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学批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儒学批判-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福长生之念而已,殊无西洋宗教那种伟大尚爱的精神;文学如诗歌词赋戏曲,虽多

    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152—153页。

…… 147

    新儒学批判521

    聪明精巧之处,总觉也少伟大的气概、深厚的思想和真情;艺术,如音乐绘画,我不甚懂,私臆以为或有可贵之处,然似只为偶然一现,而非普遍流行之文化。知识一边的科学,简直没有;哲学亦少所讲求,即有甚可贵者,然多数人并不作这种生涯;社会一般所有,只是些糊涂浅拙的思想。所以从种种看出,这一面的生活,中国人并没有作到好处。“

    ①

    由于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几乎是全盘的否定,所以梁漱溟不像在评述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两方面那样,话头来一个大转折,他只是强调,精神生活方面在孔子那里是“作到好处的”。孔子所提倡的精神生活,“似宗教非宗教,非艺术亦艺术”

    ,可惜“没有能够流行到一般社会上”。

    不难看出,梁漱溟对于上述三方面的看法,有着难于自圆其说的矛盾处。既然中国人能够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方面做到融洽无对,自得其乐,那么这本身就是精神生活的“真胜利”

    ,决不是“大失败”。精神生活的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有对”或“无对”。而这,也是梁漱溟文化哲学的核心内容。他否定中国人精神生活方面的成功、事实上也就等于对自己的文化主张的否定。

    不过,这对于梁漱溟来说,只能说是一个小小的思想失误。因为在他的整个文化哲学体系里,中国儒家的精神生活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其根据就是他在《中国文化要义》里所概括的“以道德代宗教”和“理性至上主义”。

    梁漱溟认为,人类文化占绝大部分的,不外那些工具手

    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153页。

…… 148

    621新儒学批判

    段、方法技术、组织制度等。

    “但这些虽极占分量,却只居从属地位。居中心而为之主的,是其一种人生态度,是其所有之价值判断”。

    ①它决定了人生何所取舍,何所好恶,何是何非,何去何从。各种文化面貌的不同,主要的也就是人生态度与价值判断的不同。人生态度与价值判断寓于一切文化现象里面,尤其寓于宗教、道德、礼俗、法律之中。但是,“道德、礼俗、法律皆属后起,初时即蕴孕于宗教之中而不分,故人类文化不能不以宗教为开端,并依宗教为中心”

    ,所以梁漱溟指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之分水岭”。

    ②

    梁漱溟认为,在西方,宗教亦起源甚早,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文化中心位置,然而在近代文明的冲击下,不免失去了昔日的影响和功能,人们的现代困惑亦由此而生。这一过程,梁漱溟把它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达,知识取迷信玄想而代之。

    第二,征服自然之威力猛进,人类意志转强。

    第三,富于理智批评的精神,于信仰之不合理者渐难容认。

    第四,人与人相需相待不可或离之结构,已从经济上建筑起来,而社会秩序则受成于政治。

    此时作为文化之中心者,已渐在道德、礼俗及法律。

    第五,生活竞争激烈,物质文明诱惑亦多,人生疲于对

    ①《中国文化要义》,第95—96页。

    ②《中国文化要义》,第95页。

…… 149

    新儒学批判721

    外,一切模糊混过。

    ①

    而中国文化虽亦以宗教开端,但其后不久,“其中心便移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

    宗教为信仰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规教义,其实质在于“舍己自信而信他,弃其自力而靠他力”。孔子之后,中国文化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即以道德代宗教之路。它强调人的自觉自信自力,而不是靠外在的一种力量使人向上迁善。又由于周孔教化是一种人生体验,发自内心而不是借助外力,所以人们又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护住人生的安妥和保障社会的和谐。

    至于周孔教化何以能够代宗教来完成人类文化的大使命,梁漱溟认为,其关键在于周孔教化是一种“理性至上主义”。

    “孔子深爱理性,深信理性,他要启发众人的理性,他要实现一个‘生活完全理性化的社会’。”

    ②在梁漱溟看来,人并非仅仅依靠本能而活着,人之为人,在于他有着本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理智”。

    “理智”是人生“无所为之境地”

    ,它超脱生命于本能,对任何事物均可发生兴趣,但不必是为了生活。比如求真之心,好善之心,就不必是从生活出发的。

    但是,梁漱溟又认为,理智与理性又是有区别的。

    “盖理智必造乎‘无所为’的冷静地步,而后得尽其用;就从这里不期而打开了无所私的感情(Impersonal

    feling)

    ——这便是理性。“

    但这并不是说理智与理性是互不相关的两样东西,也不存在优劣之分。

    梁漱溟认为,“理性、理智为心思作用之两面:

    ①《中国文化要义》,第97页。

    ②《中国文化要义》,第109页。

…… 150

    821新儒学批判

    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二者本来密切相联不离。“

    ①

    然而,梁漱溟在论及理智与理性时,却又是话头一转,重点分析起二者的区别来。他认为,理有两种,一曰“物理”

    ,二曰“情理”

    ,重“物理”者谓之理智,重“情理”者谓之理性。而中西文化在这里又有分殊,即西方人重物理,重理智;中国人重情理,重理性。前者所强调的是物,后者所强调的是人。西方人虽然科学发达,学术进步,但却把人挤得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因理智而兴,却又为理智所害。而中国人恰与西方人形成一对照。

    中国人以人为中心,强调和谐,这就是理性。动物均限在“有对”之中,唯有人类方可从“有对”进发到“无对”。有了“无对”的境界,才有清明和谐之可能,才有无碍之可能。

    然而,清明与否,和谐与否,都是生命自身的事情,也只有求助于人类自己的自证自信,才可解决人类之问题。如果不求内心,只求外力,那是南辕北辙,始终也达不到目的。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就在于中国人真正看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他们凭着自己的自证自信,“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

    (四)乡治理论与乌托邦模式梁漱溟既是一位肯思想的人,又是一位实践家。他自己就曾作过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②他的一生,始终在“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

    ①《中国文化要义》,第127页。

    ②《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 151

    新儒学批判921

    国“这一目标下思考着,奔忙着。他作中西印文化三路向的比较,强调中华民族的内在价值,并非在于盲目排外,也不是像康有为那样提倡尊孔读经。

    他的文化思考不是面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即解决中国未来文化的定向问题。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不久,梁漱溟一方面继续探讨文化哲学理论,另一方面则试图用他的文化主张改造中国现实。

    我们知道,当时中国的社会思潮,一是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二是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在梁漱溟看来,这两种思潮均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均不合中国之国情。他认为,中国社会有两大特点,第一,中国文化有深厚的儒学传统;第二,中国社会以农业人口为主体,而西化的资本主义与俄化的社会主义都是与中国的民族特点不相符的。

    在他看来,西方人(包括俄国人)

    可以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而中国人独不能。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尚理性的民族,素以调和持中为美德,甘于服善而耻于用暴。他说:“吾民族今后而果有新生命之辟造也,其心自此精神之发挥以得之。乃国人为共产党所误,亦欲以斗争解决中国问题,是有乱而已,不能有积极的结果也。”

    ①由此,梁漱溟敬告国人,不能将崇尚暴力的马克思主义及俄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搬到中国来。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反对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模式,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如同在两条道上跑的车,中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中国人如果学西方,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并失故步”。

    ①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醒》,第142页,北平村治月刊社1932年版。

…… 152

    031新儒学批判

    基于对中国社会特殊性的分析,梁漱溟主张,中国人的未来发展只能是“认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这自家的路,就是他努力开辟的乡治之路。他认为这是有别于西化与俄化的“第三条道路”。

    为开辟这第三条道路,梁漱溟可谓呕心沥血。他辞去北京大学教席,先后奔走于南北各省,试图将其文化主张落到实处,真正为中国社会开出一条新路来。

    1927年,因得李济深的支持,梁漱溟于广东试办“乡治”

    ,次年又办起乡治讲习所,听众千余人。

    1929年,先后到南京、上海、河北、山西等地考察。

    第二年又到河南,参与河南乡治学院的筹办工作,任教务长,并亲自授课,同时接办《乡治月刊》,任主编。

    1930年,于山东邹平正式创办乡村建设实验区,培养干部,扩大影响,实验区曾一度扩大到十四个县。在此期间,梁漱溟一方面致力于乡治实践,一方面撰写《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醒》和《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试图通过对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的分析,以论证乡村建设乃中国社会前途的必由之路和唯一之路。

    从梁漱溟的理论与实践看,他的乡治实则是一种新的乌托邦,确切说,是以中国儒家大同思想为文化根据的乌托邦。

    在《乡村建设理论》的开头部分,梁漱溟径直指出:“我们的旧社会已崩溃到了最深处,故必从头作起。由此开展出来的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组织,为人类以前所未有。”

    ①对于他的理想国,梁漱溟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一,生产资料归国家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第2页,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版。

…… 153

    新儒学批判131

    所有,生产与分配均实行社会化;产品富足,人们不再为温饱而操心。二,先农村而后都市,先农业而后工商,只有先发展起农业,才可能有城乡差别之消灭。

    三,以人为主体,社会和谐,没有竞争,没有物对人的统治。四,以伦理为本位,既有个人权利的保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并享有高度的民主与自由,同时又实现社会组织伦理化,使整个社会温暖如一个大家庭。

    五,人人都有参加社会公共事务之权利和义务,领导人由民选产生,实行贤人政治和多人政治。六,政教合一。

    不尚法律和暴力,而代之以新礼俗。新礼俗既是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又是人人所应遵循的政治规范。梁漱溟对他所设计的理想国十分乐观,认为如果真能达到这一步,那就“好像美善之门从此开启,罪恶之门于此关闭”。

    ①而且,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治实践也基本上是照他所设想的乌托邦蓝图而行动的。

    梁漱溟自己曾说,他的乡治理想“得益于马克思和共产党各方面的启发不少”

    ,又说:“从反对资本主义来说,从要完成的社会一体性来说,我们的乡村建设原是一种社会主义。”

    ②早在青年时代,梁漱溟曾一度向往社会主义,还写过一本《社会主义粹言》的小册子,自印数十份。但十月革命后几年,他认为中国不应走俄化道路,不应把国民推到暴力革命的前列。梁漱溟本是一位肯用心思的人,且有着强烈的救世意识,面对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局势,很自然会走

    ①《乡村建设理论》,第286页。

    ②《乡村建设理论》,第433页。

…… 154

    231新儒学批判

    到试图按照自己的文化主张超度众生的道路上来。

    按照他的基本思路,中国民众生活简陋,不独文盲多,即便知识阶层因为稻粱谋也很少关心政治;中国当下所解决的,最要紧的一是温饱问题,二是教育问题。

    只有当农村复兴、产业发达、国民殷富之日,才会自然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也就是说,在温饱问题未曾解决和国民素质尚未提高的情况下,是不宜过早谈“民主”二字的。另一方面,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是“自得”

    ,绝无竞争意识,匹夫匹妇们的人生只是随遇而安,很少去想过要改变处境。所以,重塑民族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他又反对将西方人那种“有对”的人生观引进来。他所借重的还是传统的东西,即周孔教化,认为中国人的消极虽然根深蒂固,但并非因孔子儒学所致,而只是因为后代儒生把孔子的学说弄歪了,才使得众生失去了向上努力的方向。在他看来,周孔教化所倡导的本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当下中国人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教育和通过对传统的张扬,把周孔教化内在的积极成分昭显出来,以激励国民奋发图强。

    他的乡治之所以把教育看得十分重要,缘由也就在此。

    以上是梁漱溟的文化主张以及他运用自己的文化主张“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实践的大致内容。从中不难看出,梁漱溟虽然是位“拿自己的思想作主”的人,但同时在许多方面又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思想,致以自相矛盾之处甚多。他自己就曾说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