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推论。

    真正的极端之所以不能被中介所调和,就因为它们是真正的极端。同时它们也不需要任何中介,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对立的。“

    ③从这段深刻的批判里,我们体会到抹煞或调和阶级对立的唯心辩证法是与肯定“不能被中介所调和”

    的本质对立、阶级矛盾、坚持革命的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相反的。

    马克思在他的天才的经典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对于黑格尔政治上的保守思想、君主制、私有财产制思想,对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唯心辩证法,没有丝毫放松,以坚强的党性予以严肃的致命性的批判。这是我们批判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典范。在我们不断深入学习中可以吸取无穷的教益。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古典唯心哲学的重要著作。我们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武器去进一步批判研

    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15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54—355页。

    ③同上书,第355页。

…… 34

    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33

    究黑格尔的著作,将不难获致新的收获。

    1961年4月

…… 35

    目  次

    序言…………………………………………………………………1…

    导论 法哲学的概念 意志、自由和法的概念 第1—32节。

    本书的划分 第33节………………………………………1…

    第一篇 抽象法 第34—104节…………………………………5…2第一章 所有权 第41—71节………………………………5…9一 取得占有 第54—58节…………………………………7…2二 物的使用 第59—64节…………………………………7…8三 所有权的转让 第65—70节………………………………8…5从所有权向契约的过渡 第71节…………………………9…4第二章 契约 第72—80节…………………………………9…6第三章 不法 第82—104节………………………………1…08一 无犯意的不法 第84—86节……………………………1…10二 诈欺 第87—89节………………………………………1…11三 强制和犯罪 第90—103节………………………………1…13从法向道德的过渡 第104节……………………………1…28第二篇 道德 第105—141节…………………………………1…30第一章 故意和责任 第115—118节………………………1…39第二章 意图和福利 第119—128节………………………1…44第三章 善和良心 第129—141节…………………………1…55恶的道德形式 伪善 盖然论善善的意图 信念 讽刺 第140节附释…………………1…72从道德向伦理的过渡 第141节…………………………1…89第三篇 伦理 第142—360节…………………………………1…93第一章 家庭 第158—181节………………………………2…05

…… 36

    2目  录

    第一 婚姻 第161—169节……………………………………2…07第二 家庭财富 第170—172节………………………………2…17第三 子女教育和家庭解体 第173—181节……………………2…19第二章 市民社会 第182—256节…………………………2…31第一 需要的体系 第189—208节……………………………2…39一 需要及其满足的方式 第190—195节……………………2…41二 劳动的方式 第196—198节……………………………2…45三 财富 第19—203节……………………………………2…47第二 司法 第209—229节……………………………………2…55一 作为法律的法 第21—214节…………………………2…56二 法律的定在 第215—218节……………………………2…63三 法院 第219—229节……………………………………2…69第三 警察和同业公会 第230—256节………………………2…79一 警察 第231—249节……………………………………2…79二 同业公会 第250—256节………………………………2…91第三章 国家 第257—360节………………………………2…97第一 国家法 第260—329节…………………………………3…05一 内部国家制度本身 第272—320节………………………3…33一 王权 第275—286节……………………………………3…43二 行政权 第287—297节…………………………………3…62三 立法权 第298—320节…………………………………3…71二 对外主权 第321—329节………………………………3…97第二 国际法 第330—340节…………………………………4…06第三 世界历史 第341—360节………………………………4…13译后记…………………………………………………4…24

…… 37

    序  言

    我的职务是担任讲授法哲学,需要发给听众讲授提纲,我把这部。。。

    纲要出版,其直接动机就在于此。我以前写过一部《哲学全书》(海得。。。。

    尔堡,1817年)

    ,作为我当时讲授之用;本教科书便是对于在那部书中已包含的关于同一哲学部门的基本概念所作更为详尽、尤其是更有系统的阐述。

    本纲要是准备出版的,它将呈现于广大公众面前;这驱使我在这里对各项附释作进一步的阐述;这些附释当初只是些简短的论述,以。。

    指出与我的论点相近似或分歧的各种观念以及从其中所得出的进一步结论等等,在讲授中我还会予以应有的说明的。这里所以要作进一步阐述,为的是使正文中比较抽象的内容或能更臻明确;同时也为的是能更广泛地考虑到当前流行的一些浅显的观念。因此产生了许多比讲授提纲的目的和体裁通常所要求的更为详尽的附释。然而,一部适当的讲授提纲是以某一门科学的被认为业已圈定的范围为对象的,它的特点,除了好比散见各处的一些小小补充以外,主要在于概括和编列属于某一种历来被承认和熟悉的内容的那些本质的环节,同时在于其所采取的形式具有久已形成的那些规则和格式。但是,我们恐怕不能以这种体例来期待一部哲学纲要,因为,人们总以为哲学所完成的作品乃是一种暂时性的东西,就象沛内罗沛的织品那样是需要每天从头搞起的。

    用不到说,本纲要首先是在起指导作用的方法上与普通的讲授提纲各有不同,本书的前提是:从一个论题进展到另一论题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那种哲学方法,即整套思辨的认识方法,跟其他任何认识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洞察这种区别的必然性,才能把哲学从其现

…… 38

    2序  言

    在所陷入的那可耻的颓废中挽救出来。人们完全认识到,旧时逻辑的种种形式和规则,以及下定义、作分类和进行推理的种种形式和规则,包含理智认识的各种规则在内,对思辨的科学说来都不中用了;或者应该说,人们不是认识到这一点,而多半只是感觉到这一点,于是他们把这些规则作为单纯的枷锁抛弃了,以便从心情、幻想和偶然直觉出发,恣意谈论。但是,因为反思和思想联系终于必然出现,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竟仍采用着遭到蔑视的那种通常推论和演绎方法。关于思辨认识的本性,我在我的《逻辑学》①。。。中已予详尽阐述;所以在本纲要中我仅仅对进展和方法随时略加说明而已。由于对象具体,且其本身具有各色各样的性状,就无法在所有每个细节上证明并指出逻辑推演,所以从略。一方面,在对科学方法已经熟悉的前提下,再谈方法可能是多余的,另一方面,整体以及它各部分的形成都是依存于逻辑精神的,此亦不言自喻。

    我希望对本书主要从这方面予以理解和评价。

    其实本书所关涉的是科学,而在科学中内容和形式在本质上是结合着。。。。

    的。

    诚然,我们可以从那些似乎最彻底了解事物的人那里听到,形式是某种外表的东西,对事物说来殊属无关重要,只有事物才是重要的;其次,我们可以说,著作家特别是哲学家的任务是发现真理,阐述真。。。

    理,传播真理和正确的概念。但是,如果考察一下这种任务在实际上。。。

    通常是怎样进行的,首先我们会发见,老是原来的一盆冷饭,一炒再炒,重新端出,以飨大众。

    这种工作的确对于世道教化和人心警醒,不无裨益,但是毋宁应该把它看成是多此一举——“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②。尤其我们有不少机会,对在这种工作上表达出来的

    ①指《大逻辑》,特别参阅该书导言和绝对理念一章。——译者②见《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24章,第19节,意谓不必多此一举。——译者

…… 39

    序  言3

    腔调和骄矜感到惊异,好象世界上还单单缺少这样一批热心传播真理的人,好象炒冷饭带来了新的前所未闻的真理,而在“今日之下”尤其应该拳拳服膺似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从一方面提出的这类真理却被其他方面提供的同样真理所排挤和冲掉。在这些纷至沓来的真理中,究竟什么是不新不旧、恒久不变的,应该怎样从那些形式靡定、反复无常的考察中提取恒久不变的东西,又应该怎样对它加以识别和证明,——除了通过科学,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呢?

    不言而喻,自从法律、公共道德和宗教被公开表述和承认,就有。。。。。。。。。。。。。。。。。

    了关于法,伦理和国家的真理。但是,如果能思维的精神不满足于用。。。。。。。

    这样近便的方法取得真理,那末真理还需要什么呢?

    它还需要被理解,。。

    并使本身已是合理的内容获得合理的形式,从而对自由思维说来显得有根有据。这种自由思维不死抱住现成的东西,不问这种现成的东西。。。

    是得到国家或公意这类外部实证的权威的支持,或是得到内心情感的权威以及精神直接赞同的证言的支持都好。相反地,这种自由思维是从其自身出发,因而就要求知道在内心深处自己与真理是一致的。

    天真心灵所抱的态度是简单的,它十分信赖地坚持大众所接受的真理,并把它的行为方式和一生固定的地位建立在这种巩固的基础之上。这种简单态度马上会遭到想象上的困难,那就是怎样从那些无限分歧的意见中区别和发现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这种困惑会很容易被看。。。。。

    做对待事物正确而真正的认真态度。其实以这种困惑自傲的人是见木不见林,他们的这种困惑和困难不过是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的确这种困惑和困难毋宁说是一个证据,证明他们不是希求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而是希求某种其他的东西来作为法和伦理的实体。因为,如果他们真是为了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意见和存在的空虚性和特。。。。

    殊性,他们就会坚持实体性的法,即伦理和国家的命令,并据以调整。。

    他们的生活。

    可是进一步的困难却来自这一方面,即人是能思维的,他。。

    要在思维中寻求他的自由以及伦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法无论怎样崇

…… 40

    4序  言

    高、怎样神圣,如果他仅仅把这个(意见)当作思维,而且思维只有背离公认而有效的东西并且能够发明某种特殊物的时候才觉到自己。。。。。。。。

    是自由的,那末这种法反而变成不法了。

    目前有一种观念,以为思维的自由和一般精神的自由只有背离、甚至敌视公众承认的东西,才能得到证明,这种观念可能在对国家的。。。

    关系上最为深固,因此,特别是关于国家的哲学看来本质上具有发现。。

    并提供另一种理论、一种新的特殊的理论的任务。如果我们看到这种。。。

    观念和依据这种观念所做的事,就该认为,似乎世界上从未有过国家和国家制度,现在也还没有,但是现在——这个现在是永远继续下去。。。。

    的——似乎应该从头开始,而伦理世界正等待着这种现在的设计、探。。

    讨和提供理由。关于自然界我们承认:哲学应该照它的本来面貌去认。。。。。。。。。。

    识它;而哲人之石所隐藏着的地方,就在自然界本身某处;自然界本。。。。。。。。。。

    身是合理的;知识所应研究而用概念来把握的,就是现存于自然界中。。。。。

    的现实理性;它不是呈现在表面上的各种形态和偶然性,而是自然界。。

    的永恒和谐,即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与此相反,伦理世界、国。。。。。。

    家(这是在自我意识的要素中实现了的理性)

    不应该享有如下的福分:事实上正是理性在那种要素中达到力量和权力,并在其中主张自己而成为它的内在东西(参阅本序言的补充——译者)。

    据说精神世界毋宁受偶然和任性的摆布,它是被上帝遗弃的;所以按照精神世界的这种。。。。

    无神论说来,真的东西是处于精神世界之外的,但同时因为那里也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