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俨一听更是一拍大腿说:“石侍郎可大用,确实此理。”

    刘娥也叹道:“依哀家看来这满朝文武也只有石侍郎一人才真正想着江山社稷。”

    不过石坚听了却是冷汗直冒,他心里说:太后,你这话可有语病,我想江山社稷?难道我想篡位。他连忙说:“太后。无论是先帝,还是现在圣上。以及太后,对微臣视若亲子一般,微臣都不知道怎么报答。现在国事到了犹关重要地时候,微臣不敢怠慢。更是想辅助太后和圣上使江山社稷更安定繁荣。”

    这样一来,不但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更是于不动声色中纠正了刘娥刚才高兴之下地语病。元俨听了眼睛更是一亮,反正他现在是怎么看这少年是怎么地顺眼。

    刘娥也反应过来,呵呵一笑,说道:“这孩子,有意思。幸好有你这孩子。替哀家少了不少烦恼。”

    石坚又说道:“替主上分忧是微臣该尽的责任。”

    刘娥说:“要是那些大臣都这样想说好了。”

    石坚想:有啊,可都给你赶跑了。例如范仲淹,鲁宗道、李迪之流,那个差了。不过不敢说,就是一个寇准调回洛阳,还不是京城,都是他用了这么多心思,其他人就别提了。

    刘娥说:“哀家明白了你的意思,哀家就等曹大人回京后,稳住局势,再下这道圣旨。”

    说完后她才再次将薛奎喊进来。石坚的案子还是要查下去。不过这几人都不太相信那个倨侗临自杀前说地话,因为她都要打算死了,为什么还要咬出真正指使者,如果这样还不如主动供出,还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过石坚更加迷糊,他也本以为是丁谓指使地,因为这与夏竦提供的情报相符。可就如薛奎分析的那样,这个倨侗没必要供出主使者。

    不过还有一条线,那就是喊石坚去公主寝室的老宫女。现在刘娥也怒了,这还了得,前后几天连死三人,还要对自己图谋不诡,她立即将那些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宫女全部喊来。可让他们所有人都失望地是石坚并没有找到那个宫女。难道这个宫女是飞进来的?

    这时赵蓉在边上提醒道:“石侍郎,你看有没有可能是公公化装地?”

    这个倒也有可能,毕竟有的公公自幼进宫,废了一个,也就长不出胡子,再经过化装,又因为天冷,穿的衣服多,看不出喉结,还是不会让人怀疑的。

    石坚却是摇摇头,他想了一会,拍起大腿,说:“对了,微臣想起来了。难怪微臣总觉得不对。”

    “怎么了?”薛奎紧张地问。现在这案件越闹越大,如果不早点侦破,还不知道会引出多大的事。他可对石坚十分相信的,如果他能想出一条有用的线索那就好了。

    石坚说:“微臣跟着那个宫女后面,总觉得不对劲,现在才想起,她身上有一种臭味。”

    赵祯奇怪地问:“也许她几天没有洗澡。”

    薛奎却说:“不对,下官也想起了原因。石大人意思是她从下水道爬进来的。”石坚说:“本官正是此意。”

    刘娥一听又开始心惊肉跳。这个皇宫是太祖在石敬塘修建的皇宫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后来太宗真宗又再次翻修,恐怕现在满开封也找不出一个能完全将皇宫里下水道熟悉地人。于是她再次叫来韩守英。

    现在韩守英那是草木尽惊,连死了三个人,他这回算是完了。

    不过刘娥现在还没有责备他,只是叫他又对皇宫内地下水道进行排查,并且以后注意巡视。为了怕兵力不够,还特地又给他添加了三千精兵。韩守英见到刘娥不怪罪他反而如此信任,只是伏在地上哭。

    可是这样一来,所有线索都断了。薛奎不由发起愁来。石坚说道:“薛大人,不急,凶手越要急于灭口,留下的破绽就越多。你看,倨侗宁死不招,是为了什么?本官看来是因为怕她家人受到牵连,我们可以悄悄地查看是谁控制了她地家人,就可以寻着这条线找出其中之一不轨的人。”

    他说其中之一,也是实理。单那天晚上伏在刘娥窗下的人就有三班,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现在陷害他的人是否与丁谓有关,还与这三班人有关,还不得而知。

    然后石坚又说道:“还有那个无尘,我们可以调查这段时间有那些人与他接触过,也可以顺藤摸瓜。这是其二。”

    薛奎说道:“石大人正合吾意。下官也正在查此事。”

    石坚又说道:“而且本官还可以把那个假冒的宫女画出来。这是其三。”

    说着他要来了涂料。再次用了西洋写真画法,画出了那个宫女的样子。这种画法,石坚在孙员外家中展示过一次,刘娥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都为这画像上逼真程度感到惊讶。

    赵祯抚手道:“没想到石侍郎画也画得如此好。”

    石坚说:“这也是微臣自悟的一种画法。也许逼真度很好,但论画意还是比不上传统画法。”

    当然众人知道他这是自谦。石坚又说:“只是这件事做得一定要隐秘,薛大人可以派帖心的人查此事,否则会让人再次灭

    然后石坚才离开皇宫。

    可没想到回到家中,却看到一个他早想看到的人,那就是曾公亮。老二来了。

    石坚也没有好气,开口就埋怨了一顿。曾公亮只有乖乖地听着。现在两人地位越来差矩越大。他现在还是一介白衣,可转眼之间,石坚成了从一品的大臣,离宰相的位置只是咫尺之遥。

    等到石坚责备完了,他才解释。当他说道炸死自己老父亲养的小狗小猫时,石坚也忍不住大笑,将这几天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最后曾公亮才告诉他,原来他借着游学的名义,在一个朋友家中将这种黑火药试验出来。

    石坚听了大喜,于是他又拿出一张图纸,这回可不是黑火药了,而是1863年,J。威尔勃兰德发明出了梯恩梯(TNT)。梯恩梯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即使被子弹击穿一般也不会燃烧和起爆。也是石坚前世矿山最广泛运用的一种炸药。

    当然关于三硝基甲苯的提炼可不是那么简单,至少在现代这种条件下。石坚叫他留在京城一边读书,一边和他一道试验这种炸药。曾公亮一听这种炸药比那种黑火药威力还要大,那里顾得上读书,立即答应下来。当然石坚可不敢冒味,还是写了一封信给曾老大人,在信中解释了一番。

    然后石坚又画出了一样东西,曾公亮说:“如果这种东西能造出来,那么我大宋就再也不怕辽国番子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仙

    更新时间:2010…6…26 8:09:09 本章字数:6996



    石坚画完后又叹了一口气。其实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中国人陈规,当时,他担任德安(今湖北安陆)知府。南宋绍兴二年,北方的金朝军队经常南侵,这年,有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位名叫李横的旗帜下,四处抢夺,袭扰城镇。有一天,李横带着他的兵了攻打德安城,在这次战斗中,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枪队,2人3人操持一杆火枪,将李横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当时,陈规的火枪用大毛竹做枪管,内装火药,从尾后点火,火焰可喷出几支远。到了1355年,有一位名叫焦玉的人献给朱元津几十支火龙枪,朱元璋让大将军徐达试放,其“势若火龙,洞透层草”,朱元璋看后很高兴,认为“此枪取天下如反掌,功成当封大将军”。10多年后,朱元璋果然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王朝,而在这场夺取政权的斗争中,火枪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公元14世纪,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兵器,使欧洲国家吃了大亏,这些欧洲人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确实威力很大,于是,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当时,欧洲国家工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中国的管形火器在阿拉伯人手中和中国人一样没有长足进步,在欧洲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而且多是前装滑膛枪,虽然也有人试用后装的结构,但是因不能保证闭塞火药燃烧气体和操作不便而被放弃。前装枪就是从枪口装填弹药的枪。一般由身管、枪机和握把(或枪托)组成。后来随着技术地发展,终于有了后发枪。这是枪支史上一次革命。早期欧洲的后装单发枪采用击针刺燃底火地方式以及定装式枪弹。和现代枪很相似。1854年,英国测量员意特沃斯奉命改进枪的性能,正当他无计可施时,忽然间联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认为,陀螺之所以能旋转。是因为它不仅围绕着本身的轴线转,而且陀螺轴线还围绕着垂直轴线旋转,转得越快,站得就越稳,摆动角越小。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变,还不受外界环境地影响。于是。他很快在枪管内刻制螺旋膛线。遗憾的是意特沃斯地成功试验并没有受到重视,他研制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枪也无人问津。直到若干年后的1865年,另一位英国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发明的膛线基础上进行改进,才使膛线在枪上获得泛的应用。隐藏在枪膛内地膛线,凹下去的小槽被称为阴线,凸起来地则叫阳线,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口径,子弹头的直径比口径稍大一些,这叫过盈,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弹头嵌入膛线而旋转。膛线的出现。使子弹射出去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杀伤自然也大了数倍。

    然后是连发的问题。真正使连珠枪发扬光大的是德国人保罗。毛瑟。他发明了第一支枪机直动式步枪。成为现代步枪的基础。毛瑟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石坚在图纸画的就是这种原始的毛瑟枪。在他后世,枪支进步更大,种类也更多。但凭现在的条件想也别想。况且有地枪支技术连他自己也不能掌握。不要说他前世那些先进地枪支,就是他能造出马克沁来,只要带上足够的弹药,手上有一万士兵,带上一千部马克沁,就可以横扫辽和西夏,甚至打到欧洲,也不是梦想。在历史上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地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

    石坚想到世界许多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出的,可因为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对这些称为匠人的科学家不重视,导致了这些国家反用中国人发明的东西来羞辱自己。就是他穿越前,国家在变得强大,还不是照样被那些西方世界封锁刁难指责,连炸弹炸到大使馆都不能吭声。

    曾公亮当然不会想到石坚却想到以后一千年的事,这个恐怕连智慧似妖的赵蓉或者是婉蓉也想不到。不过他看到石坚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叹息,还以为他在为国家操心。曾公亮更是服佩不已。这少年才多大,十五岁,一般的少年还正在玩耍,可是他不但官居高位,还如此忧国忧民。他想到,不是这样的人怎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

    石坚画完后,又将它撕掉。

    曾公亮可急了,他刚才可是明明听到石坚说过有此利器,就不会再怕辽国番子了。他虽没有打算消灭辽国的打算,可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是他的梦想。现在有这个神童出世,而且他身为当今皇上的半个老师,不对,现在是大半个老师,对皇上有着无比的影响,而且现在国家变得越来越富,这几年因为国家经济的好转,不断有免税或者振济的圣旨向各州下达。因此虽然朝堂上还是昏漆漆的,但听到真宗死了,许多老百姓还自发地吊唁哭泣。现在只要军力跟上去,收复幽云已经不是梦想了。

    他心疼地说:“石大人,你为何把这张图纸撕了?”

    石坚知道他的想法,说:“饭是一口一口地吃。就比如蒸汽船,我都试验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还是出问题。”

    因为听到不断地有海商向他抱怨,他进入京城后就调查此事。但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那些技术工人也在抱怨,因为机器损坏率太大。他们也很辛苦。只要一上船,几乎就没有休息时间。石坚听了此事,立即调查,结果发现因为封密性不好,才是机器不断烧毁的原因。如果不是此时利润就象是抢劫一般,石坚都怀疑这些海商会不会置新式船不用,再次用帆船。

    其实石坚前世许多柴油机用的也是铜或者铝垫片密封。比橡胶的郊果还要好,但这也是车床工艺地发达。螺丝钉和螺丝孔紧密性好。石坚无奈,只好上橡胶,他特地还派人向那些海商下命令,凡是到两湾大陆的船只必须带一吨橡胶回来。这也是他下地命令。海商们相信是为了以后船只更好,否则谁也不遵从。要知道船到两湾大陆行一次,要赚多少钱。

    石坚又说:“这种武器也叫枪,如果把它造出,到了战场收拾起敌人如收拾草芥一般。”

    曾公亮两眼更是放光,说:“那么石大人。你就快点造啊。”

    石坚苦笑了一下,说:“曾二哥。我现在一个人都快成了两个人用了,我那有多少时间。”

    自从进了京后,他现在官居几职。少师虚职也就算了,可是中书侍郎总要处理事务吧,还有工部尚书,幸好这时宋朝将六部的职权分了一大半给了三司,否则石坚就什么也不想了。

    石坚又说道:“不急。”

    他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因为现在宋辽交好,大的战争基本上没有了,而现在最让人担心地那个元昊还小。才二十一岁。离登基还远,到和宋战争时还有十几年的光景。不过他没有想到。因为他地出现,历史已经在改变,战争已经离这和平了近二十年的国家不远。

    他又说道:“还是我们先把这个TNT搞出来。”

    曾公亮嘴角动了动。

    石坚问道:“曾二哥,什么事?”

    曾公亮说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石坚说:“讲啊,咱们是什么关系,连你也不向我讲真话,那以后还有谁向我讲真话。”

    “石大人才华出众,可为什么将这个火药起这个名字,提揞提,提起来再放下再提起来?不好吧。”

    提起来再放下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