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焉者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大焉者影响到自己的前程,这是极为不智的事情。

还是在清朝同治年间,陕西有个县令叫唐李杜,是一个生性滑稽诙谐的人,经常喜欢和同僚们开玩笑。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姓夏的县令,此人是买来的官,不太熟谙官场礼节,说话行事,多有不合规矩之处,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拿他开玩笑。唐李杜见到了他,就忍不住戏弄他,问夏县令贵姓。夏县令回答姓夏,于是唐李杜就严肃地问:“从前有个夏徵舒,是府上的什么人啊?”夏县令没听过这个名字,但见唐李杜说得严肃认真,仓促间就回了一句:“那是我的祖先。”唐李杜恍然大悟地噢了一声,两人就分了手。

却说夏县令回去之后,跟人谈起这事,并问:“这夏徵舒到底是谁,我怎么就从来没听说过呢?”有了解当地风俗的人告诉他:“在陕西,王八的儿子小王八羔子,名字就叫夏徵舒。”夏县令一听就急了:“什么,你说这个唐李杜,我招他惹他了,他这样污辱我!”就立即要去找唐李杜理论,被别人及时劝下了。

等到第二天,夏县令一大早就来到官衙,揪住唐李杜,破口大骂不休。唐李杜却不在乎,环顾左右诸同僚,说:“昨天的事儿,你们大家都听到了,是他自己说小王八羔子是他祖宗的,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夏县令一听,更加愤怒了,揪住唐李杜去找知府评理。不想这知府和唐李杜是朋友,有关唐李杜戏弄夏县令的事情,唐李杜早就跟知府说起过,当时还把知府笑得前仰后合。现在见夏县令找来说理,知府就佯作不知,让夏县令把事情经过详细地说一遍。可怜那姓夏的县令,初入官场,哪晓得这里边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大家合起伙来戏弄他!他就把事情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

听完了之后,就见知府把脸一沉,对夏县令说道:“这么说起来,此事不怪唐李杜,是你自己不学无术,又乱攀祖宗,才惹来这场羞辱,都给我回去吧,这事,等我们开会讨论讨论再说。”

于是巡官将唐李杜和夏县令双双带出,不一会儿,就见知府大堂前挂出一面牌示,上书:“夏县令咆哮公堂,尚可原谅,可是不学无术,却又如何治理百姓?现解除其县令职务,命其回原籍认真读书。”这就是清史上有名的“一声王八子,断送一县令”的故事。

在这件事情中,唐李杜固然不够庄重,没有绷住自己,可是他有不庄重的资本。一来他在官场之中是老资格,二来他和知府情交莫逆。而夏县令之所以弄得灰头土脸,丢官弃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自己没有“绷”住,正因为他绷不住,所以别人才拿他不当回事,故意拿他逗乐取笑。而当遭到羞辱之后,他又没有绷住,居然在上司面前把自己的纰漏丑事说出来,这就更让人瞧不起了。

中国人缺乏幽默细胞,不爱开玩笑,这是因为一个爱开玩笑的人,言多必有失,而且你既然对别人开玩笑,别人也会拿你开玩笑。你跟别人开的玩笑可能注意分寸,别人对你开的玩笑,却往往是精心布的局,为了避免遭遇到官场的陷阱,所以大家才不得不强撑着,紧绷起脸。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官场不惹绷脸的官,这已经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常识。

说到绷脸的社会效益,唐代有个画家,叫韩滉,此人虽然是搞艺术的,却对人情世故极为了解,他可以说已经参透了绷脸的最高境界。

韩滉曾被任命为镇海军的节度使,他善于用人,对于前来投奔他的幕客,都能够恰如其分地安置到正确的岗位上。有一个朋友的儿子来投奔,此人一无所长,不懂文不事武,不会写不会画,基本上是个废物。韩滉却不介意,就先让他在宴会上陪客人饮酒,然而发现此人自始至终,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位子上,紧绷着一张脸,不见有丝毫表情,也不和邻座的人聊天说话,搞得邻座之人如坐针毡,坐卧不安。

于是韩滉就命这个人去守卫武库的门,此人每天一大早进入帷帐,然后正襟危坐,紧绷着一张脸,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一直坐到深夜。他这张紧绷的脸,吓得营中军士们胆战心惊,谁也不敢从武库门前经过。

只不过是一张紧绷的脸,如何就能够惊退一营军士?

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表象化、具象化,在看待人和事物的时候,很难深入其中,多只是依据外在的表面感觉来判断。看到一个嬉皮笑脸的人,大家就认为他没正经,见到一个紧绷着脸的人,就觉得很有威严。所以官场之上,最重这个绷字,你能绷住,就不愁别人的钦服,若然是绷不住,饶你有天大的才华和能力,大家定然是不信服。

至于绷住脸之后的学问与修养,尽可以慢慢地修习,但首先,先得把脸绷住,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第91章 “凶”的文化哲学

“凶”这个字,原是上古时传说的一种食人怪兽,但由于这种怪兽谁也没有见到过,时日长久,这怪兽就被镌刻在鼎器上,以供大家辨识,若然是遇到,一定要小心。所以这个字的最初含义,就是提醒我们这是一种最大的恐怖,最极端的危险,千万要小心,要留意。

但是后来,由于“凶”这种怪兽始终没有出现,这个字的意义开始远离那神秘莫测的远古森林,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于是这个字就演化成为一只巨大的鼎,以及一个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否定性标志。

鼎到了春秋年间,就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但在更远古的时代,鼎只是人们吃饭的大碗,只不过这只碗有点太大。但大也没得法子,因为上古时代,原始人过的是集体主义的生活,同吃同住同劳动,所以要吃大锅饭。科技比较落后的部落就用一只大石槽子当饭碗,科技比较发达的部落,就可以铸造一只大铜鼎,鼎下生了烈火,众原始人载歌载舞,围着大锅边跳边吃。

正当原始人跳得兴高采烈,吃得眉开眼笑之时,突然出事了。出什么事了不知道,但这事的后果,却是极为严重的,严重的程度,就是一个“凶”字。“凶”字,就是对人吃饭权力的彻底否定,就是不能吃了,不允许吃了,不让吃了,不可以再吃了。现在吃不着,更可怕的是,以后也没得吃了。

所以“凶”这个字,最原始的含义不是一个字,而是一种情境,又可以说是一句话:取消你吃饭的权力……古代原始人语言不发达,说这么多的话太费力气,索性就用一个字来搞定:凶!于是当事人就知道他完蛋了。

然而,吃饭是天赋人权,是谁这么凶,竟然连饭都不让人家吃了呢?

这个事,细说起来,正落到了儒家祖师爷们极力回避的一个问题:人性本恶论。

说起人性本恶这门哲学,那是相当地不讨人喜欢。盖因这种学说认为,人类都是懒惰的,消极的,不求上进的,心怀诡诈的……没有人喜欢这门学问,甚至连相信人性本恶的人,都不喜欢它。

但是,我们尽可以否定人性本恶,坚持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是勤奋的,是积极上进的,是充满阳光的……可无论你相信什么,还没听说谁因此而要求取消监狱。那些否定人性本恶的人,恰恰是最不喜欢和监狱里的兄弟们打交道的人。因为监狱的存在是一道抹不去的暗影,投射到所有人的心里。

在这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走上了人生的歪路。也就是说,他们将会与善良的你为难,你怎么办?

还有更多的,没有走上斜路的人,但是他们太自信了,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是正确的,而你是错误的,所以他们在你面前与你抬杠、顶牛儿,寸步不让。在这种情况下,你又该怎么办?

或许你会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古训,可是别忘了,你人在官场,你所面对的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每做一项决定,你都需要对许多人负责。你毫无理由地后退一步,就意味着损害更多人的利益,你必须要因此而承担责任,丢官弃职,戴枷入狱,无论结论是哪一种,总归逃不过一个字:凶!

凶就意味着,你没得饭吃了。不唯是你没得吃,你的老父母,你的妻子儿女,都因为你后退一步,从此都没得吃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难怪“凶”这种怪兽,传说日久却从未有人见到过,而这个字却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们。实际上,“凶”这种怪兽,它原本是人类社会相互博弈的一种神秘力量,它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逼迫着你,盯紧着你,那一双可怕的眼睛死盯在你那无辜的饭碗上,你说这种怪兽可怕不可怕?

“凶”者,不是说我们对人要凶,而是我们所面对的无形的社会博弈力量太凶,无数人就是在这种强大压力之下被碾压成齑,现在这种可怕的力量向我们逼迫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凶”这个字,让我们终于来到了哲学的十字路口上,此前此后,无数人都曾经发出这样的呐喊与追问:面对命运横飞逆来的打击,我们是应该逆来顺受,一声不吭呢?还是应该挺起胸膛,拿起武器,将对手消灭呢?

“凶”,是我们人生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的无奈感叹。只有当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个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与法则时,我们才能体验到怜悯与慈悲的境界。

“凶”,就意味着你必须为更多人的利益着想,采取更果断的措施,不显霹雳手段,不现菩萨心肠,这才是我于“凶”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

第92章 “凶”的实用价值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黄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黄盖以苦肉计骗过了曹操,举火焚天,大败曹操于赤壁。而黄盖早年间有件事,三国演义中却没有提及。

东吴地方有一座石城,城中的属吏个个狡诈奸诡,难以管理。当时黄盖还年轻,听到这种情况,就说:“让我去吧,或许我有办法对付他们。”

于是黄盖就出任了石城长,到任之后,就召集所有的僚属开会,说:“我这人,没什么本事,不懂得行政事务,只不过是因为我凑巧带兵打赢了几仗,所以才来到这里。以后石城的公文文书,就请各位费心了,我的工作是负责督导各部属,纠举僚属的失误。如果发现有人敢于欺瞒,虽然不至于用鞭子抽打你们,但责任和后果,肯定是由你们自己来担负的。”

讲完这番话之后,黄盖就甩手不管了。诸僚属们就开始了工作。起初的时候,大家还有点担心,害怕黄盖追究他们以前的事情,但是慢慢地,所有的人开始懈怠了下来,又看黄盖根本不管不问,知道黄盖的确不懂,就开始像往常那样欺瞒诡骗,胡作非为。

忽然有一天,黄盖又召集僚属开会,说:“我发现了几件不法的事情,你们之中有两个人,公然欺瞒诡骗,这是我决不允许的。”说完,就命人将那两个僚属揪了出来,两人吓得急忙跪下,磕头认错。黄盖说:“我早就有话在先,即使是你们犯了罪,我也不会用鞭子打你们,但后果自负。可没想到你们根本不在乎,那我就没办法了,来人,与我把这两个公然欺瞒上司的僚属砍了。”

眨眼工夫,两个僚属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其余的人骇得魂飞天外,从此战战兢兢,再也不敢稍加放肆了。

黄盖是一员武将,武将办理政务,最是麻烦头痛。所以他动用军法治理僚属,也是蛮符合他的个人风格的。而黄盖在这里的表现,就一个字:凶!然而,倘若他不凶,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当地的政风彻底败坏。这样说起来,那两个人死得可是一点也不冤。

北宋靖康年间,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大乱,这时候老将宗泽奉命任开封府尹,初到开封,就发现物价暴涨,所有的食物及物品,价格都涨了十倍,百姓叫苦连天,却无可奈何。

于是宗泽就考虑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他暗中派人到集市上买回来米和面,回来后估算分量价格,发现米面的价格并没有涨多少。然后他又让厨师把米和面煮熟,再和集市上的食物比较一下,发现食物的价格涨得明显离谱。

于是宗泽就命人抓回来一个糕饼老板,问他:“你卖的食物,为什么价格如此之高?”糕饼老板回答道:“这是因为米和面价格飞涨的缘故,要知道金兵打过来了,现在是乱世,乱世的价格高一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所有的糕饼都是卖的一个价,我不可能单独降价,扰乱市场。”

于是宗泽命人把米和面拿过来,对糕饼老板说:“你说米和面的价格涨得太高,现在我告诉米和面是什么价格,莫非你做生意采买的米面,比我派人在街上随意购买的价格还要高吗?现在的情形是这样,米和面的成本没有涨多少,你却单单把糕饼涨得很高,这是典型的奸商行为,因此我不能饶了你。”

于是宗泽下令,将倒霉的糕饼师傅处斩。当天,开封府中的食物价格,就迅速地回落到了原有的水平。

宗泽斩杀糕饼老板,是最明显的权术运作,毫无公平可言。若然是糕饼涨价就该杀,那么全开封城的糕饼老板都该杀。若然是糕饼老板罪不该死,则宗泽杀他,不过是杀鸡儆猴。然而权力这种东西,讲究的就是不公平,真要是讲公平,只怕这开封城中的物价,永远也降不下来。而宗泽终究是带兵之人,借无罪的糕饼老板一颗人头,解决了民生的大麻烦,这种处理方法,说好听点叫雷厉风行,实话实说,那就是凶。

然而当官的若然不凶,同样也会发生凶事。比如说明朝年间,当湖府的赵通判去县城催讨租税,城中的百姓不想交租,就故意造谣说:“姓赵的从府库里带来了三千两纹银,专门用于赈济乞丐,大家快点去县府领银子去啊。”谣言迅速传开,一时间,数百名乞丐呜嗷怪叫着,将县府团团包围了起来。赵通判见外边来了这么多的人,不知是怎么回事,就隔着门问干什么,外边的乞丐大喊要银子,租户则高喊不要缴租。赵通判还想跟外边的人讲道理,说这租税不能不交,结果引发了外边乡人和乞丐的愤怒,重重地擂击府衙大门,吓得赵通判脸色惨白。

由于害怕这些人冲进来,赵通判只好答应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