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乔治·桑-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米歇尔竭尽全力为四月案件中的被告们辩护。每晚从法庭回来,他总有几小时惶恐不安。乔治·桑就像热情洋溢的护士,守候在他身旁,把自己的心血全都付与这个不成人样的人。 
  米歇尔感觉好一点后,又开始了一场新的辩论,这一次为的是转变乔治·桑的思想。那不是因为她坚持反对的立场;她跟他一样憎恨中庸政府。拿破仑代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她是一个态度不甚明朗的波拿巴主义者。因为她痛恨年老的伯爵夫人们,打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共和主义者。她还继承了母亲的遗传,一直是平民的朋友。她赞成财产平等,但把这看成是分享幸福,而不是分配所有权。 
  一天晚上,乔治·桑在横跨塞纳河的圣父桥上听米歇尔说教。伊勒里王宫的灯光照耀着广场上的树木,跳跃闪动。他讲的是用暴力消除不平等的制度。 
  乔治·桑漫不经心地享受着这迷人的夜晚,享受着远处传来隐约可闻的管弦声,享受着明亮温柔的月光与节日的王宫投在河中的倒影相互重迭的美景,米歇尔的声音突然粑她从冥想中唤醒。 
  他大喊道:〃我对您说,为了使您那腐朽的社会焕然一新。变得年轻,应该让这河里的流水如鲜血一般殷红!让这可恶的王宫化为灰烬!让您目光注视的大城市变成光秃秃的沙滩!让穷苦人家在那里耕耘劳作,建起茅寮!〃 
  这天晚上,他激动地高声喊叫,用手杖猛击古老的卢浮宫的宫墙,结果手杖都折断了。这使乔治·桑感到沮丧和厌倦,她转身朝马拉盖滨河街走回去。于是,他跟着她,哀求乔治·桑继续听他讲。 
  以后,每天都有争辩,她抱怨米歇尔摆出知识权威的架子。她相信才智与爱情甚于相信暴力。她感激米歇尔使她看到了完全平等的理想,但是她担心如此激烈的雄辩会导致轻举妄动或者动刀动枪。她以严格审慎的理智询问,他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他的计划是什么?而他却回答说:〃我怎么知道?〃事态的发展会给他指点。他又说:〃真理是不会显现给蛰居深山的思想家的。为了找到适用于劳动者社会的真理,应该团结一致,行动起来。〃 
  米歇尔责备乔治·桑没有耐心。一天早上她正要同他争辩,却发现他刚刚已经走了,并把她锁在屋子里。好多天,他都这样把她整天囚禁起来。他笑着说:〃我把你藏起来,给你时间去思考问题。〃 
  起初,她还为自己任人摆布而感到某种快乐,然而她的思想并不因此有所改变。她老是在想,下等人与上等人没有什么两样,被压迫者比压迫者更有价值,奴隶比暴君更为可贵。〃我从来就对一切将要在泥阶上生长的东西表示愤恨。〃然而这种愤恨始终是被动的。除了一些尚武的热情之外,乔治·桑又隐入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中去了。她出于对米歇尔的爱慕,终于接受了他的旗帜,而不接受他的理论。 
  新旧朋友的更替如同腐殖土层的更新一样。初到巴黎的时候,杜德望夫人有贝里同乡勒尼奥、弗勒里等人做伴;拉杜什和圣·勃夫是她的密友。她与桑多断交,便疏远了巴尔扎克和勒尼奥,随后热情造成了空虚。缪塞离开她的时候,身后留下了弗朗茨·李斯特。缪塞曾带他到马拉盖滨河街。 
  天才的音乐家李斯特使乔治·桑喜欢不是没有理由的。乔治·桑由祖母抚养长大,本能地懂得最妙的音乐。但是还有别的许多理由。李斯特像她一样,在青少年时代信奉神秘主义,还保持着炽烈的虔诚心;像她一样,他对穷人抱有亲切的同情;像她一样,他把贵族的态度与民主的言论结合在一起;像她一样,他阅读诗歌集和哲学书,追求高尚的感情,希望自己无所不知。李斯特比乔治·桑小七岁,两眼投射着闪电般的光芒。他演奏时,那柔软光滑的秀发随之飘舞。乔治·桑早就爱他了。 
  巴黎的流言蜚语说她已经爱过他了。缪塞一度嫉妒李斯特。乔治·桑和弗朗茨总是拒不承认。但是他俩都相当公开地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以致人们都信以为真。 
  李斯特欣赏乔治·桑写的小说,夸赞她关于风流韵事的构思。但她丝毫没引起他的肉欲。 
  至于乔治·桑,她愤怒地写道:〃要是我能爱李斯特先生,我早就爱他了。但是,我不能够……如果我喜欢吃菠菜,那我就吃了,然而我讨厌吃菠菜,要我喜欢菠菜,我会生气的……〃 
  事实上,弗朗茨爱着另一个女人,达古尔伯爵夫人。她是德国银行家贝特曼的外孙女,弗拉维尼伯爵的女儿。这位蓝眼金发女郎,高挑身材,瘦薄如纸,皮肤白哲,正要大胆地风流快活一番。 
  缪塞把李斯特介绍给乔治·桑;李斯特促成了乔治·桑与德·拉姆奈神甫的结合。 
  德·拉姆奈是一位神甫,也是一位作家。这是一位天真烂漫、固执己见、心地高尚的教士,是个容易发怒、喋蝶不休的〃道德标本〃。拉姆奈认为教会的首要任务是保卫圣灵、反对专制政权。除了灵魂,一切都属于恺撒大帝。他回顾教会的作用,发现它始终是同化并且圣化伟大的历史潮流。十九世纪的天主教教义应当是自由化的、社会的和民主的,做为平民预言家,拉姆奈相信自己是应命振兴教会的。结果他受到罗马教廷的严厉谴责,被撤职和开除教籍。他感到痛苦,幻想破灭了。他说。〃我希望能够同我自己决裂。〃 
  他住在里沃利街的一个小房间里,幻想为自己建一个地牢,让人们在地牢的门上看到一条座右铭:我宁折不弯。 
  拉姆奈个子矮小,纤弱干瘦,脑袋挺大,跟整个身体极不协调。他态度拘谨不自然,近视的双眼却在眼神里带着骗人的柔情。他瞧不起妇女,说没有一个女人能够进行推理达十五分钟之久的。然而他使乔治·桑狂喜。他给她带来了宗教信仰与社会信仰的混合物。这正是她所需要的。 
  乔治·桑给拉姆奈大唱颂歌:〃世上从来没有一颗比他更温柔的心,没有什么人比他更慈祥地关心别人,比他更有天使般的耐心……〃 
  李斯特向乔治·桑描述了神甫的衣着:磨损了的外衣,只有农民才穿的蓝色粗袜,很旧的破草帽。他还谈到了自己同达古尔伯爵夫人的爱情有了进展。 
  李斯特希望玛丽像乔治·桑一样离开丈夫,然后同情人公开在一起生活。1835年6月,他终于胜利了。 
  伯爵夫人说:〃这是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考验,但是我的爱情就是我的信仰,我渴望做一个殉道者。〃她已有了身孕,那是李斯特的骨肉。她等待小孩在十二月份出生。 
  乔治·桑看到伯爵夫人这样的贵妇,其所做所为竟像自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感动不已。 
  我美丽的长着金发的伯爵夫人,我本人并不特别了解您,但是我听李斯特谈起过您,我也见过您。我相信,根据这些我能够神志清醒地对您说:我爱您。您是我在贵族阶层里看到的唯一光芒四射的尤物。您雍容华贵,美貌绝伦,而又受人尊敬。事实上,您应该是强有力的,使我忘记您是伯爵夫人。但是,您现在对于我来说,才是真正神奇的公主,多才多艺,举止端庄,谈吐高雅,衣饰华贵。我就是这样看您的,不管您怎么样,我都爱您。我很希望去看望您,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计划。我想,我们见面多了就会真诚相爱。您比我强千倍…… 
  这是一封优雅亲切的信。 
  然而,这两个女人生来就不能融洽相处。达古尔夫人像杜德望夫人一样,不受家庭和上流社会的束缚。但是,乔治·桑虽然是国王的亲戚,却常常夸耀她那以捕鸟为业的外祖父;玛丽往往提醒那些把她忘记了的人,说自己是出身名门望族。乔治·桑喜欢穿着紧腰宽摆的蓝布衫和男人长裤,在田野上纵马奔驰;达古尔夫人却不穿一千法郎一件的连衣裙就感到不自在。乔治·桑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从一个才子到另一个才子,情人不断;而玛丽只有一次向恋情让步,并声称要用忠贞来使通奸合法化。 
  李斯特和达古尔夫人带着自己的爱情一起到瑞士去生活了。在旅居瑞士期间,他们继续同乔治·桑通信。乔治·桑通过他的来信猜测李斯特在日内瓦的情况,不由得暗暗欢喜,看得出他已感到厌倦,尽管他过分表白自己在那里十分幸福。 
  他们在每一封信里都催促乔治·桑到瑞士来。可是在临行之前,她要了结贝里的官司。



□ 作者:安安 



 
 

  

第四章 艳情间奏曲
第二节 离婚的烦扰 
 


  ●〃我的东西交到魔鬼手里,我却每年被人赶出家门。然而,镇上的一些放荡女人却睡在我的床上……〃 
  ●卡西米尔整理出一份备忘录,向法庭披露妻子的一桩桩通奸行为。 
  ●伟大的上帝!请您保护一切愿做好事的人,镇压一切要做坏事的人。 
  1835年2月,奥洛尔·杜德望同丈夫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十一月份执行。但是卡西米尔却拿不定主意,并且变得容易发怒。妻子交了一些政治上的新朋友,使他深感不快。 
  夫妇之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奥洛尔打算撤销卡西米尔对她的家产的管理权。她说是卡西米尔把家产给弄光了。然而她同意甚至在离婚之后仍然供养他。 
  她在给伊包利特的信中说:〃你可以想到,我不会让丈夫在麦秸上断气,尽管他不那么可爱。〃 
  1835年10月19日,他们又发生了一场争吵,虽然说不太严肃,却决定了他们的决裂。 
  晚饭后,全家人和朋友们一起在客厅喝咖啡,莫里斯又要添奶油。他爸爸说:〃没有了,到厨房去。滚开,滚出去!〃孩子于是躲到妈妈身旁。夫妇俩接着吵起来,奥洛尔显得心平气和,而卡西米尔怒不可遏。他命令妻子出去,她回答说她是在自己家里。卡西米尔说:〃咱们等着瞧吧。滚出去,不然我就打你耳光!〃在场的朋友都出来劝阻。卡西米尔气得发狂,朝他放武器的地方走去,大喊道:〃让这一切全结束吧!〃杜特伊看到他拿起一枝猎枪,便从他手里夺过枪,并且严厉地责备他。卡西米尔说:〃要是惹我生气,我不能控制自己,也会打你两记耳光。〃 
  乔治·桑用农妇的诙谐语调,对这次争吵做了叙述: 
  男爵一时起了打我的念头,杜特伊不愿意他这样做。弗勒里和帕佩也不愿意。于是男爵就去找他的枪,要杀死所有的人。大家都不愿意被打死,男爵就说:〃够了〃,他又重新喝酒。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谁也没有生他的气。而我呢,我可受够了。我讨厌为了活命而写作,我的东西交到魔鬼手里,我却每年被人赶出家门。然而,镇上的一些放荡女人却睡在我的床上,把虱子带到我的屋里。 
  她到布尔日去了。米歇尔因政治罪正在监狱里服刑。狱中的待遇并不太苛刻。所有的法律界人士一致认为她应该利用这凑巧的事件,提出尽快离婚,妥善地了结此事。而此时所缺的就是取得卡西米尔的同意。这好办,因为只要卡西米尔的嫡母还活着,他这个私生子不能继承遗产,很需要钱用。事实上,他同意在辞去诺昂镇长的职务之后,就带两个孩子上巴黎,一个送到中学,另一个送到寄宿女校。 
  奥洛尔已经嘱咐她的母亲,如果卡西米尔去看她,要好好接待,不要刺激他的自尊心。〃他也许会找些碴儿,同我过不去。我需要做的事,想做的事,什么也不能阻拦我去做。当我的良心要求我拿出勇气和主持正义,我就会嘲笑一切偏见,无愧于我的父亲。要是他听任这世界上的傻瓜和疯子摆布,那我就跟他一刀两断。然而,他遗留给我的,是独立自主与父爱的伟大榜样。我将尽力效法,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愤慨。我只关心莫里斯和索朗芝。〃 
  十一月份,她在诺昂等待法庭的判决,同时在这静幽的祖居写完了最后一部优秀的小说《莫普拉》。她没有仆人——卡西米尔把他们都辞退了——只有园丁夫妇俩做家务。法庭的判决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奥洛尔的言行举止,她在专心地弹钢琴练习曲。 
  1836年1月,拉夏特尔的大法官听取证词。指控是众所周知的:1824年在普莱西她被他打了耳光;受到他侮辱人格的谩骂……在合法夫妇的住宅内,卡西米尔与女仆佩皮塔和克莱尔等通奸……通宵达旦地狂饮作乐。 
  她在诉状中说: 
  杜德望先生变得如此荒淫放荡,如此吵闹,以致住在我自己的家里,都成了难以忍受的痛苦:他在我面前肆无忌惮地放纵情欲。我在宁静的夜晚经常被他行欢作乐的喧闹声吵醒……1831年元月,我向杜德望先生宣布,我想同他分居,结果达成了一个妥协的协议。正是根据这个协议,我去巴黎定居……到意大利旅行。在这期间,杜德望先生给我写了一些很得体的信,说对我的远离并不十分关心,也不很希望我回去…… 
  她没有一字提到桑多,也没有提缪塞。 
  伊包利特尽管是起诉人的哥哥,却站在妹夫一边,鼓励卡西米尔做自我辩护,说乡亲们都支持他。卡西米尔却沉默不语。他不想丢掉已经商定的年金。他听任法庭作缺席判决。 
  拉夏特尔法庭同意孩子由奥洛尔照管。但是,她要求得到一千法郎,以便结清她和丈夫共同财产的账务。 
  卡西米尔不由勃然大怒,坚决表示反对。 
  伊包利特在这件事上极力怂恿他:〃你周围有人帮忙,一下子就能打赢官司。关键在于要使他们开口讲话……〃 
  乔治·桑对丈夫完全改变态度感到突然和恼怒。 
  相安无事的分居时期结束了。她不得不离开诺昂。直到最后判决之前,诺昂都是属于卡西米尔的合法财产。 
  她到了拉夏特尔,住在杜特伊的家里。她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取得舆论界的谅解,因为小城市的舆论界能对法官施加无声的压力。她尽量使自己讨人喜欢。跟小孩们在一起就天真活泼;同男人在一起,就贞洁娇好;同女人在一起,就谨慎从事。她在田野散步,追逐昆虫,还想方设法在公园和大路边同米歇尔秘密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