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妙手生春-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世的东西有了,可是对生存在当下的人来说,这些的价值还在很小的范围内,所以她想用心把这件事做好,而且是自己来做。

更何况,杜敬璋了解怎么办技术学校吗,见过技术学校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吗,都没有。在这上面她有优势,她知道制度和程序,知道大致的方向。

她倒是想得挺好,不过蒋先生一句话就把她这念头打散了:“你没这工夫。”

这话让姚海棠揉了把脸,然后说道:“噢,我得好好修炼是吧师父,你给我那么一大堆书我得修习到哪年哪月去。”

“浪费。”蒋先生这话的意思是,不好好修习浪费了姚海棠良好的资质,明明一个灵器师,结果比普通的启灵师还不如,蒋先生都替她觉得羞愧。

“知道了知道了,我写信去让杜敬璋给出主意,他手底下有一群公务员可以用……不对啊,师父,其实不如给安丰写信吧,这样的事他应该更熟悉一些。”姚海棠觉得办学校也是商业活动,只是她不收钱不赢利而已。

“都行。”蒋先生觉得自己这徒弟有时候没治,要钻进死胡同里往出拽都不肯出来。她写信给安丰说,安丰回头还是得上杜敬璋那请示,毕竟……身份不一样了姚海棠现在压根没有自己身份不一样了的意识,成天还是嘻嘻哈哈跟以前一个样,还一样窝厨房里做菜做饭,还一样梳着麻花辫乱晃,还一样对谁都笑眯眯的。

蒋先生觉得自己有必要提点提点,可是姚海棠也得点得明啊接到姚海棠的书信后,安丰果然如同蒋先生想的那样,到和园把一应事务都向杜敬璋交待了一番。之所以最近生意上的事不怎么跟姚海棠说,那是安丰觉得小事儿不如不说,大事不说跟杜敬璋说,所以姚海棠就被晾着了。

“技术学院?”杜敬璋不由得笑了,这主意也就她能想得出来,既不碰圣人教诲的边儿,又办了她心心念念的学。不过这也倒真是个善举,有些东西一代一代师父传徒弟,可师父得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但是学校不一样,老师父们拿了薪俸,也就不用再担心饿死师父了。

在这上面,姚海棠还有更多的主意,她的意思是让那些能工巧匠们把教手艺当成一种荣誉,一种对他们的肯定,而且手艺人的社会地位毕竟有限,先生就不一样了。

“公子的意思是?”安丰恭敬地问道。

“按海棠的意思办,至于学院里需要先生,先从工部借过去,你只需要拟好学院的章程。既然要办,自然要好好办,学院一应事务你自行处理,官面儿上也不会有谁为难你。”杜敬璋说完又把那书信留下了,他在想这回姚海棠怎么不顺道给他也送个书信来,怎么有这么没点惦记的姑娘。

其实学院除了要硬件、要师资,还需要的就是官方认可,这种认可可大可小,要是杜敬璋愿意,随便让工部发个文就可以了。但要是那样就没意思了,至少杜敬璋认为没意思。

他一琢磨就进宫去,皇帝眼下已经好转了,只是还甚少处理朝政,若只是寻常事都由他代为批阅。进了寝宫,杜敬璋行罢了礼后说明来意,皇帝看着他挺久都没说话,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又不是天大的事,你写个折子按个印不就行了。”

“自折自印有违礼法规矩,这件事虽不如圣人教诲那般,却也是育人之事,总该请示了父亲才好。”杜敬璋可不会在这些上面疏漏。

“好了好了,你这媳妇儿真是个一天不折腾就不舒坦的,好在折腾得不错,朕准了。至于你说的文书认可问题,自己找工部去办,既然是手艺人,有工部的批文也就足够了。”皇帝说着还是到了杜敬璋原先想的上头去了。

不过皇帝也把他刚才的话听进去了,接着又说道:“朕手书个匾额给她挂学院门口,这就算御赐学院了,只挂个名。”

有时候只要挂个名就足够了,太学院为什么是读书人的圣地,那就是沾了个御字儿“谢父亲。”

“这倒不用谢朕,说来朕还得谢你那媳妇儿,这也是积德行善之举,不用朕出银钱,朕还能得个名,何乐不为。”皇帝只是这么一说,要不是杜敬璋来提,要不是姚海棠挺合他的眼,皇帝也不能轻易松这口。

四方堂里姚海棠可没想到自己就想弄一民办培训班儿,结果给弄成了这样……

166.怕麻烦

而当姚海棠接到信时,立马就哭笑不得了,她甚至有种感觉,那就是皇帝说“朕准了”的时候,十成十是满心里撒着欢儿,倍喜兴地想着:“瞅瞅,丫头,你又被安排了。”

皇帝指不定得高兴成什么样儿,她跟皇帝虽然见面不多,而且谈话时还颇为庄严肃穆,可是她就是觉得皇帝其实是个乐意支着上巴看别人热闹的人。这要是生在现代,一准儿是个八卦到了骨子里,既市井且市侩的人。

“这又闹大发了,师父,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不能跟杜敬璋商量,他这人毛病很多,坏习惯尤其多,办什么事他不伸手且好,只待他一伸手那必定就好把事情往大了整。”姚海棠挺不满的,一来是被皇帝看了笑话去,二来是她真没想把事情闹这么大。

主要是她这人特别怕麻烦,这事情办小点好管,管坏了也不至于影响太大。可这一下就办大了,还沾上了个御赐学院的名头,那以后她这是算官方的还是算民办的,要算官方的,先生们的工资怎么算,她给还是朝廷给啊对于她的所有忧心,蒋先生只给她两个字儿:“小事。”

指着手里的信件,姚海棠睁圆了眼珠子说:“就这还叫小事呢,我可不敢担这么大担子,万一弄歪了麻烦的还是我。”

哑然地看了姚海棠两眼,蒋先生觉得有必要给她一棒子把她打醒来,于是蒋先生做了一个决定——他立马转头,看了眼今天难得清新的萧素说:“她笨,素素,你说。”

其实在姚海棠来说吧,她对帝王未必真存着多少敬畏,她且能在心里这么想那庄严肃穆、心眼比杜敬璋这筛子还多的皇帝,就说明她压根没把君权帝制这东西放在心上。

这么说吧,她就从来没纠结过身份问题,从来对她而言,杜敬璋的高高在上都不是障碍。对她来说,有障碍的仅仅是人心,以及各种变化。

当然,也不要指望一个参观帝王陵寝到麻木,近距离围观各种帝王将相被掘坟开棺的古董痴对皇帝抱有太大的稀罕心。她当时见了皇帝第一念头不是别的,而是心想:“皇帝耶,活的”

可见当时她能忍着没没扑上去求近距离围观,求签名求合照就算是很敬畏了,也是皇帝身上气势比较足,那气场让她有心没胆。

“师父,我知道了,您歇着,我跟她好好说说。”萧素接了任务,拽着姚海棠到一边去了。

坐下后,姚海棠问了句:“有什么要说的?”

萧素咳了两声,然后特严肃地说道:“海棠啊,你知道你自己现在什么身份吗?”

点了点头,她觉得自己当然知道:“知道啊,器师、启灵师、小富婆。”

然后就轮到萧素两眼发直了,问道:“没了?”

结果就见姚海棠用力摇头,灵器师那个不让提,所以没了:“当然没了,要不然还有什么。”

唉地叹了一口气,萧素说:“我错了,我应该知道跟你不能卖关子,你傻,你不懂直说了吧,你现在是皇长子妃,粗略点说是将来可能要母仪天下的人,就算不母仪天下吧,那你也不能跟寻常的皇子妃比。既嫡又长,不做皇帝也不庶出的王爷能比得的,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倒是明白一点儿了,你是说我现在在天下百姓眼里,什么都刨去了,但独独这皇长子妃的身份是落定了,跑不了了,所以……所以我该怎么样?”姚海棠心想佛经上不是说了,成佛之前穿衣吃饭,成佛之后吃饭穿衣嘛,她难道因为成了世人眼里的未来皇长子妃就不吃饭不穿衣了,那……太惊世骇俗了吧接着又叹了口气,萧素必需得承认姚海棠的强大已经不是一般二般人能承受的了:“刚才接到信,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事闹大了,我怕麻烦,我负不起这个责任。可你做为一个皇长子妃,往小了说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四公子,往大了说你都能代表朝廷了。”

“噗”的一声喷出一口茶水来,姚海棠拍着胸口喘了好一会儿气,将将平息了一些后才看着萧素表情呆滞地说:“那我应该怎么个反应才对?”

“关于这个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你得稳住了,别表现得这么……这么没出息。你压根就不用担心你担心的那些问题,从现在起你得习惯,不论你做出什么决定,只要决定就行了,怎么做怎么处理怎么维持那都有人去安排,到了要请示你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请示,你要做的就是辅助地拿点儿主意。就算你觉得自己很能干,什么事儿都能做,可是说到办学,你能比办过的人更懂吗,说到经营,你能连一个小掌柜都比不上……”萧素叨叨了好一大堆话,都是在向姚海棠证明,在别人的专业领域她姚海棠永远不可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像在她的专业领域,很少有人像她这么好一样。

说完了萧素觉得姚海棠可能会受不了,哪知道她倍高兴地高举双手,特欢喜地高呼了一声后蹦了一圈儿:“这就意味着我还是一甩手掌柜,只要定定事儿出个银钱就行了,别的事都不用操心,太好了”

低估姚海棠的强大了,低估了低估了……萧素在心里暗暗地念了很多遍后,深深地看了还在高兴地姚海棠一眼,说道:“你不觉得这样很没意思吗,什么都有人去办,你插不上手。”

已经蹦完坐下来的姚海棠特认真地想了想这个问题,然后又特别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很久以前,久到我都能以为是上辈子了,那时候我跟人说过一句话,人生短暂、流光易老,所以活着的时候,喜欢的人多见见,不喜欢就少见;喜欢吃的菜多尝几口,不喜欢的就少尝;喜欢做的事就敞开了去做,不喜欢做的事就少做。我一直觉得做到这些挺不容易,但现在似乎可以,那为什么还不高兴,为什么还要觉得没意思。”

无言以对,萧素半晌半晌才问了一句:“你不是不是喜欢被安排吗?”

“是不喜欢啊,其实如果按我的想法办得小一点,他要插手我是不会肯的,那是我办的事为什么要他来插手安排妥当。可这事到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牵扯到了官家体面,牵扯到了朝廷和杜敬璋,我不擅长维护这些,他能接手管了而且管好,这样的安排我喜欢。但是对于他把事情弄大了,我不喜欢,这就不是我要干的那摊子事了。”姚海棠摊了手,把自己的想法跟萧素明说了。

最后萧素还是对她的态度感觉非常无力:“四公子摊上你,实非福气,而是灾劫啊”

“啊呸……尽胡说。”她倒是曾经说过杜敬璋是她的劫,可这当口上萧素跟她说灾劫,她还是很忌讳的,杜敬璋眼看着要远赴边关,她可不希望这时候听着什么不吉利的话。

萧素捂着嘴闷笑了两声,松开后说道:“行了行了,我不胡说,信上说会有人来跟你商议技术学院的事,你且好好跟人商量着,千万不能把修炼落下了,要不然师父会一个字一个字蹦着跟你训话的。”

一想到蒋先生一个字一个字蹦着来长篇大论训她,姚海棠就觉得异常痛苦,那肯定得是人间炼狱:“我一定好好修炼,绝对不会落下功课的。”

没过几日,京中就来了人,还是由安丰领着来的,这件事果然是杜敬璋交待下来让他办来了。他也只是就学院的章程等一些具体事宜来询问,并问了要设立些什么科目。再问到学院的名字时,姚海棠差点把“中科院”三个字喊出来,幸亏她忍住了。

“叫惠民吧。”这个最不犯错,不是她没创意,她也想取个雅致的名字,可是这沾上御赐两个字了,就只好俗一点了。

可能她俗得太过了,安丰张着大嘴好一会儿都没回她,最后喝了口水笑着回道:“这可不好,京中最大的医馆里,就有个叫惠民馆的。”

居然抢她思路,姚海棠只得一摇头,想了想说:“那就叫政和,政通人和。”

这也都是抄袭,她在现代住的那地方不远处就是市委的综合办事处,那从前叫过惠民综合办事大楼,后来就改了名叫政和大厦。

“姑娘,你上点心成不,这名字是要呈皇上手书的,你把一学院叫政和了,以后政和殿是改名还是不改名啊”

……

最后想了想去没办法了,看了眼天空想了想说:“就叫天工吧,别让我改了,再让我改你就自己想名字去。”

“巧夺天工,这倒恰了题。”安丰击掌叫好。

其实她没理解姚海棠的心思,那叫“为天下服务的工人”。

不管怎么样,这名字就算定下来了,加上前缀后缀,学院的总称谓叫作——御赐天工技术学院,当然外边的匾额上就两个大字,外加一行小字和一个大印,不过这总称谓是不会变的。

最后这名字这么囧也是姚海棠没想到的……

167.子欲养

而姚海棠得知皇帝可能已感知了天命时,是杜敬璋到四方堂来跟她说的。

当杜敬璋用很寻常的口气说着这些话时,姚海棠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彷徨,甚至他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无力感。姚海棠不管在现代古代,都没有像现在这么近距离地感受死亡,现代时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父母都健康而且活得安乐,没什么大的病痛,所以对于杜敬璋现在的情绪,她只能试着去体会。

四方堂的早晨,雾气如纱一般在林间徜徉,他着一身青灰色袍子,静静地站在那儿时让姚海棠想到了雨天,初秋的雨天便应该是这样的青灰色,淡淡的一如别离给人的感觉。

她伸手紧紧地握住杜敬璋的手,这才发现他的手指近乎冰寒,她知道他心底或有些害怕,这种害怕应该叫患得患失。他与皇帝计较经年,终于有一天,那个在他眼里像珠峰一样不可逾越的男人亲口跟他说天命将尽,顷刻间他的世界就在一点点崩塌。

“敬璋,你是个好儿子吗?”姚海棠问这个问题时,非常地认真,当然她知道这个问题会让杜敬璋感到愧疚。

而杜敬璋只是看着林间的白雾,微微仰头时,额面上却没有素日里常见的淡淡清辉,只显得有些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其间:“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