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第一驸马-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队的正面前进,一路则向宋友亮舰队的侧后迂回这时候,两只舰队的距离更近了,宋友亮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在这些算得上大船的周围,还有密密麻麻的许多小船,这些小船帆桨并用,满载步兵。

    “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斗的是船力而不是人力。”宋友亮放下望远镜,摇头笑道:“多年前我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就有这样的真知灼见,可笑尚可喜之辈还在沉醉在传统的接舷战之中。”

    宋友亮笑声未逝,只见对方船首冒出几股硝烟随后几个黑点由小变大,落在海中激起巨大的水花,不过这些炮弹距离宋友亮舰队至少差了几十米之远,除了溅起一些水花,什么作用都没起到“哈~看来鞑子的火炮射程不如我军。”甘辉兴奋地搓了搓手,“大人,我们开炮还击吧!”

    “进入射程了吗?”宋友亮问道“还没有,但是卑职以为可以先齐射一次,以装声势。”甘辉实在手痒难禁“准了~”宋友亮说道:“传令所有战船一起开炮,随后可以自由射击。”

    “得令!”甘辉兴奋地对传声筒大叫道:“右侧大炮,齐射一次~”

    轰轰~~~轰轰~~轰轰轰定远号右侧舷炮一起发射,炮声隆隆,震天动地,随后其余十五艘双甲板战舰也一起开炮,几百发炮弹虽然一发都没有击中敌舰,但是却在海面上激起了巨大的水幕,和方才满清战舰炮弹激起的水花,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大明威武~~~”甲板上忽然有几个水兵情不自禁地高喊起来,他们虽然在这艘战舰上服役,但是还是头一次看到这艘巨大战舰舷炮齐发的壮观情景。

    “大明威武~~~”顷刻之间,整个定远号甲板上的明军水手都齐声高喊起来“大明威武~~”随后,这种激昂的情绪迅速传遍了整只舰队,所有战舰甲板上和甲板下的水兵们都齐声高呼起来甘辉也兴奋地胸口剧烈起伏着,他来到传声筒边,大声叫道:“大明健儿们,让鞑子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水师。我们把对面的鞑子统统打倒海里见龙王爷!”

    “万胜~~万胜~~”传声筒的另一头传来热烈的欢呼声此刻,满清水军的部分舰只已经进入了射程,距离最近的战舰在得到自由射击的许可下,开始开炮轰击炽热的实心炮弹从炮膛里呼啸而出,结结实实地击中了鞑子的战舰。

    咔嚓~~一艘鞑子战船的船头立刻被打成碎片,四处横飞的木屑又将船头的炮手伤的血肉模糊几艘小船被炮弹直接命中之后,立刻就化作碎片,船上未死的兵士落入海水之中,拼命呼号挣扎着。

    刚一交战,十来艘朝鲜龟船掉头就跑,看来朝鲜人并不愿意为满清卖命充当炮灰由于镇边号战舰位置最为突出,于是有几艘鞑子战船借着船身轻小,靠近了镇边号战舰,轰~~鞑子战舰的船头大炮开火,在比较近的距离内轰击镇边号夸嚓一声,三发炮弹击穿了镇边号的船体,但是镇边号有加强的肋材保护船体,炮弹击穿船体后就失去了动能,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镇边号上的木匠立刻开始修补船体“报大人,我们的船被打出三个窟窿,木匠已经在修补了!”镇边号上的水手向舰长禀报道“他娘的,咱们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开炮~”镇边号战舰的舰长名叫王阿松,曾在澳门葡萄牙人的战舰上服役轰轰轰~~~镇边号一侧舷炮再次齐射,几十颗炮弹向扫把一样扫过鞑子的战船,顿时便只见木屑横飞,几艘靠得最近的鞑子福船被打的支离破碎,东歪西斜并开始徐徐下沉“哇哈哈~~痛快!”王阿松大笑道:“继续~~不要停!”

    此刻,宋友亮的舰队已经抢占了上风头,整只舰队都已经把侧面对准了敌舰群“打开所有的炮窗,自由射击~”宋友亮得意地一挥手“大人,恐怕不行。我们在上风处,船体倾斜,下层的大炮无法使用。”甘辉有些无奈不过即便如此,明军战舰的寇菲林大炮还是在无情地怒吼着,将鞑子舰队中着弹面积较大的战舰打得碎片横飞。

    “恩?”甘辉忽然发现敌舰群中有许多小船接着轻小的船体躲过了寇菲林大炮的炮弹,正迅速朝己方船只靠近甘辉嘴角微翘,笑道:“以为躲过大炮就可以了吗?”甘辉抬起右手,大声叫道:“佛朗机炮准备,霰弹发射。”

    “得令~”

    轰~轰轰~佛朗机炮开始连续发射,将密密麻麻的霰弹射向敌军,那些小船载着弓箭手和肉搏士兵,被霰弹象被扫把扫过一样,一下子就被扫倒一大片。血水和尸体布满了定远号周围百米范围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躲过了霰弹射击的小船继续前进,迎接他们的,则是一轮火枪齐射火枪齐射之后,明军水兵们抬出了最新配发的连弩。这是青阳弩王黄鸣岗的心血结晶,一次可以连发十支弩箭,而且更换箭匣十分方便“放箭!”各队小旗、总旗一起发令嗖~嗖嗖啊~啊~好不容易靠近明军战舰百米以内的鞑子水兵纷纷中箭落水大船无法靠近,小船靠近了也没用,老铁山水道的海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明军的战舰虽然体型大,但是装备横帆、纵帆和三角帆,无论顺风还是逆风都有很高的航速。鞑子水军虽然船只比宋友亮的舰队轻巧,但是反而航速却不占优势。十五艘战舰绕着鞑子水军来回冲杀,远用寇菲林大炮,近用佛朗机炮,再近就火枪、连弩齐发,只杀得鞑子水军尸横遍“海”。老铁山水道到处飘满了船只的残骸和鞑子水兵尸体战斗一直持续了三个时辰,清兵水军终于顶不住开始朝长鹿岛方向撤退。

    此刻海上吹的是东南风,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顺风,于是两支舰队都涨满了帆,朝北方驶去。一路上宋友亮的舰队又接着火炮射程上的优势击沉了几艘海沧船“前方可以看见长鹿岛了!”瞭望手大声叫喊道“好~”宋友亮正打得过瘾,他意气风发地喊道:“打进长鹿岛,活捉尚可喜。”

    “且慢!”定远号二副匡德文出声阻止“为什么?”宋友亮诧异道“卑职曾在皮岛水师效力,去过长鹿岛。那里靠近陆地,水浅礁石多。以敌军的船只大小可以出入,我军舰船太大,贸然进去容易搁浅甚至触碰礁石。”匡德文耐心地解释道宋友亮对长鹿岛一带的水文不熟悉,听匡德文这么一说,到也犹豫起来,“难道就让他们眼睁睁地逃走吗?”

    匡德文笑道:“今日一战,足以令尚可喜那狗贼破胆,等来日我军聚集更多的轻小战船,以大船破敌,用小船登岸,必可一举攻占长鹿岛。”

    甘辉在船头向长鹿岛方向观望了一会,说道:“匡德文所言非虚,长鹿岛附近的海水开始变色,说明海水正在由深变浅。我们的大船确实不宜轻易进入。”

    “那好吧,今天就先到这里~~我们来日方长~”宋友亮心有不甘地说道:“传令,返航!”

    等舰队回到蓬莱水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港口码头外的灯塔显得格外显眼宋友亮才从踏板上跳上岸,只见一队锦衣卫已经在码头等他了。

    “骆指挥,阔别日久,别来无恙?”宋友亮一眼就认出了为首的乃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心里忽然有些莫名的紧张,难道有人在崇祯面前给自己小鞋穿,而崇祯又耳根子软,听信了谗言?

    骆养性笑道:“宋大人不必紧张,本官是奉旨请宋大人去面见圣上的。

    “面圣?”宋友亮一愣,“几时出发?”

    “此刻~”骆养性一挥手,一名锦衣卫立刻牵来一匹高头大马,“宋大人,请~!”

【98】平台议事

    且说宋友亮被骆养性秘密地带到了北京,首先见到的不是崇祯,而是王承恩。太监在历史上似乎永远是搁在阴影里的灰色爬虫,满腹坏水、从精神到肉体都充满了霉味。其实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人们的歧视、生理上的残疾引发的心理变化以及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为保全性命而做出的必要防卫使得太监似乎越发可憎。就明朝来说又是宦官专权的极大成者,英宗时的王振,宪宗时的汪直,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自古太监贤良者少,奸邪者多。然而王承恩的确算是个异类。他身为卧底监视主子又帮助主子登上帝位,可谓忠奸难辨;他卑贱之至又权倾朝野,让内外大臣又敬又怕;他忠诚无比却也坏事做绝,使崇祯皇帝又爱又恨。

    崇祯是王承恩一手带大,他对崇祯的爱更像一个慈祥的父亲,他从心里爱着崇祯,忠于崇祯,可以说是为崇祯而活,崇祯的一切就是他的一切,所以后来崇祯自杀了,他活着也就没的意义和目的了,因为他的人生目标和寄托都没了,而崇祯也离不开他王承恩,可以说他是崇祯的主心骨,是当时大明王朝的主心骨.崇祯对他是又狠又爱,狠是狠他太聪明,什么都瞒不过他,爱也是爱他太聪明,什么事情他都能搞定,崇祯怎么也离不开他。不过,这次会见是非正式的,因为它在王承恩的府邸进行。

    王承恩满头白发黑发交错,他穿戴着一身便服,坐在一张花梨木做成的太师椅中间。脸上的神色十分慈祥,但是宋友亮分明能从他眯着的小眼睛里感觉到深不可测的城府和冷酷。

    于是宋友亮当下拜倒,抱拳说道:“标下海阳卫指挥使、游击宋友亮,参见王公公!祝王公公,永远健康~!”

    王承恩眼角微微动了一下,随即嘴角也动了一下,眼角动是因为皱眉,宋友亮这“永远健康”算是什么敬语?转念一想,这种卫所武夫能有多少墨水在肚子里?不过,既然他能用敬语来拍自己的马屁,说明这个年轻人还是很识相的。他哪里知道“祝永远健康”在后世也曾用来嘱咐一个显赫一时的人物王承恩微微抬手,“宋游击不必多礼!”他的声音和所有的太监一样,声音比较尖厉。“请坐~”他指了指自己右手下的一张椅子。

    “标下不敢~”宋友亮推辞了一下“让你坐你就坐,年纪轻轻的,怎的也沾染官场上的那一套虚与委蛇?”王承恩板起了面孔“那标下就却之不恭了!”宋友亮在椅子上坐下王承恩细细打量了一番宋友亮,笑道:“果然很年轻,宋游击贵庚啊?”

    “不敢,标下今年二十有二!”

    王承恩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次陛下秘密召你入京,你可知道所为何事?”

    “标下只知道带兵和屯田,驽钝的很,还请公公明示!”宋友亮心想自己进门之前,就托王承恩的家仆给王承恩送上了价值五千两银子的厚礼,他多少也该透露点风声给自己“嗯!”王承恩奴了奴嘴巴,一个黑衣家丁就把厚厚一摞奏本放到宋友亮面前。“这是?”宋友亮诧异道“看看吧!这是之前宋学朱参你的奏本,还有山东、河北各地州府的奏本!”王承恩依旧眯着眼睛,语调十分缓慢宋友亮打开宋学朱的奏本一看,这个宋学朱果然参了自己一本,不过功是功,过是过,奏本所说倒也算客观。接下来的奏本就是山东、河北各地官员的奏报,说是清军撤退过境之时,抛下不少尸体和钱物。当地百姓捡拾之后,都染上了天花,以至于清军过境之后,沿途州府天花肆虐,死者枕籍。

    “这群死鞑子!”宋友亮骂道“宋游击,根据谍工回报,东虏大将岳托和马占都死于天花,这可是你立下的大功啊!”王承恩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宋友亮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标下也是被逼无奈。当时济南城内只有千余兵马,而城外~~~”

    “好啦好啦!”王承恩打断了宋友亮的辩解,“如不是天花在东虏军中肆虐,他们也不会这么快就撤兵。沿途百姓就算不是死于天花,也会被东虏抓取做奴隶。这样死了,也算为国尽忠了!”王承恩的家仆把那些奏本收好拿走了“陛下已经下旨,免了那些州县的钱粮三年!”王承恩说道:“这次不是来追究你责任的,而是要提拔你这个小兔崽子!”

    “当真?”宋友亮露出一副天真无邪,人畜无害的微笑“当真,不过本座到要问问你,一旦提拔了你,你打算~~~怎么为国尽忠啊?”王承恩拖长了调子若是换了别人问这话,宋友亮肯定是说些套话应付,但是宋友亮甚至王承恩是一心效忠崇祯的,于是别决定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叫什么话?”王承恩所望地摇了摇头,“这哪像是大明官军游击官说的话?要是从闯贼、献逆那样的流寇嘴里说出来到不奇怪~~~”

    宋友亮不急不慢道:“公公莫急,请听我细说。公公有没有听说过说书啊?”

    “那自然是听过的!”王承恩皱起眉头,“这与说书有什么关系?”

    “那公公定是听过《薛仁贵征东》这一出了吧?”宋友亮又问“听过,说的是薛仁贵攻打高句丽的故事!”王承恩虽然是个太监,但是绝对不是不学无术之徒宋友亮说道:“那就是了。那时候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唐玄宗也是多次征讨高句丽,结果一个因此亡了国,一个直到儿子辈高宗时才灭高句丽。”

    “别给我东拉西扯,挑正经的说,若是皇上听了这话,你还~~有命吗?”王承恩用手指敲打着太师椅的扶手,好像在敲打宋友亮的脑袋一般宋友亮说道:“标下的方略就是多方骚扰,重点打击。鞑子自万历年兴起,直到如今成为大患,绝不是靠打一两次胜仗就能一劳永逸的。”

    王承恩微微点头,“可没有胜仗,就更谈不上解决了!”

    “所谓决胜于朝堂,两国之间的胜负博弈,并不仅仅在军事上。而军事胜负的关键,也不仅仅是我们能看见的沙场厮杀。”宋友亮郑重其事地说道:“比如军队吧,鞑子生性凶悍,人数虽少,但是所行的八旗制度却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战斗力。我大明呢?我们大明百姓本来就生性纯良,再加上卫所制度荒废,边军普遍欠饷。以百万纯良之众,如何能敌十万暴虐之敌?”

    王承恩摇了摇头,说道:“积重难返,你说的这些谁人不知道?你倒是说说你的办法!”

    宋友亮笑道:“但是,若论国力,鞑子确实比不过我大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