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货币战争-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直梗梗于怀。这位参议员就是后来的美国副总统戈尔的爷爷。
另一位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恢复金本位的众议员霍华德。巴菲特在1948 年指出:“我警告你们; 
两党的政治家都将反对恢复金本位,那些这里和国外靠美国持续货币贬值而大发其财的人; 
也会反对恢复诚实货币的制度。你们必须准备智慧和机警的面对他们的反对。” '5。20' 
对黄金作为最终货币有着终生信念的老巴菲特没能看到金本位的恢复,但这种信念深深地烙
印在他的儿子;当今鼎鼎大名的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脑海中。当巴菲特瞧破法币制度最终必将
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后,在1997 年银价跌到靠近历史最低点时,果断地吃进了世界上1/3 
的实物白银存量。
精彩!!! 
要彻底拔除黄金在货币中的地位并不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这个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来实
施。第一步就是废除金币在美国国内的流通与兑换,第二步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废除黄金的货
币功能,1944 年布雷顿体系所建立的美元兑换体系(Dollar Exchange Standard)取代黄金
兑换体系(Gold Exchange Standard) 实现了第二步,后来尼克松在1971 年才最终完成了
第三步。
凯恩斯摇旗呐喊,银行家推波助澜,罗斯福瞒天过海终于拔掉了金本位这个镇魔瓶盖,赤字
财政与廉价债务货币这一对孪生怪兽终于从牢牢的禁锢中挣扎了出来。
只看重眼前的权力,“哪怕死后洪水涛天”的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就长久而言,我们都会死”, 
但是人们的行为及其后果将永远载入历史。

 
5。 “风险投资”选中了希特勒'5。21' 
1933 年11 月24 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了一本名为《西德尼。沃伯格》(Sidney Warburg) 的小册
子。这本书最早是1933 年在荷兰出版,在书架上只摆了几天就被取缔了。几本幸存的书被翻
译成英文,该书的英文版曾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过,后来被禁止向公众和研究人员开放。该书
的作者“西德尼。沃伯格”据信就是美国最大的银行家族之一的沃伯格家族的成员,后来该书
的内容被沃伯格家族坚决否认。
这本神秘的小册子揭露了美英两国的银行家族资助和扶持希特勒掌权的秘史。据该书记载, 
1929 年前后,华尔街通过道威斯计划(Dawes Plan)和杨计划(Young Plan)来帮助德国偿
还战争赔偿。从1924 年到1931 年,华尔街通过这两个计划总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 亿马克的
贷款,而德国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860 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德国实际上是得到了美国的巨
额金融资助以重新整军备战。对德国的贷款实际上是通过在华尔街销售德国债券募集公众资
金而来,摩根和沃伯格家族在其中得到了丰厚的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法国政府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高压政策。这种政策使
得美国的贷款在德国和奥地利有相当一部分被冻结了,而且法国得到了德国赔偿的主要部分, 
这些钱的最终来源都是华尔街。瞅着法国越来越不顺眼的华尔街银行家们在1929 年6 月召开
了一次会议,摩根系、洛克菲勒系的银行家和美联储的头头们聚在一起,商议该如何把德国
从法国的高压之下“解放”出来。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摆脱法国的钳
制。一个可能的领袖人选就是希特勒。手持美国外交护照,怀揣胡弗总统和洛克菲勒亲笔信
的西德尼。沃伯格受命去和希特勒进行私人接触。
西德尼与纳粹的接触并不顺利,美国驻慕尼黑的领事馆办事不力,后来还是借助慕尼黑市长
的帮助才见到希特勒。在初次会议上,华尔街银行家开出的条件是“主张进攻性的外交政策, 
煽动报复法国的情绪”,希特勒的要价也不低,给1 亿马克什么都好说。西德尼把希特勒的
报价传回纽约,银行家们觉得希特勒狮子大张口,2400 万美元实在高得离谱,他们提出1000 
万美元的反报价。当时还未成气候的希特勒一口答应下来。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这笔钱被打到荷兰一家银行(Mendelsohn & Co。 Bank),然后分成数批
支票寄到德国的10 个城市。当西德尼回到纽约向银行家们汇报时,洛克菲勒对希特勒的纳粹
主张深深地着了迷。紧接着,一向对希特勒不甚介意的纽约时报突然开始对纳粹学说和希特
勒的演讲定期介绍,1929 年12 月,哈佛大学也开始研究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
当1931 年胡佛总统答应法国政府任何债务解决方案都会首先征求法国的意见时,他立刻在华
尔街失宠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胡佛总统后来大选失利与这件事有着直接关系。

 
1931 年10 月,希特勒给西德尼发了一封信。于是华尔街的银行家召开了另一次会议,这次
与会者还有英格兰银行的董事长诺曼。会上形成了两派意见,以洛克菲勒为首的人倾向希特
勒,另一些人则不太肯定。诺曼认为花在希特勒身上的1000万美元已经够多了,他怀疑
希特勒永远也不会行动。会议最终决定进一步支持希特勒。
西德尼再一次来到德国,在希特勒的支持者的一次会议上,有人向他提出纳粹冲锋队和党卫
队非常匮乏机关枪、卡宾枪和手枪。这时,大量的武器装备都已经屯放在德国边境的比利时、
荷兰和奥地利的城市,只要纳粹支付现金,立刻可以提货。希特勒对西德尼说他有两个计划, 
暴力夺权和合法执政。希特勒问道:“暴力夺权需要5亿马克,合法执政需要2亿马克,你
们银行家会怎么决定?” 
5天以后,华尔街的回电指出:“这样的金额完全无法接受。我们不想也不能接受。对此人
解释说这样规模的资金调动到欧洲会震动整个金融市场。” 
西德尼作了进一步的报告,三天以后,华尔街的回电称:“报告收到。准备支付1000万, 
最多1500万美元。建议这个人对外政策采取进攻性的必要性。” 
1500万美元的合法执政道路被华尔街银行家们最终敲定下来。付款方式必须隐匿资金来
源,其中500万付给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蒙德松银行(Mendelsohn & Co。 Bank),500 
万付给鹿特丹银行(Rotterdamsehe Bankvereinigung), 500万付给意大利银行(Banca 
Italiana)。
1933年2月27日,德国国会纵火案的当天晚上,西德尼和希特勒进行了第三次会谈, 
希特勒提出还需要至少1亿马克来完成最后的夺权行动,华尔街只答应最多700万美元。
希特勒提出500万打到罗马的意大利银行,另外200万打到杜塞尔多夫的瑞纳尼亚公司
(Renania Joint Stock pany)。
在最终完成使命之后,西德尼不禁感慨道:“我严格执行了我的使命直到最后一个细节。希
特勒是欧洲最大的独裁者。这个世界已经观察他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他的行为最终会证明他
的好坏,我认为他是后者。对德国人民而言,我真心希望我是错的。这个世界仍然要屈从于
希特勒,可怜的世界,可怜的人类。” 
6。 华尔街资助下的纳粹德国
1933 年1 月30 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首相,德国不仅完全摆脱了1923 年超级通货膨胀的
经济灾难,也从席卷全球的严重衰退中快速恢复过来,在承担着巨额战争赔款的巨大经济压

 
力下,以惊人的速度装备起来欧洲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并在1939年9月1日发动第二次世
界大战,仅仅用了六年时间! 
而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仍然在1929年大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挣扎,直到1941年美
国直接参战,美国的经济状况才得到根本扭转。
德国以区区6年的时间迅速完成经济复苏和大规模战争准备,如果没有外来强大的金融资助
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如此庞大的外来资金挹注如果不是为了准备发动战争,就难以有合乎逻
辑的解释。
实际上,华尔街就是纳粹德国最大的资金来源。
早在1924 年德国超级通货膨胀刚刚平息下来的时候,华尔街的银行家就开始筹划如何帮助德
国整军备战。1924 年开始的道威斯计划和1929 年的杨计划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1924 年的道威斯计划,完美地符合德国参谋本部军事经济学家的计划。” '5。22' 
摩根系的美国通用电气总裁欧文。杨(Owen Young)还是罗斯福创办的联合欧洲投资公司最主
要的金融后盾。也是这个欧文。杨创办了协调国际银行家合作关系的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恰如克林顿在乔治城大学的恩师著名历史学家卡洛。奎格雷
(Carroll Quigley)所指出的那样:“它(国际清算银行)是在制造一个金融系统来控制
世界,一个被少数人控制的、能够主宰政治体制和世界经济的(机制)。” '5。23' 
从1924 年到1931 年,华尔街通过这两个计划总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 亿马克的贷款,而德国
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860 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德国实际上是得到了一笔美国资助的520 亿
马克的巨额金融资助,整个德国军事工业得以迅猛发展。早在1919 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就预见到了凡尔赛和约中的德国无法承担的巨额赔款;最终必然导致德国人要么赖账,要么发
动战争,不幸的是两者最后都发生了。
面对纳粹德国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军事工厂,再看看美国在大衰退中锈迹斑斑的生产车间, 
难怪美国议员麦克法丹痛斥华尔街银行家和美联储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金钱去资助德国的战争
机器: 
“主席先生,如果德国的诺贝尔公司出售给日本军队用在满洲(中国东北)或其它的地方, 
它可以把售货票据用美元结算,然后送到纽约公开贴现市场,美联储银行将对该票据进行贴

 
现;并以此为抵押发行新的美元纸币,美联储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德国的公司把它的库存塞进了
美国的银行系统。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派代表到日内瓦参加(德国)裁军的会议呢? 
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不正在让我国政府为日本军队偿还德国军火公司的债务吗?” 
'5。24' 
除了在纽约商业票据贴现市场上对德国和日本军事工业提供低息的短期融资,美联储还将美
国的黄金储备直接运往德国。
“本属于美国银行储户的数量巨大的金钱被送给了德国,而且没有任何抵押。美联储委员会
和美联储银行仅仅是靠德国人的商业票据就发放美国货币。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被注入进德国
的经济体,这个过程到今天仍在继续。德国廉价的商业票据在这里(纽约)被定价和延期, 
被抵押的是美国政府的信誉,而支付费用的是美国人民。1932 年4 月27 日,美联储运出了
价值75 万美元的本属于美国人民的黄金给德国。一个星期之后,另外30 万美元的黄金以同
样的方式运往德国。仅在5 月中旬就有高达1200 万美元的黄金被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
运往德国。几乎每个星期都有驶往德国的黄金运输船。主席先生,我相信美国银行的储蓄者
有权知道美联储用他们的钱在干什么。” '5。25' 
除了华尔街的巨额资助,希特勒的金融制度改革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
是从德国私有中央银行手中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在摆脱了以国债为抵押才能发行货币的低效
率高消耗程序之后,德国的经济如火箭般地窜升,德国的失业率在1933 年时高达30%,到1938 
年却出现了劳工紧缺。
美国公司对德国在技术和金融方面的巨大扶持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些扶持被后来的历史学
家解释为“意外事件或短视行为”。正是这些“意外的短视”极大地提高了德国军事工业的生产
能力。
1934 年,德国石油生产能力为30 万吨天然石油和80 万吨合成汽油(煤转油),剩余部分完
全仰赖进口。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氢化石油专利转让给德国之后,到1944 年,德国竟能生
产550 万吨合成汽油和100 万吨天然石油。
“尽管德国军事计划部门要求工业企业安装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但是德
国的军事经济专家和工业企业并没有完全理解大规模生产的涵义,直到美国两家主要的汽车
生产厂为打入欧洲市场在德国建立新式工厂之后,才让他们大开眼界。德国专家被派到底特
律去学习模块生产的专业技术和流水线作业。德国工程师不仅参观了飞机制造厂,还被允许
观看了其它重要军事设施,他们从中学到了大量的技术,并最终用这些技术来对付美国。” 
'5。26'

 
与德国军事工业生产体系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美国公司还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通用电气、
杜邦公司等,它们都是属于摩根银行、洛克菲勒大通银行或沃伯格的曼哈顿银行的麾下。
7。 昂贵的战争与廉价的货币
丘吉尔曾有一句名言:“发动战争要远比结束战争困难得多”。乍听起来,此话不合常理,仔
细品味才发现确是至理名言。结束一场战争往往只需要交战双方政府的秘密代表坐在一起讨
价还价一番,无非是结束冲突的条件而已,或亏一些,或赚一点,没有谈不成的交易。
但是发动战争就困难多了,凝聚社会共识在民主社会是一件极端费神的事,这一点的确愁坏
了国际银行家们。
正如默顿所指出的那样,“在他们(国际银行家)的眼里没有战争与和平,没有口号和宣言, 
也没有牺牲或荣誉,他们忽略了这些迷惑世人眼睛的东西。” 
看清了国际银行家本质的拿破仑也曾一针见血的说道:“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
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饱受华尔街银行家洗劫的美国人民;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 年大萧条之后,也不那
么容易上当了,没有人愿意充当银行家的炮灰再把子女送到欧洲去打仗,于是举国上下充满
了被银行家痛恨的“孤立主义”气氛。
1935 年,参议员奈伊(Gera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