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温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温侯-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绍固然对追击一事不着急,可却急坏了一人。
曹操道:“盟主,现下各路将士士气正盛,董卓畏惧我军方才仓皇逃走。拿下虎牢关后,前往洛阳的路上再无天险,董卓也再无战心,若此时不追击,更待何时?”
袁绍敷衍道:“孟德啊,这数日激战,令各路兵马皆是疲惫,况前路不知董贼是否设下圈套,此时进兵,着实不利啊。”
众诸侯喃喃道皆如袁绍所言,想来这些日子下来,部下多有阵亡,莫要忘了这天下可不仅仅只有一个洛阳,一个董卓,日后回到自己的属地,损兵折将的他们又待如何,难道就不怕其他人趁虚而入,为其吞并?
他们当然怕,故而在盟主袁绍做出那般的姿态后,也是复议,不愿出战。
曹操急道:“我等已攻下虎牢关,洛阳城唾手可得,此战可定天下,尔等岂能惜命而枉失战机啊。”
众人虽言语,却无一人愿随曹操出战,想来心中各自打着算盘。
曹操怒道:“竖子不与以谋。尔等不去,我自去。”说完,便欲离开。
“孟德,这是干什么去?”吕布正自从外面处理完事情回来,却见曹操怒气冲冲的出了营帐,而袁绍等人却或是面有愧色,或者讥笑不已,不一而足。
曹操愤恨之下,就将刚才与袁绍等人的对话说与吕布听,在曹操的下意识中,吕布才是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吕布闻听经过,方才哈哈大笑道:“孟德,你我皆为大汉之民,今天下受辱,如辱你我。此时军势浩大,若不追击董贼,倒是让天下臣民寒心。既然他们不愿同往,我吕布陪孟德去。”
曹操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曹操能与奉先一同杀敌,幸哉。”
曹操与吕布执手同出大帐,继而各自调兵遣将,准备追击。
帐中袁绍身后的许攸道:“主公,怎么办?”
袁绍恼羞成怒道:“还能怎么办,既然他二人要去找死,便让他们去就是了,我等在此整军,再待准备。”
吕布与曹操合兵一处,也只有六千人而已,追击数里之后,依旧不见徐荣部,便令军中千人为前部继续猛追。
对此,吕布心中有些不解的,任何军队在撤走的时候,必定会在途中设防,以阻追兵甚至是吃掉追兵。曹操这个军事大家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结合曹操后来的强势发展,吕布明白了曹操不是不知道而是极有可能是故意去送这千余人马。
至于为什么?可能是为了一个“忠义”的名声。
在其余诸侯皆不行追击之事,唯有其一人敢与出击,即使战败也是利大于害。在这个时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曹操损失个千把人,只要有钱就能重新获得。可是此军为义,不顾生死而追击董卓军的名声,却势必让曹操在士子家族中获得极高的地位。
这就是三国啊,到底有多少真相被埋藏其中,又有多少豪杰默默无闻。那曹操不是被杀的幸得曹洪之马方才逃得性命吗?可他到底是平安无事的逃得性命,更何况当时的事情又有谁说的清楚呢?看着前面的曹操,吕布真的很想知道他到底会在这次追击战中有怎么样的表现,而自己,又将发掘出怎么样的一个曹操来。
吕布握紧了方天画戟,领着座下的一千人跟在曹操身后,一探究竟。

第十五章:胡轸怕死来献关,徐荣报恩阻追兵

对徐荣来说,董卓就是就是力量的源泉。自从徐荣在董卓帐下为将,为其信任委以重任,领了一军南征北战,便忠心与董卓,不做他想。
其实徐荣本是辽西人,不算是正宗的西凉人,因为为官吏所害,只得逃离故乡,之后为谋生计又是参军以此立身,之后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徐荣渐渐脱颖而出。
“只要你一日能杀敌,本将就能重用你一日。”
自从董卓那日如此对徐荣这般说,徐荣便立下了以死相报的意念。难以想像,天下人人唾弃的董卓在西凉百姓中拥有的威信简直可以媲美天子,而在西凉军上下,董卓才是他们的“天子”。
徐荣回忆起董卓临行前,对他说:徐荣你乃我大将,有勇有谋,我可把董某的身家性命交付与你,可守得住这虎牢关?”
为了早日回到洛阳商议大事,董卓不得不留胡轸守虎牢关,徐荣在两地之间断后。也就是说,需要这五万人马尽量为他董卓争取时间。但徐荣心中只有对董卓的知遇之恩的感激。所以即使董卓放弃了虎牢关,留下他们这五万人,虽说不至于是送死,却也是胜算不大,也许也可以说是被摒弃了。不过徐荣依旧相信着董卓,如同身后自己的两万人马一样相信着。
要不是胡轸那厮贪生怕死,献关投降,凭借自己的能力,就算不能击败盟军,但要保虎牢关三个月不失也不是不可能,怎么会在一个月后就失守。
“胡轸贼人,若不是这厮贪生怕死,何故至此。”徐荣大恨。徐荣深知虎牢关守将胡轸胆小如鼠。只因善与拍马奉承才被董卓重用,只是董卓却是不知道得,还以为他胡轸忠心耿耿,加上他的官职比徐荣高,自然便是要他当了虎牢关的主将,既然这是董卓的意思,徐荣也只能照办,以其为主将,自己在旁辅助,可恼的是胡轸见董卓率大军而回,心中动了歪念,贪生怕死的他便有了投降的念头,唯恐被徐荣诛杀便支开他去后方修筑防御,待其离开不到半月就献关投降了。
有副将连连劝说,不至徐荣太过愤怒。
随着前哨来报,身后有追击部队。
徐荣一惊,闻探马所言,居然只有五千人左右的追兵,徐荣的第一反应就是敌方有诈。
为什么呢?因为就算徐荣是败兵,可也足足有两万之众,而且有一万人马还是西凉骄骑,莫说区区五千人来追击,就算是同等的两万人马前来,他也不惧,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徐荣令探马再去探察,在再次得知只有五千人的追击部队,徐荣果断命令大军原地列阵。因为在广阔的大地上,骑兵是不惧怕任何机动部队的。渐渐的前方出现一丝黑线,越来越宽。徐荣下令全部的骑兵出击,步军压后。很快,徐荣部就与前方敌军战斗起来。而情况也正如徐荣所想,这些追兵不堪一击,不久就被骑兵冲的七零八落。战斗之时,有副将告知徐荣,前有一将,身后旗帜上书一个“曹”字。
徐荣心想,能带动五千人马者,又是姓曹的,莫不是当初欲刺杀相国的曹操?若能擒得曹操,必为大功一件。徐荣留下部分兵马继续清扫战场,诛杀残余的盟军,自己带着亲卫精锐万余人杀向那曹姓大将。
不想那曹性大将颇有武力,竟然杀伤不少部众,领着千余人居然不惧与万人作战,早先听闻那曹操虽然有些智谋,但是手上功夫却是极弱,焉有如此勇猛,故而徐荣隐隐觉得不对劲,大声问道:“敌将可通姓名?”
那曹姓大将厉声道:“小爷叫曹洪,记住你家爷爷的名号。”
曹洪出言不逊,惹得徐荣闻言大怒,令大军压上,不再多想,在这平原上,就算有什么诡计,五千人对两万人也是万万没有胜算的。
万人压上,曹洪顿时压力大增,身边的将士也是死的越来越多了。不得以,曹洪趁着徐荣部未曾形成对其部的合围,领军杀出一条血路,先行撤退。
失去了虎牢关的徐荣正想拿这次战斗提升下部队的士气,怎么能让曹洪如此轻松的撤走呢。于是先率五千骑兵反追击曹洪部,其后是他的一万多人的步军,已经落下一段路程。
不想行不了多久,便见前方浓尘滚滚,势如万人之众。
徐荣见此,恐其为盟军救援,实不能与其纠缠,只得放过曹洪部,下令撤退。
两军合为一处,只得兵两千余人,刚才只是一会功夫,就已被徐荣杀了千余人。
“幸得曹将军此障眼法,方能哄得徐荣不敢再进”,吕布赞道。
曹操本想追击一番,最多只是遇到埋伏,但不至于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反击。因而曹操只得用了一计以作疑兵,果见奇效,现下闻得吕布之言,却是摇头道:“若给曹操万余人,又何须如此。”
闻言,吕布也是心中一黯,曹操之能只怕天下只有自己知晓。
随后,曹操见军中只剩下两千余人,而吕布也不过一千人,再难有所作为,只得下令撤回虎牢关,再作打算。
来时急行,去时倒也走的轻松。
不想风云突变,有探马道那徐荣竟然又杀了回来。曹操大惊,急令剩余将士速速撤退。原来那徐荣初时却为假象所迷,以为有万余盟军在后。可是着徐荣久统重军,甚熟马匹。即使刚才浓尘滚滚,可是千余战马所造成的震动与叫声,又怎么能跟万马相比。而盟军用了此障眼法,也就是说敌方定是兵力不足。当机立断之下,徐荣居然敢再次反杀,足见徐荣之勇之智。
一路上,曹操只能带着骑兵逃跑,还有千余人因为是步兵,在骑兵的追击下,死亡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西凉军的可怕之处,就是他的马速甚快,骑士善射,这让曹操的千余骑军也是不断的伤亡着。
眼见徐荣快追上来了,曹操不由仰天道:“天欲亡我也”
曹操身边的大将曹洪道:“我去阻挡那斯,主公速走。”
曹操急声道:“子廉不可,恐无命矣。”
曹洪壮言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说完,曹洪不顾劝阻,率本部返身杀回,为了给曹操争取时间,猛将夏侯敦亦随曹洪,其余大将护卫曹操撤退。曹操只能看着曹洪他们被淹没在骑军之中。
吕布见这等男儿情怀,大为感动,也不顾日后曹操是否会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对其道:“孟德先去,曹洪等人,我自前去救助。”
说完,吕布便带着这一千人返身与曹洪等人一同抗击徐荣部。大概是因为见到了日后那不可战胜的吕布,徐荣部大受打击,一时间竟不敢上前,反被吕布等人一阵冲杀。好在徐荣用兵有方,在杀了数十人后,便带着一千亲卫军先行杀向,终是抵挡住。
吕布本想将徐荣诛杀,只是人围重重,却是不得进,又见后方敌军的步军也是跟上,只得招呼曹洪一声赶紧撤退。
就在吕布与曹洪等人苦苦支持的时候,他们的援军终于是来了。这次是真的大部队来助,孙坚,文丑率三千骑兵与五千步军杀到,其势汹汹。
狼骑在前,五千荆楚兵在后,以雁形阵突进。
徐荣暗叫一声不好,只得舍弃曹洪这两千人,另外还留下数千人马断后,自己领着剩余的一万五千人撤退。
其后又被文丑追上,再杀了一番,斩首四千余人。徐荣最后只带得万余人有命撤回洛阳,一路上尽是放弃阻碍行军速度的东西,不敢再做半分停顿。
而此时在洛阳的董卓虽然并不知道虎牢关在他离开的一个月,就被他的心腹大将胡轸献关了,但是他现在心中已经是惶恐不安,因为那十八路诸侯,因为吕布。
“来人啊,速传军师以及军中各将前来见我。”心中不安越甚,董卓也越是不能等,便立马叫人找其他人来商议万全之策。
府中自有仆人听令行事,不一会儿叫召集军中各路大将谋士前来,个个面带愁色,显然也是知道他们的相国叫他们来所为何事。

第十六章:挟天子以令诸侯,拟诏书以逼天子

董卓自从虎牢关回到洛阳之后,虽说不至于害怕,可心里到底是有几分忧郁的,当前形势已经算不上乐观了。
李儒,外为董卓军军师,内为董卓女婿,是董卓最信任的人之一,而他的足智多谋,也值得董卓去重用他。此时的形势,正需要有人为董卓策划一二,李儒是不二人选。而张济等人又是军中各部主将,也是一一请来,就连因为受了箭伤而早先回到洛阳的张辽也是一并前来。
李儒拜见董卓道:“不知主公急招我等,是为何事?”
董卓叹道:“只因敌军势大,其锋正利,故心中不安,不知该如何应对。”
李儒道:“既然敌军其锋正利,我等就该避其锋芒才是。”
“哦?”,董卓一听有戏,急忙道:“我儿速速道来。”
暂不说自己所想的计谋,李儒倒是先说道:“不知主公是否听得一首童谣?”
“童谣?”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细细的回味这首童谣,既而道:“你的意思是要弃洛阳,入长安?”
李儒道:“主公明见。”
“不行不行,这洛阳乃是京都,岂可轻易弃之?”显然董卓是不能接受这个意见,毕竟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已经那么多年,对大汉百姓来说,洛阳是一种象征,而且自己占据着洛阳,如同占据着大汉的命脉,如此放弃,岂不是让世人感叹自己董卓的胆小。
李儒再道:“相国,弃洛阳,入长安,此乃一石两鸟之计。”
对于这句话,董卓还是有些兴趣,便也问道:“如何一石两鸟?”
李儒解释道:“长安地广人丰,前有潼关之险尚胜虎牢,后有三辅之地归附主公,立都长安逼诸侯之芒,又能修养生息,此为一;洛阳为大利,送于敌军,其各诸侯如何分这洛阳,因其利而分诸侯,此为二。”
董卓想想,此计确实大妙,只是这洛阳
正当董卓犹豫不决之时,有下人报讨虏校尉贾诩从长安回来晋见。
自从上次贾诩出计,使用皇甫嵩两位将军,且分析的合情合理,便也让董卓见识了贾诩的智谋,如今心中决战不下,董卓正好要其他也出出主意。听贾诩来了,急令人带他进来,董卓道:“文和,何以至此啊?”
贾诩道:“武威太守马腾已经被我军打退,丢失的郡县也全部夺回,与我等定下合约,不再侵扰,末将先来禀告相国。”
这算得上董卓这几天来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了,心中都是大安。
董卓笑道:“甚好,此行多亏文和了。”
贾诩连称不敢,只说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所依者皆是郭汜以及凶猛的西凉军。
董卓道:“文和啊,本相有一事实在难以取舍,不如你也来商讨一番。”
其后,董卓把李儒的建议告之贾诩,希望他能给他一个建议。
董卓道:“文和,此事可行否?”
贾诩思考一阵,道:“军师之计,不可不谓之妙,然迁都长安,文和实在不能苟同。”
李儒倒也不恼贾诩的反对意见,问道:“文和又有何妙计?”
贾诩对董卓,李儒二人道:“主公,军师,贾诩以为我等即使要放弃洛阳,也不应该在此时撤离洛阳,这样只会让情势更加难以控制。”
董卓道:“这是为何?”
贾诩少顿一会,整理一下思路方才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