国行使警察权、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的权利,因此,日本商船的船主由我们处理,贵国不得进行干预!”罗世文一听此话,勃然大发怒!他立即愤慨地批驳道:“贵领事所谓的,‘警察权’、‘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等等,都是中国反动腐败政府在你们这些帝国主义的炮舰和强权之下产生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四万万人民从来没有承认,今后也永远不会承认!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我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行使所谓的,‘警察权’、‘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并且强烈要求立即取消这此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次日本船商德阳丸号船主在中国的国土上违反中国的法律,害死中国的士兵,当然该由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按照中国法律进行治裁!你们有什么理由干涉和破坏?!”罗世文和肖楚女等同志的义正词严、气壮山河的发言,驳得日本领事张口结舌,狼狈不堪。然而,日本人勾结重庆当地政府反动官员,企图大事化小。罗世文他们看穿日方的阴谋,12月13日上午,在他们的组织和发动下,在打枪坝召开了有七千多人参加的“重庆人民声讨日本帝国商船惨杀我同胞案”的群众大会。大会发表了宣言,并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呼吁通电,同时向日本领事馆提交了抗议书,也向重庆伪政府提出了六点要求。这次群众大会及后来的盛大游行活动,振奋了山城人民的革命精神。杨暗公十分高兴地指出:“今后只要善于用其气,加以培养,必不可限量的,真是可喜!”罗世文也从杨暗公、肖楚女身上学到了领导群众运动的丰富经验与卓越艺术,同时也深深感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工作,必须抓住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每一个非法行为,使其在中国到处碰钉子;我们的斗争,必须和人民的疾苦、人民的利益个结合;我们的一切口号都要出自人民的肺腑;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代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1924年至于1925年间,罗世文与杨暗公同志先后组织进步青年成立了“平民学社”和“劳工互助社”,团结重庆进步青年和劳动群众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参加革命斗争。在罗世文、杨暗公同志领导下,“平民学社”和“劳工互助社”推动了重庆的革命运动,并为重庆和四川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

1925年6月初的一天早上,罗世文正准备迎接学校的毕业考试。当他随手拿起当日的《新蜀报》草草看了一篇文章后,猛然将右手捏成拳头重重地砸在桌上:“哼,帝国主义竟在中国枪杀我同胞啦!”被惊醒的全班同学立即都围过来看报,那上面赫然登着震惊全国的“五卅”大血案的消息。同学们顿时气愤万分,纷纷响应罗世文的建议,举行声援上海学生运动的全市大游行。随即,他和肖楚女、杨暗公一起,领导了山城各界成立了“五卅惨案重庆国民外交后援会”。并于6月25日召开了全重庆市的声援大会。之后又举行了大罢工。为了指导革命运动,罗世文与肖楚女不辞辛劳,创办了《爝光》杂志。这份革命刊物立即遭到了封建军阀刘湘的忌恨。刘湘为拔除这个眼中钉,立即派人草拟了《重庆卫戍司令部禁令》,派专人交给肖楚女、罗世文二人。禁令上说:“……爝光刊物编辑人肖楚女,发行人罗世文,假爱国反帝之名,行宣传共产之实,……勒令查封该刊物,经办人员限期三日出境。如有违者,定依法究办。”接到禁令后,肖楚女于愤慨之余,连夜草拟了《肖楚女的人生观》一文,据理批驳刘湘的禁令,申张革命的正义。次日,《新蜀报》全文刊出此文,轰动全城,弄得刘湘手足无措,恼怒万分。罗世文在愤慨和激动之中,挥笔写下了三首绝句:

勒令淫威下,

爝光得永生。

燎原燃野火,

草木目春荣。

苛政猛于虎,

先行誓必争。

急风知劲草,

抱璞守忠贞。

落帽秋风易,

牺牲革命常,

前矛如海塔,

后启允鹰杨。

这三首诗,有力地表达了罗世文对反动军阀迫害的轻视和卑视,以及对革命真理传遍四方的坚定信念。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派肖楚女去广州,而罗世文恰好于本期在商业学校毕业,遂决定派他取道上海赴苏联留学。

1925年10月上旬的夜晚,年轻的罗世文在重庆南岸弹子石码头上船之后,依着船弦望着奔腾浩荡的长江,望着象蒙艟旦舰一般耸立在长江和嘉陵江汇流处的朝天码头,心里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在离渝前夕,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成员。

经过八天的航行,轮船于下午抵达上海港。罗世文下船后,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恽代英同志和已经在此工作的肖楚女同志的热情接待。三天后,罗世文同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等同志一道,向海参威前进,开始了他革命人生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经历。

在苏联,罗世文同向警予及从另一条过来的刘伯坚、王仁达、李大章等同志编入中国班。从此,罗世文同志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东方大学在第三国际和苏联政府关怀下,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产主义者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建设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他们选派了优秀教员,提供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各种图书、资料,生活上也给予较好的照顾。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罗世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手不释卷地学习马恩列斯的著作,潜心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及革命战略战术,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为其经验。尽管学校苏联专家、教师上课时都配有翻译,可以不学俄文,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马列主义的原著,学习十月革命的宝贵经验,他还是刻苦地学习俄语和德文。由于他在中学时即已通晓英语,再加上他天分高,记忆力强,又刻苦,所以罗世文的俄语、德语水平迅速提高,很快能阅读俄文和德文的原著了,这给他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插上了翅膀。

在罗世文留学苏联时,正值国内北伐大革命高潮时,许多留苏学生特别是共产党员们都陆续被调回祖国参加战斗。罗世文心急如焚,多次向组织要求回国,可组织上要他继续学习。1927年春,重庆发生了反动军阀王陵基镇压革命运动的“3·31”惨案,罗世文的老师和挚友杨暗公同志在此次惨案中壮烈牺牲。得到这个噩耗后,罗世文无比悲愤,决心为烈士报仇雪恨,并写下了《寄张无》的诗篇:

涂山诀别几经秋,

故国不堪江水流。

可惜身无双羽翼,

归来聚首斩顽酋!

这年3月21日,中共负责人周恩来和赵世炎领导上海工人阶级举行了惊天动地的武装起义,从北洋军阀手里解放了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可起义不久,蒋介石却阴谋发动了血腥的“4·12”反革命政变,以极其卑鄙残暴的手段,对上海起义的工人进行了残暴的大屠杀,革命者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江。消息传到苏联的东方大学,罗世文怒不可遏,立即和留学生们一道举行了声讨蒋介石的示威游行。

1928年春,罗世文写下了《无题》二首,寄回家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彻底改造旧中国的壮志雄心:

妙女妖娆笑语迎,

频频挥手唤盐人。

凝眸一盼翩翩去,

飘渺浮香散入云。

夕阳西下鸟栖迟,

惹动游子故国思。

力拔五山虹贯日,

黄河正是水澄时。

1928年夏,罗世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方大学。他用了半年时间周游了俄国、德国和法国,于年底回到祖国。有人见这位留学的洋学生什么都没带,只带了几箱书,而且还都是些要“杀头”的马列主义书籍。罗世文笑着说:“我什么也不愿意带,就只带了马列主义的书籍。有人告诉我,这些书在国内查出来是要杀头的。我不怕,因为我回来就是同反革命势力斗争的”

不久,党中央派罗世文回四川老家工作。这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风云四起,特别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震惊神州大地,也鼓舞和激励了各地党组织的斗争热情。罗世文回川后,也立即投入了领导士兵的革命暴动运动。

根据地下党四川省委意见,罗世文来到国民党地方军队28军第7混成旅进行策反工作。经过罗世文的艰苦努力,旅长邝继勋被争取过来。1929年6月,第7混成旅正式起义。在全旅官兵大会,旅长邝继勋首先发表演说:“弟兄们!官兵们!同志们!我们第七混成旅今天正式起义了!我们为什么要起义呢?”邝继勋环视了全场一周,然而提高嗓门道:“那是想到了这些年我赤膊带刀,领着弟兄们拼杀,想给老百姓们办点好事,想为工农大众打江山。可是,独夫民贼蒋介石却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遗训,背叛了革命,背叛了人民!因此我们就要起义!就要变成革命武装——工农红军了!”

一片震耳欲聋的掌声中,党代表罗世文宣布道:“同志们:现在,我宣布——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正式成立了!”

这次起义的领导机构按“八一”南昌起义的形式,叫做“前敌委员会”,前敌委书记是罗世文,前敌委委员兼前敌总指挥为邝继勋,前敌委员中有在川军中很高威信的刘伯承同志,他虽未到任,但被列名其中。下辖三个师编制,以罗世文为首的中共党员分别负责该起义部队的各级政治工作。

起义部队在罗世文、邝继勋的领导下,在初期时连连得胜,所到之处,工农红军的革命义举和为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的行动,深得人心,极大动摇了地方反动政府的统治。

后因叛徒出卖,起义部队在同军阀刘湘部队的战斗中终因兵力悬殊,队伍被屡次打散。身先士卒的罗世文冲出敌人包围圈后,后孤身一人,藏匿于乡村之中的草丛之中数天,他被饥饿和困苦折磨得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但他胸中的革命火焰依然熊熊燃烧!“一定要克服艰难险阻,就是爬,也要爬回重庆!”罗世文这时想的最多的是要回到重庆,向省委汇报这次起义的全部情况。于是他重新挺立起来,迈开艰难的步子……

罗世文此次的直接发动和领导的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四川现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