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9分 你觉得所有关于自由意志的谈论很大程度上都是扯淡。

0分 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分数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认为人类有多自由

上述那些问题,要求你回答不同的人,包括你自己在内,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负有多大的责任。责任的概念与自由的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有在可能做出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我们对于责任的观念,即我们是否认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就能让我们了解,自己是否认为人类拥有行为的自由。

你已经计算出来的总分,给了你一个大致的指示,揭示你在多大程度上将责任归咎于个体的行为。结果也许不会让你惊讶,你是倾向于原谅别人还是找别人算账,你早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但是其他的分数能够让你看到,在这个大体的世界观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变奏。为了把这点讲清楚,将D至K的分数填进下面表格中的最后一列,会非常有用。

首先,我们能看到,你心里想的对象会造成怎样的差别。比较D、E、F中的数字,它们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给你的情景都是三个为一组,每组的三个情境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相似之处的,而D、E、F中的每一个都对应着三者中的一种。但是,实际上,虽然这些情景是相似的,故事中的人却各不相同。在情景D中,你是当事人;在E中当事人是完全不知面貌的第三者;F中的当事人是题目中稍加描述的第三者,我们给了你更多的关于他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你的判断。对于这三种情况你的评价一样吗?还是对有些人你觉得应该负责的程度更高呢(以至分数更高)?

与G、H、I相关的三种情景也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分数也应该一样。但是有一个差异需要考虑在内。如果你只看从D到I的分数,你会发现D、E、F是结局不好的行为的相应得分;G、H、I是结局很好或者没什么好坏可言的行为的得分。总体而言,我们比较容易指责别人造成的不良后果,而对自己更宽容;同样的,对于结局不好的行为,我们将更多的责任归咎于他人,而不是给出中立的评价,毫不顾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前后矛盾的推理称之为基本归因谬误。如果你犯了这种错误,那么E的分数就会比D高。补充一下,我们越是知道了环境因素掺在其中,我们越倾向于宽恕,所以F通常比E要低一些。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知道别人造成的不良后果有环境因素掺在其中,你对自己的评判会不会比对这些人更严苛呢?

同样的,对于结局圆满的行为,我们倾向于给自己更多的赞赏,胜过给其他人的。这称之为自利归因偏差。所以我们一般能预料G的得分比H高,H依顺序又比I要高些,这是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行善背后的动机时,通常会认为不值得因此表扬他们。“他们会这样做,难道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吗?”我们会这样说。

如果你比较J和K,就能判定你是否总体上认为,自己是不是容易要求当事人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负责,却不一定认为良好的结果是行为者的功劳,或者,你的观念也可能正好相反。

不过,这项测试的结果可能还有其他有趣的比较。看看主计分表那一列,你会发现自己对类似的行为是否判绝不一。下面是各种行为的类型,计分表左侧的小写字母,就是每种情景类型的代号:

□ a.过失致死。

□ b.过失导致轻微的损害。

□ c.抓住机会作弊。

□ d.因人格缺陷采取了卑鄙的行为。

□ e.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 f.抓住机会做出英勇的行为。

□ g.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无私抉择。

□ h.因人格品质做出的善举。

此间你可以有无穷尽的对比,我们希望你能找到发掘它们的乐趣。举个例子,拿a行的分数来说,因过失致死,很多人会立马谴责那些如此行为的他者,但是乐意原谅自己。你对三个当事人的评判是一样的吗?

或者比较一下b行的每项得分,过失导致轻微的损害。在a行中,人们的错误是致命的。在一个案例中以死亡终局,而另一个中没有,这全是机会问题。如果只是概率的差异,那么说话讲道理的人就应该同等对待。

那么,一般来说,如果你对人类自由与责任的范围有一个清晰又一致的观点,各组的分数应该差异不大:D和I的分数差别应该不超过一两分,J和K也一样。不过,如果出现明显的不同,我们认为你在对人类自由的观点上存在不一致。对此最悲观的解释是,你纯粹因为自己的需求,决定行为者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说,你很高兴接受因成功而来的赞誉,但是不乐意接受因失败而来的责备。这可能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你觉得它是对的吗?

最后的陈词

在许多人看来,人类的自由意志是人类本性、尊严、道德之信念的基石。怀疑人的自由,就是在质疑人性本身。这个测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我们解决这是否正确的问题,或者我们是否真的拥有自由意志。不过我们要质疑,自由意志的信念是否真的不可或缺?

一般人的常识信念早就认为:对于我们所做的选择,我们并不总是负有完全的责任。因此,似乎很少有人认为缺少绝对自由意志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最终的想法是,如果我们在现实中对自由意志的信念再松动一点儿,难道真有那么可怕吗?我们放弃自由的观念能到什么程度呢?也许比通常允许的还要多一点。当然,你有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自由。

第12章 原来我并不知道

现在,我想要的是,事实。人在一生中,唯一想要的东西就是事实。

狄更斯

很多人经常会说,哲学是“知其所以然”多过“知其然”的学问。事实有它们的地位,但是能够保持思维清晰更加重要。

我们同意这种说法。但是回顾事实也会非常有帮助。如果你真能记住过往伟大哲人的言辞,向他们学习就更加容易了。别忘了,如果你能脱口而出过往事件的日期与姓名,那么在社交场合你会给人深刻的印象,你也会显得比实际更聪明。明晰的思维会让驽钝的人摸不到头脑;却能让博学者熠熠生辉。

因此,我们用一个令人怀念的老式哲学测验来为本书作结。如果大多数答案你都不知道,就猜吧,到最后你会知道的。预备,开始!

第一回合:地名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伯特兰·罗素被关在哪里?

a。哈洛威监狱

b。瑞丁监狱

c。布里克斯顿监狱

d。本顿维尔监狱

2 康德一生居住并工作在哪里?

a。莱比锡

b。哥尼斯堡

c。海德堡

d。柏林

3 苏格拉底之死是因为被判腐蚀哪国青年?

a。希腊

b。罗马

c。亚历山大

d。迦太基

4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与西蒙娜·德·比弗(Simone de Beauvoir)葬于巴黎哪个墓园?

a。蒙帕纳斯

b。蒙马特

c。巴黎左岸

d。圣心堂

5 斯宾诺莎被荷兰哪个城市的犹太社团逐出教会?

a。海牙

b。莱顿

c。哈勒姆

d。阿姆斯特丹

6 笛卡尔死于何处?

a。安茹

b。巴黎

c。斯德哥尔摩

d。布鲁塞尔

7 马克思葬于伦敦哪个墓园?

a。汉普斯蒂德

b。巴特西

c。戈尔德斯格林区

d。海格特公墓

8 下面哪位不是出生在法国?

a。艾伯特·卡默斯

b。让·保罗·萨特

c。西蒙娜·德·比弗

d。奥古斯特·孔德

9 根据笛卡尔的学说,大脑中的哪个部分是灵魂的驻所?

a。海马回

b。松果体

c。胼胝体

d。下丘脑

10 布里丹之驴(Buridan’s Ass)在哪里?

a。布里丹

b。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c。两座干草堆之间

d。孪生地球上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回合:引用语

以下这些话是谁说的?

11 “女人是不能做朋友的:女人和猫、鸟等动物没什么两样。”

a。斯宾诺莎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尼采

12 “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a。亚里士多德

b。萨特

c。克里普克

d。维特根斯坦

13 “晕眩的感觉极为痛苦,以致我不是怕自己不小心落入悬崖,≮我们备用网址:≯而是怕自己主动跳下去。”

a。克尔凯郭尔

b。叔本华

c。萨特

d。尼采

14 “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人与人对抗的战争状态。”

a。洛克

b。马克思

c。尼采

d。霍布斯

15“宁可毁灭整个世界,也不愿意我的指头被碰伤,这种想法并不违背理性。”

a。休谟

b。尼采

c。维特根斯坦

d。霍布斯

16“宗教是受压迫者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良心,是空虚世界的灵魂。”

a。克尔凯郭尔

b。马克思

c。叔本华

d。尼采

17“生活必须向前看,但是要理解人生就必须回头看。”

a。克尔凯郭尔

b。尼采

c。维特根斯坦

d。萨特

18“宁愿当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当一头快乐的猪。”

a。洛克

b。休谟

c。密尔

d。霍布斯

19“请赐我纯洁与节制,但不是现在。”

a。塞尼卡

b。奥古斯丁

c。斯宾诺莎

d。安塞尔姆

20 “死亡一点也不可怕,因为只要我们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在了。”

a。伊壁鸠鲁

b。德谟克利特

c。赛尼卡

d。苏格拉底

第三回合:日期

21 苏格拉底在哪一年被判处死刑?

a。公元前399年

b。公元前299年

c。公元前199年

d。公元前99年

22 洛克逝世于哪一年?

a。1550

b。1704

c。1750

d。1850

23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出版与他过世是同一年,请问是哪一年?

a。1577

b。1677

c。1777

d。1877

24 大卫·休谟生活在哪个世纪?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5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哪一年?

a。1581

b。1681

c。1781

d。1881

26 罗素第一部伟大著作《数学原理》出版于哪一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18

27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论自由》出版于哪一年?

a。1709

b。1759

c。1809

d。1859

28 福柯逝世于哪一年?

a。1884

b。1948

c。1984

d。1994

29 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于哪一年?

a。1833

b。1853

c。1873

d。1893

30 尼采逝世于哪一年?

a。1880

b。1900

c。1920

d。1940

第四回合:著作

31 谁在1789年创作了《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a。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b。托马斯·霍布斯

c。托马斯·里德

d。杰里米·边沁

32 《语言、真理与逻辑》的作者是谁?

a。A。J。艾耶尔

b。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c。J。L。奥斯汀

d。吉尔伯特·赖尔

33 以下哪本著作是维特根斯坦在世时出版的?

a。《逻辑哲学论》。电子书下载

b。《哲学研究》

c。《论确定性》

d。《数学基础评论》

34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的作者是谁?

a。约翰·罗尔斯

b。罗伯特·诺齐克

c。米哈伊尔·巴枯宁

d。托马斯·穆尔

35 《数学原理》是罗素与谁的合著?

a。G。E。穆尔

b。弗兰克·拉姆齐

c。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d。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36 宗教灵修著作《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是谁写的?

a。阿兰·德波顿

b。波伊提乌

c。卢克莱修

d。赛尼卡

37 以下哪本书不是克尔凯郭尔写的?

a。《重复》(Repetition)

b。《非此即彼》(Either/Or)

c。《恐惧拉斯维加斯》(Fear and Loathing)

d。《致死的疾病》(The Sickness unto Death)

38 《宗教经验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的作者是谁?

a。威廉·詹姆斯

b。托马斯·阿基纳

c。圣安瑟伦

d。索尔·克尔凯郭尔

39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作者是谁?

a。以赛亚·伯林

b。伯特兰·罗素

c。卡尔·波普

d。安东尼·弗卢

40 尼采在哪本书中回答了他为什么可以写出这么多杰作的问题?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

b。《看哪这人》(Ecce Homo)

c。《反基督者》(The Anti…Christ)

d。《快乐的科学》(The Gay Science)

第五回合:理论与原则

41 以下哪条原则符合维也纳学派?

'文'a。双重效应原则

'人'b。卡尔纳普·石里克原则

'书'c。证实原则

'屋'd。海森伯格不确定原则

42 哪条原则认为实体的增加不应超过所需?

a。奥康的剃刀

b。休谟之叉

c。摩尔最小化原则

d。柏拉图辩证法

43 将一个词的两种含义混淆,这种错误的学名是什么?

a。歧义

b。分歧

c。语意上行

d。类别/个别标志的混淆

44 谁创造了范畴错误这一观念?

a。伯特兰·罗素

b。亚里士多德

c。A。J。艾耶尔

b。吉尔伯特·赖尔

4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哲学原则或哲学论证?

a。休谟之叉

b。帕斯卡赌注

c。傅科摆

d。奥康的剃刀

46 谁创造了被称为“单子论”的形而上学体系?

a。斯宾诺莎

b。莱布尼茨

c。胡塞尔

d。伊拉斯谟

47 哪种政治意识形态与埃德蒙·伯克的哲学思想有关?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放任主义

d。社会主义

48 哪种政治意识形态与米哈伊尔·巴枯宁的哲学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