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F…18是一种舰载战斗机,A…18是一种舰载攻击机.由于二者是在同一原型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即一机两型,机体完全…样,只是在武器装备上有所差别,所以统称F/A…18,绰号也一样叫“大黄蜂”.

【研制改进】
  1974年正当美国空军提出“轻型战斗机”计划,并开始研制原型机的时候,美国海军也提出了研制多用途战斗机的要求.当时称之为VFAX计划,后来改称海军空战战斗机计划.1974年诺斯罗普公司的YF一17在YF一16的原型机竞争中失败,幸运的是诺斯罗普的工作没有白做,1975年他们的YF…17被海军选中,这就是F/A…18的原型机.从1986年开始,麦道公司在F/A…18A/B型的基础上改进生产了F/A…18C/D。 
  1976年1月美国海军又与麦道公司签定合同并以麦道公司(现已并入波音公司)为主与诺斯罗普公司一起联合研制 F/A…18“大黄蜂”。麦道公司由于研制舰载飞机比诺斯罗普公司更有经验而被选为负责制造前机身、座舱、机翼、水平安定面、起落架和阻拦钩,以及全部飞机的总装。诺斯罗普公司负责发展工作的30%,制造工作的40%。后经过进一步的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制造、试飞。F/A…18A/B的第一架原型机于1978年11月18日首飞,1980年5月交付美国海军。到1983年1月初步形成作战能力。此外,大黄蜂还成为以下七个国家/地区广为应用的空战机型: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科威特、马来西亚、西班牙、瑞士。加拿大订购138架,澳大利亚订购75架,西班牙订购84架,均已部分交付使用.F…18A大黄蜂是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攻击机。有YF/A… 18A/B、F/A…18A、RF…18A、F/A…18B、F/A…18C和F/A…18D等6种型别,共生产了1137架,其中150架是双座教练型,112架是侦察型。
  造价:1992年时单机出厂价为2700万美元

【型号演变】
  F…18A大黄蜂是第1种生产型,主要用于舰队防空和舰载攻击机的护舰,有些飞机也用于执行空对面攻击任务。用来取代A…4和A…7单座攻击机。1983年F…18A担负作战任务,很快成美国海军战斗群的顶梁柱。美国海军共生产了371架F…18A型机。F/A…18B。是A型机的教练型,串列双座,可用于作战,正式编号为TF/A…18A,燃油携带能力比F/A…18A下降6%。共生产了39架。
  主要的火力控制设备包括AN/AVQ…28平视显示器、AN/AYK…14中央任务计算机(2台)、AN/APG…65脉冲多普勒雷达、多功能显示器、外挂物管理装置、AN/AWG…21反辐射导弹(AGM…78)控制器等。执行空对地攻击的机型座舱中的显示器有些变化,并装备有前视红外(FLIR)和激光光点跟踪器(LST)。
  F…18A大黄蜂战斗机的武器控制系统包括攻击显示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参数测量(传感器)分系统和外挂物管理/控制分系统等4个主要部分。
  攻击显示分系统包括AN/AVQ…28平视显示器和3个完全一样的阴极射线管下视显示器…多功能显示器(MFD)、主监控显示器(MasterMonitorDisplay…MMD)和水平情况显示器(HorizontalSituationDisplay…HSD)。主监控显示器显示所有飞机系统的告警信息和资询信息。它也是多功能显示器的备用设备,能显示前视红外信息。水平情况显示器是主要的导航显示器。数据处理分系统包括大小30余个计算机,如AN/AYK…14中央任务计算机(2台并行工作)、雷达信号处理机、雷达数据处理机、外挂物管理计算机、显示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等,全部程序大约有779K。表3。1列出了主要几种可编程和ROM计算机的CPU和存储容量。
  参数测量分系统包括AN/APG…65雷达、AN/ASN…130惯导装置、AN/AAS…38前视红外装置、AN/ASQ…173激光照射/测距器和大气数据传感器等。
  外挂物管理和控制分系统包括AN/AYQ…9外挂物管理系统和AN/AWG…21导弹控制器等。
  在海湾战争中,F/A…18是美国舰队的主力作战飞机.F/A…1B采用单座双发后掠翼和双立尾的总体布局.机翼为悬臂式的中单翼,后掠角不大,前缘装有全翼展机动襟翼,后缘有襟翼和副冀,前后缘襟翼的偏转均由计算机控制.停降在舰上时,外翼段可以折叠(副翼位于外冀后缘).翼根前缘是一对大边条,一直前伸到座舱两侧,据说因此可使飞机能在60度的迎角下飞行.机身采用半硬壳结构,后机身下部装有着舰用的拦阻钩。尾翼也采用悬臂式结构,平后和垂尾均有后掠角,平尾低于机翼,使飞机大迎角飞行时具有良好的纵向稳定性;略向外倾的双立尾位于全动平尾和机冀之间的机身两侧.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前起落架上有供弹射起飞用的牵引把.座舱采用气密、空调,内装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风挡和座舱盖分别向前、后开启.F/A…18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F404… OE…400低涵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2千牛.进气道位于翼根下的机身两侧.机内可带4990千克燃油,机头右侧上方还装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
  F/A…18是一种超音速的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主要特点是可靠性和维护性好,生存能力强,大迎角飞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据介绍,该机的机体是按6000飞行小时的使用寿命设计的,机载电于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为30飞行小时,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00小时,电子设备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检能力.到目前为止,F/A…18共有9个型别,有单座的,也有双座的.出口加拿大的编号为CF…18A,澳大利亚的有 F/A一18A/B,西班牙的编号为EF一18,还有一种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为F/A…18L型.F/A…18A为基本型,是一种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护航和舰队防空;如果换装部分武器后即为攻击机,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该机翼展11.43米,机长 17。07米,机高4.66米;起飞重量15740千克(空战),22328千克(对地攻击);最大平飞速度1910公里/小时(高空),实用升限 15240米,作战半径740公里(空战)、1065公里(对地攻击),转场航程3700公里(不空中加油).机载设备有休斯公司的AN/AGP…65多功能数字式空对空和空对地跟踪雷达,在空对空工作状态时可跟踪10个目标、向飞行员显示8个目标.另有ALR…67雷达警戒接收机,四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两台AYK…14数字式计算机,以及利顿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两台凯撒公司的多功能显示器和费伦第/本迪克斯公司的中心式屏幕显示与乎视显示器等。
  主要武器有1门20毫米机炮,备弹570发.共有9个外挂架,两个翼尖挂架各可接1枚.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两个外翼挂架可带空对地或空对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和AIM一9“响尾蛇”导弹;两个内翼挂架可带副油箱或空对地武器;位于发动机短舱下的两个接架可带“麻雀”导弹或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AN/ASQ一173激光跟踪器、攻击效果照相机和红外探测系统吊舱等;位于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技副油箱或武器.F/A一1BC和D型还可带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和“幼畜”(又称小牛)空对地导弹.
  F/A…18C型是1986财政年度起购买的单座型。F/A…18C还可带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和“幼畜”空对地导弹。采用机载自卫干扰机、侦察设备、新的“空中通用救生系统”弹射座椅、新型机载计算机、飞行故障记录仪和监视系统等。C型于1986年作首次试飞,1987年9月开始交付。从1989年10月以后交付的C型,可携带供全天候夜间攻击飞行任务使用的设备,包括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导航吊舱,新的平视显示器和飞行员夜视镜。从1991年1开始,F/A…18C开始使用F404…GE…402EPE增进性能型发动机,推力为7900公斤,比前一型增加700公斤。并且原来的AN/APG…65雷达换装成AN/APG…73雷达。共生产了398架。F/A…18D是C型机的双座型,仅有前舱对飞机具有飞行控制能力。它除了作为一种双座教练机外还作来一种双座夜间攻击飞机使用。位于后座的飞行员主要进行武器系统的操纵。它的武器控制系统与C型机相似。第一架飞机于1988年5月6日首飞,第1架生产型D型同于1989年12月1日装备帕特森河的海军试验中心。第1架执行夜间攻击任务的D型机于1999年5月1日交付第121攻击战中队。共生产113架。
  F/A…18E/F〃超级大黄蜂〃
  F/A…18E/F是最新改型,E型为单座,F型双座。采用了隐身外形设计,包括原来的圆形进气道改为方形进气道,涂漆含有吸收雷达辐射的材料。改换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推力加力达9986公斤。前机身延长0。86米,翼展加宽1。31米,机翼翼面增大9。29平方米,因此翼载减小;水平尾翼也有所增大,后掠角减小;机翼前缘边条面积增大了34%;机翼及机身的改进令空气动力性能有极大改善。其主要特点是增大了航程、每侧机翼处增加1个外挂架,而且机翼内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提高到2400kg;增加了载弹量和提高了作战能力。其电子系统中约有90%与F/A…18C/D通用,雷达选用了AN/APG…73 (AN/APG…65的改型)。
  自从1991年1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取消A…12研制计划以来,美国海军的主力战斗/攻击机面临着后继无“机”的困境。随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提出,在现有F/A…18C/D(以下均简称为C/D型)的基础上发展改进型F/A…18E/F(简称为E/F型)的方案,其中E为单座型、F为双座型。 1992年这一方案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当年援款10.89亿美元,已研制费估计需要80亿美元。按计划,第一架E/F将于1995年首飞,1999年初步形成作战力量,总产量估计可达500架以上。但是2002年美国防部建议仅采购460架。经过努力,首架E/F终于在1995年9月18日出厂,11月29日作了处女飞行。1996年2月15日,第二架飞机(E2)先期飞抵马里兰州帕围森特河,交付美国海军试飞中心,随时准备进行试飞。第一架飞机(El)2月底到达。所有7架改型试验机都将在1996 年内开始试飞。
  2000年,VFA…115中队成为第一个正式装备F/A…18E的作战中队,并于2002年6月开始在美国的〃林肯〃号核动力航母上服役。2003年2月,〃林肯〃号航母再次驶入波斯湾,它所携带的一个中队12架F/A…18E将是首次参加军事行动。采用APG73雷达。这种雷达由APG65雷达改进而来,保留了以前的天线和发射机,物理外形基本相同,但是采用的全新的数据处理系统,据称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10倍。最大探测距离148千米,边扫描边跟踪模式(TWS)下作用距离85千米,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显示其中8个。该雷达还具备多普勒波束锐化测地功能、合成孔径功能等对地探测能力,可以给飞行员提供清晰的地面景象,以进行导航和目标指示。 
  F/A…18E/F〃超级大黄蜂〃比早期大黄蜂长1。3米 
  机翼区大25% 
  内燃料多33% 
  F414…GE…400发动机提供的推进力高 35% 
  任务范围大41% 
  续航时间长50% 
  所增加的两个武器站可携带更多的弹药 
  增加了混合空对空或空对地武器的灵活性 
  对“智能”武器(如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 和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的完美补充 
  增强了负载能力:外部荷载为8;032 公斤 
  增加了两个翼尖站 
  四个内侧机翼站,用于携带其他燃料箱或空对地武器 
  两个机舱机身站,用于携带传感器舱 
  全天候、空对空雷达和一个控制系统,用于精确发射传统或制导武器 
  一个中心线站,用于携带额外的燃料或空对地武器 
  驾驶员座舱升级:一个触敏式前端控制显示屏;一个更大的液晶多用途彩色显示屏;以及一个新的发动机燃料显示屏。
  F/A…18E性能指标
  F/A…18E机长18。31米,机高4。88米,翼展(含翼尖导弹)13。62米,(折叠机翼)9。32米,机翼面积46。45米2,展弦比4。00。F/A…18E空重13387千克,最大内部燃油6531千克,最大外部燃油4436千克,最大外挂载荷8051千克,起飞重量(攻击任务)29937千克。F/A…18E最大平飞速度M1。8+,最大速度(中等推力)M1。0+,实用升限15240米,空中巡逻时间(带6枚中距导弹,3个1818升副油箱,距航空母舰278千米)2小时15分。

【机载设备】
  2002年出厂的第25批F/A…18E/F改变了航电系统的总体设计,更换了计算机和软件,为将来换装APG79主动相控阵雷达做准备。美海军计划为F/A…18E/F安装新型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新雷达将为网络中心数据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雷声公司准备为波音公司生产415部该型雷达,其中一部分用于装备新生产的飞机,另一部分用于改装已经在海军服役的123架F/A…18E/F战斗机(该机原来装备的是机械扫描的APG…73雷达)。
  在电子和光电对抗方面,E/F型准备采用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IDECM),其核心部件是AN/ALQ214射频干扰器,同时还可以集成ALR67(V)3雷达告警器,AAR-57通用导弹告警器、AN/ALE-47箔条和红外干扰弹分撒器、ALE-50(ALE-55)光纤拖曳诱饵(可以发射电磁波,吸引雷达制导的导弹)等对抗设备,形成一个总体的光电和电子对抗系统。在F/A…18E/F上还可能采用激光红外对抗系统,用激光器发射特定波长的激光对红外导引头进行主动干扰。 
  F/A…18E/F可以携带多种战术吊舱。其中包括雷神公司新研制的ATFLIR先进前视红外吊舱。该吊舱采用第三代的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导航、目标指示功能,并配备有激光目标指示器。海军还在1999年开始为双座型的F/A…18F开发共享侦察吊舱(SHARP),希望用装备这种吊舱的F/A…18F来取代目前装备TARPS的F-14飞机,使之具备战术侦察能力。该系统使用光电和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