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战笔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观战笔记-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1月8日 ◎美军一架运输机被伊拉克游击队用一发导弹击落。 
  1月9日 ◎日本政府今天正式下令向伊拉克派兵。日本舆论认为,“小泉终结战后日本”,日本“借‘9·11’完成蜕变”,日本自二次大战战败以来,再次“步入战争泥潭”。 
  ◎巴古拜镇一座清真寺遭炸弹袭击,造成6人死亡,39人。14。 215 受伤。 
  1月10日 ◎在伊拉克南部城市阿马拉,英军向示威者开枪,打死6人。 
  1月11日 ◎美军公布,伊战死亡人数已突破500人。伤员达到2849人(其中2461人是战伤,其余是各种事故和意外致伤)。   
  附录 伊拉克战争大事记(5)   
  1月12日 ◎朝鲜批评萨达姆没有认真备战。 
  1月14日 ◎巴古拜镇警察局附近发生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人死亡,20多人受伤,死伤的多数是警察。 
  ◎美军逮捕萨达姆时缴获的一份文件证明,萨达姆与拉登之间互不信任。 
  1月15日 ◎伊数万名什叶派穆斯林在巴士拉举行示威,高呼“对美国说不”的口号,要求“直选”新政府。民调显示,美国近六成民众仍然对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表示支持。 
  1月16日 ◎美国表示,在伊拉克举行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成熟,打算请联合国派遣一支实地调查小组去伊拉克考察,以寻求一种可行的折中方案。 
  1月18日 ◎巴格达美英联军总部遭到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5人死亡,130多人受伤。 
  1月19日 ◎日本自卫队车队已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接受采访的日本民众有40%的人支持向伊拉克派兵。 
  ◎安南表示,联合国打算重返伊拉克,以帮助美国实施伊拉克过渡计划,但要求美国交出部分权力。 
  。15。 216 1月20日 ◎什叶派穆斯林在4座城市举行示威,一是要求美军交出萨达姆,以战犯身份处死;二是要求更大的政治发言权。 
  1月22日 ◎西班牙国民警卫队驻伊司令佩雷斯·加西亚遭到枪击,头部受重伤。 
  ◎巴古拜美军驻地遭炮击,美军士兵死2人、伤1人。 
  1月25日 ◎美国向联合国表示,除了2004年6月30日将权力交给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最后期限不变外,过渡计划的其他内容可以大幅度修改。 
  1月27日 ◎6名美军士兵被炸死。 
  1月28日 ◎英国大法官赫顿提交的凯利自杀案调查报告指出,布莱尔与凯利之死无直接关系。 
  ◎赫顿报告重创英国广播公司(BBC),导致总裁道歉,主席辞职。 
  1月30日 ◎因报道英国“情报门”事件而导致武器核查专家凯利自杀的BBC记者吉利根辞职。 
  2月1日 ◎伊北方城市埃尔比勒发生自杀性大爆炸,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2月2日 ◎小布什总统决定,成立一个由两党组成的独立调查小组调查战前情报,并于2005年前提交一份报告。媒体认为,这是小布什的竞选连任策略之一,因为这样一来,可以把调查结论拖至大选之后揭晓,目前可以暂时“熄火”。 
  ◎布莱尔宣布,他将委任一个跨党派的委员会,对伊战前的英国情报是否准确进行独立调查。 
  2月3日 。16。 217 ◎伊“临管会”以“煽动谋杀”和“挑衅性节目”为由,对阿拉伯卫视台、半岛电视台分别下达停止报道活动两个月、一个月的禁令。 
  2月4日 ◎布莱尔说,虽然在伊拉克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对于“作出发动战争的决定,我不感到惭愧”。 
  2月6日 ◎中情局长特内特说,中情局从来没有说过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伊拉克什叶派精神领袖西斯塔尼躲过了一起暗杀。 
  ◎小布什总统任命“情报门”独立调查委员会。该调查委员会由民主党前参议员罗布和退休法官共和党人西尔贝曼共同领导,于2005年3月前提交调查报告。 
  2月7日 ◎联合国专家组启程赴伊拉克,考察在6月30日“交权”前能否举行直接选举。 
  2月10日 ◎巴格达以南40公里的一个警察局发生汽车炸弹袭击爆炸,造成至少45人死亡,150多人受伤,多数是平民。 
  2月11日 ◎伊拉克陆军招募中心发生汽车炸弹自杀性爆炸,造成36人死亡。 
  ◎英国《独立报》刊登了美国审讯萨达姆的一次录音带记录。审讯者问:“你就是伊拉克前统治者萨达姆·侯赛因吗?”萨达姆答:“不是。”审讯者又问:“你不是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答:“我是。不过我不是伊拉克的前统治者。在伊拉克举行新的选举之前,在我辞职之前,从法律角度讲,我仍然掌管着伊拉克。” 
  2月12日 ◎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阿布·穆萨·扎卡维,认为目前他是伊拉克“能量最大的恐怖分子”。 
  2月14日 。17。 218 ◎费卢杰警察局遭到炸弹袭击,造成23人死亡,30多人受伤。同时,有50多名袭击者冲进警察局,放走了100多名犯人。 
  2月15日 ◎伊“临管会”外交人士说,伊将要求美国取消萨达姆战俘地位,并把他交给伊拉克人民审判。 
  2月17日 ◎伊“临管会”不再支持美国的过渡计划,而要求由“临管会”行使主权直到能够在伊拉克进行全国选举为止。 
  2月18日 ◎美国陆军伊战研究报告出台,总结了伊战主要教训。报告称,虽然美军在短短几周之内便摧毁了萨达姆的军队,但它并不是一个好的范例。美军的主要教训有:一,城市战没有受到考验。二,容易受到简单武器的打击。三,假如对方先发制人,情况难以设想等等。 
  2月23日 ◎基尔库克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至少5人被炸死。 
  2月26日 ◎英国“情报门”又曝新料,英国情报人员在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搞窃听。安南对此“非常失望”。   
  附录 伊拉克战争大事记(6)   
  3月1日 ◎伊“临管会”就临时宪法草案达成协议。 
  3月2日 ◎巴格达、卡尔巴拉等地发生针对什叶派穆斯林的连环爆炸案,造成至少150多名什叶派穆斯林丧生,共有400多人受伤。 
  3月3日 ◎伊连环爆炸案元凶露出水面,他就是美军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的扎卡维。 
  3月7日 ◎驻伊联军总部又遭袭击,有5枚火箭弹击中了联军总部所住的一家酒店。 
  。18。 219 3月8日 ◎伊“临管会”25名成员一致通过了伊拉克临时宪法,西斯塔尼发表一项宗教命令,对临时宪法“保留意见”。伊“临管会”中西斯塔尼的支持者保证,将修改他们所反对的部分章节。 
  3月11日 ◎伊拉克武装分子假扮成警察,在巴格达南部一个检查站打死了两个美国人及他们的伊拉克翻译。在另一处有4名伊拉克警察被打死。 
  ◎西班牙火车站发生连环大爆炸,造成173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3月17日 ◎美、伊军队在巴格达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 
  3月19日 ◎伊战一周年,全球各地爆发反战大游行。 
  3月21日 ◎西班牙新当选的首相萨帕特罗说,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失败了,西班牙从伊拉克撤军不可避免,“我们无法通过战争来战胜恐怖主义”。 
  3月27日 ◎伊拉克又接连发生袭击爆炸事件。 
  3月29日 ◎伊拉克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接受美国国会调查。有人指控他非法使用美国资金影响美国国内舆论。 
  3月31日 ◎费卢杰爆发反抗美国占领者的暴力事件,愤怒的当地民众炸毁美军和美国承包商车辆,打死美军士兵和美国承包商多人,并有焚尸、暴尸行为。 
  ◎巴格达、费卢杰、巴古拜等地发生多起袭击爆炸事件,造成5名美军士兵丧生。 
  4月2日 ◎巴格达、基尔库克、安巴尔省又发生多起袭击爆炸事。19。 220 件,造成5死1伤。 
  ◎鲍威尔承认,他去年2月向联合国陈述的对伊开战“理由”所依据的情报有误。 
  4月4日 ◎在伊拉克圣城纳杰夫,美军向数千名什叶派穆斯林示威者开火,造成至少2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萨德尔领导的“什叶派起义”席卷伊拉克中部和南部许多城市,伊拉克局势由此发生重大变化。 
  4月5日 ◎美军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对逊尼派发动的“费卢杰事件”进行报复,同时打击萨德尔领导的什叶派起义势力。 
  4月8日 ◎反美武装连续绑架了几个国家的人质,要求外国军队从伊拉克撤离。 
  4月10日 ◎美军车队在巴格达再次遭到袭击。 
  4月12日 ◎费卢杰逊尼派武装要求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撤离,否则抵抗武装将向他们发动进攻。 
  ◎美军通过调停者与纳杰夫什叶派武装进行了5轮谈判,要求萨德尔停火。 
  4月13日 ◎在伊拉克被绑架的7名中国人质获释。 
  ◎伊拉克战乱不止,石油价格急剧攀升。 
  4月14日 ◎1名意大利人质被杀。 
  4月16日 ◎联合国赴伊拉克特使卜拉希米提出一项计划:6月30日把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一个临时政府,过渡到明年1月举行大选,美英立即表示,支持联合国所提出的成立伊拉克临时政府的计划。 
  4月17日 。20。 221 ◎纳杰夫发生枪战。 
  4月18日 ◎又有5名美军士兵被打死。 
  ◎萨德尔下令停火两天,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他表示,支持联合国向伊拉克派遣维和部队,但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必须立即撤出。 
  ◎费卢杰经过双方谈判达成停火协议。 
  4月20日 ◎美国任命驻联合国最高外交官约翰·内格罗蓬特为驻伊拉克大使。 
  ◎伊拉克建立审判萨达姆的特别法庭。 
  4月21日 ◎驻伊美军开支已成无底洞,美陆军要求增拨60亿美元。此后5个月,对伊军事行动至少需要100亿美元。 
  4月22日 ◎首创“文明冲突论”的亨廷顿接受访谈时称,美国在伊拉克制造了一个文明冲突的策源地。 
  4月24日 ◎美军在提克里特遭到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造成4人死亡,16人受伤。 
  ◎海湾石油设施遭到来自一艘小艇的自杀性炸弹袭击,造成47人死亡,包括8名美军。 
  4月25日 ◎伊“临管会”确定白底、浅蓝色新月标志的新国旗样式。 
  4月26日 ◎巴格达一座化学品仓库大爆炸。 
  ◎费卢杰武装组织再次与美军爆发激战。 
  4月27日 ◎俄罗斯《独立报》文章称,伊拉克可能爆发伊斯兰革命,对此谁也不要幸灾乐祸。文章说,如果宗教狂热在伊拉克获胜,那么俄罗斯、中国、保加利亚、法国、马其顿、波斯尼。21。 222 亚、意大利和德国等穆斯林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将遭殃,并将波及到更大范围。 
  4月28日 ◎美军对费卢杰发动猛烈空袭。 
  4月29日 ◎伊拉克各地发生连环袭击爆炸事件,美军又遭“黑暗的一天”。 
  ◎美军宣布撤出费卢杰。 
  4月30日 ◎萨达姆时期的一位将军萨利赫,今天率领一支伊拉克安全部队进入费卢杰,接替从费卢杰撤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萨利赫受到当地群众英雄般的欢迎。   
  附录 伊拉克战争大事记(7)   
  ◎美国电视台播出美军士兵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照片,美军惊曝“虐俘门”,引起世界舆论极大震动。伊拉克人愤怒声讨美军虐俘行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抵制占领”。 
  5月1日 ◎英国报纸披露,英军中同样存在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严重问题。 
  ◎美军虐俘的电视画面激怒了阿拉伯世界。 
  ◎伊拉克又发生4起袭击事件。 
  5月3日 ◎美国军方对6名参与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美军军官给予了训斥处分。 
  5月5日 ◎小布什总统承认虐俘事件“恶劣”,但他并未就此正式道歉,阿拉伯人怒火难平。 
  5月6日 ◎国际舆论同声谴责美军虐俘行为。 
  ◎小布什总统就虐俘事件首次表示“道歉”,称它“玷污了我国荣誉”,批评拉姆斯菲尔德对虐俘事件“处理不当”,虐俘丑闻使小布什陷入困境,支持率再次降低。 
  5月7日 。22。 223 ◎拉姆斯菲尔德就虐俘事件“道歉”。 
  5月8日 ◎伊拉克逊尼派、什叶派两派宗教学者共同讨论联合反美问题。共有500多名两大宗教派别的学者参加了在巴格达召开的这次会议,会场上挂着“携手并肩,建立团结独立的伊拉克”的大幅标语。 
  5月10日 ◎美国“虐俘门”追根寻源到国防部,是五角大楼批准对伊拉克战俘实施“虐待性审讯”。 
  5月11日 ◎美军摧毁了萨德尔设在巴格达的办公室,萨德尔下令在伊拉克全境抗击美军。 
  5月15日 ◎美军方承认,虐俘行为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小布什总统保证不再发生虐俘事件。 
  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中将下令,美军禁用严酷审讯手段。 
  5月17日 ◎驻巴格达联军总部再次遭到猛烈袭击,伊“临管会”当值主席萨利姆在此次袭击中身亡。 
  5月19日 ◎美国军事法庭对虐俘士兵开审,二等兵西维茨被判服刑一年,并处以降级和记过处分。 
  5月21日 ◎美国彻底抛弃沙拉比,美军士兵和伊拉克警察突然查抄沙拉比在巴格达的办公室和住所。 
  5月22日 ◎最早揭露美军虐俘真相的美军军士塞缪尔·普罗文斯说,他最近遭到了一系列不公正对待。 
  ◎伊拉克内政部副部长官邸遭到炸弹袭击。 
  5月24日 ◎驻伊美军总部又遭炸弹袭击,造成4人死亡。 
  5月25日 。23。 224 ◎伊“临管会”国防部长阿里·阿拉维在伦敦说,6月底“交权”之后,外国军队在伊拉克继续驻留的时间应该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年。 
  5月27日 ◎萨德尔同意在纳杰夫停火。 
  ◎英国国防大臣宣布,向伊拉克增派370名英军士兵。 
  5月28日 ◎伊“临管会”成员说,“临管会”已提名伊亚德·阿拉维为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