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前门-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谐の乙丫牙叵迪虺N峤睬宄耍绻蠹胰衔业囊饧欢裕次铱刹怀械T鹑巍!

吴修治看常委们的态度让夏伯虎实在下不来台,便说:“我个人相信夏市长完全是出于公心,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常委对此不会有什么异议。”

其他常委这才像活了过来,纷纷表态:“是,夏市长确实是出于公心。”就连愁眉苦脸如丧考妣的刘洪波也嘟囔了一句:“是啊,谁也没怀疑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常委们嘴上这样说,其实谁也不相信他真的是出于公心,他的担心在大家看来太幼稚,或者说太危言耸听,简直是吓唬孩子。作为旁观者,他们都知道,国土资源部不是赵银印老爷子家开的,国土资源部部长也不是赵银印的儿女,即便是他的儿女也不一定会听他的。一个退休地方副省级干部的意志怎么会左右国家部委呢?再说,夏伯虎跟赵银印的关系大家也都有清楚,即便他跟赵银印、姚开放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关系,起码也是人情关系。

常委们的心思夏伯虎当然看得明白,越想越窝囊,忍不住就在心里暗骂:他妈的,好心当成猪肝肺,大伯子背儿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骂归骂,人家就是不支持他,他也没办法。还是吴修治从中斡旋说:“既然夏市长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我看大家还是表决一下吧,今后要形成这样一个好的会风,不能对任何一位常委提出来的意见抱漠视、冷漠的态度。好吧,同意夏市长的意见,任命姚开放为公安局局长的同志请举手。”

谁都不举手,吴修治又说:“不同意的请举手。”

曾聪明打头阵,第一个举手反对,其他常委也都纷纷举起了手。平心而论,常委的态度完全正常,现在这世道,为了升官托人情、跑关系已是常态,可是公然采取这种变相绑架、胁迫人家的方式谁都会非常反感。说透了,人家给面子那是人情,人家不给面子谁也不能把谁怎么样,即便赵老爷子真有那个马力命令国土资源部不批银州市的用地申请,也损害不到这些常委的个人利益,真闹翻了,谁还会怕谁?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赵老爷子急于让自己的女婿升官,结果反而断送了姚开放的前程,这一届常委会期间,再想提拔姚开放就非常困难了,等到换届,姚开放的年龄就又超了。

关原这时候偷偷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这个时候常委们累了,精神也松懈了,对别人提出的方案不会像刚开会时候那么认真审议,正是塞进自己主张的好机会,所以他对吴修治说:“吴书记,我谈点意见好吗?”

吴修治点头:“好啊,就等你这个主管说话了。”

关原便字斟句酌地开始替蒋卫生说话:“根据干部考核情况,现任的副职情况都差不多,各有各的长处和优点,也各有各的短处和缺点,所以,从稳定公安局的大局,保持公安局工作的延续性出发,我看还是按照原来的排名次序确定人选,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案,相对而言引起的副作用会小一些。”

夏伯虎刚才的提议被常委们否决,心里憋气,关原的发言含糊其辞,欲言又止,更让他觉得讨厌,暗想,你们组织部就是会摆弄人头,摆弄来摆弄去干部任命权都捏到了你们手里,我这个市长成了傀儡,你们在后面决定了,还要我出面提名,如果人大不同意,没面子的还是我,难怪人家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市政府,经常犯错误,就是你们这帮人善于玩政治、耍手腕的结果,于是阴阳怪气地说:“这是常委会,刚才吴书记说了,有什么意见畅所欲言,有话就全部端到桌面上来,别夹半截漏半截好像便秘似的。”

关原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夏伯虎的挑衅他假装当做玩笑话,根本不予理睬,微微一笑化解了夏伯虎的攻势,这一来反而让常委们觉得他关原水平高、有修养,而夏伯虎的表现却像一个耍赖的顽童。

关原说:“根据我刚才谈的意见,请各位常委审议一下,看看蒋卫生同志怎么样?他的年龄在现任副职里最大,资历也最老,排名又是副职中的第一,我觉得这样更加顺理成章一些。”

大家又沉默了,关原说的道理很难反驳,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能让大多数人认可的合适人选,这样做也确实无可厚非。夏伯虎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发言,继续沉默一会儿,很可能就会有人跟进表态支持,刚要张口反对,人大主任曾聪明却说话了:“关部长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出发点好像跟我们党的干部路线不是很相符啊。我们党一直强调要破除选拔任用干部论资排辈,提倡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和专业化,如果还论资排队,那不等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走回头路,开历史的倒车吗?蒋卫生本人怎么样我不了解,我要说的是不应该违背党的组织路线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

曾聪明此话一说,问题就很严重,把关原的意见上纲上线到了违背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政治高度上,这就让关原很难接受,他马上反驳:“老曾你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这怎么能说是违背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选拔任用干部原则呢?您有不同人选尽可以提出来,但是也不要对别人的意见上纲上线嘛,现在已经不是‘文革’时期极左路线靠大帽子压人、用大棒子打人的年代了。”

曾聪明一发言反对关原,其他常委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曾聪明口袋里肯定也有人头,而且是很重要的人头,不然他根本不可能用这种态度和口气跟关原说话。

夏伯虎连忙抓紧时机反对关原:“我也觉得老曾说得有点过火,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道理还是对的,我也不赞同论资排队,别把干部选拔任命搞得好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排队买猪肉似的,讲究先来后到,前面的不走后面的就不能买。唉!这也就是在我们中国才会发生这种怪事,任命一个公安局局长都这么犯难。在美国任命公安局局长就简单得多……”他一提“美国”两个字,其他常委便纷纷皱眉苦笑,脑海里也顿时冒出了银州人民奉送给这位市长的爱称“瞎白话”,“在美国,”夏伯虎对常委们的表现视而不见管自发表高见:“任命公安局局长就是市长提名就成了,而且公安局局长也不一定就是警察,往往是文职人员,不讲究专业、学历那些东西,不像我们,讲究太多。这一次确定的原则就有问题,规定非得在现有公安局副职中选,这样就限制了选拔干部的视野……”

曾聪明插话说:“老夏,美国也有公安局啊?这可是头一次听说。”

夏伯虎哈哈一笑:“口误,口误,美国叫警察局,不管是警察局还是公安局,都是一回事儿。在美国……”

关原说:“夏市长,我们还是研究研究中国问题吧,别研究美国问题了,再研究美国人也不会听你的。话说回来,即便在美国,公安局局长……嗨,什么公安局局长,都是让你搅的,警察局局长的任命也得市议会批准,并不是市长想让谁当谁就能当。”

夏伯虎、曾聪明和关原因为蒋卫生在那里掐上了,你来我往地讨论美国公安局局长问题,别人既不好插嘴也不愿意插嘴蹚浑水,便开始窃窃私语,这时候刘洪波也问了一句:“那个蒋卫生多大岁数了?”心情不爽,他问话的口气也就生硬的很,这让关原很不受用,口气冷冷地顶撞了一句:“你主管政法,现在又代理公安局局长,这个问题还用得着问我吗?”

他这么一顶撞,刘洪波倒真的来劲了,马上说:“我不同意这个蒋卫生,刚才关部长也说了,我分管政法,现在又是公安局的代理局长,我了解情况,那个蒋卫生暮气沉沉,整天低个脑袋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干工作拖拖拉拉,连手下有多少干部都弄不清楚,这样的人要是当了公安局局长公安局就成窝囊局了。公安局局长还是得弄个利索、肯干的,起码得是个明白人,实在不行就那个局长大人彭远大算了。”

其实刘洪波倒并不是真的要反对关原,而是他老婆让外地公安局抓跑了,他让蒋卫生出面去捞人,蒋卫生跑了几趟,不但人没捞回来,还把对方得罪了,声言如果银州市再出面捞人,他们就要告到省上去,闹得刘洪波投鼠忌器,心里再着急也不敢轻易出手,所以他对蒋卫生正憋了一肚子气,哪里会同意提他当公安局局长。

一来二去已经有三个关键人物表态反对提拔蒋卫生了,关原心里暗想:蒋卫生啊蒋卫生,该我做的我都做了,这是集体决策,人家不同意我也没办法,总算我老关也对得起你那本集邮册了。关原心里这样想着,那边吴修治已经要求常委们表决了,表决结果,包括关原自己,再加上常务副市长高有泰两个人赞成,四个人反对,吴修治没有表态。大家都愣愣地等着听吴修治有什么说道,吴修治抬腕看看手表,然后对大家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再占用大家一点儿时间,谈点意见。”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都知道到了拍板定案的时间了,如果吴修治赞成关原的意见,反对关原的人里最起码会有两个人当场倒戈,再加上关原自己和吴修治一票,蒋卫生就算过了。如果他提出全新的人选,也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对于他的道理常委会上别人是不好意思也不愿意公然对抗的,别人不说,李玉玲首先会积极跟进,其他人只要是没有特殊原因,也都会习惯性地举手赞成。

吴修治说:“我首先要向各位常委作一个检讨,作为市委书记,过去我满足于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安于现状,甚至对《党章》的学习也都停留在会上听、集体学的阶段,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最近我在老领导跟党走同志的督促下,重新学习了新《党章》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受益匪浅啊,我提议大家回去都认真地重新学习《党章》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现在沿用的这一套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方法产生很多新的认识和新的看法。我看公安局局长的人选问题很难在一次会议上取得认识上的统一,省委宋书记前几天专门跟我谈了这个问题。”说到这儿,吴修治顿了一顿,扫视了大家一眼。常委们都眼睁睁地看着他,每个人都暗暗吃惊,谁有这么大的马力,能搬出宋书记替自己说话打招呼?如果真的是宋书记出面打招呼了,那也就不用再讨论了,吴修治只要把那个人的名字说出来,大家唯一的选择就是举手通过。

吴修治微微一笑:“宋书记找我谈这件事情可绝对不是替谁打招呼、托人情啊。省委站得高,看得远,根本就没有关注我们选谁用谁。省委宋书记提请我们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也算是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尽可能的发扬党内民主,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开辟出一条选拔使用干部的新路子,为我们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做一些创新性、探索性的试验。今天这个会议让我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了改革干部选拔任用体制,真正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公正、公平,还应该加上透明,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今后我们像今天这样的会议就永远也开不完。不改革,吏治腐败就将成为危害我们党的事业、动摇我们党执政基础的最危险的腐蚀剂和沼泽地,我们很可能会被这种腐蚀剂溶解成毫无免疫力的躯壳,会在这种沼泽地里陷入没顶之灾啊!什么叫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呢?向谁公开、向谁透明,怎么样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呢?我个人的理解,也算是学习《党章》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心得吧,那就是向人民群众公开透明,争得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支持和监督,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有效监督下,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才能做到公正、公平,也才能真正把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推选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靠我们几个人,再加上组织部干部处,能有多大的本事做到这一点呢?所以啊,我们的眼界要更加开放一些,思路要更加宽广一些,最近老领导跟党走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很有启发啊。他说,别忘了,现在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不是战争时期夺取政权的那个阶段了,战争时期提拔任用干部要讲究保密,那是为了防止敌人破坏,解放五十多年了,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一点儿都没变,五十年一贯制,这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方针。跟党走说,我们是执政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为人民选公仆,有必要对人民群众保密甚至搞得鬼鬼祟祟好像在做见不得人的坏事吗?他说的话很朴素,但是却真正体现了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在思想上、路线上、政策上、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和平时期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的要求,满足党的中心任务对干部工作的现实要求。所以,我提个建议,供大家参考,我们不要急于确定公安局局长的具体人选,把主要注意力放到改革创新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上来。总体思路还是那个大原则: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制度的优势,真心实意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彻底破除干部管理上的神秘化倾向,真正实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具体做法我想,应该吸收和借鉴乡镇一级领导班子实行公开选举的成熟经验,对候选人向全社会公示,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同时不要把决策权限制在我们常委会这个小圈子里,要知道,根据《党章》,常委会仅仅是党代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是全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全委会的职权是高于常委会的,根据这个原则,可以考虑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请全体党委委员票决公安局局长,而且差额选拔,现任的副职经过考核只要符合《党政干部选拔条例》标准的都可以作为候选人接受全委会的考查和选择。我们选拔任用党政干部完全是正大光明的事,没必要搞得那么神秘,完全可以邀请各新闻媒体现场采访、实况转播嘛。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