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作者:老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血 作者:老茅-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济尔哈朗缴不胜缴,只得严令前线各军一律不得观看传播明军射进来的纸条,只是越严令,士兵对纸条的内容就越好奇,半天时间不到,纸条的内容就在前军数万人之间传得沸沸扬扬。

  济尔哈朗心中对山海关被明军所占之事也是半信半疑,他只得派人向多尔衮报告,并求证此事的真假。

  多尔衮正在考虑怎样才能将山海关失守之事将京城的影响减到最小,接到济尔哈郎的信使报告,顿时脸色阴沉,他没有想到京城还没事,倒是自己这里先出事,不过,此事也怪不得济尔哈朗,他就是想发火也无处可发,一时之间,多尔衮只觉得头大如斗。

  “报,皇父摄政王,敬谨庄亲王尼堪、衍禧郡王罗洛宏、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大学士希福、宁完我、刚林、正白旗梅勒章京英俄尔岱、镶黄旗梅勒章京遏必隆、正黄旗梅勒章京喀兰图一同谨见。  ”一名戈什哈进来向多尔衮禀道。

  好家伙,听这一连串的名字和头衔。  这次军中地高级将军和官员基本都到了,多尔衮自然知道这些人为何而来,他将自己的怒气压下,平静起来:“让他们进来吧。  ”

  “是。  ”

  戈什哈下去不久,一群人马上涌了进来,带头的正是敬谨庄亲王尼堪,尼堪是努尔哈赤曾立的太子诸英三子;衍禧郡王罗洛宏是礼亲王代善长孙。  岳托之子;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也是代善孙,勒克德浑之子;除了这三人。  属于清朝皇室宗亲之人还有十几人,多是第三,第四代人物,显得非常年轻。

  对明军的两次失利,不但让满人实力大降,而且宗室子弟也死伤惨重,多铎的大败。  让满人丢掉了二个亲王、三个郡王,山东失败,又使得清廷宗内之中的数名后起之秀如满达海、岳乐、博洛等人或擒或死,多尔衮出征时,深感手中无人可用,只能将这些年轻地宗室子弟提拨起来。

  “参见皇父摄政王。  ”尽管各人有点兴师问罪的意思,只是这些年多尔衮威权日重,众人还是不敢忘记礼节。

  “都免礼吧。  ”

  “皇父摄政王。  本王听说明狗将山海关占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行礼完比,衍禧郡王罗洛宏急忙问了出来。

  其余人屏气凝神,一脸紧张地看着多尔衮,多尔衮点了点头:“不错,本王中午才刚刚收到京城传来的急信。  正想找个时间告诉大家,没想到大家都先知道了。  ”

  多尔衮直接承认此事,众人倒是不好攻击多尔衮什么,只是忍不住一阵哗然,刚才心中还是半信半疑,以为是明军说谎,没想到如今得到证实。

  “皇父摄政王,咱们打回去吧,明狗既然攻击了山海关,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攻击中满州?”

  这么一说。  众人显得更乱。  山海关落到明狗手里了,谁知道满州会不会出问题。

  “满洲是我们的根。  咱们不能把根断了。  ”

  “阿玛,我阿玛还在满洲呢。  ”

  “我额娘也在满洲。  ”

  “皇父摄政王,下令吧,奴才愿为前锋,将占据山海关的明狗消灭。  ”

  “奴才也愿意为前锋。  ”

  

  “咳,咳。  ”两声轻轻的咳嗽传出,刚才还大叫大嚷的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多尔衮横扫了众人凌厉的一眼:“慌什么,伪明数十万大军就在前面,他们正在等待本王犯错,一着不慎,我大清就要陷入万劫不复当中,你们一个个顾着家人,难道就不用脑子想一想,若是去攻山海关,导致眼下地战事大溃,攻占一个山海关又有何用”

  众人被多尔衮的疾言厉色骂得脸红耳赤,不敢抬头,半响尼堪才忍不住问道:“皇父摄政王,那怎么办?”

  “什么也不用办,眼下只有等,只要打败了天津城下的伪明军,伪明占了山海关又如何,至于诸位但心伪明会占领满州,大家根本不用担心,伪明哪来那么多的军队,充其量也是一只偏师,有礼亲王守着满州,大家又有何担心。  ”

  满洲兵力虽然少,大部分却是还末脱野性的野人女真,算得上真正的精锐,礼亲王又征战一生,经验丰富,多尔衮所说的并非毫无道理,听到多尔衮如此说,总算打清了一部分人的疑虑,只是要想完全打消却是不可能,罗洛宏嗫懦了一下道:“禀皇父摄政王,此事已经引起了军中一些奴才们地不安,该如何处理,还请皇父摄政王示下。  ”

  “各位回去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伪明的诡计,山海关仍在我们手中,凡军中传播谣言者,一律斩无赦。  ”多尔衮森然的道。

  对于这些上层将领,多尔衮知道要瞒也瞒不住,纵使他是皇父摄政王也不可能阻止得了这些人与京城联系,至于普通士兵,他们的消息来源单一,只要咬定是明军诡计,大部分人都会相信,这也是暂时没有办法的办法。  、

  “啊。  ”罗洛宏顿时张口结舌,没想到摄政王会采用这种方法,只是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却是无法反驳。

  多尔衮不理会罗洛宏地惊讶,转向进来的各人:“诸位,还有何事?”

  众人一起摇头,多尔衮整了整脸色:“既然各位无事,那本王有一件事要拜托大家。  ”

  “请皇父摄政王吩咐。  ”各人异口同声的道。

  “本王明天要回京一场,数日后才能回来,军中之事就暂且托付给各位了。  ”

  众人大吃一惊,摄政王竟然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回京,不过,想一想就释然,若是山海关被明军攻占的事传了出去,京城恐怕会比军营更乱,一旦京城乱了,军营的抵赖之举就会失效。

  “遵令。  ”

  眼下战事波澜不惊,而且从天津到京城快马不需要半天路程,多尔衮要回京处理此事,众人也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故没有人相劝。

  多尔衮道:“既然没有其他事,各位告退吧。  ”

  各人行礼之后,依次告退,只是多尔衮留下了希福、刚林、宁完我、尼堪四人在府中,谁也不知道多尔衮吩咐四人一些什么事,只是四人出府后,脸上都有一些凝重之色。

  第二天,多尔衮只带了自己的随身戈什哈,风尘仆仆的奔向京城,而清军士兵得到军官们的避谣后,虽然少部分人还存疑虑,不过大部分人都相信是明军造遥,军心也迅速平定下来。

  明军又向清军营寨中射出几波带纸条的长箭,看到清军毫无反应,只得作罢,战事又陷入了波澜不惊当中。

  雨浠浠滴滴地下着,眨眼间,双方地对峙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现在已经进入弘光五年的七月,夏天地雨水说来就来,六月时,虽然天气睛雨无常,只是雨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大雨下来,即使将地面浇得湿透,第二天太阳一晒,地面基本上变得干枯一片,对于双方的交战毫无影响。

  只是进入七月后,天气却陡变,整个北方一带竟然下起了绵绵数日的雨水,虽然雨水看上去不大,可是也架不住下得久,整个地面已经泡得松软,人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脚印,马蹄更是不用说,这种情况下,双方索性停止试探,除了彼此的斥候外,基本上躲在营帐中休息。

  王福负手站在营帐内,看着营帐外面的雨水,脸上一片平静,这样的雨水对明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雨水对明军影响不小,昨天有数座建在低处的粮仓进水,损失了数千石大米,不过,这点损失对明军来说如九牛一毛,细算一下,包括民夫在内,军营中有二十多万张口,加上牲畜又将近五万口,每天光是消耗的粮食就达三十多万斤,草料十万余束,昨天的损失也不过是明军一日所耗而已,如今大军所需要粮草可供三月有余。

  当然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粮仓遭到洪水浸泡,只能冒雨将粮仓,弹药搬迁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反观多尔衮就不会有这样的烦忧,他们后方有坚城,多少粮食也不会有浸水之扰,不过,多尔衮的粮食恐怕不多了吧,锦衣卫损失了数个探子才传回来一份情报,一支运粮队竟然冒雨从京城出发,以一日二十里左右的速度向天津出发。

  等等,王福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仿佛抓住了什么。

  

  抱歉,老茅码字码糊涂了,四十二章出了一个大*UG,竟然把前面已经杀了的诸家又提了出来,感谢书友北青河提醒,已改正。四十二,四十三章都有修改,若是造成大家的困惑,老茅对此道歉。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十章机会与陷井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十章机会与陷井

  清军的运粮队冒雨出发,说明了多尔衮缺粮,若是能够劫了这批粮草,即使清军京城还有存粮,能够及时运过来,对于一直缺粮的满清恐怕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打仗必劫粮,只是大明的粮草都是从海上运过来,清军根本没有海船,只能徒呼奈何,而清军离后方只有二百余里,若是平时睛天时,天津城头至少可以看清方圆数十里的动静,加上清军侦骑不断,明军一出营就会被发觉,根本无法劫粮,双方都没有往这个方向想

  可如今雨势连绵,即使是面对面,能见度也不过数十步,这就给了明军劫粮的可能,王福越想越兴奋,正要让内侍传召时,已经看到远处一名黑影正在向自己的营帐走来,他顿时停止内侍传召的想法,猜是谁会在这个时候来见自己。

  阎应元?黄得功?钱谦益不过,等来人到了自己身边,王福才发现自己竟然全部猜错,来人竟然是高杰。

  看到皇帝就站在御帐里看着自己,高杰连忙在雨中抱拳行礼:“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爱卿免礼,快进帐吧。  ”

  “谢皇上。  ”高杰迈进营内,小心翼翼的解下身上的蓑衣,防止雨水溅到皇帝身上,他的蓑衣刚刚脱下,自有内侍接过,挂到了一旁。

  “高爱卿”

  “皇上”

  两人几乎是同时说话,高杰脸上微微一红。  连忙作出倾听状,王福微微一笑,磨了高杰五年,这个昔日以凶暴和桀骜不驯的翻山鹞子终于磨平了锐角,也知道了敬畏。

  “高爱卿有事先说吧。  ”

  “是,微臣今日得到一条讯息,想到了一条好主意要向皇上汇报。  微臣以为”

  “等一下。  ”王福将高杰地话打断,高杰只好将下面的话咽回去。  愕然的抬头望着皇帝,王福轻松笑道:“朕也有一个好主意,爱卿不妨和朕一起用笔写下来如何?”

  高杰这才释然,心中暗暗称奇:“微臣遵旨。  ”

  内侍将两份上好的宣纸拿出来放在两张案几上,磨好墨汁,将笔分别递到皇帝和高杰手中,王福拿起笔。  嗖嗖写了两字,高杰也不怠慢,很快放下毛笔,王福吩咐道:“把高爱卿所写的拿过来,把朕写的给高爱卿拿过去。  ”

  “是。  ”田成先将高杰所写的字交到皇帝手上,王福扫了一眼就已看清,上面写了四个字:“派兵劫粮。  ”此时高杰也看清了皇帝所写地字,皇帝只写了两个字:“劫粮。  ”

  “皇上英明。  微臣佩服之极。  ”高杰诚心诚意的道,他看到那份情报,马上就想到了劫粮地可能性,这可是他行军打仗近二十年的经验,没想到皇帝也想到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只是此番劫粮。  危险颇大,朕又该派何人前往?”对于高杰的恭维,王福有自知之明,他得到清军冒雨运粮的消息已经一天,刚刚才想到劫粮,高杰却是才得到消息不久,孰高孰低不言而异。

  高杰张了张嘴,他被闲置了五年,自然想得到这次机会,才会匆匆赶来。  只是不知皇帝心意。  却不好冒然开口,一时之间颇有一点抓耳挠腮之势。

  王福看得暗暗好笑。  高杰若不是桀骜不驯,实在是一名勇将,如今自己训练出十万羽林卫,不用再担心武将会势大难制,这个高杰应当到了放出去的时候,王福正要下令时,外面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一名侍卫禀道:“皇上,靖国公、定北伯求见。  ”

  今天实在是热闹,王福忍不住咦了一声,看着案几上高杰所写的宣纸若有所思:“传。  ”

  “是。  ”田成扬着嗓子:“宣靖国公、定北伯觐见。  ”

  田成的嗓子刚刚落下,黄得功、阎应元两人也是一身蓑衣地走了进来,向皇帝行礼。

  “两位爱卿免礼。  ”

  “谢皇上。  ”两人同样解下蓑衣,黄得功先道:“皇上,臣和定北伯有一事要向皇上容禀,鞑子冒雨运输军粮,军中存粮必定不多,臣和定北伯都以为,可以趁此时机将鞑子粮草劫走,如此一来,我军可以稳获胜卷。  ”

  王福大笑起来,高杰脸上也忍不住露笑意,黄得功和阎应元两人有点莫明其妙,黄得功忍不住道:“皇上,微臣所言不知有何不妥?”

  “诺,田成,将刚才朕与高爱卿所写拿给黄、阎两位爱卿看看。  ”

  “奴婢遵旨。  ”田成也忍着笑意,将两份宣纸分别放到黄得功和阎应元两人手中,看到纸上写的字,黄得功和阎应元两人都有一点傻眼,原来自己两人竟然来晚了一步。

  王福的笑声突然停了下来,脸上重新皱起了眉头,大帐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起来,所有人都惊异的看着皇帝,不知皇帝的脸色为何会如此凝重?

  “皇上,不知有何不妥。  ”

  “既然朕和诸位爱卿都能想到劫粮,以多尔衮的智慧不会想不到,会不会是多尔衮故意使诈?”

  “这”皇帝一提,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若是睛天,从京城的粮食四天左右就可以到达天津,难道鞑子真会如此缺粮,需要在雨天运输地地步。  要知道,雨天运输,不但速度会慢上一倍不止,损耗更是一个大数。

  劫粮,众人光想到这是一个机会,没想到有可能这是一个陷井,雨天马跑不块,能见度低,这是鞑子的一个弱点,可是明军也有弱点,枪管一旦进水,火枪就会成为废物,就算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