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2001年中国“入世”之时的热点,人们对农业问题充满了担心。“入世”之后,中国的农业出口额有所增长,在占农产品贸易总额85%—90%的15类农产品中,有8类农产品呈现净出口增加或净进口减少趋势。水产品和蔬菜水果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主力净出口农产品,每年净出口额为几十亿美元;茶和咖啡每年净出口额为1亿—10亿美元。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谷物呈现出净出口趋势。十多年前,中国还在大量进口谷物,但在“入世”几年后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物净进口显著减少甚至净出口,这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

第一部分 第55节:国脉(30)

    老百姓对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可能没有任何兴趣,他们也懒得关心什么产业双赢,但他们的生活确实因为WTO变得更加美好。5年前,在“入世”的满怀期盼下,人们对未来做了各种美好的猜测;5年后,人们发现,有些事情不出所料发生了,而有些事情远远超出了当初的想象。2002年2月,一部名为《WTO时代的幸福生活》的漫画开始在媒体上连载,在漫画中百姓期盼:外资商场是否遍地都是?电脑、家电、汽车会不会降价?超市里会摆满进口食品吗如今,这些当初的憧憬都已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的身边。

    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行业内人士,都看懂了这个局面:一旦出现群“狼”环伺的局面,原先的“羊”也会主动向“狼”进化。“入世”5年里,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红利”。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就像“大象闯入瓷器店”,入世后遭遇的一个严重挑战,就是与日俱增的贸易摩擦。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05年中国有15。1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限制,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产品遭遇到直接损失,损失总额达到691亿美元,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9。07%。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贸易机会损失共计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9。29%。

    在世贸组织的成员中,欧盟率先对中国鞋类、纺织品等商品实施反倾销税。美国、欧盟还就汽车部件争端同加拿大联手起诉中国。类似的冲突,在南美洲甚至非洲都有出现。

    关于“入世”利弊的讨论,在“入世”后铺陈开来的事实面前似乎已毫无意义。正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专家龙永图所言,中国“入世”最大的意义,在于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非歧视原则,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入世”为中国已经带来什么,还将带来什么,似乎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相对于经济数据上显示的繁荣,“入世”带给中国更重要的契机是经济体制乃至社会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入世”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从“改革开放”走向“开放改革”,这是一种方式和途径,它锁定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并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入世”后的涉途,中国赢得了利益、掌声以及喝彩,但中国仍在路上。

    中国列车稳健提速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或者决策的实施,必然有其特定的背景条件。无论是1999年开始实施的黄金周休假制度,还是2001年作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终决定,这都跟当时的中国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2年至199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从1994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到1997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虽然此阶段经济持续走低,但始终处于正常经济周期上认可的增长水平,并不是衰退,而是一种健康发展。而就在此阶段后期,国际上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放慢。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亚洲,对中国的出口、利用外资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年中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一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也跌至20年来最低点。

    国际形势一片惨淡,在国内,由于此前宏观政策惯性和先前过热造成的生产过剩导致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福哇%小!說@下*載&站|到1998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了。企业家们都在忙着大打价格战,大商场也在寻找一切理由打折,就连世都百货——北京城当时富人扎堆的地方,有时商品居然也打到1折,就是这样,消费者还是不为所动。

    也就是从1997年开始,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连续4年下降。再加上1998、1999年连续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致使这两年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1%,降到了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这一年,中国经济也彻底陷入了经济周期中的谷底。

第一部分 第56节:国脉(31)

    1999年前后中国经济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此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构想,国务院随后增发了1000亿元财政债券,重点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采取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大项,也从1998年开始了全面市场化改革。

    在1999年,一系列对中国经济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措施开始实施。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国务院正式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9月,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措施开始实施,据估算,扩大高校招生每年可增加1000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使每年一至两百万新增的劳动力延迟进入市场,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10月,黄金周休假制度也开始正式实施。

    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进入2000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转机,从1999年的低谷开始转向回升、复苏。这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万多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上年加快了0。9个百分点。

    虽然200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不错的回升势头,但综合消费、投资、出口分析,总需求不足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后劲还很有限。进一步巩固复苏的基础,加大复苏的力度,进而走向繁荣,成为2001年和2002年中国经济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光靠继续维持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还远远不够,宏观政策工具已没有太多的调整余地,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利用复苏的机遇,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于是,2001年6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建设;2001年11月,尽管仍有不少质疑声音,但中国还是毅然决定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开始出台各种切实性的改革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开启农村大市场。

    在经历了2001年“入世”后的第一个全球化元年后,中国经济并没有像一些悲观者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2002年世界经济仍未复苏,而此时中国经济却焕发出了生机。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都让人们在热情激荡中奔往前方。在入世的第二年,中国不再是那个谦逊者和追赶者,她渐渐变得健壮起来。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全面复苏的阶段。这一年中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32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208亿美元,出口总额达到3256亿美元,比2001年出口增长两成以上。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一齐拉动了2002年经济的高速增长,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

    2002年,中国老百姓从他们的衣食住行中体会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实惠。当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架到了长安街上,发现5分钟的时间里共有300多辆车从摄像机前驶过,其中挂着个性化牌照的以京F开头的新车数量占到了15%。

    2002年全国城镇又有一千多万个家庭搬进了新居,购房契税两次下调,住房贷款更加方便,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成为很多人的消费新理念;“宽带极速之旅”入户,让远隔万里的家人能够在网上团聚;“按需办理”使“护照”不再成为少数人炫耀的资本;不用担保就可以透支,“信用卡”使国人的信用有了可以衡量的价值在2002年,人们感到生活不再是生产之间的间歇,更绚烂的色彩,更自由的选择,诠释着生活的丰富内涵。

    2002年12月3日,从遥远的蒙特卡罗传来一个声音:中国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这个喜讯使每一个中国人分享到了继2001年成功申奥后的又一个喜悦。8年后,一个异彩纷呈的世博会将呈现在黄浦江两岸,呈现在全世界的面前。2002年最后的一天,12月31日,入夜的上海黄浦江被灯火点缀得分外璀璨,人们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气氛中,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的幕墙上,镭射灯光聚成了四个大字“建设小康”。

第一部分 第57节:国脉(32)

    建设小康,这是中共十六大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规划的美好蓝图。“小康”这个20年来温暖着千百万中国人内心的梦想,再一次凝聚了人们热切的目光。

    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也许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准确解读两者的差别。但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小康就意味着日子越来越好。到了2020年,全面小康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这幅美景。只是生活水平的发展程度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力,有谁在1982年能想到20年后的幸福生活呢?“小康”再一次承载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20年的时间让十几亿人口走向全面小康,无疑将成为人类社会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当人们都满怀信心地去创造新生活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一年刚刚开始,中国就遭遇了一场“非典”疫情冲击。谁都无法忘记那个春天,谁都无法忘记那种刻骨铭心的痛。那是一场考验,残酷而伟大。详见第八章《生民——世纪初的大瘟疫》。

    2003年是大悲大喜的一年。虽然历经SRAS疫情、淮河洪灾、美伊战争和反倾销等重大不确定因素,但2003年的中国经济依然令人惊喜地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水平跨上一个重要台阶。在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快速进入家庭,人们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全国人民为此欢腾鼓舞。详见第五章《突破——飞离摇篮的中国人》。

    在2003年末,比全国人民更高兴的可能要算东北人了。2003年12月中旬,已经下了五场雪的沈阳,完全步入了寒风凛冽的冬天。然而这个东北重镇在这个冬天里却到处鼓荡着暖人的热流,如春风化雨激荡着人们的心田。——12月,国家正式启动“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总投资额为610亿元。详见第四章《制衡——重振“东方鲁尔”》。

    在整个2003年,国家都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紧一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水利、能源、交通等项目的开工和建设。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胜利完成,三期工程拉开序幕;西气东输东段工程成功贯通;青藏铁路正线铺轨顺利推进;西电东送规模扩大;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开工建设;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开始实施。

    在2003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像一根红线贯穿全年。在这一年里,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垄断行业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详见第十章《创造——科学与和谐》。,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成为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方针。2003年以改革特征明显、改革措施密集、改革观点新颖而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中国新的“改革年”。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了自1997年通货紧缩以来的调整恢复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在2003年经济增长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完全步入了新一轮增长期。这一轮增长期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中扩张阶段的繁荣期。

第一部分 第58节:国脉(33)

    如套用经济周期理论来划分1999—2009年中国的经济运行状态,可以得出各个细分阶段的以下结论:1999年是中国经济在一个完整经济周期中收缩阶段的谷底,总需求和经济活动降到最低点;2000—2003年是一个完整经济周期中扩张阶段的复苏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