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术凶猛-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换字,单换双换都有一个拧身贴肩入门的劲儿;在红拳里则叫贴身进靠,就是一迎手,就侧身换膀将一个肩头贴往对方的手臂肘肩或身体。

进身不会贴,是传统武术遇到现代搏击时吃亏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杨天龙是得过真传的,这回力须跟与贴身防换肩的东西,是不知学拳时被爷爷、父亲喂了多少次的,练拳时,动作稍有差池,练不出这个贴意来,藤子合着竹篾儿编的鞭子立刻就抽上来了,一抽一条血印子,几天都好不了。那时候他对父亲和爷爷总有一些恨意,感觉他们不爱自己。但当他下南洋打黑拳时,无数次贴身入膛,将对手击倒打死时,他才知道父亲和爷爷那看似严厉的面容下,饱含着多少对他这个杨家长子长孙的爱意!

藤鞭打上虽然疼,总比丢命来的轻。

这些东西小子道来,是一一分明,但杨天龙却没这么多想头,他只是靠多年藤鞭抽打出的本能,随着陈小庆的回抽,身子一转,肩头就贴在陈小庆回抽的右臂上,前面刚才抽砍陈小庆脖子的左掌就掌手一转,往前穿往下切,挡在陈小庆的左肩窝,将陈小庆的左拳的攻击力就破坏掉了。

而往上贴,自然一进步,就觅住陈小庆的腿,身体随着刚才往上贴的劲儿,往右一拧,劲儿一畜,然后往左一展,一个贴靠先发,在发贴靠时,刚才切住陈小庆左肩的左手臂就顺势上撑转臂,肘部正蹭打在陈小庆的脸上,也将陈的右臂撑起,露出了肋堂。

放开对方右臂的右掌就一个撞掌,击在陈的肋上。

这一手正是八卦里面的名招之一,推窗望月。

陈小庆腿下被觅了跤口,肋上又中了一掌,当下就跌了出去。跌出去就顺势一个后滚翻,站了起来,立刻端起了拳架。

这一掌扑肋,打得他肋下如同着了火一般,痛彻心肺,一股腥气儿就涌上喉头。

(列位看官,小子这里解释一下,小子写了这么多,并不是杨天龙在比武时想到的,这些是八卦掌推窗望月一招中本来就包含的打法原理,也是朋友们如果要练推窗望一式时的打法要领,这些东西,是前辈们:小子每次写到前辈两个字,就有点想哭!在造拳时,就造进去的。杨天龙从陈小庆手上回抽的劲儿传过来时,到打倒陈小庆,用出这一招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一秒时间吧,他没功夫想这么多,他只是靠爷爷和父亲训练出来的本能用出这一招来。传统武术中打本能,并不是打人的本能反应,而是将这些蕴含了技击科学的东西,练成本能。看得明白的,小子开心,看不明白的,小子也没法说得更清楚了)

陈小庆没有将口中的血吐出来,而是咽了下去,当然这口血咽下去,并不像武侠小说中说的,会增加自己的伤势。

就和喝了猪血羊血鸡血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有点好处吧,能做为营养补补身子骨。

杨天龙打过黑拳,斗过生死的人,自然知道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

当下就往前一冲

陈小庆身上虽痛,心却清明,见杨冲上来,就一个正蹬腿迎上去。

杨天龙身子就停顿下来,等他腿一落地,又住前中跨一步。

陈小庆就一个直拳直冲过去,后手直拳准备打连环。

俗话说,八卦走横,形意走直,杨天龙直线相迎,自然用的就是形意拳了。看陈小庆右手拳来,当时就双手右前左后,往中一合,如棒盘托碗,正是劈拳的起手式。

奇~!劈拳大家在练的时候,会有一个回撤撒撕拉的动作,然后再双手棒盘托碗,拳心朝天击出,再翻掌前劈,然后再换左右式重复。

书~!但打的时候,就不能这反打了,而是怎么直接怎么来。

网~!打法中有诀:叫劈拳连环打不断,中间是不能停顿那一下的,而是不断地连续无间断地钻劈撕钻劈撕钻劈撕钻。这才是打法!

形意拳硬打硬进无庶拦,许多人不明白什么意思,以为就是不管不顾的胡冲乱打,凭整劲儿和六合劲去冲撞对手,其实错了。

硬打硬进无遮拦就是一个意思:迎着打。

就是对方冲,我也冲,迎上去接手就打。

这迎上去看似无遮拦,其实是有遮也有拦,只不过遮拦看不见,如果给人看见了,那就遮不住也拦不好。

当下杨天龙双手如棒盘,如端枪,住中间一合,腕骨就蹭在陈小庆的前拳上,这里面有一个小手法,要说清,这一蹭并不足以将陈的攻势止住,而要有一个沉压的动作,这个沉压的动作,一下子就绽了陈小庆的直劲儿。这时陈的前拳受阻立刻回收,右拳就击了出来。

杨天龙也是住前一送,直击而出,右手凤眼拳,就直钉陈小庆的咽喉,对陈小庆的后手直击,恍若未见。

其实他也真没看见。

形意拳硬打硬进无遮拦,前辈造拳时,就把这点考虑进去了。杨天龙在半路截住了陈小庆的直拳,手臂已经半伸,离陈小庆的咽喉还有半臂的距离。而陈小庆的手从自己下颌下发出,离杨天龙则是一臂的距离。而且杨天龙随他的抽手贴进,已经占了中线。

传统拳法不打绝对速度,打得是个算计,并不是当场对敌时的算计,而是在练拳时就练好的算计。

两点之意,直线最短,杨天龙占了中线,已经比要换肩发拳的陈小庆快了半拍,又加上他是手臂半伸的状态,自然后发先至,陈小庆拳刚到一半距离,杨天龙的手已经钉在他的咽喉上,虽然距离短,发的短劲上蓄力不足,但打在咽喉上,陈小庆也受不了。

但这一手,如果放在现代搏击台上,带了拳套的杨天龙这一下肯定打不进咽喉去,就是勉强打进去,陈小庆可能也没多大感觉,反而是陈的后手重拳,更有可能一拳KO了杨天龙。所以,现代搏击的檑台,只能谁打的蛮,打得横,而不是打得巧。

陈小庆只感觉自己本来生龙活虎般的身体,一下子似乎被抽空了力气,他勉勉强强地站住身体。

杨天龙一招得势不饶人,当下右钉捶往下一翻,顺着陈小庆的咽部往下一划,连推带按带后扯,后手一翻掌,右掌击出,将一个劈拳使完。

这一掌就翻在陈小庆的脸上。打得他头往后仰,身往后退。

杨天龙接着脚下一崔劲,消息全凭后腿蹬,一个右手拗步崩拳就直冲陈小庆的心口。

崩的一声响,震动了全场。

陈小庆一口血箭就喷了出来,那飞溅的血珠,如同在空中开了一朵血花,显得凄美而灿烂。

花开终有谢,人死如灯灭!

在生命离体的一瞬间,陈小庆想起了年轻的妻子,可爱的女儿。

也许河南帮的买命钱,能让女儿上到大学毕业吧。

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练套路的,杨天龙的拳法怎么这个犀利,难道他练的套路,和别人的不同。

他的心在这一瞬间,悔得发疼!真的,很疼很疼……

一滴泪从他眼角就滑落下来,还没落到地上,就变得冰冷了。

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无神地看着天空,女儿稚嫩的笑脸,似乎就在眼前,他伸出手,想去最后一次摸摸她,她的脸却模乎不见。

他的手在半空中无力地跌落下来。

“云云——”他叫着女儿的小名儿,声音很轻。没有人知道他在最后一刻叫着什么,因为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买了杨天龙赢的赌客疯狂的掌声和叫声里,“云云——”他再尽力地叫了一声,但声音却被哽在喉间,他的眼睛无神地瞪着天花板,再也没有了意识。

杨天龙将双手举向天空,他没有,也不屑于去看那个失败者。

休息室中,康顺风和向山互相对望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深深的悲哀。

第四卷第二十二章 斗拳(4)

 取胜的杨天龙帅气地跳下了台子,陈小庆尸体也被拳场的人抬了下去,接着有人拿了拖把上去清理上面的血迹。

这回该河南帮先出人了,这边场地一清理完毕,河南帮那边就有上来一个人,看着憨厚墩实的一个汉子,上台一站,就能感觉到一身的土味儿。

拳场的主持人就宣布了来人的名字:八极门的李巴子。

本来正在说话的向山已经抬头看了一眼台上的人,开始也没在意。又回过头来和康顺风闲话,但听到台上的主持一介绍,向山的脸就变了,再次看到台子上。

正在和他说话的康顺风不由地顺了他的眼光看过去,只感觉那人一举一动,沉稳厚实,再就看不出其他什么来了

忍不住就问向山道:“哥,怎么了?”

向山没有料到,在S市这个南方的大都市,竟然能遇到熟人。

近十年没见了,如果没有听到台子上的介绍,向山也没认出这个台上的满身土味的汉子,就是当年那个飞杨的少年。听了介绍后,他仔细一看,渐渐地就清晰出来,确实是当年的那个少年。

认出了那个台上的青年,向山的表情就复杂起来了,他早年跟胡斜子走访江湖时,访过李巴子的爷爷。

李巴子的本名叫李平,是父母给他起的名字。但他自己却总是自称李巴子,说自己是练巴子拳的。据说是神枪李书文的血裔后人,但家里并无族谱可考。那时李巴子在李家的三个孙子中并不出众,最瘦最小,而且练拳有一股笨笨的感觉。

只所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当时胡斜子看了李家三兄弟练拳后,对李巴子的爷爷说过,此子如果不早夭,必定拳法大成。

这话在平常人听来,是有点不尊重,但李平的爷爷并不在意,因为武行人一言之争,比武斗命,早夭者比比皆是。交情浅的,这么说,自然得罪人,但交情深这话就成善话了。所以李平的爷爷反而感兴趣地问胡斜子道:“我三个孙子中,他最小,体质最不好,悟性又最差,你为什么这么看重他?”

胡斜子当时笑笑道:“他力量最小不错,悟性不好也不错,不过,他的拳法练法已经有了八极的拳意!”

“是吗?”李巴子的爷爷当时就用心看了三兄弟练拳,看了半天,对胡斜子一拱手道:“老哥你还是眼毒,我差点白瞎了一颗好苗子!”

胡斜子就笑,道:“你迟早会发现的,不过这娃身子底弱,你八极的内壮功夫有点蛮,他开始不适应,我送娃点东西。”说着对向山道:“你抽空给巴子把硬十盘传一下!”

那边李老头当时就笑眯了眼,道:“谢老哥子成全!也不白要你东西,回头贴身靠这里面的法法儿,我也传给你徒弟……”

胡斜子就呵呵笑了一声道:“娃们的事情,我们老家伙掺合什么?”

李老头就笑得更大声了,道:“好好,娃们的事情,我们不掺合,巴子,你过来!”

比向山低一头的孩子就过来,也不说话,就憨憨地看了自己的爷爷。

“你把贴身靠跟你向山哥交合一下,莫掖莫藏!”老头吩咐道,显得很开心的样子,武林中除了武功外,活的还有一份交情。老辈人有老辈人的交情,小辈人有小辈人的交情,如果是老辈人的交情,那老人在,交情在,老人去,交情也就没了。所以胡斜子话里一点,李老头就明白了,向山的功夫、为人都是老头欣赏的,能让孙子和向山建立感情,那自然求之不得。他也明白,胡斜子带向山出来,也不图什么艺,主要是给娃娃辈攒交情的。

于是,向山和李巴子就有了换艺的交情,两人那时好的和兄弟一样。

一别多年,当年少年们都成了今天的汉子,向山发的十五封信里就有李巴子一封,去送信的人回来只说李巴子不在家,却不知道,竟然被对方请了去!他不知道,这是忠义堂汤辰虎的面子,汤辰虎练八极的,在八极圈子里很有名气,他自己以及弟子不能出面,就让人请了这几年八极圈里名气渐大的李巴子来。

向山看了台上站着的,如山似岳的李巴子,就想起胡斜子当年说的拳意来。

每门拳法都有拳意,大家都知道猴灵虎威鸡争鹤巧,这些话都是动物的灵意。

而拳法也有这个灵意,拳意合人性的,不是每个人靠努力和悟性就能练好那一门的拳法。八极拳自古没有那个女人能练成的,女人挨崩挤靠显然不合适;咏春拳则瘦巧的人多,笨壮汉少;急性子练太级把人燥死;慢性子练形意把人急死,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每一门拳法都有他的适合人群,适合的人练到适合的拳法,并能将拳法的灵意,合到自己性格,就是理解了拳意。

八极拳虽然也有小招巧招,但最赢人的功夫,要在看似笨力拙攻的冲撞中打出巧来,取的是大巧若拙的意法。

这时,戴亭松就问道:“这一场谁上?”

杨天龙就看了向山,向山叫来的人也都看了他,因为按理向山叫他们来,要么向山斗了第一场,他们再随意跟进,要么就是向山先叫他们其中之一出场,然后才能随意应战。总之他们中第一场拳,肯定要看向山的意思,这是不喧宾夺主的意思。

向山却默不作声,虽然说开场斗拳各为其主,但他并不想对上自己的兄弟,两人上去互不让手,肯定会有伤亡,有了让手,又对不起自己的雇主。而且,知道李巴子的功夫,他也一时不知道该让这里谁上去,都是和自己有交情的人,就在他一犹豫间,就听有人道:“我来!”

大家都看了过去,却是白老爷子介绍来的人之一,练莫家拳的于江候,也是一个墩实的汉子。于江候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场是杨家那边的人,咱白家介绍的人也不能怂了!这边戴亭松就打了电话,那边就介绍开了。

就来人将于江候送上台去。

向山看站在台上的两人,就流露出一点担心来。莫家拳流传在广东东莞一带,号称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特别注重腿法,有“一脚胜三拳”的说法。手法以碎喉、插眼、撩阴等手法为主,属于比较阴损的实战型拳法。向山虽然没看过于江候的功夫,但看他身体墩实,却步轻势灵,肯定也是在拳法上下过苦的人。

李巴子的功夫,他虽然知道,但能不能胜得过于江候,他却不知道。

他并没有看过于江候的功夫打法。

所以他对于江候对上李巴子,是胜也担心,败也担心。

这时台上的两个人又都下去了,场外开始押注,这次康顺风没有押,因为他也看不出两个人的高低来。半个小时的押注时间快到时,两个的赔率竟然是一赔一点一五,看来大家都感觉两人差不多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