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初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方哲学初步-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国哲学家一样,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十分重视对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以便从哲学上对科学作出理论说明,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然而,由于他们偏重总结自然科学中数学演算法的成就,更多地关心探讨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重视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因而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唯理论,在方法论特别强调了演绎法。

    我们看到,唯理论的理论并非是在孤立的情况下发展的,事实上,它通过与经验论的不断论战而逐步修正自己的观点,甚至渐渐地向经验论靠拢。笛卡尔在火炉边不断地反思,通过普遍的怀疑导出他的天赋观念,然后,通过一系列演绎推

…… 201

    西方哲学初步791

    理,在上帝、物质和心灵这三个实体之上建立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并将个人理性的“清楚明白”当作真理的唯一标准,几乎完全否认了感觉经验的作用。斯宾诺莎不像笛卡尔那样胆大妄为,虽然他时刻躲在小小的阁楼上,但也明白单纯的理性知识不能囊括人类知识的全部,在确认真观念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时,同时肯定真观念本身具有外在的标志,承认观念系列和事物系列的一致性。相比之下,莱布尼茨对经验论的让步似乎更多一些。他明确地承认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中介作用,没有它理性认识就还可能产生,虽然他确信必然性的理性真理要高于偶然性的事实真理。即使如此,唯理论依然是抬高理性、贬低经验的理性主义,而没有脱胎换骨为经验挂帅的经验主义,两大思潮依旧是各行其道、互不为谋,一直要到它们在各自狭窄的栈道上进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之时,方会有人站出来收拾破碎的河山,重建崩塌的思想大厦。

    这位清道夫便是18、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那时英国经验论已经被贝克莱和休谟赶进了一条无地自容的死胡同了。

…… 202

    891西方哲学初步

    第八章 在经验世界的尽头

    历史进入18世纪,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牛顿力学彻底地破除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也取代了笛卡尔陈旧的世界观,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一时风靡了整个欧洲。在唯理论的发源地——法国,由于洛克和其他经验论思想家的影响,一批被称为启蒙主义者的思想家起而批判唯理论思想和宗教神学,继续沿着洛克的路线前进,极大地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的自由政治理论,从而为法国大革命造足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另一方面,洛克哲学的出现也使英国经验论走到了一个面临转折的关节点。欧洲大陆的哲学,一直都属于那种热衷构建形而上学大体系的类型。

    它的论证往往带有先验的倾向,在它那宏大壮丽的视域之内,常常无暇顾及问题的细节。相反,英国哲学更严密地遵循着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它以零碎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细小的问题,当它确要提出某些一般性的原则时,它总要将它们验之于直接的经验证据。这两种哲学风格上的差异,恰如两个不同的金字塔之间的区别:经验论的思想大厦像一座正立的金字塔,奠基在厚实的经验大地上,一般地说你不容易将它推倒;而先验的唯理论则像一个

…… 203

    西方哲学初步991

    倒立的金字塔,它以一个虚构的终极范畴(如上帝或其他实体)作为顶角来支撑整个理论大厦,因此,你只要轻轻地敲碎它的尖顶,它就立刻土崩瓦解了。

    话虽如此说,在18世纪时,经验主义也像唯理论一样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发难者并非外来的强盗,恰恰来自经验主义内部的反叛者,他们就是柏克莱和休谟。这两位目光锐利、头脑冷静的思想家,一头扎进洛克哲学的根部,对作为其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的“经验”这个范畴进行了严厉的拷问,从而撬动了整个经验主义的思想大厦,斩断了它的后路,使传统的英国经验论哲学从此一蹶不振、寿终正寝。

    一、柏克莱:跟着感知走

    柏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是爱尔兰人,15岁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神学,以及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等。那时,与传统学科并驾齐驱,牛顿的新学问与笛卡尔、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哲学开始鼎盛,其中洛克思想对柏克莱影响最深。

    19岁时他就毕了业,三年后在学院获得了研究员的职位。柏克莱思想非常早熟,30岁以前他的基本哲学思想已经定型,从24岁到28岁,他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视觉新论》(1709)

    、《人类知识原理》(1710)

    、《哲学对话三篇》(1713)等主要哲学著作,建立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虽然他的思想与当时英伦三岛流行的学说多有啮龉,但凭着他如簧的巧舌与滔滔雄辩,他竟能使自己在学术界名声大震。从此以后,他大半生基本从事宗教活动,学术上再也

…… 204

    02西方哲学初步

    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柏克莱不单纯是一个学者,他同时也是一个有抱负的教士。在文坛上博得了名声后,他曾两次赴欧洲访问讲学,声誉日隆。几年后回到三一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三年之后,荣升一个地方的教长。

    这可是一个名利双全的肥缺。

    然而,在事业上雄心勃勃的柏克莱意不在此。

    1728年,他怀抱着一个宏大的教育计划,远涉重洋来到北美,购地建房,企图设立一个学校,实现他传经布道、开化民智的夙愿。同时,在美国四处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三年后,由于经费短缺,建校计划化作泡影,壮志未酬的柏克莱只好悻悻返回英国。可是,柏克莱三年的努力和影响没有白费,美国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加利福尼亚州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城市,并在这个城市中设立了一所大学,那便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California

    at

    Berkeley)。

    这或许算是对柏克莱孜孜不倦的传教和教育活动的一个回报吧!

    柏克莱返国后,在爱尔兰一个地方任主教。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士,他的哲学的中心论旨是,借助当时流行的科学和哲学学说,论证上帝的存在,努力调和科学和宗教,以实现维护宗教的最终目的。他的整套思想体系是以洛克哲学为起点的,但到了最后,却与洛克的思想倾向分道扬镳、南辕北辙。

    经验论哲学最重要的范畴就是“经验”

    ,如何解释经验决定了经验主义的理论方向。从培根到洛克,经验都被视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观感觉,具有主客二重性,即一方面来源

…… 205

    西方哲学初步102

    于外界对象,另一方面又是客观对象在认识主体上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反映或变化,因此,经验成为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和桥梁。这几位唯物主义经验论者从来都不曾怀疑经验的客观性质,而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整个认识理论建筑在这个未经反省的经验概念之上。然而,目睹过唯理论对经验论严厉批判的柏克莱,对经验可就没有他的前辈那么自信了。为什么正像唯理论者所说的那样,经验认识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呢?问题恰恰出在“经验”本身的性质上面,因此对经验概念必须作出深入的反思。柏克莱独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对“经验”进行了解释。

    不错,认识开始于感觉经验,即洛克所谓的“观念”。洛克把观念看作为外物作用于感官的产物,是外物的反映。柏克莱却抓住感觉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将观念完全归结为主观的东西;不仅如此,就算是观念的对象(即外界事物)本身也不过是观念的一种集合,而不是容观的东西。柏克莱的思路是,先抹掉观念的客观属性,然后将观念与事物混同起来。

    他说,人们通常之所以说有事物存在,完全是出于一种错觉。

    事实上,人们借着各种感官而知觉到声、色、味、热、冷、硬、软、动、静、大、小等各种不同的观念或感觉,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我们就用一个名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此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就说一个苹果吧,我们所能知道的无非是关于它的圆形的观念、红绿颜色的观念、甜酸味道的观念、以及香味的观念等等的一组集合观念,除了这些观念外,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感觉之外是否有独立存在的苹果,即像其他哲学家所说的那种“物质实体”。再譬如,我

…… 206

    202西方哲学初步

    书房里的一张桌子所以存在,是因为我看到了它、摸到了它;当我离开书房后,如果说这张桌子还存在,那只意味着当我回到书房时仍能看到和摸到它。

    根据这样的逻辑,日月星辰、山川景物,宇宙中所有的一切物体,在人心之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心所知觉、所认识。思想走到这一步,柏克莱便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个著名的论断,如同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是一个突出的唯我论观点那样,柏克莱这个说法是哲学史上最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把“存在”规定为“被感知”的同义语,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柏克莱反复申明,将事物看作独立于心灵之外的存在,就等于把观念、感觉和“被感知”说成是心外存在,那岂不是自相矛盾、不可理解吗?在这里,“存在”的意思完全等于“被感知”

    ,反过来说就是,只有与感知觉相联系的东西才能说是存在的。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的理论。一次,他与弟子到山中游玩,一弟子指着一棵花说:“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但此花树却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

    王先生悠然自得地辩解道:“你未见此花时,它与你心同归于寂,当你来看它时,花的颜色一时就明白起来,可见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样的诡辩在理论上不易驳倒,而在实践中却是与常识背道而驰的。因此,柏克莱的难题一出,立刻引起大哗,国内外思想界群起围而攻之。

    他的《人类知识原理》刚出版,一个朋友去信告诉他,许多人一听到这书的内容就忍俊不禁,拒

…… 207

    西方哲学初步302

    绝再去读它。一位医生一本正经地说,作者一定是得了神经病,应该立刻送去治疗才对。同时代的法国唯物启蒙思想家批评的势头更加猛烈,他们严厉地斥责柏克莱的思想是哲学的耻辱、人类智慧的耻辱。

    柏克莱似乎并不担心被人误解为唯我论者,他只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他反复地指出,感知事物存在的心灵并非个人的特殊的心灵,而是泛指一切人的精神。

    因此,当我不在感知某物时,别人也许在感知它;在所有人的感知下,世界便存在着。纵使地球上没有人,或者人未曾产生以前,世界也同样存在着,因为它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心中。人的心灵是有限的精神实体,上帝则是无限的精神实体;上帝的存在,是世界万物和人的心灵得以存在的最后根据。这样,我们看到,柏克莱从否定感觉的客观性出发,到融解外界事物的客观性,最终捧出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从而建立了一个首尾一致的唯心主义体系。

    柏克莱是经验主义者中唯一的一个试图构筑形而上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一个由主观感觉建立起来的世界和一个虚构的神共同合成这个唯心主义的宇宙图景。

    柏克莱虽然是一个极端的唯心主义者,但他并不反对科学。在肯定上帝为自然立法(即认为上帝规定自然的规律和秩序)

    的前提下,他提倡发展科学,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类服务。当然,他所谓的“自然规律”与唯物主义讲的不同,是指感觉观念在心中产生时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经常的稳定的秩序。

    上帝既赋予人的感官以获得观念的能力,也决定着人按一定的规则(即“自然规律”)和立法获得感觉观

…… 208

    402西方哲学初步

    念,这种和谐一致的作用,恰好表示了上帝的智慧和善意。

    上帝的意志就是自然规律。经过这一番煞费苦心的论证,柏克莱终于完成了他调和科学与宗教的大任。

    当然,仅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学说仍然是不够的,要更有力地站稳脚跟,还必须与反面的对手进行殊死的搏斗。柏克莱挥舞“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哲学的最基本原则,对唯物主义大开杀戒,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洛克认为,客观物体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即作为形状、大小、运动等第一性质,以及象颜色、气味、声音等第二性质。它们在人的感官中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前者会引起与之相似的感觉,而后者所产生的感觉则与第二性质不相像,仅仅是心中一些主观的感觉形式。对此,柏克莱不敢苟同。

    在他看来,根本不能对感觉性质作出这种区分,不但颜色、声音等是主观的感觉,即使大小、形状和运动等也同样是主观的感觉。理由很简单,第一,任何一个东西的各种性质总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

    譬如,一朵花,其大小、形状、颜色和气味等可感性质始终都是连为一体,共同使花之所以为花,怎能想象世上竟有只有形状大小而无颜色气味,或者反过来只有颜色气味而无形状大小的花呢?况且,你又如何能区分出究竟哪些是第一哪些是第二性质呢?第二,所谓的第一性质也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的,像大小、形状和运动等感觉观念就是跟着感觉器官的组织或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