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器系统:与革命性舰体的研制速度相比,“江凯”级上配备的武器系统的研制进度要慢得多,因此在“江凯”级只能沿用“江卫”级的一些武器系统。总的来说“江凯”级上配备的武器基本上和“旅海”级相当,除了在近防武器系统上使用了4座外形经过隐身设计的AK…630以外,在其它方面并无新奇之处。“江凯”级护卫舰上唯一的新式舰载武器系统,只有舰首安装的一座100毫米单管舰炮,该炮是仿制的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这款舰炮曾经被装在了江湖IV上,与之前装备的型号相比,“江凯”级上配备的100毫米紧凑型舰炮在外形上采用了一定的隐身设计,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变化。 
   电子设备:“江凯”级护卫舰大量沿用与“旅海”级驱逐舰相同的雷达系统。总的来说“江凯”级在抗饱和打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江凯”级护卫舰建成服役后优先部署在了东海舰队。首舰“马鞍山”号于2005年2月18日成军正式加入了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二号舰“温州”号则在2005年9月27日服役。“江凯”级服役证明目前国内的造舰技术可能已经与西方一流水平相差无几了。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初叶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之一,“江凯”级在整体性能上已经达到了法国“拉斐特”的水平,在反舰能力上还超过了对手。而与印度的“塔尔瓦尔”IV级护卫舰和日本“高波”级比起来,“江凯”级在隐身能力和适航能力上又要强很多,但在防空性能方面“江凯”级不如以上两舰。不过以上这些问题已经在最新建造的大型多用途护卫舰上得到了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代的大型多用途隐身护卫舰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成为21世纪前期中国海军的主打力量。据《航空世界》报道 
  随着千禧年钟声的敲响,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新世纪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往往是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千禧年的烟火过后给人留下的却是一段黑色的记忆。“9?11”事件的发生。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给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安全形势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能够保障能源安全最主要的武装力量就是海军。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逐渐重视海上力量的发展,一大批的新型舰艇建成服役,这些新型舰艇中除了江南造船厂先后建造的“广州”级和“兰州”级导弹驱逐舰之外,还有上海沪东和广州黄埔船厂建造的舷号为525和526的054“江凯”级护卫舰。与前面的两型驱逐舰相比,“江凯”级护卫舰具有更好的隐身性能和更加前卫的设计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目录'隐藏'

背景
全新的外形设计
动力系统
武器系统
电子设备 
 
  
'编辑本段'背景
  中国自行研制护卫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解放以后中国海军装备的护卫舰主要是由缴获的敌舰,收编起义舰艇、打捞、修复旧舰以及改装的民船组成的。这支部队在沿海战斗中边打边建。20世纪50年代,依靠苏联转让技术及设备材料制造了一批01型“成都”级(苏制“里佳”级护卫舰)火炮鱼雷护卫舰,01型装备有100毫米主炮、37毫米副炮、533毫米鱼雷及反潜深弹,配备雷达、声呐、指挥仪,又有大功率蒸汽轮机系统,为中国海军指战员及参与设计建造的相关技术人员直接学习现代护卫舰战术技术打下了基础。在60年代,中国完全依靠当时的国家工业基础与技术力量自行研究设计制造了一批“江南”级火炮护卫舰,其钢材、主机、配套设备虽然不够先进,但这却使得中国掌握了建造中型水面舰艇的相关技术,并且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为在其后建造的“江湖”系列护卫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0世纪70年代,南海局势日益紧张,而当时国内还装备有一批 国民党时期的老旧护卫舰,虽然经过多次改装但是其性能已无法满足现代海战的需要,这些护卫舰的船壳腐蚀严重,主机型号都是杂牌的,很难进行大修,有些舰即便是进行维修后航速也达不到原来指标,只能到12节左右。鉴于上述情况国内决定,根据之前建造的“江南”级护卫舰以及仿制“成都”级护卫舰的经历,自行设计建造新型导弹护卫舰也就是后来的“江湖”I型导弹护卫舰。 
  该型舰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反舰导弹近海导弹平台。在此之前,中国海军的导弹护卫舰是更小一些的“成都”级,该舰是仿造苏联“里佳”级建造的,反舰导弹是在1971~1975年间加装的,只能携载两枚导弹,火力较弱;吨位也不足(1320吨),续航能力较差。而“江湖”I型就是为了填补“旅大”级驱逐舰至“成都”级护卫舰之间的空白而建造的,主要用于在近海执行护航、护渔、反舰、反潜、布雷、巡逻、警戒和支援等作战任务,同时具备有限的防空能力。80年代,该型舰还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出口。与“成都”级护卫舰相比,“江湖”I型护卫舰的反舰火力和吨位都增强了,和中国海军同期其他舰艇一样,“江湖”型舰几乎是一种一次性攻击武器平台,反潜与防空能力较差,防空武器为性能老旧的37毫米手动高射炮,而且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全天候作战;全舰缺乏“三防”作战能力。“江湖”I型护卫舰于1981年停止建造,该型舰共建造了21艘。 
  此后中国陆续建造了“江湖”级的数种改进型,这其中包括“江湖”II、和IV三种型号,其中江湖lIl的舰体采用全封闭、全空调、长桥楼结构。而且,它是中国海军第一种具备“三防”作战能力的水面舰只。由于各种自动化装置和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全舰舰员比“江湖”ll型舰减少了三分之一,只有130人,大大改善了舰员居住条件。其整体性能基本上接近当时国外同类先进舰只的水平,(据泰国海军称“江湖”级达到了MAK0200型护卫舰85~90%的作战能力)。 
  “江湖”系列护卫舰的装备服役大大改善了中国海军的装备现状,但是随着周边国 家装备实力的日益增强,该系列护卫舰的防空和反潜性能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大批量建造全新的“江卫”系列护卫舰。与“江湖”级护卫舰相比“江卫”级护卫舰的性能更加全面,在I型上配备了经过改进的HQ一61防空导弹、“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和直9反潜直升机等,此外“江卫”在电子设备、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也做了大的改进,作战能力比“江湖”级导弹护卫舰提高了一倍以上。但该级舰和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导弹护卫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防空方面。HQ一61系统是在原“江东”级护卫舰HQ一61导弹上改进而来的,导弹发射重量300千克。最大速度马赫数3,有效射程(水平方向)10千米,射高8千米。虽说该型导弹在中国海军护卫舰上已验证10年之久,但根据相关的报道来看其性能仍不让人放心,所以在此后的“江卫”ll型护卫舰的建造中便改用了HQ…7型防空导弹,即便如此,由于HQ一7属于近程防空导弹,它的服役并未使中国海军整体舰队的防空能力有太大的改观。此外“江湖”级护卫舰没有采取任何的隐身措施而且航速较慢,适航性能并不十分理想,所以该舰在进入21世纪后便显得落伍了。 
  2004年一艘设计新颖的护卫舰开始在上海的沪东船厂建造,这就是后来备受外界瞩目的“江凯”级导弹护卫舰。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批量建造江卫级护卫舰,其性能比江湖级更加全面。
'编辑本段'全新的外形设计
  从“江凯”级型护卫舰的外形设计上看,该舰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外销的F一16U轻型护卫舰。是2000年后服役的中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中,外形最漂亮隐身性能最好的一型。它相较于中国前一种自制的“江卫”I和“江卫”II型护卫舰,“江凯”级护卫舰的进步只能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了,该舰的外形设计简洁而前卫,完全摆脱了“江湖”系列护卫舰为方便主甲板布置的船首部两肋强制性外飘的做法。乍看之下很难相信它是国内建造的舰艇,倒像是欧洲先进国家的设计。为了适应远洋作战的需要,该舰采用了短粗肥胖的线型,满载排水量达到了3900吨。这一指标要远大于先前2250吨的“江卫”级。上层建筑的设计融为一体,这主要是得益于吨位加大而拉开的空间距离,舰艇的上层建筑低矮紧凑,不像“江湖”改型上层建筑显得那么拥挤不堪。舰艇的艏楼、主桅、复合式的后桅以及烟囱的结构都采用了明显的倾斜造型,就连军舰上的救生艇起重机也被舷墙挡住了。不过与像法国“拉斐特”级这样的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江凯”级的设计还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舰体的上层结构使用了大量的栏杆,而且HQ…7的发射装置也没有采用必要的隐身设计,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该舰的隐身性能造成影响。
'编辑本段'动力系统
  在动力方面,“江凯”级护卫舰的动力系统比较有争议,第一种说法采用的是柴一燃动力组合(CODOG)。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燃气涡轮机是选型为QD…168,该型燃气轮机的原型是俄罗斯的AL一31F,单台功率为22530马力,其整体指标要超过英国罗一罗公司的SM一1C型燃气轮机;柴油机则采用的是国产化的MTU一20 V956TB92。第二种说法是采用了4台法国皮尔斯蒂公司的16PA6STC型柴油机,其主机的配置和法国 
  “拉斐特”级基本相当,目前该型 发动机国内已经有仿制产品了。因此在后续的“江凯”级护卫舰很可能采用本国制造的16PA6STC型柴油机。此外,有消息称国内从法国引进了相关的减振降噪技术,通过吸收和消化也被用在了“江凯”级护卫舰上。以上两种推测均来自外界,根据笔者的经验来看,该级舰的烟囱并没有燃气轮机所需的大型进气口,所以该级舰采用全柴推进方式的可能性比较大。保守估计“江凯”级护卫舰的最大航速27节,18节航速下续航力为3800海里。
'编辑本段'武器系统
  与革命性舰体的研制速度相比,“江凯”级上配备的武器系统的研制进度要慢得多,因此在“江凯”级只能沿用“江卫”级的一些武器系统。总的来说“江凯”级上配备的武器基本上和“旅海”级相当,除了在近防武器系统上使用了4座外形经过隐身设计的AK…630以外。在其它方面并无新奇之处。 
  在“江凯”级开始栖装的时候国内很多人认为其会装备垂直发射系统,但是当工程进行到了最后阶段的时候,吊装上去的HQ一7发射装置击碎了国内和众多军迷对垂发的梦想。不过在“江凯”级上安装HQ…7实属无奈之举,其原因主要是HQ一16防空导弹的研制速度缓慢,没有能够跟上护卫舰整体的研制进度。此外,基于成本和舰艇配重的需要,“江凯”级并没有采用和“广州”级以及“兰州”级上相同的730近防武器系统,而是采用了4座AK一630M 30毫米近防武器系统。而且这4门炮的布置并不理想,4门炮全部被布置在了舰艇后部,其中两门分别位于直升机库两侧,另两门则安装于烟囱两侧,这就在舰首方向形成了射击死角。在艏楼的后面还布置有2座4联装“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由于“江凯”级在功能上更加侧重于反潜,所以其上配备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应该也可以使用发射混装的形式携带足够数量的CY…1/1A/2系列反潜导弹。此外,在“江凯”级舰炮前方配备有两具六联装反潜 火箭发射装置,其配置方式与“江卫“系列护卫舰相似;由于被舰首挡浪板挡住,所以从侧面很难被发现。而“江凯”级护卫舰上唯一的新式舰载武器系统,只有舰首安装的一座100毫米单管舰炮,该炮是仿制的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这款舰炮曾经被装在了江湖IV上,与之前装备的型号相比“江凯”级上配备的100紧凑型舰炮在外形上采用了一定的隐身设计,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变化。
'编辑本段'电子设备
  “江凯”级护卫舰大量沿用与“旅海”级驱逐舰相同的雷达系统。主桅顶端有一具363S型E/F波段对空/海搜索雷达。后桅顶端的球形护罩内应为与“广州”级和“兰州”级相同的346型X波段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在主桅杆前方设有一个平台,上面设置两具火控雷达,其中位于前方的是一具用来控制舰炮的344型(MR一34)火控雷达系统。其后为一具用于导引HQ一7防空导弹的345(MR…35)型照射雷达;此外,直升机库上方也设有一个平台,安装了一台负责导控AK…630M近防炮的347G I/K波段火控雷达。此外,主桅杆上设有两台I波段导航雷达。从“江凯”级护卫舰火控雷达系统的配置上看,可以显示该舰的近程防空能量仍然有限,仅有的一具345型照射雷达每次只能导引一枚HQ…7防空导弹打击对方的来袭目标。而4座AK一630M也只有区区一座347G负责指挥。所以“江凯”级在抗饱和打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电子战方面,“江凯”级拥有922…1型电子支援系统、Hz一100电子反制系统以及ELINT电子情报系统,后桅两侧各有一具与“兰州”级相同的多用途火箭发射器,能发射干扰弹和小型反潜火箭这个多用途火箭发射器装在了船体中部,布局教为合理,控制区域较大,但是体形巨大且外露,会破坏该舰整体的隐身效果。 
  反潜方面,舰尾设有一座直升机库和飞行甲板,机库内可以容纳一架卡…28反潜直升机;此外,舰上还有两具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器,用于发射鱼7轻型反潜鱼雷,出于隐身目的的需要,该发射器被隐藏在了两舷的舱门内。此外,在舰艇的后方还预留出了拖曳线阵列声呐的投放口,装备拖曳线阵列声呐将使得“江凯”级对水下目标的探测能力较“江卫”系列有质的飞跃。 
  作战系统方面,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看,“江凯”级使用了国内最新开发的JR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