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当 地的武装抵抗运动 11 合作,进行各种破坏行动。大战后期,曾以团的规模配 合盟军主力部队,执行一些较大的作战任务。 
 英法援芬军事计划英、法政府策划武装干预*苏芬战争进军斯堪的纳 维亚的计划。1940 年 2 月 5 日英法盟国最高军事会议决定,由 2 个英国师和 1 个法国分遣队组成“志愿军”,以“援芬”为名,在芬兰北方港口贝柴摩 (Petsamo,苏联称贝辰加нeченгa)登陆,协同芬军对苏作战,同时进 占挪威北方港口纳尔维克(Narvik),直插瑞典那利瓦勒(Gallvare),并 由此深入芬兰。该计划不仅反对苏联,还希图夺取供应德国的瑞典那利瓦勒 铁矿,并设置威胁德国波罗的海侧翼的阵地。英法联军预定于 3 月初启程, 因其时芬兰已战败求和,未及成行。 
 英国政治战执行机构(PoliticalWarfareExecutive,缩写 PWE)英国 战时从事政治战和心理战的机构。前身为外交部一个向欧陆敌占区进行地下 宣传(所谓“黑色”宣传)的部门,1940 年并入*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1941 年 8 月又从该局脱离独立组成。它与*美国战略情报局合作,通过英国广播公 司(BBC,“白色”)以及 60 多个不同名称的无线电广播站(“灰色”)以 各种语言向轴心国及其占领地区进行宣传,印制传单空投到敌占区,以瓦解 轴心国的士气,鼓动当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SpecialOperationsExecutive,缩写 SOE)英国 战时特工组织。1940 年 7 月由英国军事情报局第六处下属的 D 科和军事情报 调查科联合组成,负责对敌进行破坏、颠覆和组织地下抵抗活动。全局 1 万 余人,格宾斯(ColinGubbins,1896—1976)任局长。大战期间该局共向法 国派遣 400 余名军官,运送 5000 余吨军用物资:向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提供 装备等,支持欧洲各国的抵抗运动。1943 年成功地炸毁德国设在挪威的重水 工厂,翌年又炸毁德国拥有的最后一船重水。在希腊则破坏交通,阻止德军 调动,配合英军登陆。战后于 1946 年初解散。 
 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KlngGeeV)英国战列舰。排水量 3.5 万吨, 最大航速 28.5 节。装有 10 门 14 英寸火炮、16 门 5.25 英寸火炮和 3 架飞机。 1940 年建成后加入英国*本土舰队,曾作旗舰,参加北海和大西洋的作战行 动。1941 年 5 月截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1942 年支援 PQ17 护航运输队。 1943 年前往地中海,支援盟军进行西西里登陆战役和萨勒诺登陆战。1944 年 12 月调往太平洋,后成为*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1945 年 7 月,协同美 国海军支援冲绳岛战役。 
 英苏对德联合作战协定全名《联合王国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政府为对德作战采取联合行动的协定》。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丘 吉尔发表*六·二二广播演说,声明援苏。此后两国开始有关谈判。同年 7 月 12 日,在莫斯科由英驻苏大使克里普斯和莫洛托夫签署,立即生效。共两 条:(1)两国政府相互承允在这次对纳粹德国作战中彼此给予各种援助和支 持;(2)两国政府并承允在这次战争中,除经彼此同意外,既不与敌单独谈 判亦不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此协定奠定了英、苏初期共同抗德的政治基础。 1942 年 5 月为*《苏英战时同盟和战后合作条约》所代替。 
 英国军事情报局第九处(Militarylntelligence,DepartmentNine, 缩写 MI9)简称“军情九处”。大战期间英国的特工机构。1940 年 7 月建立, 由克罗卡特(Crockatt)准将领导。主要任务为组织被迫降落在敌占区的盟 军飞行员和越狱战俘的逃亡工作。先后在荷兰、比利时、法国及比利牛斯半 岛设置秘密据点,协助逃亡者由海路或经比利牛斯半岛到达安全地带。自建 立至 1944 年底,共帮助数干名盟军飞行员脱险。战后解散。 
 英国军事情报局第五处(Militarylntellience,DepartmentFive, 缩写 MI5)简称“军情五处”。英国反间谍机构。1909 年成立。前身为英国 陆军部秘密局国内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划归内政部管辖。初由凯尔(Ver nonKell,1873—1942)领导,1940 年起改由彼特里(DavidPetrie,1879— 1961)负责。主要从事保卫英国本土和国内的安全,进行反间谍活动。《慕 尼黑协定》签订后,加强了对港口、机场的监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对入境人员采取各种控制措施。该处下属主要机构有*XX 委员会(即“二十 号委员会”,“双十委员会”)。 
英国军事情报局第六处(MilitaryIntelligence,DepartmentSix, 缩写 MI6)简称“军情六处”。英国间谍机构。1909 年建立。前身为英国陆 军部秘密局国外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划归外交部管辖,后称“英国秘密情 报处”或“英国特别情报处”。专事进行国外的间谍活动。随着国际局势的 日趋紧张,自 1937 年起先后设有国外反间谍机构、从事对法西斯国家宣传活 动的 D 科和支持轴心国内破坏活动的军事情报调查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后,由*孟席斯全面领导,增设海军情报科、秘密服务指挥科等。在欧洲划分 西欧、法国等区,积极开展活动,同时在英军各战场设立特别联络组,加紧 收集情报。该处还制造出破译德国密码的机器“谜”,截获许多极有价值的 情报,在敦刻尔克撤退和不列颠之战中起过很大的作用。战后继续进行活动。 
英法苏莫斯科军事谈判1939 年 8 月 12—21 日英、法、苏三国在莫斯 科举行的关于在共同反对德国侵略的战争时的军事问题谈判。参见“英法苏 三国谈判”。 
英国战时内阁国防委员会(WarCabinetDefencemittee)英国战时 内阁所设有关军事问题的专门委员会。由于当时实际负责指挥军事行动的是 英国参谋长委员会,而海、陆、空三军大臣既不参加参谋长委员会,又未被 列入丘吉尔的战时内阁,因此于 1940 年设立此委员会。由丘吉尔主持,成员 除三军大臣外还有艾德礼、张伯伦(死后由*比弗布鲁克取代),三军参谋长 与*伊斯梅列席会议。主要讨论有关军事行动的重大问题,或参谋长委员会发 生意见分歧的问题。1945 年停止活动。 
英国换取美国驱逐舰协议英、美关于以英国在大西洋基地换取美国 旧驱逐舰的协议。大战爆发后,德国在大西洋上广泛破袭英国航运,英深感 海上护航力量不足。1940 年 5 月 15 日丘吉尔在法国战局吃紧时要求罗斯福 将 50 艘美国超龄驱逐舰转让给英国海军;经过几次谈判,美国在 8 月初提出 将驱逐舰换取英国在大西洋基地租借权的建议。9 月 2 日两国通过美国国务 卿赫尔和英国驻美大使洛西恩(PhilipHenryKerl,Lothian,1882—1940) 换文的形式达成协议:美国将 50 艘驱逐舰让与英国,同时取得在纽芬兰、百 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 那建立海空军基地的权利。该协议加强了英国的海上护航力量,同时也扩大 了美国在西半球的影响。 
范子侠(1908—1942)中国将领。天津陆军随营学校毕业。曾任国民政 府军团长。1933 年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康保、宝昌、沽源、多 伦等地对日军作战。1935 年在绥东百灵庙战役中迫使伪军 1 个师投降。抗日 战争爆发后,在河北组织抗日义勇军,于 1938 年击毙敌山原大佐。1939 年 率部南下,改编为平汉抗日游击纵队,转战于河北赞皇、元氏地区。同年所 部改编为八路军太行军区独立第十旅,任旅长兼太行军区六分区司令员,并 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1942 年 3 月 12 日,在河北沙 河县柴关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范筑先(1881—1938)中国将领。原名金标,字竹僊、夺魁。早年在北 洋政府陆军第四师任职。后任汉中镇使参赞和临沂、沂水县县长。1936 年冬 任山东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 日主张。1937 年 10 月,在中共山东地方组织协助下,改山东省第六保安司 令部为抗日游击司令部,率部在梁水、柳林、南镇等地粉碎日军多次进攻。 1938 年春夏间,队伍发展到 35 个支队和 3 路民军,约 5 万人,建立 20 多个 抗日县政权。同年 9 月公开表示欢迎八路军入鲁,并与徐向前订立抗日联防 协定。11 月 15 日,日军进攻聊城,因内奸出卖殉国。 
范登堡①阿瑟·亨德利克·范登堡(ArthurHendrickVandenberg, 1884—1951)。美国参议员。共和党人。就读于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后从事 写作与新闻工作。1928 年后数度当选参议员。1937 年成为参议院共和党领 袖,为著名的孤立主义分子,反对卷入欧洲战争,反对修改*《中立法案》。 但美国参战后于 1943 年建议扩大互惠贸易协定。1945 年出席旧金山联合国 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战后支持对苏采取强硬政策,宣扬杜鲁门 主义。1947—1949 年任参议院共和党领袖,著有《日记》、《伟人汉密尔顿》 等。②霍伊特·桑福特·范登堡(HovtSanfordVandenberg,1899—1954)。 美国将领。1923 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入陆军航空兵服役,大战初期,在英国 和北非参加空战,1942 年获准将衔。1943 年初任欧洲与北非战场美国航空部 队参谋长,同年 8 月任航空兵助理参谋长,旋任盟国远征军空军副司令。曾 作为罗斯福的军事参谋,出席魁北克、开罗和德黑兰等国际会议。1943 年 10 月随赫尔访苏,就*穿梭轰炸事宜与苏联会商。同年 12 月返回空军司令部, 参与制订盟军进攻欧陆的计划。1944 年晋升少将,任第九航空队司令,率部 对德国实施攻击。1945 年在突出部战役中,曾出色地摧毁德军运输线。1947 年获上将衔,次年 4 月任美国空军参谋长,1953 年退役。 
兹西塔特(RobertGilbertVansitart,1881—1957)英国外交官。受教 于伊顿公学。1902 年入外交界,先后供职于巴黎、德黑兰、开罗、斯德哥尔 摩等地。1920—1924 年任外交大臣私人秘书。1928—1930 年任首相首席私人 秘书。1930—1938 年任外交部常务次官,期间支持同法国紧密联合,不赞同 对纳粹德国过分让步。1938 年 1 月被张伯伦升任政府首席外交顾问,而解除 了处理外交事务的实际权力。1941 年退休,受封男爵称号。著有《模糊不清 的行列》等。 
范佛里特(JanesAlwardVanFleet,1892—)美国将领。1915 年西点军 校毕业后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军中担任指挥职务。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随美国第八集团军赴欧作战,任第四师师长。1944 年 6 月诺曼底 登陆战役时,率第四师的 1 个步兵团,首先攻上*犹他滩头。后历任第三军九 十师师长(晋升少将),军长,率部参加在法国和德国境内的作战。战后曾 参加干涉希腊内战。1951 年接替*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指挥侵朝战 争。1953 年获上将衔退役。 
范德格里夫特(AlexanderArcherValldegrift,1887—1973)美国将领。 1909 年入海军陆战队,曾驻尼加拉瓜、海地和中国。1940 年获准将衔。1942 年晋升少将,赴太平洋战场作战。同年 8 月指挥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登陆瓜达 尔卡纳尔岛,与日军展开激战,坚守瓜岛阵地,直至同年 12 月美军增援部队 抵达。1943 年晋升中将,任海军陆战队第一军军长,率军参加布干维尔岛战 役。1944 年出任海军陆战队司令。1945 年获上将衔,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获 此衔的第一人。1948 年退休。著有《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 
茅盾即“沈雁冰”。 
直截了当(Pointblank)盟国空军 1943 年 6 月—1944 年 3 月对德国实 施*战略轰炸的行动代号。1943 年 5 月,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自英伦 三岛起飞实施联合轰炸攻势计划》。6 月 10 日对美、英战略空军下达以此为 代号的指令。强调以摧毁德国歼击机及其飞机工业为首要任务。规定:第一 阶段(6—7 月)主要袭击潜艇工厂,第二阶段(8—9 月)集中袭击歼击机基 地和飞机厂,第三阶段(10—12 月)继续歼灭德国歼击机,第四阶段(1944 年 1—3 月)保障*霸王计划的准备工作。由于*英国轰炸机司令部坚持对德国 城市的夜间区域轰炸,而主张昼间精确轰炸的*美国第八航空队,因无远程歼 击机的掩护,在*施魏因富特轰炸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限于主要袭击短程目 标,故未能按计划进行。1943 年 11 月,盟国空军曾制定代号*论证的行动计 划作为补充。 
林白即“林德伯格”。 
林枫(1906—1977)中国共产党晋绥分局代理书记。1927 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任北平抗日救国联合会中共党团书记和北平(今北 京)市委书记,积极领导学生的抗日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山西工 委副书记,积极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8 年后历任中共晋西南、晋 西北区委书记、晋绥分局副书记和代理书记,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主力,开 展抗日游击战,并领导该地区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校长。 
林彪(1906—1970)中国将领。原名育容。黄埔军校毕业。1925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1934 年参加长 征,北上抗日。到陕北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 第一一五师师长。1937 年 8 月底率部进入晋东北。9 月 25 日与*聂荣臻一起 指挥*平型关战斗。1938 年 3 月因负伤返延安,后去苏联疗养。1942 年 2 月 回国。同年底至 1943 年 7 月到重庆参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