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上述种种措施,使CG47级舰的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与装备技术进步同步的效果。CG47级舰受建造年代的限制,船型隐身性考虑不足是CG47级舰的美中不足之处。
   

 苏联第一代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228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6…02 11:00:00。0'
 
 58型“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本型全部在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造船厂生产,原计划生产12艘,最后完工4艘。
  “肯达”级总体上采用长首楼线型,舰首尖瘦且狭长,首甲板向末端有小幅上翘,并有轻微外飘,尾部呈圆形。首楼的长度大概占到全舰总长的三分之二,并集中了大部分上层建筑。首楼干舷较高,且于舰桥两侧起至尾楼甲板有明显的折角线。本级舰标准排水量4330吨,满载排水量5380吨,全长142米,舰宽16米,吃水5。1米;动力系统由四台KVN…95/64型蒸汽轮机加两台TV…12型汽轮机组成,总功率90000马力(66150千瓦),另外还有两台总功率1000千瓦的DG…500型柴油发电机和两台总功率1500千瓦的TD…750型涡轮发电机;采用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34。5节,巡航航速14节,续航力3500海里/18节;海上最大自持力10天;人员编制339人,其中军官27人。
  本级舰一前一后装备两套P…35“进步”(SS…N…3B“萼片”)舰舰导弹,采用SM…70型并排式四联装发射装置。该导弹长10。9米,弹径0。86米,翼展2。58米,发射重量4500千克,动力为一台涡轮主发动机和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飞行速度1。3马赫,最大射程500千米。SM…70型发射装置长11。5米,宽8米,高5米,在水平面内可转动180°,在垂直面内可上扬约40°。除置于发射装置中的8枚待发导弹外,“肯达”级在上层建筑内还设计了专门的贮弹库,另存有8枚导弹,随时可以为舰艇进行二次装填。“肯达”级虽未设置有机库,但舰尾甲板却可停放一架卡…25RTS(卡…25电子战型),主要用于截获目标,为舰载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和中继制导。
  在首部“进步”导弹的前面,是一套使用ZIF…101型双联装发射架的M…1“波浪”舰空导弹系统,系统共配备有16枚V…600型(SA…N…1“小羚羊”)舰空导弹。“波浪”的原型是陆基的SA…3,其弹长6。7米,直径0。7米,翼展1。5米,射程31。5千米。在“波浪”的前面,布置有两座RBU…6000“龙卷风”…2型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两套装置共配备RGB…60火箭深弹96枚。另外,舰体中部舷侧的两座TTA…53…57…比斯型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尾楼上“进步”导弹的后面是两门梯次布置的双联装AK…726型76。2毫米全自动多用途舰炮。AK…726身管长为60倍口径,射程15千米,射高1000千米,初速900米/秒,仰角80°,射速90发/分,弹丸重6千克。
  进入80年代后,58型四舰在进行现代化改装时,先后都在前烟囱两侧加装了四座AK…630型近防炮,并且还在前烟囱后的两套鱼雷发射装置的中间添加了一个双层甲板室。
  雷达方面,两个塔式桅顶装有两部MR…300“安加拉河”(“头网A”)雷达,其主要功能是对空搜索和见识,还可以为控制舰炮和导弹的其它火控雷达提供目标指示。“肯达”级主桅雷达在8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后形成了一下三种配置方式:
  一,“戈洛弗柯海军上将”号和“格罗兹尼”号配置不变;二,“福金海军上将”号在后桅顶换为一部新型的MR…310“安加拉河…A”(“头网C”)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三,“瓦良格”号使用两部“头网C”替换了原来的“头网A”。
  前桅“头网”下的前支平台上安装的是“顿河”导航雷达,后换装为一部“顿河2”雷达。
  在前桅中上部的前支平台和后桅中上部的后支平台上安装有两部4R44“二项式”(“双杓”)火控雷达,它是SS…N…3B导弹专用配套雷达,只见于“肯达”级和“克列斯塔Ⅰ”级。“双杓”系统由两部各自independence ,采用不同工作频率的雷达组成,天线系统包括两架上下同轴旋转的天线,它们安装在同一个球形座架上,一上一下,天线外形为椭圆网状抛物面反射体,背后有平衡翼片,两部天线各由上、下延伸出来的双喇叭馈源照射。天线采用边搜索边跟踪的工作方式,在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并提供目标的距离方位数据后,由跟踪雷达继续进行跟踪,并同时向SS…N…3B导弹发出指令。
  为“波浪”导弹提供制导的是一部安装在舰桥顶部的4R90“弯刀”(“果皮群”)制导雷达。另外,前桅两侧平台上为AK…630配套的MR…123“三角旗”(“低音帐篷”)雷达、首楼尾部安装的控制AK…726舰炮的MR…105“旋转架”(“枭声”)火控雷达。
  最后,“福金海军上将”号、“格罗兹尼”号和“戈洛弗柯海军上将”号三舰还先后在后桅中部两侧前支平台上添加了两部“成就…U”(“柱网”)雷达,主要用于对空搜索,同时也可为“波浪”导弹提供目标指示。
  由于反潜作战不是“肯达”级的使命,因此舰上只装备了一部GS…572“武仙座…2M”主动搜索舰壳声呐。
  舰名 舰队 开工 下水 服役 退役
  格罗兹尼 北方 1960。2 1961。3 1963。1 1991。6 1966。10调入黑海舰队,1984。1调入波罗的海舰队
  福金海军上将 太平洋 1960。10 1961。11 1965。7 1993。6 最初为“守护”号,1962。10命名为“海参崴”号,1964。5改为现名
  戈洛弗柯海军上将 北方 1961。4 1962。7 1965。1 2002。11 最初为“英勇”号,1962。12改为现名。1968。3调入黑海舰队
  瓦良格 太平洋 1961。10 1963。4 1965。9 1990。4 最初为“灵敏”号,1962。10改为现名。
   

 苏联第二代克列斯塔Ⅱ级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687 最新更新时间:2009…06…03 07:00:00。0'
 
 名称:克列斯塔Ⅱ级导弹巡洋舰 

  所属国家:前苏联 

  武器分类:巡洋舰 

  军种分类:海军 

  排水量:6000吨(标准),7700吨(满载);

  主尺度:158。5×16。9×6。8米;

  航 速:35节;

  续航力:2400海里/32节,10500海里/14节;

  动力:2台蒸汽轮机,双轴4个水管式锅炉,10万马力;

  编制:380人;

  导弹:2×4联装SS…N…14舰对潜导弹发射架(导弹8枚),2×2联装SA…N…3舰空导弹发射架(导弹48枚);

  鱼雷:2×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火炮:2×2联装57毫米自动高炮,4×6管30毫米自动速射炮;

  载机:1架卡…25A型反潜直升机,1个舰尾机库;

  雷达:1部顶帆三座标远程对空雷达,1部首网C三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顿河K导航雷达,2部前灯导弹制导雷

  达,2部圆套简炮瞄雷达;

  声纳:1部球鼻首声纳;

  反潜:2×12管RBV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2×6管RBV1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相关资料:

  此级舰共建10艘,首舰“喀琅施塔德”于1969年服役,其后续舰有“马卡洛夫”、“伏罗希洛夫”和“夏伯阳”等。从船体结构和整体结构上看,该级舰是从“克列斯塔I”级发展而来的,但是用途却完全不同。该级舰适于配合大型舰队在广阔海域中搜索和攻击敌方潜艇,尤其是弹道导弹潜艇。它是前苏联建造的首批具有较高远程防空和反潜能力的大型舰只。  

 

 苏联第二代卡拉级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117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6…03 22:00:00。0'
 
 排水量:8000吨(满载9900吨)
  规格:全长173。8米,全宽18。3米,吃水6。2米
  搭载机:一架卡默夫贺尔蒙A型反潜直升机
  装备:SS…N…14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器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0具、SA…N…3防空导弹双臂发射器2具、SA…N…6防空导弹发射器6具、SA…N…4防空导弹双臂发射器2具(单臂10枚,共40枚导弹)、双联装76毫米炮2具、30毫米六管机炮6具、RBU 6000十二管火箭炮2具、RBU 六管火箭炮2具
  主机:燃气涡轮机或燃气涡轮机复合动力系统,6具燃气涡轮机(3000轴马力4具、7000轴马力2具),双轴,航速34节
  前苏联的导向导弹巡洋舰最初是因应美国强大的航舰武力对其产生的威胁而建造的。1960年至1965年间建造的金达级(Kynda)是第一种为上述目的所造的前苏联巡洋舰。金达级标准排水量4800吨,舰上装有SS…N…3反舰导弹四联装发射器2具,这种巨大的巡弋导弹射程可达764公里,苏联早期的巡弋舰导弹潜舰亦配有此导弹。舰上主要武器尚有舰首一具SA…N…1防空导弹双臂发射器、舰尾2座双联装76毫米炮。2具反舰导弹用搜索雷达可同时攻击两个目标。因为舰上无法搭载直升机,金达级必须依赖其他舰只或直升机为其反舰导弹进行中途导航。十字级是金达级的扩大级改良型,虽然十字Ⅰ型设计上是以反舰火力为第一优先,但是其所拥有的反潜及防空能力仍不容忽视。
  十字Ⅰ级在舰桥两侧各有1对SS…N…3反舰导弹发射器。并且如同一把两面开锋的剑,十字Ⅰ级的前后甲板室弹仓上方各有一具SA…N…1防空导弹发射器。不同于金达级两个显著的船桅和烟囱,十字Ⅰ级仅在舰身中段有一个巨大的船桅,其上设有反舰导弹导航雷达。另外,十字Ⅰ级拥有直升机库和飞行甲板,位于其极短的船尾楼甲板上,这点亦与有很长船尾甲板的金达级不同。卡默夫设计局的Ka…25贺尔蒙式直升机虽是为反潜任务设计的,但亦可为舰上的反舰导弹执行中途导航的任务。
  如前苏联所有的现代军舰一样,十字Ⅱ级拥有强大的反潜火力,并配置有舰首声纳,舰尾直升机与飞行甲板则较十Ⅰ字级加高了一层,以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可能的损伤。十字Ⅰ级与十字Ⅱ级可由直升机甲板外形和顶帆三维雷达的有无加以识别。
  惩罚级为十字Ⅱ级的扩大版,多出的空间增设可伸缩的SA…N…4防空导弹双臂发射器,并且 加大了防空舰炮的口径。主机改采用燃气涡轮机, 使其成为第一种使用燃气涡轮机的大型军舰,在此之前,燃气涡轮机亦使用于在前苏联海军服役了十多年的卡辛级驱逐舰上。惩罚级可由较长的舰体和巨大而分离的烟囱与十字Ⅱ级加以区别,其烟囱的大小构形乃因燃气涡轮机的需求所致。与同时期的美国巡洋舰相比,前苏联巡洋舰一般配有较强大的武装,而美国军舰则拥有较大且耐航性较佳的舰体。   

 苏联第三代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7820 最新更新时间:2009…06…04 12:00:00。0'
 
 Slava Class cruisers 
  光荣级是苏联解体前建成的最后一型导弹巡洋舰,被誉为是当今最具战斗力的舰艇之一。

建造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值冷战激烈时期,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不得不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发展潜艇,轻视发展大型水面舰艇的作法,陆续建成了基辅级航空母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光荣级多用途导弹巡洋舰,以及勇敢级(或译作无畏级)和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等一系列高性能的作战舰艇。 
  前视图 光荣级是苏联在肯达级,克列斯塔I、II级,卡拉级之后,建造的又一型常规动力巡洋舰,项目工程代号为1164。基洛夫级与其先后于70年代初期和中期开始建造,其建造目的主要是为当时苏联新建航母护航,打击美国的航空母舰,并担任编队的防空和反潜任务。但由于基洛夫级舰采用核动力,满载排水量高达24300吨,因而建造和维护耗资巨大,难以批量建造和使用。相比之下,光荣级常规动力巡洋舰虽然排水量相对较小,仅为基洛夫级的一半,但却配备有与基洛夫级大致相同的武器,具有相似的攻防能力,且造价适中,因而俄罗斯海军将重点放在了建造光荣级舰上,这也是光荣级被称之为缩小型或经济型基洛夫级的原因,到1989 年年底,光荣级巡洋舰共有3艘建成服役,另外在建的2艘,因苏联解体被迫停建。 
  已建成的3艘光荣级舰分别于1982年12月、1986年9月和1989年12月服役。服役时,首舰命名为“光荣”(Слава/SLAVA…126)号、2号舰命名为“乌斯季诺夫元帅”(Маршал Устинов/MARSHAL USTINOV…055)号,3号舰命名为“红色乌克兰”(Червона Украина/CHEBVONA UKBAINA…011)号,后来首舰“光荣”号改称为 “莫斯科”(Москва/MOSKVA)号(与退役的“莫斯科”号直升机母航同名),3号舰“红色乌克兰” 号则采用了未建成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后续舰的命名,称之为“瓦良格”(Варяг/VARYAG)号,2号舰的名称维持不变,如今上述三舰分别配属于黑海舰队、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

光荣级概貌
  光荣级为平甲极大型燃气轮机导弹巡洋舰,其首柱前倾斜度较大,有利于减小前甲板淹湿;舰体具有显著外倾,以进一步改善舰艇的耐波性。从整舰外形看,该级采用“三岛式”设计方法,上层建筑分为首、中、尾不相连接的三段,有利于武备、舱室的均衡布置和提高舰艇的稳性,此为光荣级区别其它大型舰艇的一个显著标志。 
  光荣级线条及装备说明图 从舰首至舰尾,该级舰的舰面布置依次是:在舰前甲板上设有1座双联130毫米主炮⑨,用于对舰或对地作战。在主炮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是16具巨大的圆筒形SS…N…12“沙箱”远程舰舰导弹发射装置⑩,每侧各有8具,占据了甲板上醒目的位置,从而使得夹在它们中间的前部上层建筑不得不设计成狭长形,其上多数武备也都是纵向布置。 
  首先在其第一层甲板上安装的是2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程防空炮⑧和2座并排的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⑦。在其后面安装的是1部“椴木棰”和1座“鸢鸣”火控雷达,用于分别对前面30毫米近防炮和前甲板上的主炮进行控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