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管理中的心理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宽容是一种不需投资、保持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一个管理者只有保持心理的健康,才能更理智和长远地看待事业和人生,也才能营造更大的成就。

不怕否定自己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被许多胸怀大志的人用来自勉。但通往塔尖的天梯太狭窄,并不是每一个胸有点墨的人都能顺利到达,所以,如何学会适时低头,懂得及时规避,蓄势待发,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运用耐心和智慧成为最后的赢家。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没错,这个道理对普通员工适用,对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作为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职业地位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已经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管理者必须时刻有低头的心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独立地做出判断和从事行动。他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有自己内在的标准。他才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他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出来的自信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只有那些惧怕失败与否定、没有自己的人生优势的人,才会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对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种彻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谓内向,接纳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否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你就会真正自信起来。

切瑞虽然怀揣着MBA的证书,但她还是接受现有的这个低层的公关职位,因为她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上级身兼数职,所以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案头的工作和资料堆积如山,这自然成为切瑞的事情。因为对工作的情况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排都让她忙得晕头转向。上级是个大忙人,对下级要求很高,布置工作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需要下级对工作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悟性。所以,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切瑞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并且常常会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间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止。切瑞想,与其和她们较劲,还不如自己动手。每项工作她都尽力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又不断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渐地,切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渐看到自己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逐渐开发了出来。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没错,这个道理对普通员工适用,对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作为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职业地位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已经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管理者必须时刻有低头的心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独立地做出判断和从事行动。他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有自己内在的标准。他才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他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出来的自信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只有那些惧怕失败与否定、没有自己的人生优势的人,才会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对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种彻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谓内向,接纳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否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你就会真正自信起来。

切瑞虽然怀揣着MBA的证书,但她还是接受现有的这个低层的公关职位,因为她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上级身兼数职,所以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案头的工作和资料堆积如山,这自然成为切瑞的事情。因为对工作的情况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排都让她忙得晕头转向。上级是个大忙人,对下级要求很高,布置工作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需要下级对工作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悟性。所以,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切瑞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并且常常会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间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止。切瑞想,与其和她们较劲,还不如自己动手。每项工作她都尽力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又不断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渐地,切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渐看到自己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逐渐开发了出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更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一种不断告诉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不断否定最佳的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从而有益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消除。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破坏和干扰人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致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紊乱,抗病力降低。同样的,不断否定自己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一个人增强心理能力,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对更大的挑战。

人们很容易有抱残守缺的心理,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消极心理。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能做出更好的成就来,那还不如先守住现在的成果。一个有远见的管理者明白,今天的一块钱就是明天的十块钱,而投入赚来的十块钱,就可能得到一百块、一千块钱。相反,如果害怕把十块钱投入进去,没信心赚回更多的钱,那他只能永远守着自己的十块钱,而羡慕别人赚到的一百块、一千块钱。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不断否定自己就是不断看轻以前的自己,赢得更满意的另一个自己。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诗人鲁藜说,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曾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质、能力如何,在社会而言,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就得把自己看轻些,把奋斗的目标看重些。富兰克林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最后终于完成了一番伟业。

如果在一个团队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现实会让你感到格格不入。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自身内心修炼、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才会在各种挫折面前心安理得,并奋发向上。

看轻自我,其实是一种力量的寻找;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人都是在失败中不断否定自己,然后认清自己,既而再次树立自信的。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一个职场中人很重要的职业操守,尤其是对于那些管理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作为管理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有很多条件和机会接触到公司和上级的秘密,如果不能保持保守秘密的操守和心理素质,那就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上级和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任总统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他的一位朋友想打探有关潜艇基地的计划,这自然是一个机密。罗斯福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看了看,小声问:“你能保密吗?”

对方以为情报即可到手,马上说:“当然能。”

没想到罗斯福也说了一句:“那么,我也能。”

《大长今》中有郑尚宫娘娘训导众小宫女的一个情节。在郑尚宫所说的重要戒律中,有一条就是要“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长今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有一种保守秘密的心理机能,因此得到了郑尚宫、皇上和皇后对她的敬重和信任。

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心理机能,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机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关系到上级的声誉与威望。身为职业人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保密事宜做到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取信上级的重要一环。

这就要求首先从心理上建立一个屏障,将知道的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如果你思想松懈、心理屏障倒塌、说话随便,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轻则会使上级的工作处于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重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是下级对上级的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势必会使上级在各个方面处于不利。这样的事,即使发生一次,也会使上级难堪,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作为泄密者的你也会从心理上失去对企业的忠诚感觉和思想。所以,事关工作机密,管理者一定要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

1990年9月,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宣布解除空军参谋长杜根将军的职务,原因是杜根将军向记者公开发表了美国同伊拉克的作战计划,透露了美国的“具体作战方案”,泄露了有关美国空军的规模和布防的机密。

在诱惑颇多的今天,人很容易出于心理诱惑的驱动,背叛自己的忠诚而出卖别人或公司,而能够守护忠诚的就显得更加可贵。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一家电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师。这家电子公司规模不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刻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大的比利孚电子公司的压力,处境很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部门经理对斯特说:“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决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说过。来,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总裁的电话,说想见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部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诚信,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保守秘密是一种职责,更是内心的一杆标尺和对忠诚的心理认同。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高度心理认同,才能不被心理诱惑所左右和驱使,而作出违背心理尺度的事情来。

秘密好比俘虏,放走秘密,只有严惩看守。你对下级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时就已变成了一个该受处罚的看守了。上层的决策也许对你来说压在心里不好受,但是如果你透露给了下级,下级反而就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因为秘密必须由知道秘密的人自己严守。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心理互动活动。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我们不少管理者,在得到了金钱、地位、名誉之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他们整天口口声声说老板不理解他们,同事不理解他们,下属不理解他们,客户不理解他们,就连父母、妻子、孩子也不理解他们?这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物,你会突然感到原来世界如此美好。

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社会、公司、股东、老板、同事、下属、客户等等,甚至父母妻儿的付出漠然置之,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并非如此。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所以,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