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品青铜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天品青铜时代-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亡周室,杀周赧王和西周文公,夺得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周王室名实俱亡,秦昭王完成了两代前任领导人(秦惠文王、秦武王)的梦想,之后韩王来朝拜,魏国彻底服软。秦国人连天下的共主都敢杀,同后来项羽杀义帝楚怀王一样,那就表示他有当天下共主的野心了。周赧王来不及叹息,只给后人留下一个债台高筑的成语,周王室的覆灭宣告了分封制的彻底失败,虽然后世偶有逆流(汉初、明初),但这种政治制度已被绝对边缘化。

秦国势力收缩,五国不思并力西进,也无力西进。秦国远攻邯郸不克,五国联军的给养配合、磨合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也只能自扫门前雪了!扫雪打猎有可能会抢了邻居门前的猎物,春申君北上亡鲁,齐国谁也不合作,继续当缩头乌龟;魏安釐王四面出击,收复部分河东领土并占领飞地陶郡,山寨秦国风格趁会面杀卫怀君,立自个儿女婿怀君之弟为元君,通吃卫国,又找齐国泄愤。不过,据杨宽先生考证,魏惠王就曾扶立亲魏的卫平侯,而且元君也不是怀君的弟弟。

如果仅从战略上考虑可能好多人都觉得春申君和魏安釐王只会搞窝里斗,问题是当时的六国是一窝子么?真正讨论国家大势走向不能光从军事上考虑,也不能斤斤计较城池土地的得失,外部表现只不过是内部力量的一种外延,韩非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的败亡在于吏治腐败(《韩非子有度》),同样割地赂秦也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古今中外每一个灭亡的朝代或帝国,其根本原因都是吏治腐败、民怨四起,不能光把板子打在签订辱国条约的外交大使身上,外交大使暴得大名或遗臭万年都是国家衰亡的表征。

六国之间小打小闹倒也有情可原,比如楚国的消极怠工,齐国的中立政策,但战国末期六国大规模作战发生在燕赵两国。燕国虽然在今天的京津一带,可当时是个文化沙漠,人才极度匮乏,几百年来也就燕昭王有点出息,燕王喜喜欢玩过家家,可能他以为战争不就打群架嘛,赵国经过两次淮海战役,防守空虚,可以南下打秋风了,遂发起鄗代之战。军事会议上,乐闲(乐毅的儿子)觉得燕国战斗力不如赵国(赵国骑兵是和三胡的硬仗中历练出来的,而燕国是靠秦开欺骗战术打败东胡的),将渠说你刚援助了赵国五百金(约合125公斤,按现在黄金价格要值3375万人民币),说打就打,师出无名啊!燕王喜的意见通不过,臣子还没生气呢他反倒发脾气了,好像乐闲、将渠闲着没事专门和他这个领导唱反调似的。燕王喜发动战车两千乘、兵卒六十万准备出征了,还不好好统一下内部舆论,将渠拉着他不让走,燕王轻松一脚踹开就去玩他的战争游戏去了。在三国志游戏里,如果临时攻打诸侯自己的将军都会晕一阵子呢,而现实中那可是在拿国运当赌注啊!

赵国仓促应战,廉颇、乐乘(乐毅的另一个儿子)率领二十五万少年军大破燕军,北上五百里围困燕国,燕王喜很不喜欢地割让了五座城池给赵国,这个游戏代价也太大了,一点都不好玩。此时乐闲跟着兄弟乐乘到了赵国,燕王喜写信劝乐闲回国,说是劝有点牵强,此前燕惠王劝乐毅回国好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别管心里是不是那么想的,而燕王喜却在为自己做辩护,说自己虽然笨,但不是桀纣,还知道乐闲是个人才,迟早会提拔的,再说家丑不可外扬,一点说服力都没有,连我都忽悠不住,聪明乐闲会上当么?乐毅是燕赵两国的和平大使,但他儿子辈却见证了燕赵两国的反目成仇、大动干戈。秦国借机攻取赵国榆次三十七城,燕王喜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催化剂啊,至少让赵国提前十年灭亡。

鄗代之战,赵国声威大震,廉颇也达到了事业的巅峰,被封为信平君,代理首相,他与赵奢、乐乘同为赵孝成王的三驾马车。赵奢死的早,廉颇、乐乘这两架马车几年内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公元前245年,廉颇攻打魏国繁阳,赵国中兴有望,赵孝成王却不合时宜地挂了。继任的赵悼襄王怕廉颇功高震主,想让乐乘代替他当国防部部长,廉颇为了生存含泪和部将乐乘自相残杀,乐乘跑路,廉颇流亡魏国。两架马车全没了,赵悼襄王可真能折腾,多年后赵国兵灾不断,他又想到老将廉颇,派特使去请,廉颇为了能报效祖国不惜以吃汉堡比赛的速度往胃里填了十斤(合今五斤)肉,一斗米,可惜奸臣郭开谗言,只能活活等死。有一退休县文化局局长连春锦为了出名竟然把廉颇捧为“德圣”,真验证了现在“先造谣,后造庙”的搞旅游方针啊!

廉颇奔魏醒君是无奈之举,他要不走肯定和李牧一样的下场,杨国忠逼死哥舒翰还有点技术含量,郭开害死李牧、司马尚,让廉颇报国无门活做得也忒不细致了!如果说哥舒翰杀杜乾运和袁崇焕杀毛文龙均属严重侵犯君权,明显给皇帝留下杀他们的把柄;宋高宗杀岳飞也有迎回二圣这个说不出的理由,至少那是他们趋利避害的唯一选择;崇祯虽说也杀了不少人,但至少动机是为了国家;可赵王迁这个婊子养的杀李牧、司马尚自己平日里歌舞升平,不关心国事,佞臣说杀便杀你难道只是个提线木偶么?要我当法官,愚笨的赵王迁打四十大板就可以了,可郭开得打六十大板,还得狠狠地打。

第四季 梦天品终结战争 九、吕氏春秋

公元前251年,叱咤风云半个多世纪的秦昭王(统治时间等于孝公、惠王、武王三人总和)斗弱了楚国,斗残了齐国,又斗垮了赵国,终于死在了工作岗位上,韩惠王披麻戴孝去吊唁。权力虽然诱人,但没有退休制度也太不人道了,君主好比被判了无期徒刑,治理国家那是分内事,每时每刻还得防着臣子们来夺权,要是我这种逍遥散人肯定会崩溃的。

安国君料理完老爹的后事,逼迫赵国引渡儿媳妇赵姬母子归国,开过年正式即位三天就挂了,比明光宗福气还好,能当一辈子不操心的太子。子楚即位,吕不韦为丞相,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吕不韦早年的经历就不用赘述了,古装戏已经普及得人人皆知了,他和白圭同样都是商而优则仕,只不过白圭的相位是一把手魏惠王任命的,而吕不韦有着“奇货可居”的犀利商业眼光,用一流的炒期货手法投资并包装了子楚,把一个落难王孙扶上王位,把自己炒成了丞相。司马迁一会说赵姬是舞娘,一会说他是豪家女,一个人的出身都有不同说法,这点郭沫若的论点比较有建设性,认为极有可能是吕后当权时的产物。

吕不韦和邯郸舞娘赵姬之前私通过,后来也私通过,但秦始皇是不是他儿子倒是个两难官司。本来人家关起门来玩二人游戏就那么一会会,古代又不能拍艳照传到网上,况且怀孕与否当事人可能都无法确定,在技术角度来说难度太大,只不过让大家知道读书要有怀疑精神,没想到王立群教授啰里吧嗦揪住妊娠、羊水、胎盘这些医学术语不放,还想着用DNA来验真伪,万一赵姬是女版陈冠希你有那么多千年尸骨挖么?万一人家赵姬、子楚和吕不韦喜欢玩3P或者4P彼此都无所谓呢?研究历史的不要过多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不能见小失大,虽然八卦的东西好炒作,但只有炒作永远成不了大师,王立群看来并没有用行动来实践自己“名毁于透支”的理念啊!钱穆的考辨看似东一榔头西一锤的,啰嗦而无中心,但都是重量级的史料,可以当工具书查阅,为将来真正的大师提供了方便之门。

吕不韦贵为相国,干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虽然以往他平生干过无数次大事,比如包养女星啊,破家为子异啊等等,但这件事却是最伟大的。吕不韦门客三千人,四公子的门客文武齐全,黑白两道都有,主要为他们专权服务,而秦国军事强盛,吕不韦没有也不需要插手军方,而是召集文士修编了《吕氏春秋》。可以说这本书是吕不韦理论的产物,而他主张宽政修秦法,试图弥补商鞅思想的漏洞。秦国历任丞相只有商鞅和吕不韦从路线方针上为统一大业做了大贡献,其他诸公只不过是执行者罢了!郭沫若预测,如果秦始皇能坚决执行吕不韦理论,秦国断不会“仅仅十五年便迅速地彻底崩溃”。

大家都知道秦国的崛起源于商鞅变法,而变法首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确定了秦国以耕战为本,但却有重农抑商和斩首记功两个致命硬伤,只不过在早期这个系统还能运转。重农抑商早在魏国李悝变法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后世又被瓷器帝国奉行了千年,只至西风东渐国人才有所觉醒,不过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很容易矫枉过正,西方评价中国在走重商主义的老路不是没有道理的。听说浙江就给民营企业家特殊关照,定期体检,而且不必到医院排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正。**学者一听西方批评就不假思索好似主权受到了侵犯,动手动脚找证据,来揣测西方的险恶用心,非要先在声音上大过对方,难道我们非要走别人的弯路么?难道文人也得和政客一样斗得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没有中间路线可走么?你不让我重商我偏要重,你让我人民币升值我偏不升,也许私底下别人不说还是会做的,但别人一说就来气,就去跟人吵架,好似一只斗鸡。

正因为吕不韦是杂家,懂得集腋成裘的道理,治国不走极端(虽然也有统一意识形态的论调,但不像荀子、韩非那么极端,让所有不同意见都收声)对农工商一视同仁,才能保障秦国的内政补给,为统一蓄积了力量。

历朝历代的统一战争都是残忍的,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流血牺牲才能换来和平,商鞅的斩首理念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此时六国虽弱还有反扑的资本,要是单用阳谋、一味杀戮激得六国顽固抵抗秦国也消耗不起,就是能扛住统一的时间也会往后拖延。吕不韦就很高明,偷换了儒家的“有道伐无道”概念,把秦国大兵粉饰成义兵,说什么义兵是“天下良药”,六国之民应该“归之若流水”,像小孩盼父母下班一样眼巴巴等着来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吕不韦理论驳斥了当时盛行的裁军思潮(向戍、公孙龙都主张裁军),说什么无道昏君盛行,贪官污吏成风,要是义兵也被裁了就不能拯救苍生了;又说墨家非攻思想要不得啊,君王无道攻守都是助纣为虐、害民不浅之类的;最后针对六国流行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进行了批判,从技术角度论证了人民战争的荒谬性,要是中国学者好好研读历史当不会在伊拉克战争中那么吃惊了!

诚然,吕不韦在替秦军做辩护,其目的只不过借宣传吊民伐罪来麻痹民众,和日本鼓吹的大东亚共荣圈本质相同,但不可否认经他这么一忽悠,虽然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至少在战俘处理上没有白起那么恶劣,另外在蒙骜攻取三晋75城的过程中都没有斩首记录,只有麃公攻卷斩首了三万,但此后麃公可能就被军事法庭判刑了,这其中有三晋已成惊弓之鸟的因素,但也有吕不韦鼓吹“义兵”的部分原因。

吕不韦理论里虽然也有一部分民主的成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和“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但他却不主张民主政治。他理想的国度应该类似于今天西欧的虚君责任内阁制,韩非虽然也主张虚君,但却是为了让君王高深莫测控制官员,吕不韦因个人地位真得想虚君,但在古代中国此路不通,秦始皇不喜欢,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不喜欢,先前我们总以为明朝内阁权力很大,但首辅的权力同样于君主,君权和相权都在膨胀,这一点《大明王朝1566》里演绎得很到位。吕不韦一个人无法和秦王政博弈,如果他能多拉传统贵族入股搞出个元老院,形成反对寡头政治的优良传统说不准中国也会较早出现君主立宪制。儒家是在理念上强化君权,法家是在手段上强加专制,其实吕不韦所代表的杂家才最接近世间公理。吕不韦提出的以分封、武力、群臣三种限制君权方法根本不会被渴求亲政、独揽大权的秦王政所接受,吕不韦受嫪毐(秦始皇老妈的新姘头)牵连而倒台只不过是他无数种失败结局中的一种罢了!

东坡肉发明者把打仗比喻成小儿拔牙,得先慢慢松动,不能过于刚猛,吕不韦下了足量的麻药,放开手脚对三晋做拔牙手术(前文已叙述仅蒙恬就攻取75城),在他任上成功地抵挡了两次六国合纵,流放了东周君,赫赫宗周彻底灭亡,秦国统一已是水到渠成了。

评价历史人物往往是困难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秦始皇不会给吕不韦好评,毕竟时代太近,扬雄甚至认为吕不韦是只是个偷天换日、改换国宗的大偷而已,因为当时王莽准备篡位,所以很敏感,不可能给吕不韦以公论,好比现在岳飞的历史地位松动了一样。

第四季 梦天品终结战争 十、破韩灭赵

秦国一家独大,六国政治腐败,虽然没有柏杨说得好比“一根铁棒捣碎六个鸡蛋”那么轻而易举,但统一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在这样一个一边倒的时代,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了,此时历史大潮以其磅礴之势推动着千千万万大小人物的走向,所以潇水君明智地采取了纪事体为主的写作风格。总体说来,大都是时势造英雄,但也有造时势的英雄(梁启超有文论此),科学艺术上造时势的英雄确实很多,牛顿是开创物理学的科学英雄,而蔡元培是造北大学风的文化英雄。综观战国时代,苏秦之流的纵横家最多只能叫借时势的英雄,而李悝、商鞅这样的改革家才是造时势的英雄,他们让国家提高了效率,以后想办什么事都好说。

近攻也好,远攻也罢,就好似一个人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不能说近攻就是公理,远攻纯属谬论。该啃的硬骨头迟早要啃,不管它远近,照地理距离来讲秦国得灭了韩魏再收拾赵国才是正道,那长平之战岂不大谬?其实当秦国军事实力强到一定程度时完全可以同时打击三晋甚至六国,虽然多国联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