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第一驸马-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7】粮食哪儿去了

    带着种种猜测,宋友亮带着许二多快马加鞭先行赶往登州府。一路上宋友亮见到还有大批拖儿带女的灾民在源源不断地涌向登州府,他们中许多人因为过度虚弱而倒卧在路边,这一倒就再也没能爬起来。宋友亮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拿出随身带的干粮分给他们,这一分,立刻有大批灾民围了过来。宋友亮主仆二人一共才带十几个麦饼,杯水车薪的很。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宋友亮借着机会与灾民攀谈起来“俺们从青州诸城来~”一个瘦骨嶙峋的中年男人把饼全部给了自己的四个孩子,”也不知道是哪天的事情了,俺们只听说莱州传朝廷要在登州府开仓放赈,俺们就来~”

    “哪天的事?还不就是六天前~”另一个同样瘦到皮包骨头的汉子说道“我怎么是前天才知道的?”又一个老妇人诧异道“你们二位是哪里人?”宋友亮忙问那皮包骨头的汉子说道:”我是蒙阴人~”

    那老妇人说道:”俺是莱阳人~~”

    “你们又是哪里人,什么时候知道的消息?”宋友亮又问其他灾民“俺是潍县人,前天知道的~”

    “我是莒州的,三天前知道的~~”

    距离远的先听说登州府要开仓放镇的消息,距离近的就后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有大批灾民同时涌向登州府的原因,宋友亮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进了登州府之后才发现,满城都是逃荒的,街道两边躺满了孱弱的饥民。巡逻的官兵策马奔驰而过,偶尔能听到有饥民因为抢吃的被巡逻官兵当街砍死的消息。不断有用白布包着口鼻的人把一具具死尸抬出抬进一番打听之后,宋友亮找到了王子林办公的官署,亮出印信之后,衙役领着宋友亮进了官署。”宋大人稍等,王同知正在吃午饭呢~~”衙役说道“满大街都是嗷嗷待哺的饥民,他还有心思吃午饭?好个王子林王同知啊~”宋友亮一听这话,顿时血气上涌,”滚开~~”宋友亮一把将衙役推到一边,径直走向里屋“姓王的~~”宋友亮哐当一脚踹开雕花木门,”你个~~”宋友亮张嘴刚要骂,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王子林脸颊深陷,面带菜色,一手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面饼,一手端着一碗能数清米粒的稀粥正要往嘴里送“宋千户~~你怎么来了?”王子林大感意外,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王同知,这是怎么了?”宋友亮原以为王子林此刻应该大鱼大肉的“宋千户你来的真是时候啊~~”王子林的表情又是激动又是高兴,他一把拉住宋友亮的手,”宋兄弟你是不是把那伍仟石粮食运来了?”

    宋友亮冷哼一声,”上次的伍仟石粮食这么快就吃完了?”宋友亮不冷不热地指了指桌上的面饼和稀粥,”象同知这么节省,那伍仟石粮食几辈子都吃不完~”

    王子林先是一愣,随即怒道:”宋千户什么意思?难道在暗指我王某黑了救济灾民的粮食?”

    “是有怎得?”宋友亮也怒道:”我一路过来,只见饿殍遍地,城里到处是饿死的灾民,到处是因为抢食被官兵杀死的苦命百姓,你倒是告诉我,伍仟石粮食哪怕只有一半分到了灾民手里,也不至于如此吧?”

    一听这话,王子林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不瞒宋兄弟,那粮食运到仓库的第二天晚上,就被一把大火尽数烧毁了~~”

    “什么?”

    “不管怎么说,这粮是宋兄弟出的,怎么都该让宋兄弟知道~”王子林开始称呼宋友亮为宋兄弟“那知府知道这事吗?”宋友亮问道“当然知道~”王子林颓然道:”知府陈大人是个好官,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大人只是着急宋兄弟的另伍仟石粮食何时运到。”

    “劳烦王同知带我去见陈知府~”宋友亮冷冷道知府衙门前有一大片广场,是专门举行庆典活动用的。衙门旁边有一个一人多高的高台,几十个平方大小,专门用于罪犯枷号示众。这高台上有一根旗杆。这是枭首示众挂头颅用的,不过有时候也挂在城门口。衙门前的广场占地很广,平日里空荡荡的,一般老百姓都绕着走,此刻却三三两两坐满了灾民。不少捕快、民壮和官兵站在衙门大门前小心戒备着。

    按照当时官场规矩,来访的人要递上拜贴。如果是下级求见上官,往往还需要另外送门房银子,谓之门敬。如今有王同知带路,宋友亮自然是一路绿灯,直奔花厅而来。

    知府陈国英听说宋友亮来了,倒也不敢摆谱,毕竟人家手里有粮食。互相行礼之后,宋友亮开门见山地问道:”我听说仓库大火,把赈济灾民的粮都烧了?”

    陈国英大约五十出头,两鬓都有了白发。他看了一眼王子林,面带愧色地说道:”那是几个看仓库的库丁玩忽职守,在仓库里生活烤饼,以致酿成火灾。那几个库丁也葬身火海,算是罪有应得~”

    “下官一路前来,发现一桩怪事,灾民中都流传说是官府放出消息,将在登州府放粮。所以远到青州,近如登莱的百姓都纷纷涌入登州府。而且距离远的先得到消息,距离近的后得到消息,于是远近灾民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到了登州府~~”宋友亮郑重其事地说道“有这样的事情?”陈国英睁大了眼睛,”宋大人是自己人,本官现在也顾不得脸面了。其实本官并没有得到布政司要本官放赈的公文,更没有放出要放赈的消息,只是灾民越聚越多,本官怕酿出民变,才不得已派王同知去宋大人那里想办法~~也是被赶鸭子上架,事出无奈啊~”

    王子林脑袋转得快,他恍然大悟道:”那就是有人故意放出谣言,指引灾民前来,可谁是始作俑者,目的又何在呢?”

    陈国英捋了捋胡子,”难道是闯贼和献贼的同党?他们远在西北,即便这里起了民变,也于事无补啊~”

    “会不会是东虏?”宋友亮脱口而出,”我大明的敌人在内便是流寇,在外便是东虏了~”

    陈国英摇了摇头,”东虏与山东隔海,就算我登州府有民变,东虏又能如何?东虏善骑射不善舟楫,总不见得他们坐着大船来乘虚而入吧?”

    宋友亮摸了摸下巴,说道:”我总觉得此事不简单,大人能都让下官去看看被火烧掉的仓库呢?”

    “当然,王同知,你引宋千户去看看~”陈国英说道许二多正要跟上,宋友亮拦住了他,说道:”二多,你立刻回海阳去,再运伍仟石粮食过来,记住,多派人手护卫,一定要尽快安全运到~”

    “那公子你~~”

    “不用管我~立刻去~救人要紧”

    “得令~~”

【38】熟悉而陌生的火灾

    王子林与宋友亮一起来到仓库废墟边,那里现在只有一个老衙役充当门房,老衙役一边走一边介绍说:”州府的仓库没有烧毁之前,那可算得上戒备森严的,每天都有许多小伙子把守,现在烧成了灰烬,也就我一个老头儿了~”

    宋友亮问:”那晚粮仓失火地事情你知道吗?”

    “小的当然知道,我那时就在门房里当值啊,差点吓死了。”门房有些心有余悸地说道,”那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到外面说走水了~!走水了~吓得我一骨碌爬起来,披了衣服跑出门房一看,好家伙,浓烟滚滚啊,顺风飘来的灰烬直呛鼻子。刚跑到粮仓旁,就看见一栋粮仓的房顶已经烧穿了,通红通红的火苗子嘶嘶叫着往上窜,吓死人了!那火大的呀,就是大罗金仙也得烧化了~”

    宋友亮停下脚步,看着那老衙役问道:”你看见房顶烧穿了的吗?”

    “是啊,房顶先时冒出浓烟,然后火苗子就钻出房顶,越烧越大了,然后蔓延到所有的粮仓,从深夜烧到天亮,最后才被救灭。”

    “粮仓都是一间一间紧挨着的吗?”

    “可不,一栋挨着一栋,相距只有十来步,一共有十多栋呢,都装满了运来放粮的粮食,好可惜啊!要是隔的远点儿,说不定还能留下一些~”老衙役摇着头叹了口气,又道:”幸亏衙门大堂宅院都离得远,水龙队又及时赶到救火,衙门才得以保全,可那么多的粮食~真可惜,要是放给老百姓,能救活多少饥民啊。”

    “是啊!”王子林也跟着叹道,”陈知府又气又急,当时就厥倒了,好不容易缓过来,就把失火的看守们都抓了起来,说要治罪问斩。不过那几个库丁都在大火中丧命,算是罪有应得,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你看见火烧穿房顶是在什么地方,还记得吗?”

    老衙役低头想了想,说道:”好像是南边第二个粮仓最先起的火,”又想了想,摇摇头,”不不,好像是第三个,年纪大了,记性也差,反正不是第二个就是第三个~”

    听了老衙役的话,宋友亮若有所思点点头,又问道:”你还记得那晚上刮风吗?刮什么方向风?”

    “刮!好大的风呢!大夏天的怎么会不刮风呢,至于是什么风~对了,当时刮的是南风,夏天么,自然是南风~”说到这里,老衙役有些奇怪,问道:”大人,您问这些是”

    “没什么,就是随便瞎问问~~想知道我的粮食是怎么烧了的?“宋友亮随口道“哟,老头子有眼不识泰山,您就是海阳财神宋千户?”老衙役赶紧行礼说话间,众人来到了烧毁的粮仓前。这粮仓是用一丈多高的围墙围着的。进到里面,抬眼一望,果然,一大片残垣断壁,还没有完全烧毁的木头架子黑漆漆地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宋友亮问老衙役:”你当时看见最初起火的是在什么地方?”

    老衙役指了指北边一处断壁残骸:“就是那,先是从北边数过来的第二栋粮仓的房顶被烧穿了,接着第三栋的房顶也被烧穿了。”

    宋友亮来到南边粮仓残骸处,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笑着对老衙役说:“再叫几个人来帮忙,我与王同知想在这附近看看。”

    宋友亮走到那片废墟前,吩咐护卫们小心地将老衙役说的首先起火的第二个粮仓废墟上面一层瓦片搬开,露出下面烧得漆黑的横七竖八的木头,先仔细观察裂痕,然后用匕首刮开上面焦碳看。宋友亮吩咐衙役们将这圆木底部附近的瓦片砖头都小心清理干净之后,蹲下身,小心刨去上面一层灰烬,露出了几根没烧完的木材,拿起一根看了看,点了点头。接着又搬开第三个粮仓废墟上的瓦片,仔细检查了之后,又接着检查其他地方的粮仓废墟,不过后面的检查速度就快一些了。等所有的检查完了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

    王同知不知道宋友亮玩什么把戏,但是看他架势十足,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他忙碌。等他忙完了,这才问道:“宋兄弟,有什么不妥么?”

    宋友亮拍了拍脏兮兮的双手,说道:“不是玩忽职守不小心失火,恐怕是故意有人纵火~”

    “啊?纵火?”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故意纵火烧毁赈灾粮食?这可是死罪。王子林小心翼翼地问道:“宋兄弟,你肯定?”

    “不会错的。同知来过来看。”宋友亮走到最早起火的粮仓的残垣断壁前,指着一段焦黑地木头:“大火就是从这里最先燃起来地。”

    “那么多焦黑地烂木头,你怎么知道是从这里燃起来的呢?”王子林不解“同知请看,这里的木头与别地不同吗?”宋友亮指着一截焦黑的木头,这是一根圆圆的大柱子。看样子是粮仓里的立柱,粮仓烧塌之后倒下来地。王子林找了一根小棍子捅了捅那焦黑的圆木,扭头疑惑地看着宋友亮:“恕王某眼拙~”

    宋友亮衙役到南面边其他粮仓废墟里随便抱了一截焦黑的木头过来,将两根木头放在一起,问道:“请再看~”

    王子林仔细将两根焦木看了看,上面布满了烧得焦黑的裂痕。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摇了摇头。宋友亮指着木头表面焦黑的裂纹,说道:“最先起火的粮仓地这根圆木表面的烧成黑炭的程度比较浅。木头燃烧碳化,表面的烧焦程度深浅是随着火势逐渐加大而增强地。这个粮仓的木头碳化比其他的粮仓明显要轻,由此可以判断这里是起火点,火势越往后越大~”

    “起火点周围木头烧焦形成的裂纹是浅而且比较细的,那是因为起火点的火燃起来的时候。火势比较小,火力不大,而这根圆木比较粗,无法充分燃烧,所以只烧了表面。木头里的水分受热喷出,这才形成这种浅而细的裂纹。随着火势变大,木头燃烧的强度增强,形成的裂纹也就变得粗而且深了。火势燃起来之后,由于粮仓是中空的,火主要燃烧的是房顶上部,所以这根立柱下面的部分燃烧不充分。当房顶被烧穿,房梁烧断,上面盖着的很重的瓦就坍塌了下来,由于没有了空气,这根立柱也就不能再继续燃烧,这才保留了起火时被烧过的最初样子。”宋友亮又指了指衙役后抱过来的那一根木头:“这一根就不同了,这是火势很大之后才烧到的,热度很高,火势很猛,燃烧很快,才会形成这种深而且粗的裂纹。”

    王子林有些明白了:“宋兄弟,你是说,如果发现这种有相对小而且细的裂纹的木头的地方,就是起火之处?”

【39】看过《纳妾记》

    “十有是这样的,”宋友亮说道,“尤其是在有风的情况下,火随着风走,越烧越大,起火点的火被风刮之后顺着风向延伸,所以最初的起火点附近的可燃物燃烧程度比后面相对要轻,由于起火点和后面其他地方的木头的燃烧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的裂纹也就不同。可以根据这个来查找起火点~”

    王子林若有所悟点点头,欣喜地说道:“原来如此,宋兄弟刚才特别问了老衙役有没有风,风向如何,就是在判断起火点。”

    “正是~”宋友亮微笑道,“其实,说了半天就是为了说清楚一件事~”宋友亮指了指北边一个倒塌了半边的粮仓:“同知请看,这个粮仓不是被烧毁的,而是被人为拆毁的。”众人一看,果然,这座粮仓一大半虽然被熏得焦黑,但北边的那半粮仓还是比较完整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疑问地看向宋友亮。

    宋友亮走到第二个粮仓那根圆木底部,指着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