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鸿章家族-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大概也不会料到;他的家族从他们六兄弟;已发展成一个中国的超级大宅门———拥有了数百上千的子孙后代;而且已经走向了世界;走向了高科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实业型人才;当然他更不会想到;一百年来;这些人在他那顶“大卖国贼”帽子的“恩赐”下;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算起;这个晚清除了皇族之外的中国第一号豪门望族;历经两百年的岁月磨砺后;现已渐渐走向平实;走向民间;走向科技和艺术。两百年间;这个家族与中国政坛的联系;与近现代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的联系;与北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影响;似乎没有哪个故家旧族能够比拟。    
    其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红大黑都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所能预料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从李氏家族中找到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家的故事既是一部李氏家族史;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袖珍本”;既是李家的事;也不全是李家的事。 现在的李家后代;正在书写新一代李家人的形象;同样打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据李家老四房李家锦先生主编的《合肥李文安公世系简况》介绍;截止于2001年;李家后代中的博士和博士后有十位;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研究员有五十八位;获中级职称的有四十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有三十人;具有大学学历的有一百六十八人。     
    听听他们中新一代人的创业史;同样令人迎面感到一阵阵的“霸气”———    
    李道明;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美国洛杉矶Global Printing Services Ltd董事长;    
    李道樑;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美国克拉们都市Leeland Enterprises Ltd董事长;    
    李道启;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美国拉斯维加斯Rdl Investments Inc董事长;    
    李道汾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注册会计师;李道邦;香港万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行政总裁;    
    李道铣;港商独资重庆万邦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道兴;德国亚斯保大学硕士;加拿大万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行政总裁;荣获加拿大全国杰出青年2000年度奖;国际青年总裁协会会员;    
    李道薇;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美国加州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资深研究员;    
    李道琨;在加拿大Sabal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李道极;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现任美国洛杉矶Sla文化娱乐公司的总裁兼导演;    
    李道基;在美国任经济师多年;还兼任上海中西女中美国东部地区校友会主席;    
    李持;美国化工博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设计部经理;    
    李跃;美国光学博士;美国及国际光学学会资深会员;在美国硅谷某公司主持光学高科技研究工作;    
    李庆;美国硅谷半导体设备公司kla…tencor高级工程师;    
    李永炜;美国加州大学博士;美国某电脑公司经理    
    至于在大陆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就更多了 真是满筐满篓;满坑满谷;眼花缭乱;不胜枚举他们这些海外学子;没有享受到当年老李送幼童赴美留学的待遇;却在自己的努力下;刻苦努力;奋发成才;有的是靠自己晚上和假日打工;白天读书;吃尽苦中苦才完成学业的;终于成了高科技领域的一代新人。这大概也是李鸿章当年所没有想到的。     
    路;似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走下去的。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世纪一个世纪推进的。


后记后记

    李鸿章家族的大宅门故事讲完了。其实没讲完,这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下面那“庞然大物”似乎太沉重,不易浮出水面,也就不易看到。    
    尽管如此,笔者已费了很大的气力,前后花费了五年时间,跑了很多地方,走访了七十多位李家后人和专家学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在各方的帮助下,才得以完稿。史海深浅,初尝滋味,深感史学工作的不易,这对于不知天高地厚的笔者来说,实在是个很好的教训。    
    好在自始至终,呆人有呆福,常得高手指点,真的获益匪浅。首先是得到了很多李氏家族后代的理解和帮助。    
    李家“国”字辈中的老人有李国光先生、邱辉女士李国森先生的夫人、徐德英女士李国洵先生的夫人“家”字辈中的老人有李家玉、李家?、李家震、李家瑛、刘)万、李家昱、李家庞、李家旺、李家咸、李家骁、张凤云、李家玖、齐丽霞、李家昶、李家景、李家昌、李家晖、李家星、李家晨、李家曙、李家皓、李家昕、李家亮、李家尧、范绪箕、赵荣潜、刘绳曾先生,还有范绪郶、吴淑珍、李淑宜女士。    
    李家“道”字辈和“永”字辈中的朋友也提供了很多资料和帮助,他们是:李道增、李道楷、李道林、李道善李畅、李道#、李道稔、李道稹、邵玉贞、李道模、李道椿、李道芸、李道韫、李道洪、李道丽、李道同、李道钺、李道眣、李道森、李道凯、李道铿、李道钧、李道明、李道铣、李道邦、李道平、李道炯、李伟、李侃、徐德棣、沈一鸣、李永炜、李永力、李嫣等等。    
    还有一些学术界的老师,给了笔者极大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他们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熊月之所长,复旦大学的陈绛教授,华东师大的董秀芬教授,华东师大图书馆的吴平、黄明、杨同甫教授,上海档案馆的邢建榕、陈正卿研究员,安徽社会科学院的翁飞研究员,安徽省政协文史办公室的屠筱武主任、陈劲松副主任、金宏慧副主任,安徽合肥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的程红馆长、吴胜副馆长,合肥肥东县文化馆的丁德照研究员等等。笔者到香港采访李氏后人时,周巧琴女士和顾圆圆、林肯夫妇提供了食宿方面的帮助。    
    在北京采访时,得到了宋文玉、杨惠光、杨星胜的热情帮助, 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遗憾的是,几年前多次采访过的李家老人,如李家锦先生、李家宝女士,还有李道先生、李道韫女士原音乐学院教师,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故事、李家老照片和线索,如今他们不及看到此书的出版,先已辞世了。也以此书,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家族史的调查和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内中丰厚的“矿藏”还有待去发掘和整理。有心深入其中,自会感到风光无限,乐趣无穷。但愿这本书,能够带来些许这方面的信息,促进这个领域的研究。    
    当然,书中错误一定不少,愿得到行家里手的指正。     
    宋路霞     
    2005年2月1日于上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