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舰均已退出历史舞台,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尚无建造新型核动力巡洋舰的计划,“彼得大帝”号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后一艘核动力巡洋舰。 
  海上“武库舰”
  由于建造过程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因此建成服役的4 艘“乌沙科夫”级导弹巡洋舰无论是外形还是武器及电子系统的配置型号、数量等都有所不同。在建造之初,该级舰以反潜作战为主要使命,后随着战略环境的改变,从2号舰“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开始其作战用途由侧重反潜作战向重视防空作战转变。最后建成服役的“彼得大帝”号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改进的设备,而且武器装备种类全、数量多,整体作战性能高出前3艘同级舰。 
  “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的艏部细长,顶端上翘。艉部呈方形,设有飞行甲板,下方为机库,从舰体最宽处到艉部末端的宽度几乎不变。全长252米,宽28。5米(比美国海军“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约长32米、宽6。2米),标准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24300吨(比“长滩”号大6775吨),堪称巡洋舰之最。编制727人,另搭载航空人员18名和旗舰参谋人员15人。动力系**具特色,为混合式动力(CONAS) ,采用2座KN…3型压水反应堆(功率为3OOMW)、2台燃油锅炉和2台GT3A…688型蒸汽轮机(单台功率7万马力),核动力装置和蒸汽动力装置平行运作,4轴推进,最大航速30节。由于采用了核动力装置,理论上“彼得大帝”号具有几乎无限的续航力,可在无海外基地补给的情况下,执行远洋巡逻和作战任务。 
  在“乌沙科夫”级之前,苏联海军的舰载电子系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乌沙科夫”级诞生后,上述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更是代表了俄罗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技术水平。其电子设备不但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而且技术相当先进,有些电子设备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完全可承担战术指挥和控制任务。对空对海警戒雷达为一部MR…800“顶对”远程三坐标雷达,C/D波段,对飞机的作用距离366公里,对2平方米大小目标的作用距离183公里;一部MR…710“顶板”…B三坐标雷达,D/E波段。导航雷达为2部“棕桐叶”雷达,I波段。火控雷达包括一部MR…184雷达,用于AK…130主炮;6部3P37 “热闪光”雷达,I/J波段,用于9M311/SA…N…11“什坦”防空导弹;一部“顶罩”雷达,用于SA…N…6“雷声”防空导弹;2部MR…360“十字剑”雷达,K波段,用于9M330/SA…N…9 “剑”防空导弹。飞行控制雷达选用一部“飞屏”…B型雷达,I波段。 
  虽然揭开SS—N—19型导弹的秘密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已经找到了揭开Granit导弹性能的突破口。 
  据俄罗斯的消息称,Granit导弹是70年代末设计的,它是专门用来阻止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与前苏联的舰队在实力上达到平衡。前苏联既为水面战舰研制过Granit导弹,也为潜艇研制过Granit导弹。该型导弹可用于装备基洛夫级巡洋舰、库茨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奥斯卡级和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潜艇。在Granit导弹上,既能携带常规弹头,又能携带核弹头。 
  Granit导弹是一种使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超音速导弹,它的弹体呈圆柱形状,但是弹身的中段却微小地向外鼓起。导弹的前进气道呈圆形状,弹体后部有2个小的尾翼和2个十字形尾翼,导弹可以攻击500千米以外的目标。Granit导弹是侦察与攻击系统的组成部分,这种系统还同情报以及通过获取目标数据的不同武器和装置(例如,舰载探测装置、侦察机、直升机、陆基与天基探测装置)结合在一起。获得的信息可帮助Granit导弹锁定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规划任务,并将有关目标的方向和距离等数据提供给导弹的惯性导航系统。 
  冷战时期,Granit导弹是采用齐射方式发射,助推器抛掉后,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就接着工作,它能使导弹的飞行速度达到2.5马赫。领先飞行的导弹要先向上攀升以便截获目标的有关数据,通过通信链路传输数据,然后再对选定的目标进行齐射。攻击时,计算机上的逻辑部分能准确地确定护卫舰、航母战斗群或两栖登陆舰的编队形式。 
  外国专家认为,Granit导弹的寻的头很可能是一种结合了主动和被动雷达寻的技术的信息系统。目前,为了选择导弹末段飞行时的瞄准点,俄罗斯的工业部门正在开发厘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而厘米波雷达已经在SS—N—19型导弹的寻的系统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外界还认为,Granit导弹在飞行途中还能接收卫星发射出来的信号以便校正导弹的航向。
  “彼得大帝”号不仅拥有完整和先进的电子系统,其武器装备更是应有尽有,并配有完善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弹药库”。舰上防空武器从点防御到区域防空组成了多层火力重叠的拦击火力网,射程从8公里至100公里,射高从10米至27400米。包括12座8联装(共96枚)V…601“堡垒”/ SA…N…6“雷声”区域防空导弹;2座8单元RZ…130( 9M330) “克里诺克”/ SA…N…9“剑”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备弹128枚;6座3M…87“板栗”/ “卡什坦”/CADS…N…I弹炮合一系统。在任务分工上,远程区域防空拦截由SA…N…6导弹负责,该型导弹装在甲板下面的垂直发射装置中,射程100公里,飞行速度6马赫,可同时发射12枚导弹对付12个不同的来袭目标;中程点防御任务由SA…N…9导弹完成,射程45公里,飞行速度2马赫。担负对空末端防御的是6座“卡什坦”近程武器系统(2座在前甲板,4座在后甲板),该系统由8枚SA…N…11舰空导弹、一座双联装30毫米舰炮、一部中心火控雷达和光学测距仪组成,导弹射程为8公里,火炮射程2公里,射速4500发/分,弹炮同时开火,可在全舰的四周形成密集的弹幕,有效地抗击那些突破了前几道防空火力的来袭目标。 
  对舰攻击武器包括AK…13O高平两用主炮和20 枚垂直发射的P…700“花岗岩”/ SS…N…19“海难”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导弹的最大射程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采用惯性加雷达主动寻的制导,可进行超视距对舰攻击(由该舰所载卡…27直升机或陆基图…22M“逆火”轰炸机进行中继制导); 20个导弹发射单元可多枚齐射,对敌舰实施“饱和”攻击。舰上还装备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既可发射鱼雷(备弹20枚),也可发射SS…N…16反潜导弹,后者射程45公里,可携带核弹头;1座Udav…1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备弹40枚。声呐系统包括“马颚”主动搜索攻击声呐和“马尾”可变深声呐。舰上最多可搭载3架卡…27PL“蜗牛”A直升机。 
  卷入政治斗争
  自1998年正式服役以来,“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一直是俄海军北方舰队的旗舰,是俄罗斯军政领导的骄傲,该舰参加过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其它军事行动,8年间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还参加过2000年营救“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工作,并在2000训练年度中被评为俄海军最优秀的战舰,包括普京总统在内的高级官员莅临视察,舰长弗拉基米尔DangerCode; 卡萨托诺夫因此被提升为海军少将。2004年2月17日,在俄武装部队“安全”2004战略演习期间,“彼得大帝”号成功发射SA…N…6防空导弹拦截了一枚从北方舰队一艘潜艇上发射的导弹靶标和一枚由战略轰炸机发射的巡航导弹靶标。相对于战略核潜艇的频频失误,“彼得大帝”号的表现无可挑剔。然而,就是这样一艘让俄海军为之骄傲的“明星”战舰,却突然间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差一点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安全”2004演习中,“卡累利阿”号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失败,俄海军定在2004年3月举行补救性的演习。3月17日,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登上“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出海,现场观摩“新莫斯科夫斯克”号核潜艇发射PCM…54潜射弹道导弹。在舰上停留了15个小时,没有任何反常举动的库罗耶多夫返航后,在北方舰队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上却突然命令“彼得大帝”号巡洋舰退出战斗值班两个星期。6天后,库氏宣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由于未能较好地完成出航考核任务,战舰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舰载武器装备和核动力设施维护不力,舰队秩序紊乱,不符合战备标准,全舰处于危险事故状态之中,对国家军政领导及战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俄海军中,“退出一线战斗值勤”的处罚通常用于没能通过出航考核的舰船,这意味着全体官兵在受到道德处罚的同时,还将无法再领取占工资收入40%的出海补助。 
  身为海军总司令的这一耸人听闻的言论,立即在俄海军内部及至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但在3个小时后,库氏就发表声明,否认曾说过战舰随时会爆炸之类的话,称媒体误解了他的本意,表示“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的核安全得到可靠保障,称“目前该舰还谈不上有任何核危险。舰上的核安全工作已经完成,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库罗耶多夫引发“核爆炸事件”后,军事分析人士以及媒体几乎一致认为,“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立刻发生危险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大,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是俄海军内部高层的权力斗争。首先,是库氏旨在打击“彼得大帝”号的舰长卡萨托诺夫,因为其叔叔伊格尔DangerCode;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于2002年被库氏解职,卡萨托诺夫曾在2004 年3月16日北方舰队军事法庭关于K…159号潜艇事故刑事案件的秘密听证会上,猛烈批评库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库氏是想打击北方舰队前司令根纳季DangerCode;苏奇科夫海军上将。库罗耶多夫任内,俄海军发生多次重大事故,库氏威望受损,在争夺国防部长职位上处于下风。为转嫁责任,库氏把矛头指向“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因为该舰是苏奇科夫树立的典型,库氏希望用这一事件把K…159号核潜艇事故完全推卸到苏奇科夫身上。最后,在当时的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出面调停下,“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在当年4月重返大海。 
  “最后的贵族”
  在设计建造之初,苏/俄海军为“乌沙科夫”级导弹巡洋舰赋予了2项重要使命:担负核动力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护卫任务;担负独立作战编队的旗舰,与其他巡洋舰、驱逐舰等组成导弹巡洋舰编队,实施反潜、反舰和对空作战。为完成上述使命,“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从头武装到脚,所携带的各种导弹总数接近300枚,有“武库舰”之名,规模仅次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排在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兵器榜”上的第2位,是俄海军水面舰艇的“脊梁”,战时该舰要么充当“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守护神”和“左臂右膀”; 要么以己为核心组建多功能导弹巡洋舰编队,遂行远洋作战任务。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政府在资金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借助发行公债来筹措资金,使“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得以建成服役,给低谷中的俄海军以新的生机,也显示了俄政府重整海军的决心。可目前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鸡肋”?还是“鱼肉”?关于“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何去何从的争议早已存在。俄海军想留住最后的一艘核动力巡洋舰,但俄国内许多分析家则认为,“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实际上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庞然大物,俄罗斯负担不起,也不需要这样一艘巨型战舰。他们指出,现在人们看重的是要建造船体较小而且有多种用途的战舰。“彼得大帝”号设计于上个世纪70年代,其本意是要用来对付美国海军的航母,然而时至今日,俄罗斯军队由于缺乏资金正在迅速萎缩,采取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军事行动则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俄罗斯海军的军事战略早已经从远洋进攻转为近海防御,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一再强调,俄海军目前的装备发展重点是驱逐舰、护卫舰等中小型作战舰艇,而非巡洋舰这样的重型战舰,不仅如此,要继续保留“彼得大帝”号是十分困难的事。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还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都是俄罗斯作为大国的最后象征。近几年来,俄罗斯不断遭到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强力“遏制”; 战略空间空前缩小。为保住最低限度的尊严和话语权,俄罗斯不仅需要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及弹道导弹核潜艇等战略打击力量,还需要“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来抗衡美国海军的航母。如果去掉这2 艘重型战舰,那么俄海军的其他水面舰艇对于美国海军的庞大舰队来说,无异于“虾兵蟹将”。2004年10月,俄海军北方舰队司令米哈伊尔DangerCode;阿布拉莫夫海军中将亲自指挥了有“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参加的海上突击战斗群联合演习。演习结束后,阿布拉莫夫宣称,俄海军以航母为作战主力的远洋攻击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显示出强大的海上战斗力。2005年初,俄海军又宣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的陪伴下将于今年夏天再度出航执行跨洋训练任务。其意既在于重振海军,也在告诫美国等西方国家:俄罗斯海军雄风犹在,俄罗斯依然是世界大国! 
 
        核动力巡洋舰(级别)(完整)


 核动力巡洋舰 '本章字数:464 最新更新时间:2009…05…30 20:28:44。0'
 
 核动力巡洋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于1957年12月开工,1960年下水的“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核动力巡洋舰的最大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它可连续航行几年,绕地球数周而无需补充燃料。“长滩”号满载排水量为1。8万吨,装备有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此后,美国又建造了4种型号8艘核动力巡洋舰。
  前苏联的“基洛夫”级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