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丹青引-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门无畏看出那少年剑术不凡,竟展出用青城绝学“秋风扫落叶”眼看剑芒已近身,微哼了声,身躯斜斜一滑,已自闪开七尺。
  两声轻喝,一阵微风“青城双矮”已自掠至中间,蓄山羊胡须的老头,微怒道:“良儿,先礼後兵,急甚麽?”
  西门无畏知道“青城双矮”均有一身惊人武功,最是嫉恶如仇,那蓄著山羊胡须的名叫谷逸,颔下光净的名叫洪熙,两人形影不离,名震西川,稍一应付不当,立即招致身败名裂。
  当下笑道:“这位少侠想必就是两位老师高徒,我西门无畏长生平不结怨於人,想必这位少侠误听传言,其中详情可否为在下一说?”
  谷逸目光深遂的望了西门无畏一眼,冷冷说道:“就是西门老师不问,我们两个老不死迢迢不辞跋涉,由西川奔来,为的就是要问问当年经过详情;不错,这少年就是我们衣钵传人,也是西门老师当年义结金尔拜公孙子龙之後公孙慕良。”
  西门无畏露惊喜之容,大叫道:“怎麽?他就是我那公孙拜弟之子?天犹见怜,我那拜弟竟然还有後人!”霍地旋身扑前,欲将公孙慕良抱去。
  公孙慕良眼见红云迎面扑来,心中一惊,足跟一点,飘後七尺,愤喝道:“老贼,不要假惺惺,公孙慕良岂是你能骗得到的?”
  只见西门无畏目光呆滞,继而泪珠夺眶而出,顺颊淌下,面色神情生像遭受了莫大冤屈般,悲苦之极,喃喃自语道:“这是从何说起?”
  立在一旁的“青城双矮”有点迷惘了,深感棘手,互望了一眼,他们只西门无畏这种神情,显然非做作生出,但传说纷涌,物证确凿,杀害公孙子龙的又是谁呢?”
  公孙慕良似乎在发怔,他与“青城双矮”有著相反的思想,他只觉西门无畏这种伪装,居心蛇蝎极其可怕。
  “擎天手”西门无畏此刻的心情,虽说是巧於做非,其中也有一半内愧,误杀良友的成分在内。
  只见他不胜哽咽唏嘘,终於泪眼滂沱道:“公孙贤侄,你对老朽误会殊深,我绝无怨尤,只恨老朽到迟一步,致令良友全家丧生,贼人手脚做得乾净无比,为此老朽朴朴风尘三年,追寻仇综,毫无半点线索,灰心之至,托迹归云庄自影江湖十五年,却不知子龙贤弟还有後人,不然,老朽爬也要爬上青城去。”
  谷逸冷冷说道:“西门老师你真个不知情麽?那麽现场公孙家属尸体只有你独门暗器,又做何解释呢?”
  西门无畏苦笑一声道:“在下赶到时,正当十月二十四时干夜,群贼纷纷做鸟兽散,在下身藏三种独门暗器,连手尽发,均是落空,追出百数十里外,贼人形影已杳,安知在下追出时,屋中尚伏有贼人,移祸在下,不过事实胜於强辩,两位老师及公孙资侄倘认是在下所为,在下身在此,任凭诛戮,成全公孙贤侄之志,毫无怨尤。”说时,珠泪涌出更胜於前。
  “青城双矮”对望了一眼,心中充满了无边的迷惘,以他们两人著名的机智、冷酷,此刻也深感进退两难。
  公孙慕良面上神情,泛满无限悲苦、愤激,眼眶红赤,潸然欲泪,突然他一声大喝,长剑倏然而出,但见一抹寒芒,夹著点点金花,向西门无畏“喉结”穴挥去。
  西门无畏屹立不动,长叹了一声,闭目等死。
  剑芒眼见就要到达咽喉,洪熙一声大喝:“且慢!”人已欺风闪电而前,两指迅疾飞出,登时捏住剑尖,真是险到毫巅。
  西门无畏睁眸凄然一笑,望著公孙慕良反道:“自恨百词莫辩,丧生在贤侄手下,有何怨尤?只可惜真正仇人得以消遥法外,我那子龙贤弟身死九泉也难以瞑目了。”
  公孙慕良不由一震,面露愤容道:“那麽你知道真正凶手是谁了?”
  西门无畏摇摇头道;“老朽如若知道,岂能让贤侄茹恨十八年。”继向“青城双矮”道:“在下与子龙贤弟一别八年,不通音讯,在下适在太行,得阳曲名武师李三胜转来一函子龙贤弟亲笔,说是有生死大难需在下赶往相助,待在下赶去时,子龙贤弟阖府已遭毒手,只以书函中语焉不详,丝毫不能藉其猜测”
  说著,语声微微一顿,又道:“子龙生前托孤於两位老师,在下猜测其中必有深意,但不知两位老师。事前曾听出一点因由麽?”
  “青城双矮”摇头表示不知。
  公孙慕良迟疑了一下、道:“童年时,偶而听先父说是有一部奇书,引起武林人物觊觎。”
  “青城双矮”似乎身躯同时一震,四道眼神均投射在公孙慕良脸上,目光中含有责怪公孙慕良为何不告知他们。
  公孙慕良神情一凛,惶恐道:“不是徒儿不禀告恩师们,童年家居时,偶听先父漏出这麽一句,他藏有一本奇书,日後恐将引起旁人觊觎,但究竟是否为此?徒儿不得而知,又奉先父严命任何人前不得泄露,这书诚属一个谜,阖家惨死也是一个谜,所以”
  “青城双矮”同时浓哼了一声、制止公孙慕良说下去。
  西门无畏展俯首视地,若有所思。
  (按,作者不厌其详申述这段,与本书丹青引大有关连,故屡有赘笔。)
  突间厅外高叫了声;“庄主到!”
  “穿云燕”归南樵已迈步进了厅来。
  “擎天手”西门无畏陡转和颜悦色,把方才悲苦、抑郁神情一扫而清,殷殷与他们引见。寒暄已毕,归南樵目凝著公孙慕良道:“师弟,你眼上红肿未消,想是悲哭过,这是怎麽一回事呀?”
  西门无畏便将公孙慕良来此寻仇经过和盘托出、一一说出。
  归南樵听得也许为著一本奇书,引起武林人物觊觎,致遭阖家惨死,神色似乎微微一怔,继惊喜道:“原来公孙少侠竟是子龙贤弟之後麽?廿年一别,遂做故人,归某听得此事,每每感慨身在江湖者不得善终,但愿皇天不负苦心人,少侠能寻出仇人以竟其志才好。”
  正说之间,忽见挽云、拂月两童匆匆走入,神色沉重望著归南樵道:“启禀庄主‘天凤帮’帮主喻大侠求见,现在花轩内。”
  归南樵“哦”了一声,望著“青城双矮”笑道:“归某去去就来,三位请坐。”
  二矮同声道:“庄主既然有客,尽可自便。”
  归南樵微施一礼,转身领著两童走去。
  西门无畏自两童一显身,心内大为震恐,思忖不出两童究为何人救起?倘为归南樵所救,事情倒是不好办。
  目送归南樵去後须臾,才冷笑一声道:“公孙贤侄,你可见出庄主方才听老朽说话时,神色有异否?老朽在此托迹十五年,意欲查明一事,贤侄只在此小住一年,便可知悉。”
  公孙慕良听後不由疑云满腹。
  谷逸大笑道:“既是西门老师有意留客,老朽等只好厚颜在此小住了。”西门无畏微笑道:“那是求之不得,在下也好日夕求教。”说时,领著“青城双矮”、公孙慕良三人望厅後走去。
  栖霞山又名扬山,距金陵东北约五十里,山中苍松古柏,连抱夹道,中藏栖霞寺,寺後千佛康,随处皆罄佛像,望之如蜂彦,为齐文慧太子所凿。
  秋季栖霞山景,丹枫灼艳,点缀松柏之间,如诗如画,重锦叠翠,风光犹佳,金陵人士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谚,江南登临之胜,丛林之古,无瑜於此。
  此际正值初夏,栖霞山中盛翠曼绿,蝉鸣喧枝,浓荫夹道,凉爽宜人。
  夕阳西下,流霞漫天,长空染成一片红黄异彩,干佛康上,有一白衣少年,神清俊秀,还在摩挲一具佛像,口中微微吟哦出声。
  移时,掉面负手远眺山景,纵目赞胜,口中长吟金陵怀古词曲。
  忽然目光为著一物吸引,凝望著一处山径上。
  但见山径上有三条人影倏隐倏现,只以相距甚远,身影似豆,纵耀如飞。那白衣少年正是李仲华。
  李仲华目光锐利,瞧出那三人中有一人极似神眼独足“鬼见愁”邹七,皆因他那步法有异,全仗拐杖轻功提纵。
  暮霭渐浓中,三人已在千佛台下。
  李仲华已分辩出三人,是“鬼见愁”邹七及蔺少卿,另一人是甘若辉。
  三人陆续腾上千佛台“鬼见愁”邹七纵声大笑道:“贤弟,愚兄爽约,累你久等了。”说著,执住李仲华右手,目光凝注李仲华片刻,缓缓大笑道:“相距不过短短三日,贤弟有此艳遇,真叫愚兄羡慕。”
  李仲华看出他那眼光合有责备神色,心知耽心自己见郝云娘何言相对,这事只有邹七知道自己梦寐相思,片刻难忘,为那娇媚刻骨的郝云娘。
  此时,心知蔺少卿必对邹七说其与曼云之事,但并未细说个中详情,李仲华却不好分辩,只淡淡一笑,身形“唆”然而动,超越邹七身前,一把执甘若辉,殷殷问询,关怀备至。
  甘若辉心中感动异常。四人选在一块洁净岩石上坐下,邹七滔滔不绝谈叙别後经过。
  李仲华道:“明晨,小弟需应归南樵之约,为此与蔺兄将二女迁来栖霞山中,免却後顾之忧;邹兄,你江湖经验俱丰,明日,叫小弟如何应付?你们与小弟同去否?”
  邹七略一沉吟道:“贤弟此去无惊无险,暂时我们不能去,但贤弟去归云庄时,不可与何方过分亲近,反遭疑惑,益采欲擒故纵之计,坚欲告辞返回金陵安顿家室,应允三、两日再去拜望,这样双方必拉拢你,你可获渔翁之利。”
  李仲华点点头。
  甘若辉突插口道:“我在当日偷听喻松彦说话,他曾在玄武湖畔杏花村打听过,那家茶肆店主必吐出李师叔形象,李师叔又与西门无畏结下怨隙,这无异自送虎口,邹师伯说话有点太欠熟虑了。”
  邹七大笑道:“无妨,各人均是私心自用,他们天大的胆,也不敢再树一强敌,何况,他们也未必有获胜的把握,甘贤侄,你无须枕心那本‘内功拳谱’倘或真落在归南樵手中,那包在老朽的身上。”
  甘若辉不禁赧然一笑。
  蔺少卿笑道:“山风生寒,此处非久留之地,蜴居正在岩後,小可当略尽地主之谊,请邹帮主痛饮数杯。”
  “鬼见愁”邹七道:“老朽正想见见我那貌美如花的弟妹咧,只是两位主人不开口,老朽却不便启齿。”
  李仲华俊脸腓红,骂声:“唠叨!”与蔺少卿腾身先登岩顶。
  邹七大笑声中四人身形先後俱杳,只剩万点繁星伴明月,侵拂长风扫松林。
  朝雾正浓,郁勃腾滚,甫自东升旭日尽被遮掩,归云庄上亦是为一片愁云郁雾所笼罩,将各人的心情抑压得无比的沉重,似一块铁石般令人无法舒透,面色也失去往日的光彩。
  “擎天手”西门无畏换了一袭蓝青长衫,立在归云庄对河通往县城的大道上,仰面沉思,连扑面丝丝湿透雾水,清冷彻骨犹不自觉,显然有件重大疑难盘绕於胸,尚无计可以解决。
  他知自身落在水火煎迫中,来日大难未已,如何可求自保?遂心称为当前第一难题。
  蓝衫半湿,他终於长吁了一口气,别面探视来路,意在等人,虽然雾气浓厚,目力再好,也不能透过五丈之遥,但为下意识的意念所驱使,情不自禁地望来路采视一眼。
  他显出急躁举动,脚步达连走著,双眉浓聚,忽见浓雾中一条人影急闪而来,不禁为之神色一振。
  只见来人是一四旬上下英悍的中年人,急足飞奔,到达西门无畏身前倏然收住,躬身禀道:“李大侠已动身前来,不到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西门无畏面现喜容,问道:“李大侠可有同行的人麽?”
  “没有,李大侠是乘骑孤身前来的。”
  西门无畏“哦”了声,随即挥挥手道:“现在你无事了,可返回庄去吧。”那人垂首应了一个“是”字离去返庄。
  西门无畏身形一动,迳自向来路迎去,瞬眼,已隐入浓雾中。
  浓雾末被红日驱散,虽然天候将开始转阴雨了,牛毛细雨靡靡,地面上已呈潮湿泥泞。
  远处忽闻得蹄声响亮,人形马影倏现又隐,李仲华奔马驰骤而来。
  突由路边传出尖锐语声:“李少侠别来无恙。”
  李仲华不禁一怔!勒马停蹄,只见林中一条人影电射掠落,见是“擎天手”西门无畏,剑眉不由一耸,沉声道:“西门老师莫非要找回那日过节麽?”
  西门无畏拱手笑道:“李少侠远来是客,惟恐迎近失礼,在下何至於这般不近人情,何况那日误听燕鸿危言耸动,一时为其所欺,冒犯少侠,委实不安,何论过节?再听幕阜阴家兄弟盛道少侠宽谅恕厚,更令在下愧疚万分,是以闻听少侠前来,在下迎先赶来致歉。”
  李仲华心知应了“鬼见愁”邹七所料,但微微一笑,纵身下骑,道:“岂敢?李某由都南来,志在见识江南山水之胜,不料萍水一面燕鸿,竟恩将仇报,致引起如许误会,责令李某出乎意料之外。”
  西门无畏道:“李少侠这数日来,名气己震动大江南北,敝庄数日来武林人物到达不少,志在企幕的固属很多,推争名好胜者亦不乏其人,庄主邀请少侠来此原因,恐在下不便隐测,前途必然有警,容为相告。”说罢,深深一揖,两臂疾振,飞掠入林而去。
  李仲华凝思有顷,轻笑一声,翻身耀落骑上,两足一并,马匹又四蹄翻飞而去。雾气上升,凝成灰暗云层布满苍穹,地面景物转趋清晰、阴沉。
  李仲华在骑上忽见前面河岸上疏疏落落立著四、五人,朝著自己这面凝望。他有西门无畏之言先入,心中一凛,乘骑才不过驰出十数丈外,忽见五人身影一动,向自己马前疾耀而来,倏然止住,一列而立。
  李仲华缙绳一勒,那马四蹄煞住,登时纹风不动,抱拳微笑道:“五位敢是归云庄弟兄麽?烦请通报庄主,诡说在下李次中前来拜庄”
  言犹未了,一个轧须绕腮,虎晴狮鼻大汉大喝道;“住口,不长眼的小于,俺叫你开开眼界!”手指著一矮胖道人道:“这位是泰山‘摩云观主’苗清修。”
  李仲华道:“好一个清修之士。”
  “摩云观主”面色突变得有点森冷。
  那虎晴狮鼻大汉接著手指一面像清瘤,眼露寒芒老者笑道:“这位是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