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首道文集-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自然灾害各地程度不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领导农业生产,就要考虑到气候、土壤、水利、肥料、劳力、机械、物资、技术等情况和国家的计划,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因地制宜,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不要一刀切、一阵风。 一刀切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既不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容易违反客观规律。 这

…… 274

    —252—王首道文集

    几年是有教训的。 如有些地方只强调种油菜、红萍,而忽视种小麦、绿肥;三季稻本来是可以因地制宜搞的,有的地方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些地方不考虑具体条件,盲目推广,甚至过了季节还要种,结果出现减产失收等现象;有的片面强调面积就是产量,不留晚造秧田,晚造没有老壮秧,影响晚造增产。 种植计划面积要落实,但要和群众商量,合理安排,达到增种增收的目的。 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几年群众创造了许多三熟和冬种轮作套种的好经验,只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统筹安排,上造为下造作准备,今年为明年着想,立足于全年主动,造造增产,就能够把整个农业生产计划合理布局好。 例如,东莞县今冬安排小麦30万亩,就是经过几上几下,与群众商量,做到合理安排,群众就比较满意,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呈现出抓纲治国、大干快上的新气象。要严格掌握季节。要适应季节,必须把每造品种搭配好。就一造来说,也有一个早、中、迟熟品种的合理搭配问题。品种搭配的好否,直接关系到各造能否按季节种植,科学地使用土地、劳力、肥料,充分利用广东自然气候的有利条件,避过不利因素等一系列问题。 许多地方认真总结群众经验,做到四个合理安排,即合理安排品种、季节、土地和三熟茬口,重点是合理安排品种和季节,关键是个“早”字,一早带三早。 群众反映,这是夺取三造高产的重要措施。 花县、东莞由于统筹安排,各造品种都有早、中、迟熟搭配,今年冬种季节就很主动。 花县15万亩小麦现在已开始进入大播季节,至“立冬”前可以基本播完。 这样,整个工作就主动了,就

…… 275

    搞好冬种 争取农业大丰收   —352—

    能为明年早造赢得季节。今年虽然各地小麦品种安排不一,但都应想尽办法,在11月上中旬基本种完,最迟不能超过“小雪”

    ,否则,明年早造就可能陷于被动。对于明年冬种的安排,就要从现在着手,认真总结早、晚造品种搭配的经验,选留好各造的种子,不要等到播种时才考虑。 有些地方还要估计到明年有发生春旱的可能,在种植计划和种子选留等方面作好相应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现在的情况是,早造的品种搭配比较好安排,晚造困难一些,主要是晚造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的良种少,大部分地方是包胎矮当家。 农科部门要加快攻破这一关。 另外,要总结群众经验,多搞一些杂优,也搞一部分翻秋,这样可以提早季节,但搞翻秋要慎重,一定要先作试验,再行推广。要搞好土肥建设。 这些年来,有些地方冬种是一造自然产量,主要是下肥少,甚至没有下肥。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庄稼没有肥,那能获得高产?

    要高产,就要大干,多积肥。不大于,不流汗,不多搞肥,就不可能高产!山东小麦大面积亩产70~800斤以至100斤,一亩就下土杂肥150~20担,化肥60~70斤,磷肥50~60斤。 我们这方面就差得远。根据广东的经验,小麦亩产要搞到40~500斤,最少要有80~100担优质土杂肥,30~40斤化肥和适量的磷、钾肥。 从这次现场检查来看,虽然各县冬种肥料普遍比往年多,但达不到这个要求。 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 各地要抓紧这段时间切实把肥料抓一下,多积一担就是一担。 山区、丘陵区多搞火烧土也是好办法。土肥建设,主要是积极推广佛冈经验,大搞养猪积肥,大搞土杂肥,还要种好春夏绿肥紫云英、红

…… 276

    —452—王首道文集

    萍、田青、太阳麻、山毛豆等,适当安排一些水旱轮作,大搞作物秸秆回田,同时积极发展化肥生产。 大搞肥料,就是要肯投工,要有专业队伍。 据年亩产一吨粮的单位统计,起码要投放40%的工日来搞肥料。各地都要把改土增肥当作农田基建抓好,这样,既能当造增产,又能长年受益,一定要多花力气,多下功夫。 你们6县今冬明春就要因地制宜地普及佛冈式的圈猪积肥经验,把土肥建设当作一件大事,下功夫抓好。要抓好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切实加强管理。 广东小麦与北方的不同,这与气候条件有极大的关系。 广东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从高到低又回复到高;雨量由少到多;大气湿度由小到大;光照强度由强到弱。 这就决定了我省小麦生长发育有3个特点:一是分蘖期短,分蘖成穗率低,在生产上依靠主穗才能夺得高产;二是前期生育期短,幼穗分化开始早,颖花退化较高;三是抽穗到成熟的时间长,有利于粒重的增大。 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特别是迟播的,往往在抽穗扬花和成熟期间碰到较多的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产量。这些特点,我们都要认真掌握。 目前已开始进入小麦播种季节,一定要根据这些特点,抓紧季节,高标准地播好种。 要把地整好,像东莞的新塘和花县的新华、莲塘大队那样,土地整得好,禾兜拾得干净,田基草铲得光,有利于小麦的发芽,也为明年消灭虫源。 要注意播种质量,开好排水沟,播后要灌发芽水,保证出苗齐。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 种后一定要加强管理,做到早管、精管、细管,早施肥,多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为应付明年春天可能出现的阴雨季节,保证

…… 277

    搞好冬种 争取农业大丰收   —52—

    小麦丰收,还要准备一些烘干设备。要建立专业管理队伍,每30~40亩要有一名技术管理员,认真把各个管理环节抓好,丰收不到手,管理不放松。

    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学研究

    要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冬种搞好,就要重视科学实验。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科学实验,指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

    ,还亲自制定了农业“八字宪法”。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大搞科学实验的群众运动。农业科研的内容很多,如合理改制,轮作套间种,培育良种,改良土壤,培养地力等等,都大有文章可做,都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研究。 我们提倡一年三熟,但究竟哪条路子比较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做到三熟高产稳产,又能使群众乐意接受呢?

    各地还要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进行科学实验。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保证全年增产增收,同时还要保持地力,抗御自然灾害的影响。 现在看来,种三季稻,一般来说群众不易接受。 种“稻、稻、麦”

    ,群众比较欢迎。 我们和增城县委的同志研究提出一种设想:在有条件的地方,能不能搞“稻花(生)麦”或者“花(生)稻麦”的水旱轮作的科学试验,就是一年种一造高产水稻,亩产10斤以上;一造花生,亩产500斤,还可间种玉米;一造小麦,亩产500斤。这样,从全年计,粮食产量可达150~1700斤,油130多斤,经济价值可达270元,还增加了花生麸150多斤,花生苗1500斤,仅花生苗就相当于硫氨50斤,磷、钾

…… 278

    —652—王首道文集

    肥各10斤。 这样,既增加了粮食产量,又实行水旱轮作,以种养地,有效地提高地力,还能避过台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 增城县准备搞些点上的试验。 无论怎样改制,各地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先搞试验,逐步推广,千万不要一刀切,一风吹,搞一言堂,瞎指挥。 我们要求各级农科部门,要为我省农业,首先是粮食大上快上提出新的课题,作出新的贡献。 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开展农业科学实验,要大搞三田(丰产田、试验田、种子田)活动。 领导首先要带头,不亲自进行实验,就没有第一手材料,感性认识不深,推广先进技术也就不力。你们6县的各级领导要带好头,改变作风,不要做挂名搞丰产试验的领导,要做一个实际的参加者,把“三田”当作参加集体劳动的落脚点,这对提高领导艺术是大有好处的。 今年冬种小麦,县、社、大队、生产队都要认真地种好“三田”。丰产片的产量要搞得高一些,争取40~500斤以上,高产田要达70~800斤。 试验田要认真研究小麦的生长发育与光照、温度反应及所需水肥的关系,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高产量、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要认真地种好种子田,加快繁殖良种,搞好提纯复壮,解决目前种子混杂的现象,提高种子质量。 要把种好种子田形成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要进一步健全四级农科网。 花县的四级农科网是办得比较好的,东莞、南海等县的农业科研也有一定基础。 但有的地方科研机构还不够健全,工作不够扎实。 各县都要像花县那样,加强对四级农科网的领导,健全各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四级农科网的作用。 对农科机构和农科人员,各级党委

…… 279

    搞好冬种 争取农业大丰收   —752—

    要从政治上、组织上、物质上关心他们,帮助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创造工作条件,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农科干部的积极性。 四级农科网要坚持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根据当前当地实际情况,生产上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农科工作一定要做到有组织、有活动、有内容、有成果,使科学实验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你们6县的农科部门和生产、教学单位,为了种好小麦,前段共同帮助社、队培训了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这对于提高冬种的科学水平是很重要的,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各县请来的福建老农,他们对种植小麦是很有经验的,要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他们一起搞试验,把他们的好经验传播开来。 总之,为了农业大上快上,我们要求各级农科单位和四级农科网都要出成果,出人才,要创造更大的成绩,作出新贡献,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四、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各地农村已陆续进入秋收冬种大忙季节,工作都很繁忙,任务很重。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特别是县委和公社党委,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突出中心,带动其他,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关于今冬明春农村工作安排,省委已发了工作要点和关于秋收冬种通知等有关文件,希望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当前,首先要把秋收冬种这一仗打好。 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像花县那样,红旗招展又扎扎实实地进行,打好农业翻身仗。 看来,今年晚造是个大增产的形势,但千万不要松劲,对迟熟

…… 280

    —852—王首道文集

    品种还要加强管理,抓紧防治病虫害,力争多增产一些。 秋收冬种,劳动量很大,季节很紧,各地都要集中劳力、物力、机械、畜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一定要精收细打,颗粒归仓,首先把晚造大丰收全面拿到手。 与此同时,要抓紧冬种,特别是小麦,要力争在11月中旬基本种完。争得冬种的早播,不仅是夺取明年春收粮食高产的前提,也为明年早造赢得季节争取了主动。 这一点,望各地特别引起注意。 一定要做到全党动员,大办农业,大搞以小麦为主的冬种,切实抓好冬种的整地、播种、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落实各项具体的增产措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竞赛,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冬种,努力夺取明年春收作物的大丰收。

    注:这是王首道同志在广东省六县冬种现场检查会议上的报告,中共广东省委以办字(197)80号文发各地

…… 281

    殷勤的培养 热情的关怀   —952—

    殷勤的培养 热情的关怀——回忆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干部路线的革命实践1978年8月

    延安,是亿万革命人民向往的圣地,是毛主席、党中央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司令部。 在这里,毛主席度过了13年的艰难岁月,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他指引的航向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这个时期内,我大部分时间在延安工作,有不少机会接受毛主席的亲切教诲。 感受最深的是毛主席坚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无产阶级干部路线,善于识别干部,善于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干部,把革命干部作为党的宝贵财富。 毛主席处理干部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热情关怀、严格要求的态度,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作风,调查研究、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 正是有了党和毛主席这条无产阶级的干部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才能哺育出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干部,才能使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282

    —062—王首道文集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同的政治路线,必然导致不同的干部路线。 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仅为我们党制定了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而且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干部路线和一套完整的干部政策,在我党历史上,不止一次地使革命局势转危为安。 长征胜利结束后不久对刘志丹等同志案件的处理,是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次。陕北是工农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后的落脚点,又是后来我们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可是,正当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