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12英寸口径主炮(比〃无畏〃号战列舰少2门),最高航速25节,装甲防护比现役装甲巡洋舰稍厚即可,不必达到无畏号战列舰的防护水平。在英国海军部的预算报告中曾经这样描述无敌级战舰:“装备8门12英寸主炮的该级战舰可以追捕并且摧毁敌方任何种类的巡洋舰,而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时,将凭借25节的高速摆脱对方的纠缠。。。。。。,这种‘理想型巡洋舰’将会成为真正的巡洋舰杀手!”。
  这种集火力与速度的新型战舰可以作为旗舰率领己方侦察分队突破敌方轻型舰艇组成的警戒屏障,遂行强行侦察;作为战列舰队的前锋和后卫,并掩护其侧翼,必要时扩大战果或是掩护支援;率领己方巡洋舰队捕捉和摧毁敌方掉队或零星游弋舰只。战列巡洋舰并非用作以战列舰为作战对象的舰队主力决战,而是是为了打击各类巡洋舰,是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战舰,具有大口径主炮、高航速、轻装甲的特点。为了追求速度上的优势,战列巡洋舰刻意降低防护能力造成致命的弱点,实战证明在舰队战列对战中成为脆弱的目标。 
  舰体中部P、Q两座主炮炮塔 无敌级战列巡洋舰采用长艏楼船型,舰体中设4个锅炉舱,以容纳为保持高推进功率所必须的31台蒸汽锅炉(同期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安装18台蒸汽锅炉),在试航时最高航速达到26。6节。装备12英寸口径主炮,双联装主炮炮塔4座,舰首尾各一座,中部P、Q两座炮塔程阶梯状布置在舰体两舷(理论上侧舷炮塔转动一定角度时可向另一舷射击,但射界极其有限),由于防御装甲仅比装甲巡洋舰稍强,不能对抗战列舰级别大口径炮火的攻击且两座炮塔距离很近,在战斗中易遭贯穿发生殉爆,并引发两座炮塔弹药库发生连锁爆炸。
  1905年英国通过了建造3艘这种新式战舰的预算,并正式命名:无敌号(HMS Invincible)、不屈号(HMS Inflexible)、不挠号(HMS Indomitable)。无敌号于1906年4月开工。于1909年3月服役。最初归类为装甲巡洋舰,直到1912年,为了区别这种新型战舰,被重新定义为“战列巡洋舰”(Battle cruiser)。

作战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8月,无敌号编入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出击赫尔戈兰湾打击德国警戒舰队。不屈号和不挠号在地中海追捕德国“戈本”号战列巡洋舰。1914年12月,以无敌号、不屈号为骨干的英国舰队在福克兰海战中消灭了德国海军巡洋舰分舰队。充分发挥了战列巡洋舰的优势。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中,无敌号被德舰的炮弹命中,弹药库爆炸沉没,装甲防护薄弱的缺点却暴露无遗。

各舰概况
  无敌号战列巡洋舰/HMS Invincible
  无敌号:1906年4月2日在阿姆斯特朗公司阿尔维克船厂开工,1907年4月14日下水,1909年3月加入现役,造价1;767;515英镑。1914年8月6日完成改装,8月19日成为英国海军第二战列巡洋舰分队旗舰。1914年8月28日参加了赫尔戈兰湾海战。1914年12月8日参加了福克兰海战,1915年1月…2月在直布罗陀进行了改装,随后加入英国海军第三战列巡洋舰分队,是第三战列巡洋舰分队的旗舰。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德国战列巡洋舰“德佛林格”号击中,中部炮塔弹药库发生大爆炸,舰体断裂沉没,舰上1026名官兵阵亡。
  不屈号战列巡洋舰/HMS Inflexible不屈号:1906年2月5日在布朗公司克莱德本船厂开工,1907年6月26日下水,1908年10月服役。造价1;720;739英镑。1914年7月前往地中海搜捕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1914年12月8日随“无敌”号参加了福克兰海战。1915年1月24日“不屈”号担任达达尼尔海峡舰队旗舰,2月…3月间参与对土耳其海岸的炮击,3月18日因触雷严重受损,被迫返回马耳他修理。1916年5月31日编入第三战列巡洋舰分队参加了日德兰海战。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而退役,1923年拆解。
  不挠号战列巡洋舰/HMS Indomitable不挠号:1906年3月1日在费尔弗雷德公司高文造船厂开工,1907年3月16日下水,1908年6月服役,造价1;752;337英镑。1914年7月随“不屈”号前往地中海围捕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1914年11月3日炮击了达达尼尔海峡沿岸的土耳其堡垒。1915年1月24日参加了多格尔沙洲海战。1916年5月31日编入第三战列巡洋舰分队参加了日德兰海战。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而退役,1923年拆解。

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7420吨 /满载排水量约20135吨 
  外形尺寸:舰长172。8米/宽24米/吃水8米 
  动力:31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组,主机输出功率41000马力 
  最高航速:26节
  续航力:3000海里/25节,6020海里/15节 
  武备:12英寸/45倍口径火炮8门(双联装炮塔4座),4英寸炮16门(1915年拆除4座),5具鱼雷发射管。 
  装甲:水线装甲带102…152毫米,炮塔178…102毫米,炮座178毫米;前指挥塔254…178毫米,后指挥塔152毫米,水平装甲甲板19…63毫米,装甲总重约4000吨。 
  舰员:784人 

 德国冯?德?坦恩(级)号战列巡洋舰 '本章字数:764 最新更新时间:2009…12…16 10:00:00。0'
 
 简介
  冯?德?坦恩号冯?德?坦恩号/SMS Von der Tann(SMS Von der Tann)战列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海军一直将此类战舰称为重型巡洋舰(Heavy Cruiser)。与英国早期战列巡洋舰以巡洋舰为作战对象有所不同,德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一开始就确定了与对方同级别战舰相抗衡的作战目的,因此,该舰追求火力与防护力的平衡。主炮口径280毫米虽然小于英国同类战舰的12英寸口径主炮,但其装甲重量在整体排水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英国同类的战列巡洋舰。其火炮配置和布局上与英国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很相似。舰体舯部主炮炮塔呈阶梯状布置在烟囱的两侧。舰体两舷装备较大口径副炮。该舰是德国海军第一次在大型主力战舰上安装蒸汽轮机组作为动力。
  冯?德?坦恩号建造地:汉堡 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日期:1908年3月25日,下水日期:1909年3月20日,服役日期:1910年9月1日。该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多次海战,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击沉英国海军的不倦号战列巡洋舰。战争结束后被引渡到英国,于1919年6月在斯卡帕湾“彩虹行动”中自沉。

性能数据
   排水量:19;370吨(设计)/21;300吨(最大);尺寸: 长171。6米/宽26。6米/吃水9。17米
  动力:18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42;000马力(改装后79;000马力),4轴,双舵
  航速:最大24。8节(改装之后27。4节);续航力:4400海里/14节
  武备:8门双联装283毫米/45倍口径主炮,四座双联炮塔,10门单装150毫米/45倍口径炮,12门120毫米炮,4门88毫米/45倍口径炮,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3。1-9。8,甲板0。8-2。5,水密舱隔板5。9,炮塔9。1-3。1,指挥塔9。8
  舰员:923人 

 英国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本章字数:1587 最新更新时间:2009…12…17 10:00:00。0'
 
 简介
  不倦级战列巡洋舰是英国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同级舰:不倦号/Indefatigable、新西兰号/New Zealand;澳大利亚号(HMAS Australia,隶属于澳大利亚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接受英国皇家海军的指挥编入英国海军作战。)
  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于1906年陆续开工后,英国海军部认为战列巡洋舰的数量难以满足未来作战需要,逐于1908年预算中要求再建3艘。英国政府认为战列巡洋舰造价过高,为减少财政赤字,因此只批准建造1艘,1909年再建造其余2艘。不倦级在无敌级的基础上改进了设计,不倦级舰体中部呈阶梯状布置的P、Q炮塔比无敌级拉开了距离,分置于中部烟囱的两侧,由于炮塔离上层建筑过近,射界改善并不明显。锅炉舱也采用分置式,减小连带毁伤效应。
  不倦号于1911年完工,后续舰新西兰号、澳大利亚号(新西兰号;澳大利亚号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资助)分别于1912年、1913年完工。1916年不倦号与新西兰号参加了著名的日德兰海战,不倦号在日德兰海战中因炮塔顶部被击穿,且防暴措施不利,导致弹药库殉爆而沉没。

各舰概况
  不倦号战列巡洋舰/HMS Indefatigable 不倦号:1909年2月23日在达文波特海军船厂开工,1909年10月28日下水,1911年4月完工,造价1;520;591英镑。服役后编入第一战列巡洋舰分队,1914年7月在地中海参加了围捕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的行动,8月18曰成为了达达尼尔海峡舰队的旗舰,1914年11月3日炮轰达达尼尔海峡堡垒。1915年1月在马耳他进行改装,1915年2月20日回到本土,重新编入第二战列巡洋舰分队。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德国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击沉。
  新西兰号/HMS New Zealand新西兰号:1910年6月20日在弗拉费德船厂开工,1911年6月1日下水。1912年11月完工,造价1;783;190,在建造中获得新西兰政俯的财政支持。新西兰号服役后编入第一战列巡洋舰分队,1914年8月19日转入第二战列巡洋舰队。1914年8月28日参加了赫尔戈兰湾海战。1915年1月15日成为第二战列巡洋舰队旗舰,1915年1月24日参加了多格尔沙洲海战。1916年4月22日与澳大利亚号相撞,直到1916年5月30日才修理完毕,随后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在战斗中发射了420发12英寸炮弹,自身被5发德舰主炮炮弹击中。战争结束后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退役,1922年被出售拆解。
  澳大利亚号 /HMAS Australia澳大利亚号:澳大利亚号是英国作为债务偿还的一部分转让给澳大利亚的。该舰1910年6月在约翰?布朗造船厂开工,1913年6月建成,造价1;783;190英镑。建成后就作为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旗舰。1914年8月参加了搜捕斯佩舰队的行动,9月15曰为海上航渡的澳新兵团运输船护航。1915年1月1日因为推进器受损前往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维修。1915年1月28日到达英国朴次茅斯进行简单改装。1915年2月17日编入了英国第二战列巡洋舰队。1916年4月22日与新西兰号发生碰撞,1916年6月1日方才修理完毕,因此错过了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1924年4月12日被凿沉在悉尼东面的海中作为人造礁石。

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8500吨;满载排水量22150吨
  外形尺寸:舰长179。8米/宽24。4米/吃水8。1米
  动力:主机输出功率44000马力(不倦号主机输出功率43000马力)
  航速:25节;续航力:3140海里/22。8节
  武备:12英寸/45倍口径主炮8门(双联装炮塔4座),16座单装4英寸/50口径副炮,3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水线装甲带5-6英寸,甲板1-2。5英寸,水密舱隔板4英寸,炮塔7-4英寸,炮座7英寸,指挥塔10英寸
  舰员:850人 

 德国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 '本章字数:1766 最新更新时间:2009…12…18 09:00:00。0'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一种战列巡洋舰。

简介
  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SMS Luetzow德弗林格尔级是德国海军全新设计的战列巡洋舰,1911年批准建造预算两艘,1912年预算一艘。1912年至1913年间开工建造。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舰型,舰艏具有明显的舷弧。德国海军首次在战列巡洋舰上采用305毫米口径主炮,主炮全部沿舰体甲板中线布置,较以往德国战列巡洋舰减少了一座主炮炮塔,舰体艏艉各布置两座,主炮拥有良好的射界。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型的锅炉。该级舰增加装甲厚度,防护区域扩大,水密隔舱数量增加,舯部水密舱采用双重纵向隔板。该级舰整体防护接近早期无畏舰的水平,展示了德国造船工业的高超技术水平。德弗林格尔号/SMS Derfflinger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同级舰3艘:德弗林格尔号/Derfflinger、吕佐夫号/Luetzow、兴登堡号/Hindenburg。德弗林格尔号于1914年服役,1915年参加了多格尔沙洲海战,海战中曾重创英国海军第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旗舰:雄狮号。1916年德弗林格尔号和新完工的吕佐夫号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德弗林格尔号在交战中击沉了英国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和无敌号战列巡洋舰,海战中被英舰大口径穿甲弹命中17次,受创进水3000多吨。吕佐夫号被英舰大口径穿甲弹命中24次,因战损严重(进水达7500吨,失去自航能力)只好弃舰,被德国鱼雷艇击沉。兴登堡号/SMS Hindenburg
  德弗林格尔级的第三艘??兴登堡号的建造工作一再耽误。兴登堡号进行了一些小改进,换装了更牢固的三脚舰桅(德弗林格尔号在日德兰海战后的损伤修复过程中也换装了三脚主桅),航速稍快。于1917年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登堡号和德弗林格尔号被引渡到英国,最终在斯卡帕湾“彩虹行动”中自沉。
  
命名

  德弗林格尔号以17世纪勃兰登堡陆军元帅乔治?冯?德弗林格尔男爵命名。
  吕佐夫号以普鲁士王国将军阿道夫?路德维希?威廉?冯?吕佐夫男爵命名。
  兴登堡号以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顿?冯?兴登堡命名。
  

各舰概况
  德弗林格尔号日德兰海战后换装三脚主桅
  德弗林格尔号(建造代号重巡洋舰G号)建造厂:汉堡 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日期:03/30/1912;下水日期:07/12/1913;服役日期:09/01/1914 。1919年6月21日在斯卡帕湾自沉。德弗林格尔号1939年打捞,1956年解体。
  吕佐夫号(建造代号奥古斯塔号/Ersatz Augusta)建造厂:但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