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幸福论-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三,它的风险性。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而不是过去的再现重复。它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它是在没有前人思维痕迹的路线上去努力探索。因此,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能保证每次都取得成功,有时可能毫无成效,有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是它的风险。但是,无论它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因为即使是它的不成功结果,也向人们提供了以后少走弯路的教训。常规性思维虽然看来“稳妥”

    ,但是它的根本缺陷是不能为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创造性思维对于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尤其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们为了取得对尚未认识的事物的认识,总要探索前人没有运用过的思维方法,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措施去分析认识事物,从中

…… 419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304

    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从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创造性思维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观念,形成的一种又一种新的理论,作出的一次又一次新的发明和创造,都将不断地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使人类去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为人类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和“幸福乐园”的飞跃创造条件。

    创造性思维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的领域。它不满足于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从而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领域、打开新局面。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在创新中发展,开拓中前进,必然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创造性思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所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前人和别人从未进行过的极其艰巨伟大的事业。从事这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又没有固有的方法可以照搬,只有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邓小平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他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典范。

    他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

…… 420

    404第二章 事业的成功是最大的幸福

    找新路子。他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理论探索,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新的高度,获得了新的发展。

    已故杰出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生前曾说,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性地思维。此话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有作为的人只有通过有所创造,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才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幸福。

    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的成功,更可以使人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并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去继续从事创造性实践,为我们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 421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504

    第二章 三 事业的成功必须付出代价勤劳远比黄金宝贵A失败孕育着成功A幸福的实现在于事业的成功,事业的成功依靠勤奋劳动。

    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得幸福的途径。

    勤劳远比黄金宝贵A崇高的志向,远大的理想是实现幸福的前提,但还不是幸福的实现。志向、理想总是同美好的未来相联系的,它是对美好未来可能性的构想、预见和向往。但志向、理想只是可能性,不是现实性,虽然它不同于空想和幻想,它是建立在客观规律性基础上的现实可能性。但是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在于要有条件。勤奋是崇高志向实现转化的根本途径,是远大理想向现实转化的根本条件,这正如古人所说:“奋与愤盛衰之本,勤与惰成败之原”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有人认为,成功在于天才。

    其实天才与勤奋是不可分的。

    所谓天才,首先是勤奋的人。

    我们承认人们的天赋有差别,但是,能够成为天才,关键在于勤奋。鲁迅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巨匠,用他自己的话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①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家郭

    ①②转引自《名人名言录》,第167、168页。

…… 422

    604第二章 事业的成功是最大的幸福

    沫若认为:“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②著名桥梁设计大师茅以升总结他一生科技工作的经验时,得出的结论是:“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①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体会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②爱因斯坦说道:“人们把我的所以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③所以,我们赞赏一个人的天才和聪明时,首先应该赞赏他的勤奋。

    这是因为,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这正如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你要想取得成功,那就要变得勤奋起来。你要想获得幸福,那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著名画家达。芬奇说的好,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有人把成功寄希望于灵感,这是不聪明的。因为灵感是一位“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它是在勤奋中产生,也只能与勤奋同步前进。世界上确实存在早慧的诗人,出口成章的才子,挥毫而就的画家。可是,他们惊人的才能,都是勤学苦练的产物,长期积累的结果。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岁观奇书”

    ,而后才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白居易五岁学诗,九岁谙声韵,十五岁“苦节读书”

    ,所以才能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伟大诗篇。外国著名

    ①转引自《名人名言录》,第167页。

    ②转引自《外国科学家史话》,第258页。

    ③⑤转引自《人生精言》,第117、92页。

…… 423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704

    大文豪莎士比亚、但丁、歌德、巴尔扎克等都是“奇才神写”

    ,但无一不是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

    有人把成功寄希望于幸运,这也是幼稚的。

    达尔文认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勤奋的人。”

    ①英国作家勒考克说:“我相信幸运,而且我发现,我工作愈认真,我的运气愈好。”

    ⑤

    这就是说,幸运也是特别偏爱勤奋的人,它与勤奋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可否认有人可能凭运气能谋得一份好差事,但却不能凭运气保持它。有了良好的机遇,如果不勤奋努力,这机遇迟早也会丧失。

    有人把成功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这更是不实际的。事业的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创造奋斗。别人的支持帮助固然需要,但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再好的外因也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事业的成功,幸福的实现,既不能靠上帝的恩赐,也不能仰仗别人的施舍,要靠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古代波斯文学家萨迪在他的名诗《蔷薇园》中这样写道:“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懒惰是失败的病根。我们宁愿以百倍的勤奋去争取一分成功,也不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我们赞赏勤劳,是因为它不但能启迪人的聪明才智,开阔人的视野,而且只有它才能创造一切财富,完善发展人类自身。

    勤

    ①《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

…… 424

    804第二章 事业的成功是最大的幸福

    奋是人体的电源,它能使你的生命闪光发热。

    赞赏勤奋,就要培养和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

    青年人渴望成才,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这种志向和理想值得赞赏,但是,它的实现需要付出艰巨的,有时甚至是毕生的努力。如果把成才的愿望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诸辛勤的耕耘,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青年时代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当初幻想自学当个气象学家,很快又改变主意,决心当个金融家。与此同时,又迷上了拉小提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后来,别人劝他学医,他又想当医生。从16岁到24岁,由于他朝三暮四,未在一门专业上下过功夫,结果一事无成。最后,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引导和帮助下,拉马克才下定决心献身生物科学,开始去迈向事业成功的道路。他埋头苦干,潜心研究,花费整整11年功夫,写出了科学名著《法国植物志》。以后又花了35年时间,专心致志研究动物学。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为近代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著名科学幻想作家凡尔纳靠一生的辛勤耕耘,给世人留下了104部计700多万字的优秀科学幻想小说。

    他每天5点起床,一直写作到晚上8点,15小时的工作,中间很少休息。仅仅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他就研读了数百册图书资料,摘记的卡片多达几万张。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这样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

…… 425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904

    可就。“

    ①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了一条真理:脚踏实地成大器。

    失败孕育着成功A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实质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因为任何一项大小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要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

    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学识上想有所创新,越深入难度越大;技术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险阻越多。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里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的结论,也只不到十分之一。”

    ②这就是说,世界上一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是1∶10。至于一般人这个比率当然要低得多。因此,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能够经受住错误和失败的严峻考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由于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有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人则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然而,错误和失败并不因为人们的不快、悲叹、惊慌和恐惧而不再光临。相反,怕犯错误,怕遭失败,却往往会犯更大的错误,遭更多的失败。所以,对待错误和失败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①《李大钊选集》第158页。

    ②法拉第:《成功者的奥秘》。

…… 426

    014第二章 事业的成功是最大的幸福

    人们在实践中为什么会犯错误,遭失败,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要求我们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应该指出,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统一,只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统一,特别是在较大的范围内和比较复杂的问题上,这种统一往往要经历迂回曲折、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要经历一个由不统一到统一,由低水平的统一到高水平的统一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客体方面来说,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近似性,客体发展的无限性和过程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暂时性;从主体方面来说,主体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相对性。离开了或者不能保持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犯错误,遭失败。

    人们在实践中犯错误,遭失败,除了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外,还有诸多主观原因,主要是:决心不大,信心不强。有没有决心和信心,这是事情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古人云:“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缺乏决心和信心的人,往往忧柔寡断,常常错失良机,这正如俗话所说“太刚则折,太软则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自信心,那连一点小困难也克服不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说道:“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①只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必胜的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一定会获

    ①普希金:《阿利昂》。

…… 427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114

    得成功的。

    急躁轻率,盲目蛮干。有些人不研究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不了解其发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