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之九品芝麻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氐接蓝ㄏ兀梢越饕Ψ旁陂拍细希嘈趴卵┯ê偷私鯐F也不好意思跟他抢榕南府的资源。

这时候,智屏郡主率领的大军,还在攻打粤州,安南王的中路大军还有东路大军都收缩回到了粤州。

安南王铁了心不肯归降,席家和百鬼门都知道要是安南王完了,他们在大周将会没有立锥之地,所以把他们所掌握的资源全都拿了出来,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负隅顽抗,其中有几个城池更是让他们经营的固若金汤,甚至有大阵守护,就算是智屏郡主和潘冰冰亲自出手,也都打得相当的勉强。

不过智屏郡主和潘冰冰好歹都是金丹期的大高手,又有奔雷法杖、混沌齑雷瓶这样的法宝,就算是打得很艰苦,却也在持续不断地把前线往安南王的老巢——雷州府推进。按照智屏郡主的估计,最多再有半年时间,就可以收复粤州了。

只是当朝廷的大军推进到距离雷州府还有两百余里的地方的时候,朝廷组织的平叛大军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京中传出消息,顺德帝再次病发,已经陷入迷离状态,随时都有可能龙驭宾天。

智屏郡主和秦之初都知道这是寿元丹的药效消耗完了,顺德帝再无寿元可用,这次,老皇帝真的是要归天了。

智屏郡主做为顺德帝的嫡长孙女,肯定是要回京的,好在平叛到了现在,安南王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智屏郡主让胡大志留在前线,让平叛大军不要轻动,同时要防止安南王的临死反扑,为此,她把她以个人乃至皇室名义延请来的所有修炼之人,都留了下来,协助胡大志办成此事。

随后,智屏郡主和秦之初、潘冰冰一起赶回京城,准备等着顺德帝归天,太子登基为帝。

智屏郡主曾经是顺德帝最疼爱的孙女,为了太子能够顺利登基,智屏郡主不得不听从了秦之初的建议,救活了顺德帝,只是给他服用了一枚只能延寿一年的寿元丹。

说起来,这一年是顺德帝的赚头,他的寿元在一年前就已经耗尽了,可是智屏郡主的心中还是不好受,毕竟,只要她愿意,还可以让顺德帝活的更长。

智屏郡主把秦之初、潘冰冰安排在郡主府住下,然后独自进入皇宫,准备在顺德帝生命的最后几天,尽一下她的孝心。

顺德帝似乎一直在等着智屏郡主,在智屏郡主进来之前,他已经连续昏迷数日了,滴水未进,太医说他随时都有可能龙驭宾天,老皇帝那最后一口气就是不咽。智屏郡主刚刚踏进午门,顺德帝就睁开了眼睛,双目盯着寝宫的大门。

智屏郡主凤目通红,眼含泪花,进入寝宫之后,就跪坐在顺德帝龙床的床头,拉着顺德帝枯瘦的手,“皇爷爷,智屏看你了。”

顺德帝嘴唇朝着智屏郡主努了努,服侍在一旁的大内总管太监苏培荣从床头取出一个锦盒来,然后将锦盒打开,只见锦盒之中有一道写好的圣旨。

苏培荣看了看顺德帝,顺德帝的眼皮眨了眨,嘴唇颤抖着,半天憋出来一个含糊不清的字:“宣。”

苏培荣展开第一道圣旨,“太子,郡主,众嫔妃,众大臣,接旨。”

这道圣旨乃是顺德帝对他身后事做出的安排,第一个安排,就是明言他死后,由太子继位,登基为帝。第二个安排,就是封智屏郡主为公主,同时封秦之初为三等伯爵,将新晋的智屏公主赐婚给秦之初,第三个安排,就是剥夺安南王的封号,食邑等,号召全天下的臣民讨发叛逆。

除了这些安排之外,顺德帝还对他的嫔妃,其他的子女等等做出了一些安排。所谓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在快要死的时候,顺德帝似乎是大彻大悟了,没有再耍弄他的帝王权术,总体的安排还是符合帝王传统的,是比较有利于太子一家的。

智屏郡主,不,改叫智屏公主了,她事先万万没有想到皇爷爷竟然将她赐婚给秦之初,当她听到这条圣命的时候,扑在床边,失声恫哭。

顺德帝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竭力伸出枯瘦的手,想摸了摸智屏公主的头,就像智屏公主小的时候,那样。可是他刚刚抬起了手,就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手无力垂下,头一歪,阖然长逝。

太医上前,诊脉测息,然后跪在了地上,“皇上驾崩了。”

顺德帝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秦之初和潘冰冰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随同这道消息而来的,还有秦之初被封为三等伯,同时被招为驸马的消息。

潘冰冰对顺德帝可没有丁点的感情,她嬉笑着对秦之初说道:“夫君,恭喜你三喜临门呀。”

顺德帝驾崩,秦之初多少有些伤感,不管怎么说,是顺德帝点了他为头名状元,让他在京城有过一段风光的时光,使他得以扬名天下。不过他的伤感也有限,“那三喜呀?”

“这一喜,当然是皇帝死了,他贬你出京城,让你做个九品芝麻小官,可以说是对你的绝大侮辱,你别说你到现在还对他忠心耿耿。我估摸着你对他有着不少的恨吧。他一死,你就算是大仇得报了。”潘冰冰笑道。

秦之初叹道:“这算什么喜呀,皇帝毕竟是郡主的亲爷爷,让她知道你在幸灾乐祸,还不定起什么风波呢。”

潘冰冰笑了笑,接着说道:“这二喜和三喜,当然是夫君诰封三等伯爵,升官发财在即,又被皇帝赐婚,从今之后,你就是皇亲国戚,堂堂的驸马爷了。”

秦之初拉着潘冰冰的手,“为夫怎么听这话,有些酸溜溜的?教主,你不要多心,在我心中,你们都有着同样重要的位置。”

潘冰冰没有抽回她的手,“夫君,按理说三喜临门,乃是大喜,可是妾身却要扫扫你的兴头,给你提个醒。顺德帝赐婚给你,可不全是好事,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是大祸临头呀。”

“此话怎讲?”秦之初脸色凝重地问道。

潘冰冰说道:“金丹期修真者在世上少之又少,在大周,算上蓬莱岛、道录司、僧录司,也就数十而已,这里面,有很多都没有道侣。你还没有修炼到金丹期,对金丹期的心态了解不是很多。只要是修炼到了金丹期,就有一个心态是十分普遍的。”

第四百二十九章 同知

“破丹凝婴?”秦之初蓦然想起潘冰冰是如何来到他身边的,脱口而出说了四个字。

“说破丹凝婴不算错,却也不算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为了能够破丹凝婴,几乎所有的金丹期都愿意做出任何尝试,付出任何的代价。”

潘冰冰一张俏脸凝重非常。

“据我所知,大周修真界还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的破丹凝婴,元婴真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旦从金丹期修炼到元婴期,不但实力会暴增许多,就连寿元也会相应延长至少百岁。

金丹期在大周修真界太多,元婴期却能够独霸,由不得某些人不动心,即便是不为了权势、地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寿元,获得更长,所有的金丹期也愿意做任何事情。”

秦之初点了点头,“我能够明白和理解。”

潘冰冰说道:“要想破丹凝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苦修到头,却只能黯然陨落。你有希望炼制出来凝婴丹,所以道录司、僧录司的那些牛鼻子、秃头和尚,才一反常态,联袂招募于你。

我还听说郡主刚刚晋升金丹期的时候,那些牛鼻子和秃头和尚曾经商议过跟郡主合籍双修的可能性,结果却是不了了之。没人知道合籍双修是否能够破除无法破丹凝婴的魔咒,或许有效,或许无效。还是哪句话,只要是有一点希望,没人愿意放弃。

郡主在明,被顺德帝赐婚给你,别说你跟郡主不想抗旨,就算是想抗旨,顺德帝死了,你们怎么抗旨?太子登基,为了彰显他继承顺德帝的正统性,更不可能准许你们抗旨不遵。如此一来。你这个开光期大圆满境界的低阶修真者,却成了郡主的道侣,可想而知,会引起多少人的嫉恨。”

秦之初勉强笑了笑,“是呀,何止是郡主,还有你,你不也嫁给我了吗?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为夫作用你跟郡主两大金丹美人,估计会有不少人惦记上我吧?”

“夫君,你知道就好。不过你也别担心,你跟郡主大婚之后,我、郡主还有你,或许再添上虞美惠,我们四个不分开就是了。谁想动你,得过我跟郡主这一关。”潘冰冰笑道。“就是要让夫君担上一个让女人保护的名声了。”

“呵呵,担心这个干什么?皇帝驾崩,依照旧例,举国禁止婚丧嫁娶,郡主乃是顺德帝的嫡长孙女,更是要为皇帝守孝,一时半会儿,我们俩还成不了亲。在这个时间段里,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秦之初不是很在意地说道。

两人正说话间,皇宫中有一个小黄门过来传旨,新帝请三等伯爵秦之初进宫见驾。

秦之初不知道新帝为什么要见他,跟着小黄门前往皇宫。潘冰冰给智屏公主打了一个传讯符,告诉她,秦之初进宫了,让她注意。

太子已经换了一身龙袍,外面罩着一层白布,整个人在哀伤之余,隐隐透着一丝兴奋。

顺德帝在世的时候,他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父皇心血来潮,把他给废了,到时候,他当不了皇帝事小,他和他一家子被囚禁、被杀,那就事大了。如今,有顺德帝的遗旨,有大臣们的拥戴,还有智屏公主刚刚平定安南王叛乱的大功,他总算是能够顺顺当当的做皇帝了。

“臣秦之初拜见皇上。”秦之初躬身为礼,他有顺德帝的圣命,见皇帝和百官都可以不拜。

新帝虚扶了秦之初一下,“习远不必多礼,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不要这么见外——”

秦之初不知道新帝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应了一声,就不吭声了,等着新帝问话。

新帝说道:“朕听智屏讲,这次能够平定安南王之乱,习远你居功厥伟,朕要替皇家,替天下的百姓谢谢你呀。”

“臣惶恐。”秦之初装出一副紧张的样子来。

新帝又道:“这是你应得的。习远呢,这次把你宣到宫中来,朕有几件事要跟你商议一下。这一嘛,就是你跟智屏的婚事,父皇驾崩,举国治丧,本朝以孝治天下,暂时是无法跟你们完婚的,这一点,希望你能够理解、体谅。”

新帝要比顺德帝好说话多了,难怪顺德帝在世的时候,一直觉得新帝羸弱,优柔寡断。不过这样的皇帝,秦之初倒是喜欢,不需要费心去琢磨。

其实秦之初对皇帝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对方能够秉公而行,赏功罚过就行了,就像他明明中了状元,却被贬为九品芝麻官,那是绝对不公的,由此也就埋下了他对顺德帝没有什么忠心的祸根。

当然,如今,再说让秦之初对皇帝讲什么忠心,纯粹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皇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他产生一点忠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皇帝对秦之初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工具,一个能够给他提供更多百姓,让他治理,赚取更多长生牌位的工具。

只要这个皇帝不阻止他赚取民心,那么他是不会介意遵守一下君臣之道,表面上服从,奉献上他所谓的“忠诚”。况且,如果没什么意外,新帝将会是他的老丈人,岳父老泰山,他要是不忠诚,智屏公主都不会答应。

“请皇上放心,臣可以等,等到国丧结束,臣再尚公主。”秦之初表态道。

新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第二件事吗?就是关于你的去留问题。按照本朝惯例,做了驸马之后,就不能再到地方上做官了。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安南王对南方诸省造成的创伤很大,亟需要像习远你这样的优秀官员到第一线工作,朕觉得打破常规,仍旧让你到地方上任职。朕跟几位持重的老臣商议了一下,打算派你到粤州雷州府做同知,知府就不派了,让你可以掌管雷州府的大小事务。”

同知乃是正四品品秩,秦之初原来是永丰县的县令,只是个正七品品秩,这次可以说是一连升了四级,可谓是皇恩浩荡了。

秦之初却高兴不起来,雷州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安南王的封地,安南王起兵造反,就是从雷州府发的兵。先不说雷州府还在安南王的控制之中,就算是回头朝廷大军把雷州府收复,那时候,雷州府只怕要十室九空了,能够省下多少人呀?这对他谋求设立更多的长生牌位是不利的。

撇开这些不说,雷州府做为安南王的封地,安南王在那里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他去那里做同知,想让雷州府治下的百姓心甘情愿给他树立长生牌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

如换个角度讲,如果能够让他到榕西府或者榕南府,抑或者是榕州省以外的地方做某个府的同知,他都会比去雷州府更有信心。

“皇上,能不能给臣换个地方呀?不做同知也行,只要不是去雷州府,随便把臣发落到哪个县,继续做县令,臣也愿意。”秦之初说道。

如果换一个新县,怎么着也有十几万的人口,几万户的人家,只要他能够把在宁清县、永定县的善政继续在新县施展,相信很容易就能够让百姓们给他树立长生牌位了。

秦之初提出这样的要求,换成是顺德帝在的时候,肯定会龙颜大怒,就算是不当场呵斥一顿,也会在心中留下一个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迸发出来了。

可是新帝一点事都没有,而是温言道:“智屏的意思也是让你到其他的府做事,可是那些老臣们不同意呀。

朕的老师,内阁首辅大臣,颜士奇颜少师说让驸马继续到地方上做官,本就有违祖制,如果还让你做个太平知府、太平同知,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只有把你放在雷州府这样的地方,别人才会少说闲话。

另外,颜少师还说你有大才,谋略手段出众,又是仙师,除了你之外,也没有其他人更适合到雷州府上任了。

朕觉得颜少师所讲有理,也就同意了。习远你就给朕一个面子,也让智屏少些为难,到雷州府上任吧。”

老丈人都把话说到了这种程度,秦之初还能说什么。他想了想,苦笑着说道:“皇上,臣跟郡主两情相悦,不想让她为难。皇上对臣又有知遇之恩,臣也愿意为皇上分忧。故而,臣可以到雷州府上任,臣有一个条件。”

“别说只有一个条件,就算是有十个八个,朕都答应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