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遇乾隆之前世今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遇乾隆之前世今生-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出云碧的手札,它就好像是毒品一样,明知道看了无益,还是忍不住要拿出来看,对我来说前世的爱也是一种牵挂。
  翻到之前看到的那页,一看到上面的字,忍不住眼泪又流下来,拿出毛巾先把脸揩净了,斜靠在床头,倚着枕头,见云碧写道:“愉妃娘娘带着七弟来给额娘守灵,皇阿玛竟当着我们的面,破天荒地拉着愉妃娘娘说,‘自从她进宫以来,除了皇后第一个跟你最好,这些天她累坏了,你帮我劝劝她,身体要紧,可也不要睡太久了,朕还有很多的贴心话没有和她说。’说着眼泪漱漱落下来,‘她几时这样老实地睡过,叫也叫不醒,好像铁了心要把我们都扔下似的。’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哭起来,七弟抱起额娘问‘额娘的身子为什么这么冷,是不是死了?’皇阿玛斥道‘不许胡说,天太冷,你额娘盖得被少,所以身子冷。’此时额娘的身上已盖了五床被,皇阿玛忙把自己穿的貂皮大衣脱下来盖在额娘的身上,因为怕额娘的身子腐烂,所以屋里没有烧火,大家怕皇阿玛冻着,忙哄着说再拿几床被,让他把衣服穿上,皇阿玛摸了摸炕,炕冰凉,又大骂太监宫女这大冷天也不说烧烧炕,真是眼里没主子了,竟命人要把永寿宫里的奴才们都捆了。即使到此时,他还是不相信额娘过逝了。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而当真接触到事实的时候,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可怕局面。”
  我头上的枕头已被眼泪打湿了,粘着头发湿腻腻的难受,我头略抬了抬把枕头翻过来。实在看不下去了,掩上卷,站起身走到阳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你重情重义我知道,当初为皇后你已经让天下人战战兢兢,何必又因为我而再重演历史。让上下人都不安。”
  秋风很凉,吹得湿漉漉的头发有些发痒,我急忙回了屋,再次打开虚掩的书卷,见又是一片空白,虽然无字,却如重锤般重重地打在我的心上,我拿起笔在空白处补上一首李白的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放下笔,最后一个字与云碧所写接到了一处,补此一句想让后人看了,不会对这空白之处有更多的暇想,残缺的总会给人一种遗憾。
  云碧接着写道:“送愉妃出宫的时候,想着向她讨个主意,必定她是年长的人,愉妃哭着对我说,‘皇上可能得了失心疯了,这些年宫里哪年不走个把皇族中人,皇上只要沉默两天不说话,就算对那个人有心了,何曾像现在这样大闹过,就是孝贤皇后,那时候悲痛溢于言表,是痛在身,而现在却是痛在心,越是这样越让人心急,偏赶上皇太后又不在宫里,要是他在宫里或许能劝皇上两句。偏我这些年对什么心都淡了,也是不得宠的,怕说了讨人嫌,看着他这样,只是干着急。’我也说,‘现在皇阿玛这样大闹已让我们心神大乱,又不敢告诉皇祖母,怕她承受不住,治丧大臣又不敢强做主,虽然现在天冷,但是这么放着也不是事儿,可是又不敢拗着皇阿玛,容妃娘娘昨儿来刚提了句死,就被皇阿玛大骂了一顿,说知道她早就巴望着皇额娘早死,她就如愿了等等,好些话我们都听不下去,好在容妃娘娘听不太懂,但也知道不是好话,哭着回了宫,现在竟没一个人再敢说什么了。”
  我经历过孝贤皇后之死,乾隆那时候伤心欲绝,只是想着如何让葬礼空前绝后,却没有霸着不让皇后的尸体下葬。能坦然放开手,也是一种爱,而今舍不得放手,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爱与依赖?
  眼泪流得太多,头昏昏沉沉,想不看又欲罢不能,只得硬着头皮看下去,“皇祖母回宫的时候,已经是第八天了,皇阿玛八天来几乎没合过眼,说怕一闭上眼睛,哪个黑心肝的把皇额娘偷走了。皇祖母进宫的时候,皇阿玛的身子已如枯灯般摇摇欲坠了。皇祖母是又生气又心疼,命人立即带他回宫休息,否则把皇额娘立即下葬,皇阿玛忽然扑到床上抱着额娘大哭起来说,‘令妃不理我了,她不要我了,皇额娘,儿子失去她了,儿子再也看不到她笑了。’那一哭,连皇祖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皇宫里顿时笼罩在一片哭海里,我们大家也可以放声大哭了,额娘,你真不该走,你怎忍心独为了皇姐,而放弃我们这些深爱你的人。”


  126

  云碧写在这儿,后面是一串长长叹息两字,可是生死岂是人能左右的,云碧的嗔怪,让我此时也无言辩解,只能对字空叹了,现在乾隆尚能转世,而我前世这些心爱的儿女们,又让去哪儿找他们,与宏利的爱情已让我得老天无限眷顾,哪还敢奢望与他们共续母子母女之情。
  云碧下面的字体越写越大,她写道:“皇阿玛在承认皇额娘过逝的一刹那晕过去了,不得不移驾养心殿,治丧大臣请示皇祖母皇额娘的丧事按皇贵妃等级还是皇后等级,皇祖母叹了一口气,‘按理说这些年她名为皇贵妃,实际却比皇后付出的还要多,就是按皇后等级也不为过,可是前有孝贤皇后的丧礼,太过隆重,已让天下臣民不安,如果再弄一个那样的丧礼,于国于民都是一种灾难。就按皇贵妃等级操办吧。
  按照总理丧仪王大臣所议,知皇额娘生前深受皇阿玛宠幸,不敢原搬皇贵妃丧仪,只将皇后的稍减一些,皇帝辍朝七日,(可是皇阿玛至今已有五日未上朝了),服缟二十五日;妃嫔皇子公主服白布孝服,皇子截发辫,皇子福晋剪发;亲王以下凡有顶戴的文武大臣一律五十日后才准剃头,停止嫁娶作乐十五天;京城所有军民,男去冠缨,女去耳环,外省文武官员不用来京治丧,只在当地举哀服丧。(此丧仪虽不如孝贤皇后,却也有高过历朝皇后之处。)
  皇阿玛拖着羸弱的身子,于凛冽寒风里接过丧仪王大臣所议丧礼长绢,只看数行,他就皱起眉头,明显看出龙颜不悦,待看到十五弟跪于阶前,皇阿玛迟疑了良久,才将长绢交回,沉声说道:‘她统领后宫十余年,这样的丧礼未免太寒酸了,可是她生前节俭,朕不想拂了她的意,就照此做吧。’他回身从太监手里接过一个盒子,拉着我的手走进大殿,屏退众人,将盒子递给我说,‘这枚定颜珠在你皇额娘入殓的时候,由你亲自纳入她的口中,尽一点儿孝道。’我迟疑着说‘此乃世间罕物,儿臣怕皇额娘不肯收。’皇阿玛眼中汪着的泪水,顿时如堤洪泻坝一样汹涌而出,‘朕不忍心让她的身体腐烂,朕怕她疼,她胆子最小了,平时就是见着个小虫子都惊惶失措。’说着伏到案上痛哭起来,先时的装疯卖傻,人前的强忍悲痛,在这一瞬间让他的情绪完全释放出来,我不敢陪着他哭,也不想劝他不哭。”
  后面又是云霏的一段批语:原来定颜珠在此处,怪不得皇阿玛崩逝的时候,文武全臣知皇阿玛有此宝,却遍寻不着,让过世的太监担了不少罪名。看到此处,我真后悔我迟生十年,否则有此额娘当是我此生之幸,得皇阿玛如此深爱,定是位旷世奇女。
  我苦笑了一下,我只是没心没肺的一个傻丫头,何来的旷世奇女,只是一段异世情缘,让我的人生得以辉煌不少罢了。被乾隆的几次大哭,我也忍不住陪着他哭,只是因为他痛而我心痛。
  哭得胸腔有些疼痛,我站起身看了看表,已经半夜一点了,吃了一片止痛片,勉强爬上床又看下去,云碧又写道:“总理丧仪王大臣请示皇阿玛,皇额娘的谥号,皇阿玛思吟在三才道,‘孝贤皇后崩逝的时候,朕曾问她给孝贤何谥号,她曾说过仪字最好,今谥号就为‘令仪’皇贵妃。’没想到丧仪官以为是懿字,拟过谥号后,皇阿玛有些恼怒,本想治那官员的罪,后来皇祖母说,‘懿字指德,仪字指貌,你又何必为了小事责难与臣下,让她泉下不安。’
  大臣们争相为额娘草拟挽诗,皇阿玛一律弃而不用,说‘虽然朕现在心里乱糟糟的,但是她的诗,朕一定要自己写。’强忍悲泪为皇额娘写下一首挽诗,‘儿女少年甫毕姻,独遗幼稚可怜真。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户巳殷懿孝纯。了识生兮原属幻,所惭化者近何频?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廑念谆。’
  此时额娘的金棺已从吉安所移到静安庄殡宫,丧仪大臣乞请额娘的金棺葬于何处的时候,皇阿玛冷着脸斥责道‘她正位后宫,必当与朕生同衾死同穴,这会儿还来问朕?”
  看到此处,我于痛苦中忍不住笑了起来,当初纯妃过世的时候,曾问他葬于何处,他曾说以后除了皇后葬于裕陵以外,其余皆葬于妃陵,我本皇贵妃封号,这大臣办事小心,知道请示他,否则冒然做主,又有罪要受了,真是伴君如伴虎。
  又向下看去,“等皇额娘葬礼结束的时候,回头再看皇阿玛仿佛一下子老了数十岁,心有许多不忍,可是又不知从何劝你,写此手札的时候,与皇额娘过世已近五年了,这五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自入冬以来身体不适,急忙与病中将此札补全传于后世,一为思念皇额娘,二来为皇阿玛正名,都说皇阿玛风流,却没想到他却是世上最重情重义之人。皇阿玛一直对我说,没有给你皇额娘正位坤宁,一直是他的心里一个遗憾,其实他也有难言之隐,等日后就知道了,可是时至今日,我却仍解不开此谜团。”
  后面又是云霏的批语,“看到此处我忍不住大哭,我的傻姐姐,你哪里知道,皇阿玛正是不想让众人皆知他所立的太子是谁?故而在皇额娘生前未立正宫。虽姐姐亡故之时我年纪尚幼,然而云碧姐姐却是所有姐姐中我最佩服的,是最柔弱也是最刚强之人,可惜仍没逃过二十三岁离世。”
  翻过一页,下面的文字,是云霏的笔迹,原来云碧仅写到此处,心里有不祥的预感,可能云霏写此批语的时候,云碧或许不在了,想着云碧娇美的身姿,和梨花带雨的脸庞,忍不住心里一阵揪痛,难免又一阵伤感。
  本想休息,可是好奇云霏会写些什么,是写乾隆的风流韵事,还是写些什么宫中的趣味奇闻,带着好奇的心理我忍不住又看下去。
  “从我记事起,就总听皇阿玛说,你的命是你皇额娘救的。我还奇怪,难道皇额娘是太医,当时就总吵着要见皇额娘。
  额娘冷笑着说‘她虽救了你,我却一点儿也不感激她,若不是她,皇上也不会下这样荒唐的旨,何至于从你以后我就再也没办法动手脚了,一个皇妃没有皇子,只能意味着日后独守慈宁花园。而且我最受不了是,皇上每次都是为你而来,呆呆地看着你,对你说,你是她救的,你是替她来偿还她欠的债的,看见你就像看见她一样。’说到此处额娘咬着牙说‘皇上说得没错,你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为什么长得不像我,却像她,而且越大越像?每次看到你我就恨,为什么她死了,我还是不得清静?’

  127

  由于我的出世,额娘破格由嫔升为妃,可是她的恨在她的心中已根深蒂固,原本她就是一个爱嫉妒的人,由于皇阿玛对我的钟爱,让她觉得那是皇阿玛炫耀他对皇额娘的刻骨铭心的爱。她本来漂亮的脸,因为恨而变得扭曲,她的性格越来越暴戾,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打骂宫女内侍解气,我四岁的时候,她居然将一名宫女活活给打死了。
  皇阿玛得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勃然大怒,当时我虽小可是因为从来没见到皇阿玛发那么大的脾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皇阿玛冷冰冰地说,‘令妃活着的时候,没少点拨你,奴才也是人,她虽是主子,却拿奴才当兄弟姐妹一样看待,别说是打,就是骂也没骂过,哪像你还没登上枝头,就想着变凤凰了,狠毒之极,恶劣之极。她生前对你有恩有义,没想到你却是个忘恩负义之人,不想着她的好处,把一切罪责都推到她身上,像你这样冷薄寡义之人,枉生了霏儿这样的好女儿。若不是念在她生前极力为朕保存霏儿,朕不忍拂了她的好意,朕定不饶你。你有今时之荣,今时之势,都是她给的,否则你有此罪过,朕必把你打入冷宫,日后再敢对她不敬,小心你的脑袋。’皇阿玛下旨革去额娘的妃位,降为嫔。命人把我交给容妃抚养,然后拂袖而去。
  我五岁的时候,皇阿玛才准我回到额娘的宫中,他送我回宫的时候对额娘说,‘你的女儿还是由你亲自抚养,别孩子大了,怨朕没有让她在母亲身边承欢膝下。’额娘虽然千恩万谢,可是她眼里深深的恨,却让我有些不寒而栗,额娘紧紧地抱着我,泪流雨下,放开我的时候,她狠狠地说:“为什么他就是忘不了她,每做一件事,都由她左右着?我看大清天下迟早也是永琰的。”
  果然不出额娘所料,当我今天写此手札的时候,我的十五哥已经做了皇帝,皇阿玛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宣示十五哥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额娘为孝仪皇后。到此时满朝文武才揭晓为什么皇额娘生前那么受皇阿玛宠爱却没有封后的谜团,只是为了保证十五哥平安称帝免生变故。而皇阿玛追封额娘为皇后,而未在十五哥称帝后追为太后,可见皇阿玛二十余年,仍对皇额娘念念不忘。
  皇阿玛临终之前将我唤到身边,拉住我的手对我说,‘你额娘一直说朕喜爱你是因为孝仪的缘故,朕对孝贤是尊重,是结发之情,而对她却是刻骨的爱恋,这些年朕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把朕的江山完整地交到她儿子的手里,朕之所以在生前退位,就是想朕在世的时候,让他羽翼丰满,否则以他的德才何以骤然间服众。你十五哥对你不薄,不论他日后做出什么触到你的地方,你一定不要恨他,为了大清的江山,你要以大局为重。’
  皇阿玛的驾崩对我的打击简直如天崩地裂一样,他最后安祥地走了,他笑着说,‘朕其实早就盼着这一天,朕真是太想她了,如果真能让朕再跟她有一生一世,即使当牛做马朕也愿意。’
  擎此笔写这段仿佛重有千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