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作者:老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血 作者:老茅-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李自成当了五年多的皇帝,只是大顺朝毕竟根基浅薄,摆脱不了流寇的形象,大明正统又重新崛起,稍有眼光的人就可以看出,没有李自成的大顺朝已是岌岌可危,官员的逃亡就很好理解,难不等到王师打过来再降,那时恐怕就晚了,不如先隐性埋名。

  除了官吏逃亡外,随同高皇后一同撤退的二十多万大军也开始出现逃卒,虽然经过郝摇旗,田见秀等人的严厉处罚,逃兵依然无法制止。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章大军凯旋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章大军凯旋

  北京安定门,这天人山人海,几乎京城所有百姓都站在官道两旁,迎接既将凯旋的大军,安定门属于北门,与德胜门同处一面城墙,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归来同样如此,出师从德胜门,归来则从安定门,分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满人在京城的统治已经结束,京城又重回归大明治下,从现在的情景来看,大明虽然仍没有平定全国,可是中兴之势已成,谁也无法阻挡大明重新强大,自然没有多少人会去留念那个短暂占据京城的满清王朝。

  从昨天得到消息后,一大早就有百姓在城门口等待,如今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却没有人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许多人都在窃窃私语,讨论着即将进城的大军。

  “你知道吗,这次大军追杀鞑子,那叫杀的一个惨啊,整个草原上都是尸体,那草啊都不是青色,全部变红了,河水不但被染红,数十丈宽的河流都让尸体堵塞了,大军还把鞑子的尸体筑成了京观,据说比一座山还要高。”

  “真的?”听的人半信半疑的问道。

  “那当然,我大姨的侄子的表兄就是羽林卫,这个消息可是从他信中亲口所说,那还能有假,知道他的头领是谁吗,那可是十万羽林卫的总统领阎大人,这阎大人身高九尺,面如锅底,单手就可以抓起一门大炮,大炮你懂不懂,不懂,那可是双臂至少要数千斤力气才能抓得动,一炮下去就山崩地裂”

  “啊。”旁边传来一阵阵惊叹声。

  百姓的议论总是充满了想。像和夸张,却不可认真,若是阎应元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形容,只会茫然发问,他们讨论的是谁,世上真有这样的人?

  远远的一股烟尘扬起,刚刚的窃。窃私语声顿时变成一片兴奋的噪杂声:“来了,来了。”

  伸长着脖子向前挤去,很快,中。间的道路被挤占了大半,维护秩序的明军拼命大喊:“退后,退后,不得乱挤。”

  听到明军的叱喝声,百姓激动的神情才稍为平复,。不再往前挤,场面一时奇怪的静止下来,只有数十万人一起的喘息声。

  大军辚辚而行,每个人都精神抖擞,他们身上的衣。服,头盔,佩剑都擦洗的干干净净,羽林卫头上的白翎更是洁白如雪,如同一个个方块,整齐的向前走着,就连俘虏的数千满人,也暂时将他们洗干净,没有显得蓬头垢面。

  江天水和阎应贞两人并排骑在阎应元后面,他。们都是第一次进入京城,事实上,不但是他们,他们身后的大部分明军都是第一次进入京城,而且是以胜利凯旋的身份进京,和那些迎接他们的百姓一样,每个人也都激动难言。

  “江大哥,你说北京会比南京更繁华吗?”阎应贞问道。

  江天水摇了摇。头,用不确定的口气回道:“或许不会吧,南京在皇上的治理下蒸蒸日上,而北京却处于鞑子统治下五年,即使以前比南京繁华,这几年也肯定会衰败下来,不过北京城墙的高大巍峨还是要远胜于南京,紫禁城更不是南京能比,皇上在南京一直不肯修膳宫殿,恐怕早就打定主意要将北京重新从鞑子手中夺回,如今总算天从人愿。”

  阎应贞点了点头:“我也觉得应是如此,这京城落在鞑子手中五年实在是糟蹋。”

  “可惜先帝用人不明,朝中尽是庸俗小人,否则我大明亿兆臣民,疆土万里,为何会屡败于只有数十万人的满人手中,最后弄得国内烽烟四起,先帝上吊而死,若不是皇上圣明,收拾局面,实在不知我大明江山会落到何种境地?”

  阎应贞大为感触,真不知道皇上为何在即位不久就会派人请他兄长出任要职,拿出巨额银两出来组建羽林卫,当时他的兄长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史,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自组部曲,当初锦衣卫上门时,还以为锦衣卫是来捉拿兄长,差点闹出乱子。

  “是啊,若非皇上,叫这鞑子占了大好河山,我等纵有子孙后代也要成为异族奴才。

  “马上就要与京城百姓见面,不要说话,你们是将领,更应该起带头作用。”阎应元的话从前面传来。

  江天水和阎应贞两人连忙将脸重新紧绷起来,他们现在虽然身份显赫,指挥着千军万马,事实上他们都是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换了另外一个稍差一点的皇帝,不要说一手打造,就是驾驭也无法驾驭。

  一抹红线映入大家的眼帘,接着后面是红彤彤的一片,连所有军士的面容仿佛也映成了红色,“噗、噗。”的脚步声如同一个整体,仿佛是大鼓一样敲击在各人的心脏。

  “真是军容鼎盛啊,难怪能打得鞑子落花流水。”许多百姓心中都忍不住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一场没有白来。

  王福站在城楼上,看着这次队伍从后面走过来,心中也为之自豪不已,这支队伍是他一手打造的,五年了,谁能想到短短五年,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转眼就奇迹般崛起,想起初时的艰难和这五年的兢兢业业,王福自己的眼眶忍不住湿润起来。

  这一幕落到几名内侍眼中,几名内侍忍不住悄悄交换着眼色,皇上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谁也不敢去问皇帝。

  “万岁!万岁!”看到皇帝站在城楼上的身影,下面许多百姓大呼起来。

  “看,皇上来迎接我们了。”最前面的明军也看到城楼上明黄色的身影,一个个更是腆胸凸肚,雄纠纠,气昂昂的走了过来。

  王福向下面挥了一下手,引起下面更大的欢呼,这才向身后的文武道:“走,咱们去迎接我们的英雄归来。”带头向城楼下面走去。

  瞿式耜、钱谦益、吴梅村、左懋第、杨龙友一行人连忙紧跟在后面,高杰、翁之琪、汪万年、夏完淳等武将又离得稍后。

  “不妙啊大人。”杨龙友在钱谦益身边轻轻的道。

  钱谦益不解的看着杨龙友:“杨大人,我大明兵强马壮,又刚刚击败了鞑子大军,何来不妙之说?”

  “钱大人,正因为兵强马壮,又刚刚击败了鞑子,这才不妙,皇上一再提高武人的地位,若是乱世,这无可厚非,朝廷毕竟需要武将御敌,只是眼下鞑子已经无力进犯,李自成、吴三桂、张献忠早晚会被大明扫平,可是皇上对武人的恩庞却不减分毫,今日更是亲自出城迎接,日后哪还有我等文臣之地。”

  “杨大人,大军凯旋,皇上亲迎也是常例,似乎和文武之道无关。”钱谦益回道,心中不住的转着念头,杨龙友虽然官职比他低了不少,可他是马士英的妹夫,对于杨龙友的话,钱谦益不敢只当成他个人的意思。

  眼下大明江山末平,马士英就想打压武将不成?杨龙友这话到底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马士英的意思,皇上到底心意如何,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治天下还是要靠文臣,皇上如此圣明,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钱谦益想了半天,不得要领,脚步一顿,才发现自己已经下到了城楼下来,前面皇帝已经坐到御车上,正向大军的方向驶去,他只得将这个问题暂时抛到脑后,急步跟了上去。

  “臣阎应元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阎应元从马上下来,跪倒在官道上,王福从马车上跳下,将阎应元的手臂挽起,笑道:“阎爱卿,一战而斩敌数万,贼酋仓皇而逃,真仍世之虎将也。”

  “这些都是皇上指挥教导,也全赖全军将士奋勇杀敌,臣不敢当虎将之称。”阎应元连忙回道。

  “将士英勇,三军没有统帅又如何行事,若阎爱卿当不得虎将,又有何人当得,来,到朕的御车上,一同接受京城百姓的欢呼吧。”说完,王福挽着阎应元的手向御车走去。

  阎应元一惊:“皇上,万万使不得,臣何得何能,敢与皇上同车接受万民欢呼,这实在折杀微臣了。”

  “朕说当得就当得。”王福也不管阎应元愿不愿意,用力往车上一拉,以阎应元的臂力要挣脱皇帝并非难事,只是面对皇帝他又如何敢用力,只得无奈的登上车,稍稍靠后的站在皇帝身边。

  瞿式耜、钱谦益等人的脸色都忍不住一变,若是单纯与皇帝同车并不算什么,只是与皇帝一起接受万民的欢呼,这个荣耀太大了,大到一般的人都承受不起,钱谦益不由又想起杨龙友的话。皇上对武将待之太厚,对于文官来说并非好事,或许不单单对于文官,对于大明也不是好事。

  “万岁!万岁!”从皇帝的御驾出来起,万岁的呼声就响个不停,当皇帝携阎应元的手一起站在御车上时,万岁的喊声更是到达了顶点。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一章好消息,坏消息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一章好消息,坏消息

  王福携着阎应元的手,一直同行数里才将阎应元的手放下,沿途百姓看到与皇帝同车的阎应元,眼中都是一片狂热,万岁的喊声一直不绝于耳,许多人连声音都叫得沙哑,对于阎应元受到的恩宠,直到数年后还成为京城百姓的谈话内容。

  阎应元自己却没有认为是享受,在车上时如立悬崖,战战兢兢,仿佛比面对清军千军万马时还要紧张,当皇帝将他的手放下时,阎应元整个手心全是汗水。

  整个大军入城的庆祝仪式举行了整整一天,当数千名清军俘虏押解到城门时,围观的百姓情绪又掀起了一轮高潮,许多以前受过旗人欺压的百姓将手中各种杂物向中间的俘虏投掷,开始两边的明军还劝阻一下,后来见劝阻不见效,素性视而不见,一圈下来,所有俘虏身上都是杂物,许多人被砸得头破血流。

  当夜,皇帝在皇宫赐宴,共有数千名有功将士进入皇宫,与皇帝一起共同庆祝,一直饮酒直至通宵达旦。

  第二天下午,王福从宿醉中醒来,只觉得头痛欲裂,命令内侍打来冷水洗过数遍后,王福才感觉到清醒了一下,只是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眼睛中依然布满血丝。

  “再也不能如此饮酒了。”王福。自言自语的道,他搞不懂自己这具身体的前任为何会嗜酒如命,让王铎写得“万事莫如杯在手。”的言语,或许他本身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无力支撑南明这幅担子,才活一天算一天,以酒麻醉自己,可是现在么,五年的辛苦终于换得江山初步稳固,为了自己多活几年,酒还是少饮一点为妙。

  “皇上,锦衣卫千户杜小山求见。”内侍李祺道。

  “杜小山?”王福愣了一下,才道:“传。”

  “是。”

  李祺下去不久,杜小山赶了过来,。向皇帝行过礼之后,脸上忍不住喜形于色,道:“皇上,大喜,九宫山计划已经圆满成功了。”

  “快,快,把奏折呈上来。”王福听得。也是大喜,他虽然有九成的把握九宫山计划会成功,可是在没有成功之前,谁也不能说没有变数。

  “遵旨。”

  杜小山将奏折呈上,王福一目十行,快速看完,奏折。是刘国轩亲笔所写,上面详细的写了这次伏击过程以及接下来大顺军的搜捕和退军,从这些都可以得出结论,李自成已确切身亡。

  将奏折合上,王福嘴里发出一声满意的叹息声,道:“。传朕命令,刘国轩等为国除奸,功莫大焉,刘国轩封县子,其余九人,封国男,另各人赐一级忠勇银质勋章一枚,断臂者,朕恩准其退役,朝廷发放一千银币奖励,其余九人,受伤者五百,末受伤者三百。”

  县子是三品子爵,国男则是一品男爵,在国县中。间还有郡,若是封为郡子,郡男则是二品。

  沙沙的声音响。起,旁边的吴梅村很快将圣旨拟好,交给皇帝过目,王福看过后点了点头,盖上印玺,现在的内阁权力比以前已经大大缩小,这份旨意无需内阁签属即可生效。

  杜小山听的大为羡慕,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爵位这十人就这样到手了,虽然只是子爵和男爵,不过,已是极为难得,眼前皇帝在爵位上比起以前的大明皇帝要大方的多,只是能封爵者,到现在依然廖廖无几。

  王福扫了杜小山一眼,知道他羡慕什么,微微笑道:“爱卿放心,朕不会忘记锦衣卫的功劳,等到各人功绩统计过后,朕会论功行赏。”

  若不是锦衣卫的情报,刘国轩等人也不可能事先埋伏在李自成经过的官道旁,行此一击。单赏刘国轩等人,不赏锦衣卫当然说不过去,不过,锦衣卫的记功不象军队那样简单明了,不能马上封赏。

  杜小山的脸上一红:“多谢皇上。”封爵他暂时没有指望,不过,能得到一枚银质郧章他还是有把握。

  以大明现在的实力,不用搞暗杀也可以将大顺消灭,只是这样一来死伤必定会很多,大顺军也是大明的子民,多数人当年逼于无奈才造反,对于大顺军的将领和军队,皇帝一向的处置都是以招降为主,剿为抚,能少死人就尽量少死人,除掉一个李自成,至少可以少死数万仍至数十万人,皇帝当不会吝啬赏赐。

  李自成身亡的清息来得正是时候,阎应元大军在京城休整三天之后,王福马上下令大军重新出征,这次皇帝并没有使用绿营兵,对于大明来说,军队并非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地方,这些绿营兵即使有身体素质过硬者,他们也没有资格成为大明军队中的一员。

  在京城只留下一万大军守城,王福亲领四万大军浩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