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妙手生春-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下山的路上,陈荣忽然凑近了姚海棠说:“姚姑娘,其实杜和就是四公子是不是?”

“咦,你怎么忽然灵光了,想了三年终于想明白了。”姚海棠也不遮掩,反正杜敬璋说过,太平院的人是可以放心的,而且陈荣是他的老下属。

“我不太敢确定,也是偶尔听院长说过几句,然后才联想起来的,原来真的是公子。”陈荣忽然像是被揭开了一个大秘密一样,虽然这个秘密不怎么惊悚,可是一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在杜和面前称兄道弟过,陈荣就觉得肉疼。

“可是他不记得以前的事了,你也别担心,你跟他称兄道弟,勾肩搭背,还私底下骂过他的事他通通不记得了。”姚海棠笑眯眯地说道。

……

陈荣没来由的一抖,现在不是肉疼了,是后脖颈一阵阵泛寒气儿:“不会想……想起来吧。”

见陈荣寒成这样,姚海棠就笑意更浓了,也更想念杜敬璋了。被关着的时候天天修炼,不太觉得。一出来了,天地宽了眼前开阔了,可心里却是空落落的。

杜四疯子啊,据说现在在北边,不知道好不好……

172.论出身

集市上这时正是热闹的时候,好不容易开春暖了,集市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来往的商贩也繁忙得很。虽然是个很小的集镇,但是对于被关了三年的姚海棠来说,那也是热闹非凡,人间天堂了。

她一走进人群,陈荣和太平院的人就四散开了,他们不惯常跟在身边,据陈荣说贴得越近越容易看不到一些东西,所以坚持要散开。姚海棠本来还想拉着陈荣一块儿逛逛呢,虽然说这条街逛一个来回都用不了一个小时。

随意地看了看,她也并不是想买什么东西,就是想来凑个热闹。这时街边有卖野菜摊饼的,闻着香极了,姚海棠刚想掏银子来买几个就发现自个儿没带……

“老板,先包着,我让人送钱来。”

卖摊饼的老板上上下下打量了姚海棠一眼,那表情就像是在说:“看你也不像是连摊饼钱都没有的,怎么还想赖账啊。”

好在没隔多会儿陈荣就送了一袋散碎的银钱和铜板来,还叮嘱姚海棠说:“姑娘,以后出门记得带,要是下回我也没带,看你上哪儿凑去。”

买了摊饼往前走,一边吃着一边倍欢喜地逛着,忽然就有人拦在了她面前,倒不是什么土匪恶霸,也不是来调戏良家妇女的——是个四十左右的中年妇人。那妇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然后问道:“敢问可是姚姑娘。”

“啊,我是姚海棠。”她这才刚出来呢,居然就有人来找她,这也太巧了

“四方堂里也作兴扯谎了,明明姚姑娘在外边儿,还说姑娘闭关去了,紧着赶我们回京城呢。”这语气像是在告状。

听着有点儿不对劲,姚海棠就说:“是啊,我今儿才出关的,你早一会儿来我都还在山洞里呢,只是不知道你是哪位?”

那中年妇人微微施一了礼,引着姚海棠到了一处僻静的茶馆里坐下来,这才说道:“回姚姑娘,我是宫里来的,是内宫教养处的郑嬷嬷。因四公子将近回京,按皇上的意思,您和四公子的婚礼仪程也该开始了。这头一道就是说礼,因姑娘自草莽中来,这礼数是该好好学学的。”

这句话姚海棠不怎么爱听,什么叫做她应该好好学学礼数,要真让她拿捏起来,她的礼仪规矩全是杜敬璋教的,那可是正统得不能再正统的皇家礼仪。

“嬷嬷,我虽父母早亡,却是司珍坊的出身,司珍坊里的礼仪自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这句自草莽中来却是多有不妥当了。”要是这妇人换个说词,姚海棠也就由得她去了,她反正无所谓。

可是有人上赶着来打她的脸,那她可不看,凭什么轻看她,她的身份可一点儿也不低,真要摆出来,一件件一桩桩,配杜敬璋绝对得说绰绰有余。凭什么拿身份来说事儿,就算要说吧,那也轮不着一个婆子来说。

从皇帝到杜敬璋,到言相爷和宗府都没拿身份来说事,一个婆子居然说身份,姚海棠的小宇宙就这么爆发了。

那婆子自小教导的全是世家大族里的名门淑女,又或是公主、郡主一流的皇室女,所以姚海棠的身份在她眼里只能算得上草莽:“失言了,还请姑娘见谅。”

婆子虽然说了见谅的话,可神色间却自有一丝不屑之色。

“说到规矩礼仪,当年公子教我的第一句便是主从有别,主坐从立,主立从躬。”姚海棠最恨这些斗来争去的东西,所以她打算直接一掌拍死,不让这些苗头再冒出来烦她,人生大好,纠缠在这些上边儿有个屁意思。

那婆子一听连忙站了起来,讪讪地笑了笑,脸色却不甚好:“姑娘既然是四公子教的规矩,那就当知道坐当如何、行当如何、立当如何,眼下姑娘这坐却是不端不正不庄不肃。”

懒得再接下去说规矩,姚海棠直接说道:“嬷嬷,我便直接跟你说了,礼仪规矩真要拿起来,我也不弱于人。只是启灵师一道,讲究性天自然,趁意而为,若一味拘束,便失了灵性。四仪八方台如今还无法修复,礼仪规矩之物怎如天下安危重要,我如果束于礼仪规矩,就算有能力修复,只怕到时候也没这灵悟了。”

她就是胡诌而已,什么灵悟,什么性天自然,她就纯粹是厌烦了眼前这出。

不待婆子说话,姚海棠又说道:“我之仪表与天下之安危,嬷嬷以为孰轻孰重?”

她这一番话说下来,那婆子还能说什么,当然是嚅嚅地答:“自是天下安危更重,但姑娘的礼仪规矩该拿时也不能少,要学还是得学着,到需要拿礼仪规矩的场合才能不悚是不是。”

得,合着这就是个油盐不进的,姚海棠懒得理,直接冲外边儿招了招手:“陈荣。”

“属下在。”

“交给你了,告诉她我没工夫,如果因此坏了我和四公子的事儿,或者坏了四仪八方台的修复,我干四公子也不干。”姚海棠今天好不容易出来了,结果碰上这么位,那还能有好脸色。

她憋了三年了,三年了啊,蜗牛都能憋成急惊风了。

其实有了她这句,哪里还用陈荣说什么,陈荣不过是说了点儿圆场的话,施压的事姚海棠已经干足了。这婆子大概在公主郡主们那儿都没受过这闲气,颇有些愤愤然。

等姚海棠回头一看这位愤愤然上了,她就说:“嬷嬷也莫气,我向来不会说话,有句话说得好,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嬷嬷何必拿我的错来惩罚自个儿,为我可不值当。”

她说这话时带着几分无赖之气,双手一摊眉眼直溜,几个随行的宫女都笑了,连带着那婆子脸上都隐隐有了笑意。姚海棠这也是想起了另外一句话,这世上最杀人不见血的就是流言,尤其是出自宫中诸妇人嘴中的流言。

她不能让流言伤了自己,更不能牵连到杜敬璋,三年前萧素就说过,她现在代表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有杜敬璋,甚至还有朝廷的脸面。

这时陈荣招手唤来人把婆子和宫女们安顿好,然后才冲姚海棠竖起了大拇指:“姑娘原来也有招儿,先抑后扬,局摆得干脆。”

没夸摆得好,只夸干脆,只能说明她的手段还很粗糙,不过陈荣会再替她好好圆圆的。

“累死人了,最不喜欢和人耍这样的心机了,刀来剑来都没这么操心的。”姚海棠趴在桌上说道。

“有公子在身边,没人会在姑娘眼前摆这样的脸面。”

哟,原来是专门摆给她看的,姚海棠这下就更厌烦了:“以后没有这样的事了吧,我是说什么大婚的仪程,不会再有类似的程序了吧。”

陈荣琢磨了会儿摇头说道:“没有了,接下来的事儿姑娘就听着看着等着就行了。”

一个婚礼光程序就得一年半载,姚海棠算是见识到古代的婚俗了,以前在现代没少心生向往,现在只剩下各种想死了关键是杜敬璋都不在京里,他们甚至都没商量过成婚的事,居然一个外人就蹦了出来,让姚海棠顿时间觉得像是吃了一颗过期的糖果,有点儿恶心。

这一趟逛集市,当然是逛得半点儿趣味也没有地早早回了留云楼,陈荣一送到了就转身走了,他还得去处理一下那郑婆子的事情。

几天后萧素回来,立马就知道了她出去过的事:“不是说让你别出去嘛”

“有太平院的人跟着,没事儿的。”姚海棠心说早知道还不如不出去呢,不过她可不跟萧素这么说,萧素非得骂她活该不可。

“都出去了怎么还满脸的不高兴。”萧素有些奇怪,姚海棠这会儿不应该是兴奋地抱着一堆东西和她一块儿清点战利品吗,怎么像是一点儿喜气劲儿都没有的,反而比刚出关还低落。

“前几天在山下碰到了来说礼的教养处嬷嬷,素素,这就说到婚事了,可我忽然有点儿不确定了。”三年没见,依旧浓情蜜意,字里行间多是布满了想念。但是一提到成婚,姚海棠却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就像是炒菜不放盐,做柠檬红茶没放柠檬一样,少了很重要的一味儿。

但是萧素觉得她是在抽风,瞪了她一眼说:“你不确定个什么,三年来写的信哪一封不是能把人甜得发晕,你不要要求过多,四公子对你叫没挑了。”

她也知道杜敬璋对她好,而且不会再有更好的了:“知道了。”

有些事,还是得自己想明白,跟别人说是很难得到答案的,姚海棠决定保留问题留着自己慢慢思索。

“对了,你不是说要去庐山那边的天然居一趟吗,你准备准备,过几天我陪你一块儿去,正好我顺便去京城办点儿事。”萧素说道。

一听能去天然居,姚海棠才高兴起来,终于有个好消息了。

庐山天然居她也就见过雏形,真正落成是什么样她自己且还没仔细看过呢,不知道那百亩菜园子长成什么样了,小型淡水湖里的鱼好不好,那瀑布凿了没有,书院开了没有……

173.人间四月

四月的京城草木始繁盛,京中的人们这时多是三三两两相约走在近郊,近郊风景如画,四处春和景融。年轻男女们或远或近地结伴而行,既是赏春,也是赏融入了绵绵春意中的才子佳人。

赏过了景,甚少有人回城里去用饭,大都是在城外上了马车,坐那“庐山专列”去那个挂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庐山”诗句的天然居用饭。

这些人自然不是家里没有马车,而是习惯地坐上了庐山专列,或许是已经习惯了庐山专列上那擅长于侃大山的农夫,或许是被庐山专列上特贡的***茶吸引了。

有人钻进了一辆马车,抬眼一看车上已经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相熟的:“哟,言公子。”

“曲候爷。”言行云正端着茶盏,浅浅地抿了一口***茶,要是有姑娘家在场,这情景大概比喝那盏***茶还要香还要淳美。可惜挂蓝色帘子的只载男客,要不然真要引起一阵儿大动静了。

曲候爷上了马车,这时才看清楚坐在言行云旁边的是谁,这没看清楚还好,一看清楚曲候爷就在心里喊了声“晦气”:“乔院长。”'Zei8。Com电子书下载:。 '

这两年乔致安已经温和得多了,手段也越来越柔,可办起事来那雷厉风行的劲头一点也不少,而且下手是更加的利索干净彻底了。

“曲候爷。”乔致安点头致意,算是回了礼。

跟言行云一块儿坐,那得叫如沐春风,跟乔致安一块坐,就只能叫如卧冰雪了。一时是春风一时是冰雪,曲候爷满脑袋冷汗,平时巴不得这马车慢一点再慢一点,好享香茶、赏美景、侃大山。

可今天,曲候爷抹着汗,希望这趟车眨眼就到。

好在言行云不会一直让气氛这么尴尬,他浅笑着说道:“闻说曲候爷四月娶儿媳妇,到时候少不得要去讨杯喜酒喝,行云在这先恭喜令公子喜迎淑女、早生贵子。”

这话说得正好让曲候爷压力一减,面上遂有了喜色:“那就谢过言公子了,且不说小女,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讨一杯言公子的喜酒喝。”

对此言行云丝毫不觉得不好回答,只答了一句:“公子未及大婚,行云怎么敢专美于前。”

他和杜敬璋一块儿长大,还比杜敬璋小半岁,所以这话完全可以说得理所当然。有杜敬璋做挡箭牌,只要一抬出名儿来,就没人会再问下去。但是言行云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杜敬璋已经有姚海棠了,他可是连个姚梨花、姚杏花都没有。

“四公子约是班师就得大婚了吧,言公子也该上上紧了,京里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应有尽有,只是不知道哪家姑娘有幸能嫁言公子为妻啊”曲候爷是诚心觉得言行云是个好女婿人选的,虽然他的女儿耐不住先嫁了,但是曲候爷和天下多半父亲一个想法,言行云这样从里到外都干净,而且身世出众品貌端正的人,值得托付啊不动声色地看了乔致安一眼,言行云终于觉得自己还不如不接话,化解个什么尴尬啊,早知道不如就跟着乔大石头一块儿沉默,让曲候爷抹汗抹到脱水。

收到言行云的眼神,乔致安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说道:“似乎是徐翰林家的小姑娘吧。”

于是曲候爷又意识到了乔致安的存在,应了一声后就没再吱声了。由此可见,乔致安是天下第一的话题杀手,他认第二没人能认第一,在这方面杜敬璋也不如他。

一路慢行也总算是在午饭前到了天然居,下了马车就能看到简单的原木门上挂着天然居三个大字,两边的柱上雕刻着那句诗,再往里走还能看到“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的句子。

言行云和乔致安头前走,邀了曲候爷一起,曲候爷连连推辞,说是已经有人相约了,不打扰。待到言行云和乔致安走远了,曲候爷才抹了把汗,扶着刻了字儿的柱子喘长气儿:“我的娘啊,刚才竟然跟乔致安一块儿坐了一路。”

“曲候爷,这是怎么了?”来的是京中一小拨官员,都是文官,这时候武官忙得连轴转,杜敬璋在北边打仗,武官们不敢跑这来乐呵。到时候被哪个文官参一本,跳什么河里都洗不清。

曲候爷摇头叹气,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几个文官心情同情:“我刚才和乔院长坐了一辆马车。”

这都是几个较年轻的文官,说话间就邀请曲候爷一块儿用饭,这下曲候爷答应了。正要走时,忽然远处驶来一辆挂着如草迷烟气、月照竹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