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U…631 U…632 U…633 U…634 U…635 U…636 U…637 U…638 U…639 U…640 
  U…641 U…642 U…643 U…644 U…645 U…646 U…647 U…648 U…649 U…650 
  U…651 U…652 U…653 U…654 U…655 U…656 U…657 U…658 U…659 U…660 
  U…661 U…662 U…663 U…664 U…665 U…666 U…667 U…668 U…669 U…670 
  U…671 U…672 U…673 U…674 U…675 U…676 U…677 U…678 U…679 U…680 
  U…681 U…682 U…683 
  U…701 U…702 U…703 U…704 U…705 U…706 U…707 U…708 U…709 U…710 
  U…711 U…712 U…713 U…714 U…715 U…716 U…717 U…718 U…719 U…720 
  U…721 U…722 
  U…731 U…732 U…733 U…734 U…735 U…736 U…737 U…738 U…739 U…740 
  U…741 U…742 U…743 U…744 U…745 U…746 U…747 U…748 U…749 U…750 
  U…751 U…752 U…753 U…754 U…755 U…756 U…757 U…758 U…759 U…760 
  U…761 U…762 U…763 U…764 U…765 U…766 U…767 U…768 
  U…771 U…772 U…773 U…774 U…775 U…776 U…777 U…778 U…779 
  U…792 U…793 U…794 U…795 
  U…801 U…802 U…803 U…804 U…805 U…806 
  U…821 U…822 U…825 U…826 U…827 U…828 
  U…841 U…842 U…843 U…844 U…845 U…846 U…847 U…848 U…849 U…850 
  U…851 U…852 U…853 U…854 U…855 U…856 U…857 U…858 U…859 U…860 
  U…861 U…862 U…863 U…864 U…865 U…866 U…867 U…868 U…869 U…870 
  U…871 U…872 U…873 U…874 U…875 U…876 U…877 U…878 U…879 U…880 
  U…881 U…883 U…889 
  U…901 U…903 U…904 U…905 U…907 
  U…921 U…922 U…923 U…924 U…925 U…926 U…927 U…928 U…929 U…930 
  U…951 U…952 U…953 U…954 U…955 U…956 U…957 U…958 U…959 U…960 
  U…961 U…962 U…963 U…964 U…965 U…966 U…967 U…968 U…969 U…970 
  U…971 U…972 U…973 U…974 U…975 U…976 U…977 U…978 U…979 U…980 
  U…981 U…982 U…983 U…984 U…985 U…986 U…987 U…988 U…989 U…990 
  U…991 U…992 U…993 U…994 U…995 U…997 U…998 U…999 U…1000 
  U…1001 U…1002 U…1003 U…1004 U…1005 U…1006 U…1007 U…1008 U…1009 U…1010 
  U…1013 U…1014 U…1015 U…1016 U…1017 U…1018 U…1019 U…1020 
  U…1021 U…1022 U…1023 U…1024 U…1025 
  U…1051 U…1052 U…1053 U…1054 U…1055 U…1056 U…1057 U…1058 U…1059 U…1060 
  U…1061 U…1062 U…1063 U…1064 U…1065 
  U…1101 U…1102 U…1103 U…1104 U…1105 U…1106 U…1107 U…1108 U…1109 U…1110 
  U…1131 U…1132 U…1161 U…1162 U…1163 U…1164 U…1165 U…1166 U…1167 U…1168 
  U…1169 U…1170 U…1171 U…1172 
  U…1191 U…1192 U…1193 U…1194 U…1195 U…1196 U…1197 U…1198 U…1199 U…1200 
  U…1201 U…1202 U…1203 U…1204 U…1205 U…1206 U…1207 U…1208 U…1209 U…1210 
  U…1221 U…1222 U…1223 U…1224 U…1225 U…1226 U…1227 U…1228 U…1229 U…1230 
  U…1231 U…1232 U…1233 U…1234 U…1235 
  U…1271 U…1272 U…1273 U…1274 U…1275 U…1276 U…1277 U…1278 U…1279 
  U…1301 U…1302 U…1303 U…1304 U…1305 U…1306 U…1307 U…1308 
  U…1405 U…1406 U…1407 
  以下为 XXI 型及XXIII型 
  U…2321 U…2322 U…2323 U…2324 U…2325 U…2326 U…2327 U…2328 U…2329 U…2330 
  U…2331 U…2332 U…2333 U…2334 U…2335 U…2336 U…2337 U…2338 U…2339 U…2340 
  U…2341 U…2342 U…2343 U…2344 U…2345 U…2346 U…2347 U…2348 U…2349 U…2350 
  U…2351 U…2352 U…2353 U…2354 U…2355 U…2356 U…2357 U…2358 U…2359 U…2360 
  U…2361 U…2362 U…2363 U…2364 U…2365 U…2366 U…2367 U…2368 U…2369 
  U…2371 
  U…2501 U…2502 U…2503 U…2504 U…2505 U…2506 U…2507 U…2508 U…2509 U…2510 
  U…2511 U…2512 U…2513 U…2514 U…2515 U…2516 U…2517 U…2518 U…2519 U…2520 
  U…2521 U…2522 U…2523 U…2524 U…2525 U…2526 U…2527 U…2528 U…2529 U…2530 
  U…2531 U…2533 U…2534 U…2535 U…2536 U…2538 U…2539 U…2540 
  U…2541 U…2542 U…2543 U…2544 U…2545 U…2546 U…2548 
  U…2551 U…2552 
  U…3001 U…3002 U…3003 U…3004 U…3005 U…3006 U…3007 U…3008 U…3009 U…3010 
  U…3011 U…3012 U…3013 U…3014 U…3015 U…3016 U…3017 U…3018 U…3019 U…3020 
  U…3021 U…3022 U…3023 U…3024 U…3025 U…3026 U…3027 U…3028 U…3029 U…3030 
  U…3031 U…3032 U…3033 U…3034 U…3035 U…3037 U…3038 U…3039 U…3040 
  U…3041 U…3044 
  U…3501 U…3502 U…3503 U…3504 U…3505 U…3506 U…3507 U…3508 U…3509 U…3510 
  U…3511 U…3512 U…3513 U…3514 U…3515 U…3516 U…3517 U…3518 U…3519 U…3520 
  U…3521 U…3522 U…3523 U…3524 U…3525 U…3526 U…3527 U…3528 U…3529 U…3530 
  U…4701 U…4702 U…4703 U…4704 U…4705 U…4706 U…4707 U…4709 U…4710 
  U…4711 U…4712 
  所有建成的U…boat各型共1154艘。艇号中的空白表示该艇没有被建成(在建中损坏或来不及建成,或仅计划建造,至U…4718止共130艘)。 
 

 2战时日本伊400级潜艇 '本章字数:3687 最新更新时间:2009…12…27 11:00:00。0'
 
 【开发简介】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在工业和兵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美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期,美国海军的战舰性能已全面超越日本。然而,本文将介绍的伊…400型大型载机潜艇却是一个例外,个人认为伊…400级潜艇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造得最好的一件海军兵器,在意义上甚至超过大和级战列舰。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潜水航空母舰的设想也是相当超前的。虽然伊…400级的作战思想和设计都相当先进,但和德国XXI型潜艇一样,因为到来得太迟而无法影响二战的结局。
  日本海军自20年代末期起,即进行了潜艇携带飞机作战的研究,到二战期间,世界各国海军中只有日本海军的大型潜艇较多携带艇载机,执行侦察或校正弹道任务。伊…400型的设计思想萌发于1942年。1942年11月,从潜艇上起飞的一架E14Y1型侦察机,飞临美国西海岸俄勒冈州的森林,投掷了两颗小型燃烧弹。受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军的“○五”造舰计划里加入了总数为18艘的伊…400型潜艇。 
  伊…400级长293英尺,水上排水量3550吨,水下排水量6560吨,是二战期间建造的最大潜艇。设计最高航速水上20节,水下7节,航程33;000海里/16节,可持续作战四个月以上,作战半径可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武器包括艇尾的1门5。5英寸(140mm)50倍身管长甲板炮,艇首8具鱼雷发射管,指挥塔上1门25mm防空炮,机库上方3座三联装25mm防空炮,此外还有3架爱知造M6A1“晴岚”水上战斗/轰炸机。“晴岚”是专门为搭载于潜艇上而开发的机种,可携带800公斤炸弹或17。71英寸(450mm)直径的空投鱼雷。伊…400型的主甲板上有一座115英尺长,直径12英尺的机库,可容纳三架折叠的“晴岚”。机库口延伸出一条85英尺长的弹射滑索,平时飞机被折叠起来放入机库,作战时依次拖到弹射器上展开机翼,加油装弹并弹射起飞。完成任务后降落在母舰附近的水面,由可折叠的起重机吊回舰上。另外,伊…400型还装有柴油机通气管工作装置、警戒雷达和雷达讯号接收机。
  伊…400级的主舰体采用横向双筒结构,很象一副眼镜,这是为保障艇内弹药库和巨大燃料箱的安全而专门设计的。设置在船尾的乘员舱室恢复为单筒,这种双筒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艇首有两个鱼雷舱室,每舱有纵列的四具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共备雷二十条。伊…400级的下潜时间为56秒,吃水为23英尺。设计潜深400英尺,试航中潜到了328英尺。
  伊…400型的舰桥和指挥塔并不在潜艇正中,而偏离中线7英尺,为保持全艇得平衡,机库位置相应向反方向偏移2英尺。因为这种不对称的设计,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发射鱼雷时,伊…400级在水下的操作较不稳定。 
  搭载于伊…400级潜艇上的“晴岚”水上战斗/轰炸机长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里,有效载荷1800磅。如果丢弃浮筒,“晴岚”还可以搭载附加油箱和炸弹,执行“敢死”任务。“晴岚”由爱知公司制造,平时装载于艇上的耐压机库中,浮筒被拆开放置,机翼和尾翼可折叠。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可以在七分钟内装备好一架“晴岚”。
  伊…400级起初设计艇员为145人,后来增加为213人,一名日本军官介绍实际作战中搭载220人。经过训练的艇员可在45分钟内完成“晴岚”的装配、加油、挂弹和弹射。伊…400级的巨大航程使其可以攻击远在旧金山、巴拿马、华盛顿或纽约的目标。
  机库的下方有一间舱室,可用以进行艇载机的维修和检查,隔壁的弹药室存放有四条空投鱼雷,十五枚炸弹,以及大量的机枪弹药,这些舱室的上方都有厚实的装甲保护。两个机舱各安装一台19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每条轴连接一台1200马力的发电机,提供潜艇下潜用的电力。实际运行中,潜艇达到了水上18。7节,水下6。5节的最高速度。
  伊400级装有日本的早期预警雷达和雷达信号探测器,为了弥补雷达性能的不足,舰桥上还安有特大型的双筒潜望镜。为了支持长达四个月的远洋作战,食物和补给品被塞进潜艇的每一个角落,狭窄的过道上也摆着食品箱,人只能弯着腰走在上面。
  【战 史】 
  1943年1月18日,伊…400号在吴县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伊…401号及伊…402号不久后在佐世保开工,伊…403号原定在川崎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后因故取消,伊…404号于1944年2月在吴县造船厂安放龙骨,后在盟军的猛烈空袭中沉没。
  为伊…400级制订的第一个作战计划是由联合舰队代理司令小泽治三郎制订的,称为PX行动,计划出动10架艇载机对美国西海岸及太平洋上一些人口稠密的岛屿投掷细菌武器。日本设在满洲的731细菌部队已经在无辜的中国人和一些欧洲人战俘身上完成了人体实验,通过被感染的老鼠和昆虫散布许多可怕的疾病,包括鼠疫和黑死病。 
  1945年3月26日,丰田辅武海军上将取消了该计划,理由是“使用细菌武器将导致与全人类的对抗”。取而代之的计划是轰炸旧金山、巴拿马、华盛顿或纽约等城市。其中出动艇载机炸毁巴拿马运河的计划最终被采用,这将使美国海军数月内无法通过该运河输送兵力。
  但是,到巴拿马运河来回长达17;000英里的航程使每艘潜艇起码需要达载1600吨的燃料,战争末期的吴县军港根本搜刮不到这么多柴油。伊…401号因此被派到中国的大连运送燃料。4月12日,这艘倒霉的潜艇在日本海碰上一枚B…29布下的水雷,受轻伤返回修理。伊…400号代替它再次出动,总算运回了需要的油料。
  到6月上旬,计划中的所有四艘潜艇都已加满燃料,装足武器,更换了新型的通气管装置,并装上了迷惑美军的假烟囱。他们离开吴县军港,向北穿过对马海峡,通过日本海到达本州西海岸。在那里的训练受到B…29所布水雷的妨碍,美国潜艇在该海域的活动也非常活跃,因为缺乏汽油,艇载机的训练受到很大影响,只设法出动艇载机对巴拿马运河的模型进行了模拟攻击。
  当这些潜水母舰终于准备出发前,战况已进一步恶化。超过3000艘战舰和运输舰组成的盟军舰队开始执行为进攻日本本土做准备的“奥林匹克”行动。这迫使东京的将军们重新考虑攻击巴拿马的计划,因为攻击遥远的巴拿马已经成为一次无关紧要的牵制行动。经过激烈的争论,攻击目标被改为在乌利提环礁的美国舰队。
  7月4日,伊…13号奉命前往本州北部的大凑海军基地,装上两架新型“彩云”式远程侦察机,接着该艇将前往南方已经孤立的要塞特鲁克。伊…14号于7月14日出发;23日,日本海军的宝贝蛋??伊…400号和伊…401号离开大凑,他们将在三周内分别前往乌利提环礁东南海域的集合地点汇合。
  7月16日,伊…13号在本州以东海域被美国护卫驱逐舰“劳伦斯?泰勒”号(Lawrence C。 Taylor (DE…415))和护航航空母舰“安齐奥”号(U。S。S。 Anzio (CVE…57))上起飞的飞机击沉。另外三艘也不是一帆风顺。伊…401号遇到了强烈的风暴,伊…400号则发生了一次电子设备引起的火灾。
  8月4日,伊…14号在特鲁克进港,卸下了两架中岛“彩云”。这种海军最先进的侦察机航程可达2400英里,他们将为伊…400和伊…401号预订于8月17日进行的空袭作预先侦察。其间,在东京的第六舰队长官正计划着将同时进行的自杀性鱼雷攻击。
  此时,曾经是联合舰队最重要的堡垒的特鲁克要塞,已经成为美国训练新飞行员的实战基地,新飞行员们驾驶B…29战略轰炸机从关岛起飞,几乎每天都来轰炸这个小岛。不断的轰炸早已消灭了该岛上所有的远程侦察机,但仍然有一小部分攻击机可用。
  8月15日,裕仁天皇广播了投降诏书,已经到达攻击位置的三艘潜艇对这个消息很震惊,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战队司令决定遵从东京的命令:将潜艇升至海面,挂起黑旗,销毁了所有资料,发射了所有的鱼雷,把全部的艇载机也抛进了大海。
  8月28日,在本州以东海面,美国海军接受了伊…400号潜艇的投降。此后,该艇被拖往美国本土进行进一步研究,其中伊…400号被拖至瓦胡岛外海自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